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级应急广播双向网络覆盖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8030000093126 发布时间:2020-08-03 文档页数:25页 所需下载券:10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级应急广播双向网络覆盖

项目需求

一、建设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就已列入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应急广播体系的力度明显加大,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等重要文件,强调加快建设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控可管、综合覆盖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2017年5月,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扎实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2020年内必须全面完成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随后,应急广播项目也被扬州市列入2018年民生“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要求“规划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应急广播体系,建成全市县级以上应急广播服务平台。”

扬州作为长三角节点和国际空港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98年的洪水、2003年的非典,都对扬州这座城市带来了较大影响,而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民群众对全面、准确、及时获取应急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向公众发布应急和救助信息的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作为一种迅速快捷的消息提供平台和信息传输渠道,可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紧急情况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在第一时间把危机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应急、避险等信息传递给民众,将社会公共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有必要依托扬州市内各种广电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全市现有遍布城乡的广电网络资源,建成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

二、建设目标

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统一实施、统一规划、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等设计原则,实现应急广播信息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及时快速精准发布,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双向网络覆盖依托扬州市现有广电网络资源,建成以有线、无线互为备份的应急覆盖网络,具备多路应急播发能力,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完成符合扬州市实际的覆盖全面、调度灵活、指挥便捷、安全可靠的市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目标。

2.1满足技术先进性要求

  适应应急广播标准化、规范化、IP化、融媒体化发展方向,应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建设应急广播服务平台,创新应急广播形式和手段,实现应急信息及时汇聚、快速制作发布、信号精准覆盖、终端实时响应、效果在线监测评估等功能。

2.2满足本市地域性应急事件处置需要

  承担全市应急信息的制作、播发、调度、控制,实现本地应急广播发布需求收集、发布资源整合、调度决策、流程控制等功能,满足各级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信息快速传输要求。

2.3横向对接本市应急信息发布部门

  基于本地信息发布需求和本地传输覆盖网络条件,建立与应急信息发布部门(市气象局)的联动和信息传递渠道,能够接入、验证、解析、转换市气象局发布的应急信息,将其转换为音频(或字幕)信号后在系统中播发。

2.4上下级系统联动、平台互联互通

市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应与省级、县(区)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实现无缝的互联互通和统一联动,上联省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下联县(区)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实现与基层村(社区)级终端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监控和联动。可设置应急优先、上级优先等优先级模式。

2.5支持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

  要注重应急处置的效率,利用实时发布、高效传送、定向接收等技术手段,确保预警接收、制作播发、传输覆盖、终端接收等环节信息传送的快速高效。

2.6利用现有广电覆盖网络资源

为降低建设成本,应急广播信号传输覆盖网应充分利用现有广电有线无线覆盖网络资源,采用DVB-C有线数字电视网、有线IP数据专网、无线FM+RDS、无线DTMB、应急广播车、航拍直升机、扬帆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输覆盖技术,并利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广电基础设施,建成面向市直属的2个行政区和3个功能区(这5个区无须建设区级播控平台,江都区应急广播服务平台另建)的城乡一体的应急广播信号综合覆盖网络,确保4种传输覆盖方式在市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统一调度下实现相互备份、互补覆盖。

2.7满足系统安全、信息发布可管可控要求

  系统应具备较高的防灾抗毁能力,满足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及时快速精准发布应急广播信息的需求。系统应具备防插播、防盗播、防错播、防漏播等安全防范手段,防止非授权单位或个人采取非法手段通过本系统发布非法信息而扰乱社会秩序。应强化用户角色和权限管理,确保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信息安全、网络安全、运行安全和传输覆盖安全,确保应急信息发布、分发、传输的可管可控、以及对信息传播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确保应急广播信息在发布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唯一性、可回溯性和不可抵赖性。

三、市级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架构

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系统需采用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网、四级联动可控的总体架构。

1 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架构示意图

四、市级应急广播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系统由前端技术系统、乡镇(街道)级插播设备、村(社区)级插播设备、传输覆盖网路、接收终端等部分组成。应急广播信息采用DVB-C有线数字电视网、有线IP数据专网、无线FM+RDS、无线DTMB、应急广播车、航拍直升机、扬帆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传输覆盖。

2 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五、市级应急广播双向网络覆盖项目建设内容

2018年,我市启动市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2018年,我市完成市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一期)项目招标并于2019年4月完成建设,建成1个市级应急广播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个试点乡镇(邗江甘泉街道)终端覆盖;2019年,我市完成了市级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二期)项目招标,市区(广陵区、邗江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应急广播的终端设备已采购到位。

今年,市级应急广播项目建设的任务是完成有线双向网络覆盖建设,即在原有的广电有线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打通主干线路与镇、村平台及户外终端间的有线网络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建设面向市区(不含江都区)的有线双向IP数据专网为主要覆盖网络、DVB-C有线数字电视网为第二备份覆盖网络,实现应急广播平台与镇(乡、街道)分控平台、行政村(社区)插播平台以及室外智能接收终端的互联互通,与已建成的无线网络一起实现全市应急预警信息统一、快速、可靠发布和发布过程的可管可控,满足全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目标要求。

5.1 系统总体描述

应急广播工程是一项覆盖全市范围的系统工程,整个工程以市、市(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为平台节点,按照“战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原则,结合我市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传输资源,分层逐级进行推进。

应急广播系统管理专网分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层次,核心层位于扬州广电网络的广电中心及老电视台两个一级机房,部署两台华为数据中心级高端核心路由器NE40,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1+1备份,满足应急广播系统管理数据及其它数据的分发需要;汇聚层位于水印西堤、雅筑、万马、广陵世家、邗江、联发君悦、山水锦城、汊河宏溪、八里、李典、杭集、方巷十二个二级核心节点,各部署一台华为ME60交换机,实现覆盖区域数据的汇聚转发;接入层分布于城乡39个接入机房、372个村机房(柜),满足所有社区、镇、村分平台以及应急广播终端接入需要。

本次项目建设包含37个乡镇(街道)、352村(社区)2150组户外终端共计2539路室外智能接收终端的网络建设。

5.2 网络核心部署

骨干网络建设方案:

 

 

 

累计需投入组网设备(不含分平台、应急广播终端接入点ONU)如下:

设 备

数 量

用途

NE40

2

中心机房、老电视台机房核心

ME60

12

水印西堤、雅筑、万马、广陵世家、邗江、联发君悦、山水锦城、汊河宏溪、八里、李典、杭集、方巷二级核心

GDOLT2000

37

槐泗、酒甸、黄珏、公道、红桥、头桥、沙头、佳佳花园、花样年华、衫湾五期等接入点

扬州应急广播系统为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建设项目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其具有安全稳定、实时可靠的特殊需求,而应急广播管理专网为应急广播系统管理的基础,其对应急广播系统能否可靠安全运转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5.3采购清单

(主要材料表)

项目名称:扬州市市级应急广播双向网络覆盖建设单位: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序号

名称

规格程式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计(元)

备注

1

铁扎丝

18#

5078

 

 

 

2

挂钩

3.5#

76170

 

 

 

3

光缆

4芯

228510

 

 

 

4

光缆标牌

 

5078

 

 

 

5

光缆接头盒

24芯光包

2539

 

 

 

6

数字电视小终端盒

 

2539

 

 

 

7

跳线

SC/UPC-SC/UPC

2539

 

 

 

8

ONU

4口

2539

 

 

 

 

合 计

 

 

 

 

 

 

5.4、网络主要核心设备

核心设备费用

序号

名称

规格程式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计(元)

备注

1

华为NE40

 

2

 

 

 

2

华为ME60

 

12

 

 

 

3

GDOLT2000

 

37

 

 

 

 

合计

 

 

 

 

 

 

六、项目建设管理

6.1 项目总则

成交供应商将遵守相关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和各项管理实施细则。

成交供应商将提交项目管理方案,包括项目组织机构、人员安排、人员资质、服务内容、进度安排、进度管理、变更管理、计划控制、质量管理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6.2 组织机构

组织架构保证

成交供应商需专门为本次项目实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在领导小组下面设立若干个职能小组,负责各项专门的工作。

七、 售后服务

7.1.工期要求

1.合同签订后90个工作日内完成本项目的施工、安装调试并投入试运行。

2.整体项目验收合格后提供维护服务。

3.成交供应商售后服务部门拥有具备较全面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

4.成交供应商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宗旨:责任、联络、响应。

5.本地化服务,服务响应时间为立即响应,2小时内现场服务,一般故障4小时内解决

排除。

6.质保期:自交付验收合格之日起5年。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