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泰顺县罗阳镇生活小区(第一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调查)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5220000072361 文档页数:61页 所需下载券:10
泰顺县罗阳镇生活小区(第一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调查)项目

采购内容及要求

一、招标内容

 

项目名称

泰顺县罗阳镇生活小区(第一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调查)项目

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天

服务内容

康欣名邸、华鸿中央广场、东盛华苑、青草湾、万洋二期、南内村商贸城、银都二期污水零直排区排查

服务要求

详见招标要求内容

 

二、招标要求

(一)总述

1、泰顺县罗阳镇生活小区(第一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调查)项目的服务范围如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中标人实施的工作量按实统计,结算金额依据中标人的综合单价及作业量进行计算,并须经采购人确认同意。

2、泰顺县住宅小区污水零直排区排查工作量(最高限价1095600元人民币),服务经费超过相应的最高限价的,按最高限价进行结算,超出部分不予支付。

1. 涉水污染源调查

 

序号

调查范围

涉水污染源调查小区

计量单位

暂定工作量

最高综合单价(元)

备注

1

涉水污染源调查

入户调查

康欣名邸

单元

36

500

1、调查内容包括涉水污染源基本信息(空间位置、平面布置图、污染源性质、规模、排水许可情況等)、用水量(包括水源情况)、雨水、污水排出口坐标(包括管底标高、排水去向)调查生活污水、地表水径流、各个污染源点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情况;调查雨污水井标识情况等。形成污染源问题清单,附有现场照片说明,提出整改建议与对策,并编制“一企(户)一档”。

2、本表中涉水污染源调查(含数据整理、成果编制)的所有费用已经包含在相应单价中,在这一部分中若有用到潜望镜检测及CCTV检测等其他设备将不再另外计取费用。

华鸿中央广场

单元

46

500

东盛华苑

单元

6

500

青草湾

单元

33

500

万洋二期

单元

38

500

南内村商贸城

单元

12

500

银都二期

单元

19

500

机关团体、商业单位和第三产业污染源调查

2

500

城镇生活污染源调查

7

500

 

 

2.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普查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
单位

暂定工作量

最高综合单价(元)

备注

1

CCTV检测、清淤

9000

40

1、 本综合单价为CCTV检测和清淤的费用,其中单独进行CCTV检测的综合单价为12元/米)。

2、 DN300mm及以上管径的用CCTV检测,检测要求符合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

 

 

3.雨污混接点调查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
单位

暂定工作量

最高综合单价(元)

备注

1

QV检测

32000

7

1、调查生活污水、各个污染源点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情况;调查可直接排放污水与需处理污水的合流情況;查找因排水系统或基建施工而找不到的检修井或去向不明管段;在每个调查主体已建成地形图的基础上单独绘制符合规范的雨水管网走向分布图,污水管网走向分布图还要细分到包括生活污水分布图及井位布置平面图,调查井标注地形图上没有的建筑物,同时分布图需标注雨水、屋雨水落水、厨房废水、生活污水等位置管线及流向,标注相应管内径标高、管材、管径、流向、管道使用情况、雨污混接情况等;在每个调查主体按标准化规范设置雨水、污水排放口标志牌。

2、根据调查情况,对涉水污染源内部排水管网、排水口等进行详细评估,对雨污混接情况及污水来源进行详细评估,提出问题清单,提出分类治理对策,形成整改方案,最终出具成果(成果由调查图纸、调查记录表、调查报告等组成),并对方案合理性和成果准确度承担相应责任。

2

QV检测管道疏通

2000

20

3

QV检测气囊封堵

10

700

4

雨、污水管道物探、测绘

41000

7

5

窨井清掏

50

100

6

雨污DN200-DN300管道修复

3

3500

雨污DN300以上管道修复

3

4200

 

 

4.相关资料、报告的编制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
单位

暂定工作量

最高综合单价(元)

备注

1

相关资料、报告的编制

1

50000.00

编制背景资料、调查目的、调查情况、服务内容、设备使用、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法律法规等

 

注:工程量如有增减,按实际工作量结算,单价按投标报价;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各单项报价不得高于最高综合单价,否则作无效标处理。

3、工作目标:对调查范围内各类涉水污染源和已建、在建排水设施进行网络化调查,彻底理清管网底账和污染源源头,摸清现状问题编制调查报告,并建立电子档案,为后期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实施及精细化截污纳管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二)作业要求

投标人针对本项目“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评估须按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温州市治水办《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建设调查技术指南暨工作指导手册》意见的函(住建相关)作业规范进行作业(项目开工前若上级调查技术指南有变化,须按新要求执行并落实。),其他作业内容需按标准、规范实施,并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1、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

1.1基本要求

(1)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的范围为:作业范围内所有排放污水(废水)的污染源。

(2)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的目的是获得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排水性质、水量、出口管径、管底标高、受纳水体或管道、内部排水设施现状等基础信息。

(3)涉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估步骤应包括:现有污染源成果整理、现场调查、 成果编制等。

1.2现有污染源成果整理,通过已有可利用的资料,收集现有涉水污染源的污染排放资料。

(1)收集资料了解住宅小区涉水污染源的用水量情况;

(2)收集资料了解住宅小区涉水污染源的排放口位置、排放途径和排放去向;

(3)收集资料了解住宅小区涉水污染源的设施建设情况;

(4)收集资料了解生活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总量;

(5)收集资料了解住宅小区涉水污染源的所在区域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情况。

(6)收集生活污染源内部及周边排水系统(管网)的资料,包括排水管网的规划图、排水管道系统概况、排水管线(包括污水、雨水、雨污合流、用户连接 污水管道)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示意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查成果、及相关技术说明资料,排水管线工程规划审批资料,排水管道养护资料,现有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

1.3现场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应核实并掌握其以下基本信息:

(1)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基本信息,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平面坐标系统:经纬度或国家2000坐标系;高程基准:黄海高程)、平面布置图、性质、规模等相关情况。

(2)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用水量和水源情况。

(3)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排出口坐标位置、管底标高、形状、尺寸、材料、埋设年代、流量,以及废水排放形式(间接或直接)、排放途径、排放去向。

(4)涉水污染源(各作业范围)内部排水设施分布情况,绘制内部排水管网分布图。

(5)涉水污染源周边排水设施分布情况及周边污水接管的数量、管径、接入位置等,绘制外部排水管网分布图及污水接管示意图。

(6)对涉水污染源内部缺乏资料的已建排水设施,应通过排水设施的普查和探测进行确定。

(7)根据需要,对涉水污染源内部排水管网、检查井、排水口进行调查评估,对雨污混接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2、管道普查

2.1管道普查工作范围:

2.1.1通过肉眼观测、潜望镜或CCTV查清检查井或管道的管径、长度、埋深等详细情况;

2.1.2通过肉眼观测、潜望镜或CCTV查清不明污水处渗入的来源情况;

2.1.3管路淤积、排水不畅等原因的调查,如有淤积垃圾或淤泥堆积现象的,及时上报采购人并留存影像资料;

2.1.4采用潜望镜或CCTV排查的还需要查清管道的腐蚀、破损、接口错位、淤积、结垢等运行状况的检测;

2.1.5工作范围包含抽水、气囊封堵。

2.2管道普查的基本程序要求

检测工作任务书下达,搜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写技术检测方案,检测前的准备(含办理占道施工许可证、管道特殊预处理许可手续等),现场检测及初步判读,淤积严重污染源较多区域需要经采购人确认,需要进行潜望镜或CCTV检测的还需对内业影象判读与处理,评估计算及图件编辑,编写检测报告书和成果验收。检测任务较简单及工作量较小时,上述程序可酌情简化。

2.2.1管道普查前应搜集如下资料

(1)已有排水管线图;

(2)管道的竣工图或施工图等技术资料;

(3)已有管道检测资料;

(4)评估所需的相关资料。

2.2.2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察看测区的地物、地貌、交通和管道分布等情况;

(2)开井目视检查管道的水位、淤泥和井内构造等情况;

(3)核对所搜集资料中的人井位置、管位、管径、材质等。

2.2.3技术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测任务的委托方、施工方,检测任务、目的和工期要求;

(2)管道概况、现场交通条件及对已有资料的分析;

(3)技术方案(包括管道检测及预处理);

(4)作业质量、健康、安全、交通组织、环保等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进度计划;

(7)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8)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2.2.4现场管道普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立施工现场围栏和安全标志,必要时须按道路交通部门的指示封闭道路后再作业;

(2)管道预处理,气囊临时封堵、吸污、清洗、抽水等;

(3)仪器设备自检;

(4)管道实地检测与初步判读。对发现的重大缺陷问题应及时报知委托方或委托方指定的现场监理;

(5)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养设备。

2.2.5缺陷分布图的编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缺陷分布图宜在已有的排水管线图基础上加绘缺陷要素。无排水管线图的应按现行的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T68的有关规定绘制。测区较小的可实地丈量后以自由比例尺简单绘制;

(2)管道缺陷图上必须注明的缺陷要素包括:录像文件(带)编号、检测方向、缺陷位置、代码及照片编号、管径和相对距离等;

(3)图上的代码和颜色应按本规程规定执行。

2.2.6管道检测记录应在现场按规定格式填写完成,不得事后补填,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在描述管道缺陷或结构特征在管道环向上的位置时应采用时钟表示法。以声纳检测的渠箱缺陷定位应按系统实际量测位置以数值表示。

2.2.7管道检测成果报表必须包括:工程名称(或合同号)、检测时间、天气、操作者、所持检测资格证书编号、地名、路名、录像文件(带)编号、管道用途、开始/结束井编号、形状、管径、材质、内衬、管道接头间距、检测方向、缺陷位置、分布时钟、代码级别及缺陷照片等,对于连续性缺陷还应注明起/止位置和长度。报表应经操作者、填表人和审核人签名确认。

2.2.8管道检测成果资料应按档案管理中统一载体、装订规格的要求,分为文字、表、图和光盘(录像带)四大类进行编号和组卷。

2.2.9管道检测成果可置入数字市政系统,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2.2.10普查类检测项目,中标人的现场负责人应全程见证现场检测过程,并及时确认管道的重大缺陷。

2.2.11影像资料要求

(1)缺陷的类型和代码宜在现场确认并记录。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第二者根据录像复核。

(2)缺陷的几何尺寸应比照管径或相关物体的尺寸确认。

(3)对无法确定的缺陷类型或等级必须在评估报告中加以说明。

(4)缺陷图片应采用现场最佳角度和最清晰的图片方式,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对看录像抓取图片的方式。

(5)CCTV检测及各类影像资料要确保清晰可见,否则验收不予通过。

3、管道疏通、清淤、管道修复

作业范围内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内沉积的淤泥、窨井内的淤泥由中标人负责疏通、清掏且负责清淤、清掏过程中产生的淤泥的外运,清理出的淤泥由中标人自行确定倾倒地点,淤泥的倾倒及倾倒地点需符合各主管部门的要求,如出现因淤泥乱倾倒被主管部门、街道处罚的,责任与后果由中标人负责。排水管道疏通、窨井清掏过程中需进行封堵,中标人须负责相应管道内水体的抽排,投标人不得随意抽排,需抽排至其他检查井内且中标人需保证两侧封堵的管道井间水体流通顺畅。管道修复须按作业规范实施,以上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三)项目成果要求

1、根据排查情况,理出问题清单,对问题进行分析,制订“一点一策”治理方案,最终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建设实施方案和调查技术报告。建设工作完成后,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范围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形成“污水零直排区”技术评估报告。包含建设过程中相关资料整理、技术指导,提供书面及电子版本的成果文件。同时配合后期设计、信息化平台资料汇集上报、零直排区验收等咨询服务工作。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中标人根据采购人的要求,即时出具成果报告,以便采购人安排其它工作。

3、在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出具完整的最终成果报告,成果报告包括成果表数据、检测录像数据、缺陷照片数据、缺陷分布图数据、技术设计书、检测报告书等。

4、纸质文件:提交成果报告和缩印图的合装本10套合订成册,规格为A4或A3。

电子文件:提交电子文件2份(光盘)。排查文本采用.doc文件格式,排查图件采用.dwg文件格式,图片采用.jpg(4000或4000以上像素)文件格式。

5、调查图纸

5.1可采用电子图纸和纸质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图纸应反映涉水污染源(各作业区域、小区等)的名称、位置、平面布置、污水排放去向、内部排水管网分布、污水连接管及外部排水管网分布、内部排水管道及检查井缺陷类型及分布、内部雨污混接点位分布;调查成果应使用国家200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调查成果底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1000,宜采用1:500。

5.2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包括涉水污染源调查的项目背景、调查范围、调查时段、调查方法 及调查成果。调查成果要能够反映涉水污染源的名称、位置、平面布置、水质水量、污水排放去向、内部排水管网分布、污水连接管及外部排水管网分布、内部排水管道及检查井缺陷类型、等级及分布、内部雨污混接等级及点位分布等问题,并分类提出治理对策。

6、 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

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内容应包括混接位置、混接流量、混接水质、污染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雨污混接程度的评估结论。

6.1调查目的主要查清雨水、污水管道非法连接的情况。主要包括:小区污水管道接入小区雨水管道、小区雨水管道接入小区污水管道、小区合流管道接入小区雨水管道、小区等内部排水系统雨水管道接入城镇污水管道、小区等内部排水系统污水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小区等内部排水系统合流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单一排水户污水管接入城镇雨水管道等。

6.2调查程序应按照以下步骤: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混接预判,编写调查技术设计文本,现场调查,编写调查报告书,提交调查成果。

6.2.1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1)已有的排水管线图、地下管线调查成果、排水系统GIS;

(2)管道的竣工资料;

(3)已有的管道检测资料;

(4)调查区域的用水量;

(5)泵站的运行数据;

(6)调查区域排水户的接管信息;

(7)其他相关资料。

6.2.2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宜包括下列内容:

察看调查区域的地物、地貌、交通和排水管道分布情况;

察看排水管道的水位、淤积、水流等情况;

核对已有管线资料的走向、规格和管道属性等要素。

6.2.3雨污混接预判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有下列现象之一的,可预判为调查区域内存在雨污混接可能性:

(1)持续三个旱天后,雨水管道内有水流动;

(2)持续三个旱天后,雨水管排放口有污水流出;

(3)旱天时,雨水管道 CODCr 浓度下游明显高于上游;

(4)旱天时,雨水泵站集水井水位超过地下水位高度或造成放江; (5)旱天时,在同一时段内,雨水泵站运行时,相邻污水管道水位也会下降;

(6)雨天时,污水井水位比旱天水位明显升高或产生冒溢现象; (7)雨天时,污水泵站集水井水位较高;

(8)雨天时,污水管道流量明显增大;

(9)雨天时,污水管道 CODCr 浓度下游明显低于上游。

6.2.4技术设计文本 技术设计文本应包括下列内容:

(1)目的、任务、范围和期限; (2)已有的资料分析、调查条件、管网建造年代等概况;

(3)技术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混接评估;

(4)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5)工作量预估与工作进度;

(6)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7)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6.3一般规定

6.3.1混接点分布图记录与编制

(1)混接点位置分布图包括 1:500 或 1:1000 大比例尺的雨污混接点分布图,

以及 1:2000 比例尺及其以上的雨污混接点分布总图。具体样图见图 5.3-1 和 图 5.3-2。

(2)雨污混接点分布图,应满足下列规定:

1)底图可利用已有的排水系统 GIS 绘制雨污混接点分布图,数字地形图 作为混接点分布图的底图时,底图图形元素的颜色全部设定为浅灰色;

2)图形要素包含:道路名称、泵站、管道、管线材质、管径、标高或埋深、流向、混接点编号、混接点位置与标注等;

3)混接点分布图的图层、图例与符号。

 

混接图层、图例及符号

 

符号名称

图例

线型

颜色/索引号

CAD 层名

CAD 块名

说明

雨水

 

 

实线

红色(1)

YS_LINE

 

按管道中心绘示,标注管径

 

污水

 

实线

棕色(16)

WS_LINE

 

按管道中心绘示,标注管径

合流

 

 

实线

褐色(30)

WS_LINE

 

按管道中心绘示,标注管径

 

混接检查井

 

蓝色(5)

HJ_CODE

HJ-YJ

方向正北

混接雨水口

 

蓝色(5)

HJ_CODE

HJ-YB

方向正北

混接点

 

蓝色(5)

HJ_CODE

HJD

方向正北

混接扯旗

 

 

实线

蓝色(5)

HJ_MARK

 

垂直于管道方向

混接点

 

(3)以系统或调查区域为单位的雨污混接点分布总图要素包含:系统范围、泵站位置、街道线、街道名称、主干管、管径、流向、交叉点、变径点、主要混接点(2、3级)。

(4)混接点统计内容应按照混接点统计表记录;并按照混接类型和等级进行统计。

混接点统计表

所属系统:        填表时间:

 

序号

图号

混接点号码

接入管径

混接水量、水质

混接等级

备注

 

 

 

 

 

 

 

 

 

 

 

 

 

 

 

 

 

 

 

 

 

 

调查者:         记录者:              页,共    

6.4混接点流量测定

(1)流量测定可用于探查下列情况:

1)测定混接点的雨污混接程度;

2)测定排水系统间连通水量;

3)对常规手段无法测定的管道,通过上下游安装流量计,判断混接情况;

4)间歇式排水户,通过连续流量测定,对是否存在混接情况进行判定;

5)通过对入河排放口流量测定,判断混接程度。

(2)在确定混接点位置后,宜对已查明混接处流入流量进行流量测定。

(3)混接点流量测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时段。

(4)流量测定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测定流量之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水流状况、管内污泥淤积程度、管道所处路面的交通情况与测量设备安装条件等;2)应利用管网图确定安装点位与具体安装位置。

(5)流量测定结果应按照混接点流量记录表填写。

混接点流量记录表

所属系统:        填表时间:

 

测定井(点)

号码

上(下)游井

(点)号码

时间

天气

测量方法

管径

(mm)

水位

(mm)

流速

(m/s)

流量

(m3/d)

 

 

 

 

 

 

 

 

 

 

 

 

 

 

 

 

 

 

 

 

 

 

 

 

 

 

 

 

测量者:        记录者:             页,共    

6.5混接点水质检测

(1)水质检测可用于探查下列情况:

1)测定混接点的雨污混接污染程度;

2)测定排水户雨污水水质,判断是否存在混接;

3)测定排水系统关键节点水质,判断是否存在混接。

(2)水质检测项目一般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pH。

(3)根据不同混接对象所排放的污水特性可增加特征因子。

(4)当进行区域管网混接预判时,取样点应选择在该区域收集干管的末端;当进行内部排水系统混接预判时,取样点应选择在出门检查井。

(5)在确定混接点位置后,宜对污染程度高的流入体提取水样,并进行水样测定。

(6)应根据排水特点,选择取样时间,通过水质检测结果及变化的幅度可判 断混接类型和混接程度。

(7)宜采用自动采样装置进行定时采样,合理设置启动采样时间,确保采集 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8)水质测定结果应按照水质检测记表填写。

水质检测记表

所属系统:        日期:

 

取样井(点

号码

)上(下游)井

(点)号码

取样

时间

化学需氧量

(CODCr)

 

pH

氨氮

总磷

动植物

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LAS)

备注

 

 

 

 

 

 

 

 

 

 

 

 

 

 

 

 

 

 

 

 

 

 

 

 

 

 

 

 

 

 

 

 

 

 

 

 

 

 

 

 

 

 

 

 

 

 

 

 

 

 

 

 

 

 

 

 

 

 

 

 

 

检测者:        记录者:     页,共    

6.6雨污混接状况评估

(1)区域混接程度应按照表区域混接程度分级评价及治理建议确定。

区域混接程度分级评价及治理建议

 

分级评价

混接程度

混接密度

混接水量程度

治理建议

重度混接(3 级)

10%以上

50%以上

立即改造

中度混接(2 级)

>5-10%

>30-50%

分期改造

轻度混接(1 级)

>0-5%

>0-30%

列入改造计划

 

(2)单个混接点可依据混接管管径、混接水量、混接水质以任一指标高值的原则确定,混接点混接程度分级标准见表混接点混接程度分级标准及治理建议。

混接点混接程度分级标准及治理建议

 

分级评价

混接程度

混接程度

接入管管径

(mm)

流入水量

(m³/d)

污水流入水质

(CODCr数值)

治理建议

重度混接(3 级)

≥600

>600

>200

立即改造

中度混接(2 级)

≥300 且<600

>200 且≤600

>100 且≤200

分期改造

轻度混接(1 级)

<300

<200

≤100

列入改造计划

 

(3)整改建议应根据混接程度的轻重缓急分步骤提出,重度混接应加以特别说明。

(4)调查结束后应收集整理好调查过程中原始记录材料,及时编写雨污混接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概况:项目背景、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设备和人员投入、完成情况;

2)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技术路线、技术设备及手段;

3)混接状况:排水规划、排水现状,分区域的混接分布、混接类型统计、调查汇总;

4)评估结论;

5)质量保证措施:各工序质量控制情况;

6)附图:混接点分布总图、混接点位置分布图;1)问题及整改建议。

(5)应以单一排水系统为单位,根据混接类型,遵循唯一原则,按下列规定 编写混接点号码:

1)城镇雨水管道接入城镇污水管道:CYW ××

2)城镇污水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CWY ××

3)城镇合流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CHY ××

4)内部排水系统雨水管道接入城镇污水管道:NYW ××

5)内部排水系统污水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NWY ××

6)内部排水系统合流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NHY ××

7)单一排水户污水管接入城镇雨水管道:DWY ××

三、项目其他要求

1、人员配备要求:

(1)人员配置方案:投标人需根据本服务项目的工作量、作业要求、工期要求合理的配置作业班组及班组成员。拟投入的人员须在合同签订前组建完毕。合同签订前、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采购人要求增加作业班组的,投标人应按采购人要求执行。

(2)中标人需根据“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评估项目情况编制相关资料及报告。

2、“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深化方案:投标人根据本项目的暂定工作量、作业要求、作业时间合理编制本项目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深化(包括拟投入的设备及方法)方案。

3、下井作业前施工准备及检测:

1).下井作业前必须填写《下井(池)作业现场记录单》;

2).对于水位较低且未封堵的管道下井前必须查清管径、水深、流速、潮汐及附近工厂废水排放情况;

3).水位较高的管道下井前必须降低水位;

4).下井前必须开启工作井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风;

5).用气体检测仪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若有毒气体仍超标,必须采用人工对管道进行通风直至达到安全要求;

6).下井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学会人工急救、防护用具、照明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

7).井上必须有两人监护,且监护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8).严禁进入直径小于0.8米的管道作业;

9).井下必须采用防爆型照明设备,其供电电压不得大于12V;

10).井下作业照明不宜小于50lx;

11).井下严禁明火作业;

12).井上井下联系尽量采用无线通讯设备;

13).下井时必须戴安全帽,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悬托式安全带;

14).每次下井连续作业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4、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投标人必须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合同履行期间不出安全事故。合同履约期间,中标人未按照安全作业规范要求进行安全作业的,每发现一次扣1000元,如发生安全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由中标人承担一切责任及损失。

安全目标:实现“双零”目标,即:即零安全事故,零伤亡率。

①施工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地段,安全警示标志、隔离设施必须设置到位。

②运输车辆停放要整齐合理,不影响其他车辆及行人出入。

③下井或进箱涵前必须先检测井内或箱涵内空气质量,达标后方可下井作业。

④下井作业人员须佩带安全帽。

⑤必须在作业现场配备井下救急的防毒面具。而且必须使用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毒面具(例如压缩空气呼吸器),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离式供氧面具。

⑥下井前必须检查有关急救器材是否完好,做好保障工作。

⑦安排好井上监护人员。

⑧封堵口放水前,必须确定所有人员已离井,并逐一清点。

⑨作业完成后,监护人员必须逐一清点人员。

⑩使用发电机时,接电线路要合理规范,并装设漏电保护器。

不限于以上措施。

▲5、合同执行过程中,中标人如有弄虚作假行为,采购人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没收履约保证金,由此引起的损失由中标人承担。

6、本项目调查评估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人工、材料、设备设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活动等均由中标人负责。

中标人完成一项作业后需清理作业现场。清理完一个路段后,用高压水枪将检查井等再冲洗一遍,对不易清理干净的碎土及工具不易清理的地方再次冲洗干净,不易清理干净的碎土及工具不易清理的地方,可人工清理。清理的泥浆、混凝土块、建筑垃圾等废弃物不能随意倾倒,必须运至合法的消纳场所确保,彻底清理。清理完毕后,清扫作业现场。

7、项目验收时投标人必须配合采购人抽样验收,抽样数量由采购人确定。

8、该工程验收技术规范及标准按《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技术指南暨工作指导手册(试行)的通知》(温治水办【2018】97号)执行。

9、除以上技术规范及标准,还需满足:

(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其它相关的行业、地方的法规、规程、规定及要求。

10、处罚制度:

(1)中标人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要求做好围护要求或施工人员未穿戴安全防护设备的,每发现一次扣1000元。

(2)中标人提交的成果有造假行为的,每发现一处扣除该部分服务经费,并扣除履约保证金。

(3)中标人提交的成果资料未达到作业规范要求的,成果资料将被退回,且须进行重新调查并提供符合要求的成果资料,工期不予延续。合同服务期延误15天内(含15天),每推迟一天,按合同总价的万分之一支付违约金。工期延误超过15天后,每推迟一天按合同总价的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逾期违约金的上限限额为中标总价的2%。

11、合同价款的支付:

(1)中标供应商须在合同签订前向采购人提交合同金额5%作为履约保证金;

(2)在签订合同后,中标人主要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到位及主要设备设施进场经招标人、监理人(若有)确认后一周内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中标总价的10%作为预付款。

(3)支付方式:中标人需每周二及每周五向业主汇报该周完成的工程量,完成各类服务工作量,提供完善的“污水零直排”建设调查评估资料时支付至合同额的80%,经验收合格并且项目审价完成后支付至结算价的97.5%,并一次性退还无息履约保证金。剩余2.5%转为质量保修金待项目验收合格满一年后无息退还。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