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采购需求中提出的服务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投标人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采购人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评标委员会评审认可。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2020 级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方向)在籍学生的专业课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竞赛指导、1+X 证书培训、实习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2020 级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服务采购项目内容、数量及价格如下:
(一)专业课教学
2.每名授课老师每学期每周授课课程不得超过 24 学时。
3.企业依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配合学院进行一体化课程建设,包括校企合作实训教材研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等。
4.企业提供支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平台供师生使用,通过云计算方式提供服务,支持部份仿真项目实践及相关技能培养服务,支持实践过程数据的导出。
5.参与专业(群)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论证设计,通过 3-5 年的时间,打造学校特色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工学交替的模式,完成通识、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
6.基于校方制定的竞赛参赛计划,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竞赛软硬件条件建设: 包含但不限于专业教学比武、省级、国家级竞赛指导。
7.企业派遣产业工程师团队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建立双方师资融合机制,通过双师课堂、共同备课、合作课题研究等形式,培训师资队伍,实现师资融合。
8.提供支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供师生使用,通过云计算方式提供服务,包括课程管理、学生学习、教师学习、在线测评等模块,支持课前课中课后MOOC 模式教学相关功能及服务实施,支持教学过程数据的导出。
(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及课时数
1.重点培养学生参与 1+X 证书之网店运营推广、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两项证书的培训与考证。考证费用由报考学生承担。
2.除上述专业课程外,合作企业向学生提供不少于 300 学时的电子商务技能综合实训培训课程,具体内容包括:
(1)个人网店建设与运维技能
(2)CPS 网站策划、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
(3)CPS 网站建设、网站优化与推广技能
(4)微信公众号内容运营技能
(5)电商直播平台运营技能
(6)电商平台运营、移动电商运营技能
验收时需提供授课计划、电子教案(PPT)、学生作品或者方案演示等。
(三)日常管理要求
合作企业协助学校做好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派驻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
2.配合学院做好招生宣传工作、面试录取工作;
3.配合学校做好专业介绍及入学工作,根据学校需求派出行业专家或专业资深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论证、新生专业行业介绍、在校专业实践活动指导、在校学生就业指导等活动,每年派出次数不少于3次。
4.企业派驻职业素质导师开展职素培养课程与活动,同时在学生管理工作层面,形成与院方辅导员协同工作的局面,并形成检查、汇报制度,实现在学院统一管理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5.每个班级均需配备班主任,且每个班主任负责的班级不得超过4个班级。
(四)师资队伍建设
1.企业应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其教学科研成果在同类院校或相关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专业水平高,科研及管理能力强,层次高;企业对该专业带头人聘任、培养和考核制度健全,实施有效。
2.联系协调相关机构,做好学院师资技能培训及认证工作。确保采购人单位一名及以上教师经过培训可以担任不低于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五)实践教学内容与管理
1.实践教学项目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内容与实际需求结合密切;实践教学以技术技能训练为基础,凸显学生职业精神与综合素质培养;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运行良好。
2.企业方应提供: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相关标准(大纲);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资源(教材、手册、数字资源等)。
(六)课程与资源
1.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衔接合理,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紧贴专业发展和技术更新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改革。实践课学时比例50%以上。
2.课程资源。课程教学资源配备丰富,能够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支持;有完善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使用、管理、线上线下学习成果互认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及时更新课程资源;教材建设、管理及选用制度完善;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教材,能够体现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及时动态调整。在该界学生毕业之前,需出版发行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教材。
3.课程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立足学情分析,考核方式灵活,积极推行综合性、多形式、多阶段考核,契合课程教学特点,注重综合评价,突出能力培养。专业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师比例达80%以上。
(七)创新创业教育
1.推进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创新创业教育;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课程资源丰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条件优良,平台类型丰富。
(八)实习管理
1.企业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实习岗位及指导工作,具体包括见习、跟岗实习及顶岗实习。跟岗实习、顶岗时序采用双选方式由学生个人意愿及实习单位意愿决定,企业应多提供相关岗位,但不得违反学生意愿强行安排。
2.合作企业在向学生推荐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岗位时要据实向学生清楚说明实习单位相关情况及具体待遇等学生关心的相关事项,不得隐瞒。
3.指定相应教师做跟踪指导,负责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实习指导工作,并根据学院要求提交相关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材料。且1位指导老师最多只能指导2个班级的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工作。
4.为了做好实习管理,学院将派出工作人员从事监督管理工作,合作企业需积极配合。
5.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均需符合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学院的相关要求。
(九)科技研发与应用
企业与学校深入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应用工作,配合学校专业教师联合申报专利。
(十)就业指导
1.安排5家以上企业规模在50人以上的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需提供名片或公司证明并加盖公章)对学生进行入职教育。
2.组织学生到5家及以上的安徽本土或者安徽分公司企业进行就业参观、考察,并推荐学生进行就业;企业规模在50人以上,且企业的主营范围应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相关领域(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章)或学生就业职位同专业对口(提供企业招聘简章复印件并加盖公章或其他证明材料)。
3.安排专人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和服务,且1位指导老师最多只能指导2个班级的就业工作。
4.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向学校报告。
5.注重学生就业,做到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就业质量、起薪点“四高”要求;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较高,学生就业满意度较高;形成毕业生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反馈机制。就业对口率、就业质量、起薪点在学校各专业中排名前列。
6.企业为其每位学生提供岗前指导服务,以实习讲座或者实习课程的方式开展。服务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企业文化介绍、简历指导、项目经验介绍、模拟技术面试、模拟素质面试等。
(十一)其他要求
1.合作企业必须接受采购人的统一管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育服务工作。
2.合作企业不得在存在任何形式的虚假宣传行为,一经查处,采购人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报监管部门进行处理。合同已经签订的,采购人有权单方面取消合同。
3.服务期间,服装由学生自行购买,教材由采购方统一购买。合作企业不得未经学院同意向学生收取服装费、教材费、培训费、宣传费等任何费用。如有发现中标人私自向学生收取费用,合作企业必须无条件退还,并接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