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本次XX市滨江大道长河安置点1#、2#、3#楼工程施工项目的投标活动。本次招标工程总建筑面积113622.51㎡,其中包含:1#楼建筑面积4386.71㎡,2#楼建筑面积4766.8㎡,3#楼建筑面积4469㎡,主体设计均为六层,沿路附属用房二层,框架结构。
我公司完全接受本工程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保修期的各项要求,并落实各项方案和措施,与本工程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公司共同协作建设本工程的施工,为本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做出我们应有的一份贡献。
收到招标文件后,我公司立即组织各方面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及答疑会纪要文件,并多次对现场进行踏勘。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在积极响应招标文件各项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认真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力争做到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利于操作;施工方案组织严谨、管理科学。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保证以高质量、如期完成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范围内的任务。
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布置。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公司在类似工程等方面的施工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文明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我们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并按国家、行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及市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本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合格且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
我们将本着质量控制标准高于验收标准的原则,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并服从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的各项具体要求。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体系,质量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市有关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规定组织施工,争取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配备足够警卫人员和安全员,以确保安全无伤亡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管线事故。
我公司具有适用于本工程施工的各类型机械、设备,完全能满足和确保本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若我公司中标承建本工程,将尽早创造条件开工,在施工过程中,综合灵活采用流水作业、平行作业、交叉作业等组织方法,尽可能地缩短工期,确保本项目在我们承诺的210日历天内全面竣工。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在认真、全面地阅读本工程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及招标文件对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上的技术优势和总包管理方面施工经验,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态度,编写本工程技术投标书。
1.2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1.2.1基础资料
(1)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补充文件;
(2)本工程施工图纸;
(3)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4)本工程的工程量清单。
1.2.2 辅助资料
(1)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2)本公司现有的各类资源状况;
(3)我们完成同类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4)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及其程序文件。
1.2.3采用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施工目标承诺
施工目标的设置,对整个项目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从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本项目施工的目标设置。
本工程的招标中,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承包人职责等条款,本公司承诺完全接受并认真履行,同时本公司还将积极推进工程目标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将目标管理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确保实现本公司对业主的全部承诺,如达不到承诺的各项施工目标要求,愿意接受业主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及本投标书中我们承诺的惩罚,本工程的总体目标如下:
1.3.1 工期目标
如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做好各项施工方案的审定工作。我们将发挥本公司管理的综合优势,协调各专业工序之间的交叉、搭接施工,同时考虑工程的分布及结构特点,组织协调各分部工程施工,确保在业主规定的时间内进场,施工总工期:210日历天。
1.3.2 质量目标
我们将全面执行招标文件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有关国家、行业及市的规范、标准及其各项规定要求进行施工。
本工程实行创优目标管理,达到设计图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满足招标文件规定采用的有关现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标准和市颁发的有关条例、规定标准,本工程质量要求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达到合格且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
1.3.3 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为: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管线事故。
我们将严格按照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市的有关规定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配置足够的警卫及安全人员,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杜绝重大伤亡及重伤、交通、电力机械设备、管线、消防、爆炸、中毒事故。
1.3.4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为:创“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我们将按照市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要求,做好文明施工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的工作。做到“二通、三无、五必须”的基本标准,加强文明施工宣传培训教育,100%施工现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争创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二、主要施工方法
2.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通过现场的定位、放样、安装和检查,将设计图纸上的设计位置,标定在施工需要的作业面上,以指导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尺寸和位置,对能否按设计施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建筑物的定位准确,在放线之前必须对四周的道路、场地控制点及控制线的坐标、标高位置、地面及地下设施关系,核实无误后方可放线定位。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须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
一、测量仪器及人员
现场配置一个8人放线小组,配备J2经纬仪2台,S3水准仪2台,吊线锤8个,50m卷尺4把、5m卷尺两把及放线相关的墨斗等。
二、建筑平面网的测设
1、由于该工程平面造型单一,占地面积较小,为便于施工放线,本工程总体定位以规划局划定的红线地形图为依据,用给定的定位座标轴交点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矩形轴线控制网,并用外控法加以控制测量。
2、细部测量
(1)根据各主轴线的控制桩,按建筑平面关系尺寸测设出其它轴线,然后根据这些轴线进行基础定位及施工。
(2)桩位测设
按照建立的施工控制网,测定其实际位置,最后引测出“+”字控制桩,如图所示。
定出的桩位之间尺寸必须再进行一次校核,确保桩位准确。
3、测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求
(1)在测设过程中,其测回归零差不大于12″,同一方向一测较差不大于12″。
(2)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须把网线标志桩引测至施工影响区域外有利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并设永久性桩点作为施工放线的后控点,标志桩应用木桩打牢周边用砼包裹,以防其位移。
(3)施工放线时以控制网为依据,置仪器于标志桩点,后视控制点,盘左(盘右)取中,将此轴线传至施工层,根据设计图轴线间相互位置放出所需轴线。
(4)为确保轴线控制网的测量精度,放样后的主控轴线点位,必须进行检测。
测角用J2经纬仪两个测回,测距往返丈量,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限差应在180°±5″以内,测距结果较差不超过2mm。
三、标高控制
1、为保证标高引测的准确性,在建筑物周围采用附合测法测设10个半永久性标高控制点,使其在施工过程中避免采用转点法引用标高,而产生较大误差。引测误差小于±20mm(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2、标高传递采用锤球悬吊钢尺后用S3水准仪将控制点标高传至施工面,然后借用5m塔尺和S3水准仪将此标高加密,保证施工层标高测量偏差小于3mm。
3、结构施工拆模后,在建筑物边柱上测设1m高控制线,并用油漆作醒目标志,以便今后施工其它分部时需用。
四、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1、严格按企业质保手册中仪器、设备的控制程序,作好经纬仪、水平仪及钢尺的检校、试验,确保仪器使用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仪器定人操作,定人保管。
3、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应对仪器实行可靠的监护,避免不相关的人员私自动仪器而影响测量精度。
4、坚持换手复核制度和公司检查制度,保证工程放线质量。
2.2.1土方施工
1、根据确定好的开挖线进行机械开挖基坑,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基坑尺寸和基底标高,按施工规范进行放坡。
2、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规范:干燥密实土不小于3M,松软土不小于5M。
3、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有小部份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
4、为了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出。
5、在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检查边坡的土体情况,如有情况及时处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土方开挖在设计标高后,应合同有关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及时填写地基验槽记录,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