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徐州市铜山区北京路及轨道3号线、大学路及轨道4号线、黄河路及轨道6号线、珠江路沿线地区用地梳理规划
二、项目背景、范围及任务要求
1、规划背景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提出,深化土地供给侧改革,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转型,确定“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精准调控、提质增效”的用地策略。根据铜山区区委区政府要求,我局开展徐州市铜山城区四个路段沿线地区用地梳理规划编制工作,目的在于厘清土地利用现状,盘活存量用地,引领城区高质量发展。
2、规划范围
(1)权属范围界定
铜山区铜山街道办事处及汉王镇汉王新城区域(黄河路沿线)。
(2)用地范围划定原则
1)道路沿线两侧用地范围:道路沿线两侧各500--1000米范围;
2)轨道交通沿线两侧用地范围:以轨道交通场站为核心,半径300-500m的范围内,局部扩展至800-1000m,区域围合总面积共计约:50.29平方公里。
3、规划任务
对铜山区四个路段沿线地区的现状用地、现状产业、现状交通、现状环境、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充分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编制的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目标范围用地进行分析、研究、梳理,盘活存量用地,同时提出用地规划建议调整方案,测算开发效益。
4、规划主要内容:
(1)总体要求
研究应对铜山区四个路段沿线地区的现状用地、现状产业、现状交通、现状环境、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为项目研究任务、目的的完成提供基本原则及总体思路。
(2)可开发用地梳理
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两个层面,对铜山区四个路段沿线用地进行分析与梳理,厘清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性质,梳理可利用潜力地块,盘活存量用地,引领片区发展。
(3)用地优化
结合铜山城区四个路段的可开发用地梳理结果,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建议调整方案。
(4)开发效益
结合建设开发强度、土地开发时序等,分析与估算铜山区四个路段沿线地块的总体效益,为片区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5、规划成果要求
设计成果应参照已有的相关规划,并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5.1文字说明
用以详细表达设计方案意图、目标、各项规划内容及综合技术指标的说明性文字。
(1)项目综述(项目背景、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用地梳理原则等分析);
(2)总体用地梳理规划(包括片区与城市的区域空间关系初判、城规层面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规层面土地利用规划解析、城规层面土地利用规划、可利用潜力地块梳理分布、可利用潜力地块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分布等分析);
(3)铜山区北京路及轨道3号线沿线用地梳理(包括项目概述、用地现状、用地梳理规划和土地开发投资预算);
(4)铜山区大学路及轨道4号线沿线用地梳理(包括项目概述、用地现状、用地梳理规划和土地开发投资预算);
(5)铜山区黄河路及轨道6号线沿线用地梳理(包括项目概述、用地现状、用地梳理规划和土地开发投资预算);
(6)铜山区珠江路沿线用地梳理(包括项目概述、用地现状、用地梳理规划和土地开发投资预算);
(7)总体开发时序与效益预算。
5.2图纸要求:
设计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文字说明一致。具体图纸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区位分析图;
(2)城规层面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
(3)土规层面土地利用规划分析图
(4)城规层面土地利用规划图;
(5)可利用潜力地块梳理分布图;
(6)开发强度规划图;
(7)分期建设时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