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对盐城市电子政务外网进行IPv6整体升级改造,实现各类政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全面支撑政务办公的协同化、分析决策的科学化,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政务效率,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促进一体化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实现,最终实现智慧政务,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
项目重点需要针对盐城市电子政务外网应用(政府门户网站群等)进行IPv6升级改造,主要提供IPv6协议栈下的业务应用,支持IPv6互联网用户的正常访问。目前站群只支持IPv4协议,站群升级改造需实现下列目标:域名系统支持IPv6用户访问,域名服务器能够响应用户的AAAA记录的查询情况,支持域名AAAA记录解析,能够将AAAA解析结果返回用户;改造后的门户网站应支持IPv4/IPv6双栈模式,能够同时接入IPv4和IPv6网络,分别处理IPv4和IPv6报文,满足IPv4网络用户和IPv6网络用户的访问需求;在一天内任意时间段,门户网站互联网应用都应具备IPv6接入访问能力,同时有效解决网站内外链访问时产生的“天窗”问题。
2、建设内容
本次项目的建设内容:
(1)、市电子政务外网IPv6双栈网络改造;
(2)、融合共享安全运维管理平台升级改造;
(3)、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具体建设清单:
序号 |
需求 |
说明 |
1 |
市电子政务外网IPv6双栈网络改造 |
外网IPV4平滑升级至IPV6 |
2 |
IPv6环境下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系统建设 |
根据苏政务办发〔2020〕18号文件要求,完善系统功能建设实现与省级平台无缝对接 |
3 |
IPv6数据共享中心 |
行政中心机房和政务云华为机房各部署一套 |
4 |
等保测评及服务 |
含1年等保测评服务 |
5 |
系统集成(含辅材等) |
|
3、市电子政务外网IPv6双栈网络改造
本次IPv4/IPv6双栈网络改造主要涉及盐城市行政中心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设备、安全设备、运营支撑系统等软硬件,使其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能够同时处理IPv4和IPv6数据包。
3.1、电子政务外网基础网络IPv6升级改造
行政中心IPv4/IPv6双栈改造工作主要涉及8个功能区域,具体见下图。
(图1)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拓扑图
共涉及调整网络设备306台,安全设备22台,各类运营支撑系统2套,需改造设备具体清单如下:
(1)、网络设备:2台核心路由器(华为NE40E-X8);2台核心交换机(华为S12712);2台汇聚交换机(华为S7703);130台接入交换机(华为S5720-52P);20台市直部门接入路由器AR3260;70台市直部门接入路由器AR2240C;80台市直部门接入路由器AR1220C等。
(2)、安全设备:网神抗DDOS攻击设备F5000-TG04P(2台)、深信服链路负载均衡AD-1000-C620(2台)、天融信安全网关NGFW4000-UF(2台)、瑞星防病毒安全网关RSW3800I(2台)、网神运维安全管控(堡垒机)C6000-H-TF10M(1台)、深信服安全网关AF-1000-F440(1台)、网神VPN网关X5000-TG21M(1台)、山石安全网关SG-6000-E2860(1台)、360网神安全网关NSG7000-TX35M-Q(1台)、瑞星安全网关RFW-NG6080(1台)、终端防病毒及补丁分发系统——360天擎终端安全管理系统一套、终端安全接入管控系统TQ-NAC-1000SX-PA(1台)、全网入侵检测系统D9000-TG43M(1台)、全网网络审计系统K5000-TF10M(1台)、漏洞扫描系统S9000-U030M(1台)、安全管理系统M5000-SNI-ESM-H(1台);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网闸1台);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与管理系统(APT1台)等。
3.2、实施要求
技术指标 |
服务要求 |
项目目标 |
完成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清单设备IPv4/IPv6双栈改造任务 |
项目实施要求 |
基础网络环境调研,根据网络改造清单内容,组织技术专家对整体改造内容进行评估 |
实施准备,根据现网环境,针对每个改造区域合理制定升级改造方案 |
|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包括IPv6地址规划、IPv6路由规划、IPv6安全管理规划; |
|
实施计划制定,根据用户情况和实施方案细则,合理制定实施时间计划表、并通知各方实施 |
|
联调测试,组织对整个基础网络联调,协调完成功能验证测试 |
|
业务连续性 |
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影响原网络环境和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出现计划外因网络改造所导致的业务中断 |
中标供应商服务要求 |
中标供应商自项目验收合格后需成立针对本项目的服务小组,提供服务小组名单,负责合同有效期内针对本项目的相关服务 |
项目三年质保期内,若全省电子政务外网IPv6网络重新规划,中标方需组织项目组成员重新对政务外网按规范要求进行调整 |
★根据苏政务办发〔2020〕18号文件要求,完善我市电子政务外网现有安全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与省级平台无缝对接。
根据《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平台接口与数据对接规范》要求实现盐城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本项目要求升级完善政务外网现有奇安信M5000-SNI-ESM-H系统,并实现与省平台数据无缝对接。
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规模较大,需要管理的设备较多,升级中心机房的安全防护和管理系统,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管理的同时,对各个业务网的设备进行管理。
安管系统提供实用、易用的网络管理功能,在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基础上,实现拓扑、故障、性能、配置、安全、ACL、报表、IP/MAC、来宾接入等管理功能,不仅提供功能,更通过流程向导的方式告诉运维人员如何使用功能满足业务需求,提供了网络精细化管理最佳的工具软件。
4.1.1功能升级需求:
(1)、资产管理:
为保证后续安全运营工作开展效率,需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资产信息以及资产面临的风险。这就需要基于态势感知系统的资产管理能力,对各类资产进行梳理,识别资产属性,进行资产应用识别、资产攻击面分析、资产变更管理,结合安全运营人员监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资产异常连接,发现脆弱性资产。
(2)、漏洞管理:
通常情况下安全漏洞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安全漏洞利用的风险是从补丁发布到补丁修复期间的窗口期,攻击者往往利用这个时间发起攻击,因此对于如何快速有效推进漏洞和补丁的管理,消除已知漏洞,发现新的漏洞是一个挑战。在漏洞管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漏洞危害程度和业务危害程度关联性、漏洞修补优先性、漏洞修补对业务影响等因素,并通过漏洞预警的方式来驱动漏洞管理,结合可视化的手段,可实时掌握漏洞修复的具体情况。
(3)、告警监控:
安全运营人员开展日常监控工作,筛选过滤告警日志,记录并统计告警信息,协助告警信息的通告下发,定期跟踪事件处置情况,高危安全事件的通告工作等。
(4)、威胁分析:
信息化资产所面临的攻击类型种类繁多,攻击手法不一,对于攻击手段较为隐秘的威胁行为,单次攻击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较低,而以态势感知系统采集的安全日志、网络流量日志或服务器日志数据为基础,依托平台先进的威胁情报检测能力、丰富的关联规则、强大的机器学习检测能力,结合安全运营人员对告警威胁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就能够发现有价值潜在威胁;
(5)、预警通知:
安全运营人员分析确定重大影响的安全问题时,通过email、即时通讯软件、电话等方式,快速向相关方推出安全预警信息及解决方案。并协助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充分检验预案可行性。在发生确切的安全事件时,可利用态势感知系统的威胁预警能力,导入威胁预警包,配合应急人员及时采取行动限制事件扩散和影响的范围,降低潜在的损失与破坏;
(6)、安全事件管理:
安全事件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所有事件的记录、优先次序、业务影响、分类、更新、升级、解决和正式关闭。首先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所需支持的类别对事件进行分类,结合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定义事件的优先级和级别,若是新产生的事件,需要将其和己知的问题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就能根据方案解决问题,匹配不成功,则将事件转交给安全事件分析员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快速解决事件的应急措施或方法。事件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跟踪事件的进度,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反馈。事件管理过程所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应可以访问相关的信息,如己知错误、问题解决方案,对重大事件进行分类及管理等。
4.1.2与省平台对接需求:
根据2020年7月发布《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平台接口与数据对接规范(征求意见稿)》要求,升级原有平台能最少提供以下对接接口功能模块:
(1)、级联认证接口。
(2)、运行状态上报接口。
(3)、风险上报接口。
(4)、漏洞上报接口。
(5)、告警上报接口。
(6)、告警统计上报接口。
(7)、安全事件上报接口。
(8)、报表上报接口。
(9)、案例上报接口。
(10)、预警通报下发接口。
(11)、案例知识库查询接口。
(12)、威胁情报共享接口。
(13)、漏洞信息共享接口。
(14)、文件传输接口。
★根据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政务办发〔2020〕18号)文件要求:“开展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系统建设,年底前与省级运维系统对接, 推动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协同的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管理体系”。
根据《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平台接口与数据对接规范》要求实现盐城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管系统升级改造。本项目要求升级完善政务外网现有华为eSight 系统,并实现与省平台数据无缝对接。
升级功能需求如下:
定制开发esight数据接口,按照《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平台接口与数据对接规范》,提取esight中的资源类及告警类数据,完成该数据的校验、转换、存储、传输方案设计,并完成此数据的上报,同时,预留性能类提取接口,便于后期提取并上报给省平台告警及性能信息。
(1)、资源类上报开发:
为加强资源情况及资源使用情况管理,需要省、市两级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资源信息。需按照省级对接规范,开发适配器,提取eSight系统中的资源类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完成资源类数据上报,资源类数据包括接入节点信息、资源信息、拓扑关系等信息,涵盖目前市电子政务外网eSight所纳管的所有网络设备对象。
(2)、告警类上报开发:
需按照省级对接规范,开发适配器,提取eSight系统中的告警类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完成告警类数据上报,告警类数据包括设备离线、端口断开等信息。
(3)、上报日志开发:
接口交互过程须记录为日志,记录内容包括:时间、操作账号、调用接口、调用是否成功、数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
(4)、数据要求:
按照省级平台的接口规范报送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对数据进行合规性验证、数据清洗,通过HTTPS协议数据加密后报送至省级平台;
(5)、性能类接口预留:
预留性能类上报接口,便于后期项目进行性能类数据的上报开发,性能类数据包括设备数量、资源使用率、端口流量等信息。
5、IPv6数据共享中心
5.1、 IPv6 转换平台
5.1.1、 IPv6 DNS功能
通过分布式架构技术,消息总线技术、构建高性能和高可靠的平台,采用管理与业务解耦等方式设备提供本地的DNS 解析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域名解析服务功能。
5.1.2 、IPv6负载均衡功能
支持图形化和命令行等多种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统一的运维管理界面,管理平台设备,实现系统状态监测、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日志管理、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同时支持用户溯源存储和管理,详细记录用户访问日志及IPv4/IPv6转换日志,并提供对外接口,方便网管系统或用户溯源系统读取日志信息,为用户行为分析和非法行为追溯提供原始数据。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