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项目需求★
长葛市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内容
1、河道划界
长葛市河道划界工作内容清单
序号 |
河道名称 |
长度(km) |
河流岸线 |
航空摄影 |
1:2000正射 |
界桩点位放样和数据入库、设置 |
||
行政界桩 |
管理界桩 |
界桩合计 |
||||||
1 |
双洎河 |
72.3 |
144.6 |
28.92 |
28.92 |
73 |
723 |
796 |
2 |
暖泉河 |
18.9 |
37.8 |
7.56 |
7.56 |
19 |
189 |
208 |
3 |
西小洪河 |
17.7 |
35.4 |
7.08 |
7.08 |
18 |
177 |
195 |
4 |
清潩河 |
21.9 |
43.8 |
8.76 |
8.76 |
22 |
219 |
241 |
5 |
饮马河 |
0.3 |
0.6 |
0.12 |
0.12 |
0 |
3 |
3 |
6 |
石梁河 |
5 |
10 |
2.00 |
2.00 |
5 |
50 |
55 |
7 |
胜天湖河 |
14.9 |
29.8 |
5.96 |
5.96 |
15 |
149 |
164 |
8 |
梅河 |
7.4 |
14.8 |
2.96 |
2.96 |
7 |
74 |
81 |
9 |
小梅河 |
12.5 |
25 |
5.00 |
5.00 |
13 |
125 |
138 |
10 |
东小洪河 |
8.7 |
17.4 |
3.48 |
3.48 |
9 |
87 |
96 |
11 |
东小洪河老河道 |
2.5 |
5 |
1.00 |
1.00 |
3 |
25 |
28 |
12 |
机场河 |
6.8 |
13.6 |
2.72 |
2.72 |
7 |
68 |
75 |
13 |
东干渠 |
11.5 |
23 |
4.60 |
4.60 |
12 |
115 |
127 |
14 |
引佛济清渠 |
6.1 |
12.2 |
2.44 |
2.44 |
6 |
61 |
67 |
15 |
汶河 |
25 |
50 |
10.00 |
10.00 |
25 |
250 |
275 |
16 |
干沟河 |
18 |
36 |
7.20 |
7.20 |
18 |
180 |
198 |
17 |
金鱼河 |
5.4 |
10.8 |
2.16 |
2.16 |
5 |
54 |
59 |
|
合计 |
254.9 |
509.8 |
101.96 |
101.96 |
257 |
2549 |
2806 |
2、佛耳岗灌区渠道划界
长葛市佛耳岗灌区渠道划界工作内容清单
序号 |
河道名称 |
长度(km) |
河流岸线 |
航空摄影 |
1:2000正射 |
界桩点位放样和数据入库、设置 |
||
行政界桩 |
管理界桩 |
界桩合计 |
||||||
1 |
北干渠 |
7 |
14 |
2.80 |
2.80 |
7 |
70 |
77 |
2 |
北干一支渠 |
3.2 |
6.4 |
1.28 |
1.28 |
19 |
32 |
51 |
3 |
北干二支渠 |
2.5 |
5 |
1.00 |
1.00 |
18 |
25 |
43 |
4 |
石像分干渠 |
6.1 |
12.2 |
2.44 |
2.44 |
22 |
61 |
83 |
5 |
石像分干一支渠 |
1.25 |
2.5 |
0.50 |
0.50 |
0 |
13 |
13 |
6 |
董村分干渠 |
4.17 |
8.34 |
1.67 |
1.67 |
5 |
42 |
47 |
7 |
董村分干三支渠 |
0.5 |
1 |
0.20 |
0.20 |
15 |
5 |
20 |
8 |
董村分干四支渠 |
0.4 |
0.8 |
0.16 |
0.16 |
7 |
4 |
11 |
9 |
东干渠三支渠 |
4.1 |
8.2 |
1.64 |
1.64 |
13 |
41 |
54 |
10 |
东干渠五支渠 |
1.8 |
3.6 |
0.72 |
0.72 |
9 |
18 |
27 |
11 |
东干渠六支渠 |
1.5 |
3 |
0.60 |
0.60 |
3 |
15 |
18 |
12 |
东干渠七支渠 |
1 |
2 |
0.40 |
0.40 |
7 |
10 |
17 |
|
合计 |
33.52 |
67.04 |
13.408 |
13.408 |
125 |
335 |
460 |
3、水库划界工作
长葛市水库划界工作内容清单
水库规模 |
项目内容 |
工作量 |
单位 |
佛耳岗水库中型 |
D 级GPS测量 |
4 |
座 |
四等水准测量 |
15 |
km |
|
1:2000航空摄影 |
3.3 |
幅 |
|
1:2000正射影像图 |
3.3 |
幅 |
|
淹没线测绘 |
9 |
km |
|
增福庙水库小(1)型 |
D 级GPS测量 |
3 |
座 |
四等水准测量 |
6 |
km |
|
1:2000航空摄影 |
1 |
幅 |
|
1:2000正射影像图 |
1 |
幅 |
|
淹没线测绘 |
3 |
km |
4、中型水闸划界工作
长葛市中型水闸划界工作内容清单 |
||||
项目内容 |
工作量 |
单位 |
水闸座数 |
备注 |
D 级GPS测量 |
3 |
座 |
10 |
李河口闸、杜村寺闸、楚庄闸、朱毛赵闸、大谷寺闸、谢庄闸、英刘闸、汶河闸、关庄闸、新华路桥闸、 |
四等水准测量 |
1.5 |
km |
||
1:2000航空摄影 |
1 |
幅 |
||
1:2000正射影像图 |
1 |
幅 |
||
界线测绘 |
1 |
km |
||
界桩点位放样和数据入库 |
4 |
根 |
||
设置界桩 |
4 |
根 |
序号 |
河道名称 |
长度(km) |
设计洪水位的计算内容方法及要求
|
1 |
双洎河 |
72.3 |
1.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收集流域内水文信息,历史暴雨及洪水资料。收集列入河长制河道或上、下游邻近地区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的流量资料,采用频率分析法设计洪水。 2.根据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流域内无实测洪水径流资料,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有关规定,对于汇水流域面积小于200km2小流域,可采用小流域推理公式法计算洪水。洪水径流资料根据《河南省地表水资源附图》查算,暴雨资料根据《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查算。 3.流量复核 将设计洪水计算成果与列入河长制的河道已治理实施过的河段,批复内容相比较,进行合理性分析,已批复实施的河段尽量采取批复成果。 4.水面线计算 根据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及河道横断面实测数据,设计水位的推算用固定边界、恒定非均匀流、渐变流的方程式,在保证设计水位连续的前提下,推算设计水位水面线,进而确定河道管理保护范围。
|
2 |
暖泉河 |
18.9 |
|
3 |
西小洪河 |
17.7 |
|
4 |
清潩河 |
21.9 |
|
5 |
饮马河 |
0.3 |
|
6 |
石梁河 |
5 |
|
7 |
胜天湖河 |
14.9 |
|
8 |
梅河 |
7.4 |
|
9 |
小梅河 |
12.5 |
|
10 |
东小洪河 |
8.7 |
|
11 |
东小洪河老河道 |
2.5 |
|
12 |
机场河 |
6.8 |
|
13 |
汶河 |
25 |
|
14 |
干沟河 |
18 |
|
15 |
金鱼河 |
5.4 |
|
|
合计 |
255 |
二、采购标的执行标准
1、法律、法规、省政府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2013);
《河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5年);
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2年);
《河南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3年);
《河南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2015年)。
2、规范、规程及标准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2017);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201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 290-2009);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06-2017);
《防洪标准》(GB/T50201—20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数字航空摄影控制测量规范》(CH/T3006—201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3007.1—201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1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13923—200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河南省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指南。
3、有关政策文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51号);
《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建管〔2014〕76号);
《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号);
《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豫水管〔2014〕141号);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厅文〔2017〕21号);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厅文〔2018〕17号);
《河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豫河〔2018〕2号)
《河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三年行动计划8个专项方案〉的通知》(豫河〔2018〕5号);
《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的函》(豫水管函〔2017〕9号)。
4、有关资料
1:10000及以上比例尺的地形图;
河南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
现有各类专题资料,水系图。
三、采购标的的其他技术、服务等要求
(一)空间参考系
1、坐标系统:为了与城市坐标系统一致,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并将原有资料统一转换至该坐标系下。
2、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河湖、水库特征线及行政界线的采集
划界工作中,河湖岸线、水库及水利工程的特征线(有堤段采集堤脚外坡脚线,无堤段采集河湖河口线)应在当地河长办的指导下实地测量。测量时可采用GNSS接收机配合全站仪,平面精度控制在±5cm以内,高程精度控制在±10cm以内。
收集国土部门施测的土地所有权资料,确定河湖、水库和水利工程的行政界线。
(三)界桩技术要求
1、界桩测量放样技术要求
对于水利工程,内业划好界线并采集界桩坐标,外业对界桩点位置进行放样测量,并校核成果;河道正射影像图,均由外业详测特征线后,再由内业根据相关管理条例划定管理范围线,布设界桩,重点布置拐点处界桩。然后外业勘界定桩,并对成果校核;
界桩理论位置在实地无法埋设时,必须进行横向位移时,应测量出实地位置点坐标,并编制《××河道(堤防、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测量移位界桩点之记》注明移位信息。内业在界线图上应将此类移位界桩点作明确标示,并在界桩点成果表中标注;
一般情况下要求采用GNSS RTK(HNCORS或单基站RTK)进行界桩点放样,也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当采用全站仪在基本控制点上不能直接放样时,也可采用在图根导线点或增设支线点上放样。增设支线点不能超出2站。使用全站仪放样时,边长不宜超过300m;
界桩点放样前应对测站和方向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核,满足规范要求后方能进行放样;
界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cm;按洪水位确定的界桩点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10cm。
2、界桩布设的原则
(1)界桩布设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管理范围发生变化处,应加设界桩,以能反映管理范围的变化;界桩点应尽量设置在田块的交界处、田埂边、河塘边、道路边等不影响耕作和通行的位置。界线拐点处应设置界桩,圆弧段应加密以准确反应出界线走向为原则;
(2)河湖管理线与行政界线交叉初应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埋设行政界桩。
(3)河道弯曲处、水事多发、易发河段可适当加密;
(4)界线穿越密集居民地导致界桩不可埋设,又难以移位布设时,可设置界牌嵌入建筑物墙体。界牌布设数量较少,在界桩中一并统计,在实际作业时根据需要设置;
(5)地牌布设。界线穿越大面积硬化地面或与临河道路平行时不可设置界桩和界牌,又难以移位布设时,可设置地牌嵌入地面或道路面。地牌布设数量较少,在界桩中一并统计,在实际作业时根据需要设置;
3、界桩规格设计
A、行政界桩
(1)制作规格尺寸
柱体形状为长方体,高度为1000mm,横截面长150mm×宽150mm。
(2)制作材料
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混凝土标号C25),界桩安装时现浇混凝土固定(混凝土标号C15)。
(3)界桩装饰
以上设计中,数量较多的文字,可适当缩小,以美观、清晰为宜;
B、管理范围线界桩
(1)制作规格尺寸
柱体形状为长方体,河道界桩高度为1000mm,横截面长150mm×宽150mm。
(2)制作材料
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混凝土标号C25),界桩安装时现浇混凝土固定(混凝土标号C15)。
(3)界桩装饰
以上设计中,数量较多的文字,可适当缩小,以美观、清晰为宜。
4、界桩设置要求
行政界桩埋设要求:地面以下600mm,地上露出400mm,下设50mm C10混凝土垫层,回填时先回填C10混凝土300mm,再回填土300mm,保证填筑密实。界桩埋设时,顶盖行政地名要面向其所属的行政区域;“严禁移动”面应背向河道(湖泊、水库、水利工程),并与河道岸线平行。界桩垂直方向上偏斜不应超过5゜;水平方向上与河道岸线夹角偏斜不应超15゜。
5、界桩(牌)的编号
(1)界桩(牌)编号由河道(堤防、闸站工程)名称、县(市、区)名称各字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和界桩号组成。界桩号用阿拉伯数字0001、0002、0003流水编号,每条河道统一进行编排,其中河道区分左右岸,如SJ-CG-L0047(注释:双洎河-长葛-左岸0047);若编码有雷同情况,可上报至当地河长办协调解决。
(2)两条河道界线交叉点及公共边界界桩编号以级别高低、平级河道以先勘定的河道(堤防)界线为准;
(3)若在已立界桩之间需要加埋界桩时,其界桩编号在上一个原有界桩号后加“-”再加数字序号,保证同一河道界桩编号不重号;
(4)河道界桩起点编号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从上游至下游流水编号。
管理范围线图上用红色实线绘制河道管理范围线,线宽为0.6mm。
管理范围线桩点用红色圆圈表示,直径1.5mm,桩点符号内线条作掏空处理,界桩编号在桩位旁标注,不要压盖河床,字体为等线体,字高为2.0mm,颜色为红色。
管理范围线图上应适当标注特征拐点的坐标,采用引线标注,HZ字体,字高2.0mm,颜色为玫红色,无拐点的顺直河段按照1km间距标注。
根据图面注记清晰匀称的原则,标注相邻界桩点间距,字头朝向河道内侧垂直管理范围线注记,HZ字体,字高1.5mm。
管理范围线图的分幅,字体规格,图幅注记,整饰等应遵照《地形图图式》执行。水利工程的保护范围线用红色虚线绘制,线宽为0.6mm,虚线间隔为1mm,实线间隔为5mm。桩号、特征拐点的坐标、注记、分幅等依管理线格式。
说明界桩所在位置、河段、坐标,点位略图和界桩远景、近景照片,点之记和移位点之记。
控制点(放样起算点)成果表。
RTK测量七参数转换参数表或导线测量平差计算表。
4、管理(保护)范围线划定成果整理
5、界桩点成果整理
6、编写技术报告
7、河湖、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线划定报告编写
1、控制点(放样起算点)成果表;
2、河道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平面图;
3、界桩点之记和移位点之记;
4、界桩成果表;
5、河湖、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情况调查表;
6、河湖、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线划定成果表;
7、河湖、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线划定技术设计书;
8、河湖、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线划定报告;
9、以上成果资料提交纸质及电子文件。
四、其它要求:
1、服务标准:管理范围线划定要准确,界桩埋设要科学合理,符合省市县要求,便于河长制工作开展;影像图要满足河长制工作开展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2、由采购人成立验收小组,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中标人履约情况进行验收。验收时,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的履约情况进行确认。验收通过后,出具验收书,列明各项标准的验收情况及项目总体评价,由验收双方共同签署。①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他标准、规范验收;②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响应和承诺验收;③本项目测绘技术设计书。
3、预算上限:3127300元;超出者为无效投标。
4、付款方式(不响应者为无效投标):转账支付,完成河湖划界测量,支付合同总金额的80%;项目全部完成,验收合格,支付剩余合同总金额的20%。
5、交付时间:合同签订后30日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