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瘦西湖路东部片区控规编制采购项目
二、项目背景
随着《蜀冈-瘦西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片区发展面临新的调整和机遇。为落实《蜀冈-瘦西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思想及内容要求,保障项目落地具有合法依据。因此,需因地制宜地对该片区发展的新环境、新形势等作出评估、修正、统筹与更新。
为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变化,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使之更好地科学指导区内规划管理并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现根据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对《瘦西湖路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
三、规划范围及规划对象
片区范围东至景区区界,南至槐泗河,西至规划新民路-运河路-中心路沿线,北至启扬高速公路,总面积为1.47平方公里。(具体规划范围详见所附图纸)
四、主要规划依据及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建规(2012)76号);
5.《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6.《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7.《蜀冈-瘦西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五、总体要求
1.对接响应国家、省市层面的新理念与新要求
加强研究,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双修”、“城市空间特色塑造”、“海绵城市”等国家、省市层面城市建设的新理念与新要求。
2.衔接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上位法定规划的内容
充分结合扬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在总体层面研究确定该区域的功能定位;落实总规确定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重要开敞空间等的布局。
3.对接地方管理需求,提高控规成果的可操作性
结合规划范围自身特征与扬州地方规划管理需求,研究确定合理的控制指标与控制要求;加强控规实施行动计划、政策建议与实施保障机制等相关内容,提高控规成果的可操作性。
六、规划主要内容
1.基础资料研究
规划应在对区域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状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确定规划目标。对规划区域内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主要问题,并提出本次控规编制重点。
2.区域协调
根据本区域的基础条件,注重规划区域与城市整体、周边地区的衔接,合理确定本区域的总体定位与结构,落实市政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等的区域对接关系。
3.功能分区
依据规划范围内用地的周边关系、交通区位、资源特征、开发潜力等条件,合理确定各区片功能。
4.土地利用
合理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界线与规模,明确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
5.基本内容与控制要求
明确城市道路红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黄线的控制界线与控制要求;明确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设施规模、数量和内容,并根据合理的服务半径进行布局;合理确定各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指标的控制方式和强制性规定。
6.综合交通
明确各级道路红线、断面、控制点坐标及标高、主要交叉口形式;合理安排各种静态交通设施,结合公共自行车规划及步行系统研究,完善区域慢行系统设计。
7.低碳生态
完善生态空间格局、合理确定绿地规模、优化绿地布局。
9、公用设施
确定给水、排水、再生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管线综合等各类公用设施的位置、建设规模、用地规模、走向和廊道控制等要求。
10.综合防灾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抗震防灾规划,优先利用各类广场、绿地、地下空间配置相应的消防、人防、防洪工程,确定各类避灾疏散场地的位置、规模、设施配置要求以及疏散救援通道的控制要求。
规划成果必须符合本任务书的规定, 设计深度应满足国家、江苏省、扬州市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1.规划文本
(1)总则
(2)土地使用规划
(3)综合交通规划
(4)城市设计
(5)低碳生态规划
(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7)公用设施规划
(8)综合防灾规划
(9)五线规划控制要求
(10)地块控制规划
(11)附则。包括规划成果构成、审批、解释权等。
2.规划图件
(1)区位分析图
(2)土地利用现状图
(3)现状道路交通分析图
(4)现状建筑高度分析图
(5)现状建筑质量分析图
(6)用地潜力分析图
(7)规划功能结构分析图
(8)土地利用规划图
(9)绿地系统规划图
(10)水系规划图
(11)综合交通规划图
(12)道路横断面规划图
(13)道路竖向图
(14)道路红线规划图
(15)蓝线控制图
(16)绿线控制图
(17)黄线控制图
(18)综合防灾规划图
(19)给水工程规划图
(20)污水工程规划图
(21)雨水工程规划图
(22)电力工程规划图
(23)电信工程规划图
(24)燃气工程规划图
(25)环卫工程规划图
(26)建筑高度控制图
(27)建筑容积率控制图
(28)规划人口分布图
(29)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图
(30)分期建设规划图
(31)规划管理单元及地块编码
(32)总图则
3.规划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书。
八、规划成果提交要求
包括所有规划成果图纸的电子文件1套(主要图纸必须采用AutoCAD 2004的DWG格式文件,图形文件除各种分析图、示意图外均应采用DWG、JPG两种格式保存,文本文件采用Microsoft word2003以上格式文件),A3文本6套,且成果必须符合扬州市“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CAD制图规范、扬州市“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城乡规划编制成果要素编码与符号样式规范和扬州市“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数据库标准,以便最终纳入扬州市“多规合一”管理系统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