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4270000056834 文档页数:95页 所需下载券:10
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项目

招标项目技术、商务及其他要求

 

  • 商品名称、数量、技术规格和配置要求。

1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筠连县历来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在行政办公、政务信息公开、服务民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筠连县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的问题极为突出,已成为影响行政效率提升及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瓶颈。加快建设筠连县政务数据共享中心,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协同能力是筠连县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

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IPv6规模部署》,明确要求在相关政府采购活动中支持IPv6的具体需求,积极开展各级政府网站、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中央企业外网网站IPv6升级改造的要求,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技术参考指南》、《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宜宾市县区电子政务外网总体建设规范》等文件要求,结合筠连县政务外网网络建设实际,特确定本次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项目建设。

1.2       项目目标

1.2.1   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筠连县范围对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建设智慧政务协同平台,搭建IPv4/IPv6政务数据共享中心,各类政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全面支撑政务办公的协同化、分析决策的科学化,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政务效率,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促进一体化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实现,最终实现全县智慧政务模式,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

本项目秉承以下一代互联网为核心框架要素,深入挖掘IPv6可信网络技术在实现政务外网架构互连、业务数据互通、职能应用扁平化的重要支撑作用,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项目建设。通过当前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IPv4/IPv6政务数据共享中心,延伸政务外网现有空间网络边缘,形成向下一代互联网(IPv6)接入融合的“政务大数据安全互通可信共享”的新型政务管理平台,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实现长远发展愿景的“六个一”。

1、构建一个开放可信的体系架构。遵循体系建设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开放的“可信智慧政务”体系架构,以“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思想,指导各类重点智慧政务项目的建设。

2、构建共性基础“政务一张网”。实现政务外网信息精确感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构建新型的可信网络空间,夯实新型智慧政务的建设和发展基础。

3、建立一个通用功能平台。有效管理信息资源,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进而支撑网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

4、建立一个数据体系。要建立一个开放共享可控的数据体系,承载新型智慧政务的海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规范整编和融合共用,实现并形成数据的“总和”,进而有效提高决策支持数据的生产与运用,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5、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营管理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更好的对城市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信息进行有效掌握和管理。

6、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逐步建成一个高科技、高效能,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务信息化体系,支持各部门实现信息化的业务管理、网络化的业务协同以及科学化的宏观调控与决策,实现部门之间业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共享共治”的目标。

2         项目需求分析

2.1       现状和问题分析

2.1.1   政务外网当前建设和使用情况

目前筠连县接入政务外网的除了信息中心机房和县政府大院以外,还有其他45个县级部门和18个乡镇,所有网络传输均采用租赁运营商网络线路。

  • 信息中心机房有一条5G的专线出口,同时承载着同市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网服务,不符合市政务外网线路分离的要求。
  • 政务外网出口没有备份措施,出现故障后,将影响整个县域内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政务工作的瘫痪。
  • 政务外网网络结构单一,单点故障太多,一旦核心交换机故障将导致政务类接入网络全部瘫痪;
  • 各乡镇和县级部门分别租用了运营商20M和100M的专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政务工作的应用要求。
  • 所有终端访问没有任何认证即可同时访问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不符合宜宾市政务外网的使用要求,同时没有对终端的上网行为、使用宽带和流量、使用内容进行限制和管理。
  • 政务外网是基于IPv4基础建设的,不支持中办、国办要求的IPv4/IPv6双协议栈的运行。

2.1.2   信息中心

筠连县信息中心机房,是按照2014-2015年筠连县数字城管项目招投标要求而建设起来的,机房中主要网络和核心设备如下:

  • 网络设备:2台核心交换机(H3C S10504);2台汇聚交换机(H3C S5500-34C-HI);4台接入交换机(H3C S5120S-28P-EI);2台路由器(H3C MSR 56-60);1台锐捷7706电子政务外网路由器。
  • 云平台:华胜天成天成云IaaS平台。天成云机TR-2024 G2(12套);天成云负载均衡器NetF A0208(2套)。
  • 安全设备:网神SecGate 3600A5000-T600P-S防火墙(2台);网神SecSSL X1500-U008P-S安全接入网关(1台);网神SecWAF W5000-U012P-S Web安全接入网关(1台);网神SecFox LAS-R2000-040P-S日志审计(1台)。
  • 其他:科达VS200磁盘存储整列(32T);运维管理平台,华胜天成摩卡酷点6.0(1套);备份软件 ——精容数安 V1.5。

由于当时信息中心的建设主要只为数字城管建设服务的,当初并没有考虑整个筠连县政务信息化的综合和长远规划,在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出现瓶颈,并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 当前云平台的性能已经落后,并且存储已经几乎没有富余空间,无法支撑未来筠连县的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 所有的设备和系统已脱保,技术支持已经无法得到保障。
  • 机房的网络布线是按照6类非屏蔽线,已经不能支撑万兆级别的传输要求,需要重新规划、布线。
  • 整体规划已经完全跟不上现有和将来的业务需求。

在本次IPv6升级改造过程中,要在解决质保和技术支持前提下,充分整合利用当前机房的现有系统和设备。

 

2.1.3   网络的安全和管理

当前的全县政务外网,除了购买部分网络设备外,其他均是租用运营商的专线实现访问和连接,没有对网路设备、网络路由、行为管理、网络使用进行监控和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 无法鉴别各乡镇或者部门通过有线或者WIFI接入和上网用户是否合法。
  • 对政府人员使用的网络应用没有办法识别、控制和管理,对不合理的上网行为无法发现和规范,占用流量的应用无法阻止等。
  • 对网络故障无法自动识别,并作出迂回或者旁路的路由。
  • 没有办法直观和直接的监控整个网络设备的使用情况。信息中心缺乏高效的网络和设备管理工具。

2.1.4   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

除了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外,在业务应用方面,当前应用系统规划和建设完全是按部门专业分工纵向垂直孤岛式的,全局横向贯通式的重要应用系统缺失。此外,各专业板块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度和共享非常有限。在数据资源方面,现有数据资源也是孤岛式管理,很难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和价值最大化。同时存在对数据资源重视度不够、导致数据缺失现象、数据质量不高、历史积累数据无法有效利用等问题。

尽管筠连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机制不完善、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完整等诸多客观实际和历史原因,造成政务信息化在建设、管理、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孤、滞、散”四个方面。

       政务信息化系统的成果在政府各部门间协同的要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流程、简化群众办事前置审核环节、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对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出现了更多的需求。

2.1.5   移动终端的“可信”接入

筠连县当前已经在县政府信息中心建设了包括数字城管、雪亮工程等多个信息化系统,由于目前系统建设的制约问题,各个系统的移动终端访问接入还是直接经过各种可信和不可信的互联网、WiFi、4G等形式直接访问。

然而对于“非可信”网络和“非授权”设备的接入访问县政府信息化政务系统,却会为未来系统安全、数据安全防泄漏等造成严重隐患。因此,本期项目改造升级中,需要解决在各种复杂的公共网络中,让移动应用设备能使用可以信任的安全网络和手段接入系统,同时对设备进行授权和认证。

而且在未来筠连县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如果涉及移动应用的系统,也需要遵循本期完成建设的技术框架和规范。

2.2       需求分析和建设任务

实现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共享的目标,充分发挥已建信息系统、设施及其有关人力、物力资源的作用,保障高效工作,提高政务现代化管理水平。

2.2.1   网络IPv4/IPv6升级改造

所有的政务外网上运行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以及所有接入的电脑、手机等终端、操作系统均均支持IPv4和IPV6协议,对不支持终端的需要简单、有效的升级。

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IPv4与IPv6互联互通,每个服务器、终端具有独立的IPv4和IPv6地址,同时实现IPv4或IPv6访问。

升级完成后,不影响现有的网络IPv4的应用以及用户使用习惯,保留未来和市、省、国家IPv6升级后的对接、互联互通。

2.2.2   基础网络优化和改造

未来项目建设完毕,需要针对现有的网络使用情况,对整个政务外网的网络使用和配置情况完成如下目标:

  • 中心机房在现有5G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共享出口基础上,增加额外1G互联网出口,原有1.5G专供政务外网使用。两条线路互做备份和负载共享。
  • 异地单位部门(45个)、乡镇(18个)由现有100M和20M专线网络带宽升级到1000M网络专线,对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使用(包括台式电脑、无线接入终端)均通过新的专线到中心机房,由中心机房的5G外网专线和1G互联网专线出局。

2.2.3   网络和终端监控管理

       对网络升级改造完毕后,各乡镇、县级部门均有统一的网络访问路径、均在信息中心机房的系统监管下。为此,需要信息中心在建设中考虑到网络管理和安全。

  • 中心机房的重点设备双机热备。包括重点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专线实现5和1G的两条线路互相备份,并进行必要的负载分流。
  • 接入设备验证和管理。对各个部门的电脑、终端、无线接入设备都要进行统一验证和鉴别管理,并对不同的部门、不同访问用户等都要实现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管理。设备的验证除了固定电脑以外,无线终端需要考虑使用手机码验证,一个手机号最多绑定4个终端等。
  • 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逻辑隔离。通过认证机制和系统,让各种终端在登陆认证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网络使用模式,杜绝同时访问互利网和政务外网的情况。
  • 上网行为监控和管理。对每台电脑、终端、无线接入设备使用网络情况要进行监管,要能识别设备上运行的主要流行运用程序,是被上网的行为,并对占用流量或者无关的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进行限制和管理。例如上班时间不能使用炒股软件、看部分视频网站等。
  • 态势感知和网络安全。目前基层政府人员的电脑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如果保证电脑的安全是重要的问题。通过态势感知,可以识别每台电脑上跑的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状态(包括流量、目标地址、协议、代码特征等),经过系统特征分析,识别出正常访问、木马病毒访问、不安全目的地址访问等,实现事前预警和事后发现、管理及解决。
  • 灵活的网络管理配置策略。可以设置和配置不同的访问组、策略组、网络访问权限、使用权限等,实现灵活高效的网络设备和终端管理。

 

2.2.4   政务数据融合共享

       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升级项目中,建设政务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打通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专网壁垒,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政府部门内部网络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发布与信息互通,以数据信息交换为突破口,促进政府办公效率的提升。

       利用IPv6可控的扁平化网络结构,打通政府各个部门已建的信息化政务系统,萃取并清洗相关数据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数据的融合和共享,完成政务数据资产管理。

       首先是数据的融合。将各自独立的政务系统的数据以IPv6的技术特征和先进的信息交换分析技术抓取出来,并按照原先数据字典中约定进行数据清洗、去重、统一字段名等,存储关联性的数据库中。数据融合中需要考虑重点是如何在不依赖于原政务系统建设方提供支持、无法直接访问原系统数据库的情况下,独立、高效和灵活的抓取政务系统的数据

       其次是数据的共享。数据以XML、WebService结构等形式,提供给第三方政务应用程序使用;此外,也可以提供字段关联的OLAP联机分析工具,对来自不同的业务数据进行匹配,比较和挖掘,发现新的决策依据。数据融合后存储也需要考虑建设统一的存储格式,利用No-SQL等海量数据处理系统来存储数据。

       数据的共享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要提供关联分析的通用界面,供初级挖掘使用;另外一个方便时提供高效的API,实现第三方政务应用的访问。

       数据的融合(聚)、网络的互通(通)、共享的应用(用)将是政务数据融合共享的重点。

2.2.5   无线终端互联网的“可信”接入

       为保障互联网移动用户的安全接入,需要采用安全管控手段,实现接入前的安全认证,接入后的权限控制,接入后的审计。

  • 需要通过VPN技术等实现安全接入,即移动终端在公共WiFi和网络环境下访问县政府应用系统的时候,需要建立可靠、安全和加密的通讯,不再直接访问。
  • 同时结合认证中心实现接入安全认证,防止非授权的访问,同时通过权限策略控制越权的访问。

2.3       性能需求

(1)系统稳定性

系统软硬件整体及其功能模块具有稳定性,在各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死机现象,更不能出现系统崩溃现象。

(2)系统可靠性

系统数据维护、查询、分析、计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容错和自适应性能

对使用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局部错误或可能导致信息丢失的操作能推理纠正或给予正确的操作提示。

(4)易于维护性

系统的数据、业务以及涉及电子地图的维护方便、快捷。

(5)安全性

保障系统数据安全、不易被侵入、干扰、窃取信息或破坏。

(6)可扩展性

系统从规模上、功能上易于扩展和升级,应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预留相应的接口。

(7)数据精确度

系统涉及不同类型的数据,数据从采集、检验、录入、上报到入库,经过多种工序,要保证数据精度需要。

(8)时间特性

系统涉及多个单位,业务流程复杂,对系统的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及运行效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系统设计等方面要有所考虑,采用高效合理的方法,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9)适应性

系统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2.4       安全需求

按照信息密级,在不同的信息安全域实施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授权访问;同时整个系统具备数据备份、恢复和应急响应等功能。

2.5       其他需求

满足用户的应用要求,人机界面友好,输出、输入方便,图表生成灵活美观,检索简单快捷。

在满足系统建设目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软硬件资源。

3         系统建设方案

3.1    建设思路

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四川省、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横向用于县级部门互联,纵向用于乡(镇)及其所属的村(社区)等向上互联,为全县各乡(镇)、部门提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网络平台。为保证网络可靠性,提高数据转发效率,降低网络复杂度及清晰网络架构,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采用星型拓扑三层结构,即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乡镇(村、社区)、县级部门出口)三层架构。此外,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为逻辑隔离,建设县级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同时在保障系统的互联互通的前提下,保障各网络及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本建设规范的六大基本标准将按照国家对电子政务外网项目的标准要求制定,具体内容如下:

(1)总体标准:包括信息化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2)信息资源标准:包括各类信息资源的相关标准规范,主要有元数据集、数据库标准等。

(3)应用支撑标准:包括为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标准。

(4)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设、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5)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6)管理标准:包括为确保信息化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3.2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整体组成图

       如上图所示,在整个筠连县政务外网改造项目中,涉及到很多软、硬件、线路、环境等,具体内容如下:

  • 基础网络升级改造。涉及到核心网络部分、可信的专网以及乡镇接入网络系统。
  • 运维管理平台主要涉及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认证、安全、行为等方便的管理维护。
  • 聚通用平台打通了各个行业部门的业务数据,实现政务数据融通和共享。
  • 为支撑整个系统的改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关现有机房、多媒体会议室、指挥中心也需要进行进一步扩展或者改造。
  • 为支持核心万兆交换,直接采用光纤布线。
  • 支持63个点(乡镇或政府部门)的网络和相关系统接入,并额外预留2个点的设备和系统作为备件。

3.3    IPv6数据共享中心

1、建设规格

  • 实现IPv4\IPv6带宽接入、IP地址规划分配的资源调度支持枢纽,作为给政务外网提供IPv6升级改造提供以宽带化、IP化、网络扁平化、应用融合化为特征、可管控、可运维的高性能数据中心;
  • 实现IPv4\IPv6大数据互联互通,辅之以城市型网络大数据汇聚分析所需的虚拟化、SDN和安全保障管理等数据中心中层级支持;
  • 实现IPv6运维管理、终端调度授权、互联网站点云升级等基础升级服务,并支持IPv6 DNS及导航、公共网络升级等服务,开放IPv6应用接口等;

 

3.4       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

 

电子政务外网的升级改造,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系统资源。

因此利用现有的2台核心交换机进行升级扩容后,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两者通过10GE背靠背互连,对核心交换机进行虚拟化,并分别使用万兆光口与电子政务外网上行安全设备防火墙对接,核心交换机、防火墙和路由器采用交叉型互联至市电子政务外网,将城域网访问电子政务外网的流量平均分配到互联的两条链路上。同时当一台核心交换机故障无法使用时,可实现自行切换至另一台核心交换机中,保障重要业务的正常运行不受到中断,实现负载均衡、链路冗余等保护功能。

考虑到停产、技术支持等因素,在新的系统建设的时候,可以根据建设厂家的自身技术需要和安排,在保证相关性能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采购新的设备。

增加2台汇聚路由器作为各乡镇、县级部门接入,各乡镇和县级部门接入至汇聚路由器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与机房位于同一地点的采用综合布线的方式接入其中一台汇聚路由器,另一部分将通过购买运营商专线的方式接入另一台汇聚路由器,2台汇聚设备通过万兆链路互联形成双机冗余,确保业务可靠性及连续性。

县互联网统一出口设置路由器,路由器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出口路由器,新增一台防火墙和一台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核心交换机万兆光口,确保全县各乡镇、县级部门互联网业务使用需求。信息中心机房的防火墙遵循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继续使用原先的两台防火墙。

  现有视频资源采集网出口已经扩展到万兆,视频资源网主要是对前端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出口采用两台路由器进行虚拟化,出口分别通过电信、移动、广电专线连接到乡镇视频终端。路由器后端通过两台防火墙连接到视频资源接入交换机,通过防火墙安全策略控制前端视频数据进入存储资源网的安全。当云平台需要访问视频资源时,在视频采集网与云平台核心交换机通过网闸进行控制。为整合现有的视频视频系统,增加两台交换机做为视频交换网络设备。

3.5       大数据融合共享综合管理平台

3.5.1   平台要求

政务大数据融合共享服务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数据接口(API)生成平台:

基于标准的软件定义访问技术,无需修改和侵入原有系统即可生成外部可调用的数据接口,数据格式可以灵活选择,支持多种数据操作和并发执行。

(2)数据接口(API)管理运行平台:

提供数据接口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自动预警保活机制,维持接口的正常访问和状态统计功能,基于授权模式的接口调用机制能够有效的保障接口的安全可控。

(3)数据清洗重构平台:

通过对数据的建模,能够清洗整合已有数据,二次发掘数据的价值,形成区域政务大数据资源库,实时查看分析政务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回溯,提供可定制的数据引擎算法。

数据接口生成后,提供给新应用调用时,不破坏原系统访问方式,对原系统而言,和真实的用户访问行为无差异。

3.5.2   前期业务应用

1、县政府信息中心

自动化识别需要对接的业务系统架构,分析出数据接口,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重构对方系统数据管道,借助ipv6扁平网络优势打通各县级部门业务和私有专网,实现网络层的互联互通,形成安全可信网络体系。可以动态配置数据管道的各项参数,例如对接字段、认证方式、对接频率等,完全可视化的动态感知本地数据对接情况,实时查看对接系统数据,分布式集群搭建,构建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互通底层平台。

2、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中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应用:数据归纳和自动填报。数据归纳,是以“便民”服务的思想为的宗旨,将县内指定的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内部由第三方单位建设的信息化系统数据打通、融合,汇总、归纳并提供政务中心办公人员信息查询使用,避免市民因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鸿沟”造成市民多次来回相关部门查询信息和开证明,实现真正的“一次跑腿”办妥业务;另外一方面,将各部门打通的数据,以清洗、整理之后,实现对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自动化填报,避免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3、区域各个单位

通过本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已对接大数据池的数据进行动态的管理,各个单位均可以通过本平台实现对数据的申请和发布,数据申请方通过数据目录浏览检索功能,找到自己想要查看的数据,向数据源单位发送申请需求,数据源单位对申请项目进行审核,即可实现数据的交换。打破了传统的数据人工申请的繁琐步骤,利用大数据对接的优势,让数据在各个单位之间可信可控的实时流动,融合各个部分单位的数据,实现数据价值的重复高效利用,避免重复二次录入再查询。数据查询、申请、开发均留有痕迹,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使用。

 

3.5.3   需要融合数据的政务系统清单

本期项目建设中,需要根据筠连县政府信息中心依据全县实际情况和政府工作的需求,指定建设单位对30套县内第三方公司建设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和融合。

同时对平台要求能支撑100套以上的第三方平台数据融合,以便后期升级和扩容。

 

3.6       互联网、安全和无线终端建设

3.6.1   行为管理系统

县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作为整个筠连县电子政务的互联网的统一出口,为整个电子外网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将会面临以下情况:

1.部分工作人员使用P2P技术(典型软件包括迅雷、电骡、BT等)高速下载,抢占了有限的internet访问带宽,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上网速度慢甚至无法上网。

2.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沉迷于与工作无关的QQ聊天、访问工作无关网站、访问非法网站等,影响了内部工作效率,并且将病毒引入内部网络。

3.个别工作人员通过邮件、FTP等私自传输重要文件,导致机密泄露,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在网络上发布非法言论等,造成安全事故,如何提供有效的证据信息?

综上述,需要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网出口保障互联网行为的安全和可控,能够做到上网行为的事前控制,事后审计。另外,根据我国公安部颁布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即“82号令”),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依照本规定落实的记录留存技术措施,应当具有至少保存六十天记录备份的功能”,对于电子政务外网而言,就是要记录办公人员互联网访问记录。

在这种情形下迫切需要一种专业的应用产品,来解决以上问题,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就是针对这种强烈需求推出的。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能够允许或禁止一些网络应用,或者对允许使用的功能进行网络速度上的限制。例如:允许email/ftp/http/MSN等,禁止BT/迅雷/电驴/QQ/PPstream等。该功能用于电子政务外网,可以设置允许办公人员使用与工作相关的软件,禁止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限制工作人员使用BT/迅雷/电驴/QQ/PPstream等软件时允许的速度。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具备精细化的流量监控功能,可以非常详细地看到网络的使用状况:网络的总体流量情况、不同用户的使用情况、不用应用的使用情况、不同IP地址/地址组的使用情况、不同时间使用情况、每个人的详细使用情况。该功能可可以让IT manager可以监控到非常详细的网络流量使用状况,对网络使用状态一目了然。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具备精细化的行为审计功能,能够看到基于用户IP地址和账号的上网日志,包括上网日志、收发邮件、QQ/微信、邮件、论坛等,方便事后的安全审计。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具备IPSEC VPN功能,因后期业务规划及设备调整的不确定性及保证设备的投资受益最大化,上网行为管理必须需具备TD-LTE扩展功能,保证后期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实现能通过4G接口的IPSEC VPN功能。

3.6.2   网管系统

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规模庞大,需要管理设备较多,一套好的网管系统能够减少网络的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本次建设县政府信息中心部署1套网络管理系统,在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管理的同时,对各个专网的设备进行管理。

网管系统能够提供实用、易用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够对县电子政务外网实现拓扑、故障、性能、配置、安全、ACL、报表、IP/MAC等管理功能,不仅提供网络的管理功能,更通过流程向导的方式告诉运维人员如何使用功能满足业务需求,提供了网络精细化管理最佳的工具软件。

3.6.3   用户认证管理系统

当前,政务外网内所有终端访问没有任何认证即可同时访问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不符合宜宾市政务外网的使用要求,同时部分乡(镇)和其他政府部门经常私自下联一些无线路由器,开放的无线环境更是为电子政务外网带来安全风险。

针对此,将在县政府信息中心部署一套统一的接入认证管理平台,实现乡镇和政府各个部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认证。

目前较为常见的接入认证有多种方式,如短信、Portal、微信、APP等,针对电子政务的环境,本次采用Portal认证的方式。用户在接入网络时,会自动触发认证机制,对于未认证的用户,强制转接到Portal认证页面,用户需要在认证页面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才可获得相应的网络权限。

认证中心部署县政府信息中心,可以实现对整个网络的接入认证,也可以实现单独乡(镇)或者政府部门的接入认证,可随时开启与关闭。同时认证中心具备授权功能,对接入的用户可分配相应的网络权限,避免越权的网络行为。

3.6.4   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技术参考指南》等文件要求,结合宜宾市政府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方案指南,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与互联网建设的逻辑隔离是本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一个亮点,不同网络之间的逻辑隔离同样是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本次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方式主要结合用户认证进行设计,由于在我们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中存在同时访问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同一用户IP不变的情况下在同一时间只能访问电子政务外网或互联网是本次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逻辑隔离设计方式的根本目的。

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出口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出口点,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认证点主要放在我们两个网之间的出口防火墙上,通过防火墙与我们的认证中心进行联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与隔离。
  • 结合认证系统提供双网统一的认证界面,方便用户在不同网络之间切换;
  • 可在认证界面根据认证系统后台设置不同认证标识,如(电子政务外网 互联网)等不同的标识
  • 后台认证中心可根据不同的用户下放不同的安全策略,可控制网络访问范围
  • 同时也支持开机单一网络认证功能
  • 根据认证平台可实时查看用户访问网络状态,同时可绑定用户的IP\MAC\用户名和密码,同时支持第三方认证

3.6.5   数据库审计系统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 全面记录数据库访问行为,识别越权操作等违规行为,并完成追踪溯源
  • 跟踪敏感数据访问行为轨迹,建立访问行为模型,及时发现敏感数据泄漏
  • 检测数据库配置弱点、发现SQL注入等漏洞、提供解决建议
  • 能够对平台数据库信息进行定位,对用户信息的篡改、敏感信息非法调阅进行追踪告警,支持关联展示,通过关联展示分析,辅助判断,监察人员可迅速确认事件,快速定位相关责任人
  • 提供符合法律法规的报告,满足等级保护、企业内控等审计要求

3.6.6   堡垒机系统

部署一套运维审计系统即堡垒机,实现所有网络及安全设备的统一运维管理。

对于目标资产的访问账号密码,可以由堡垒机进行集中托管,只要管理员在相应运维审计系统的主机账号中将目标设备的账号密码添加上去即可,使用了密码托管功能后,用户以后访问目标资产时,只需要记住自己的运维审计系统上的账号和密码,即可通过运维审计系统自动登录目标设备。

堡垒机支持灵活配置目标设备密码的修改策略,实现密码的批量定期自动修改,修改后的结果可以以加密邮件方式发送给密码管理员,从而实现密码的集中管理,同时密码管理员也可以随时在运维审计系统的WEB界面打包备份设备的密码到本地,提高改密功能可用性。

堡垒机支持图形操作,图形操作审计是指远程桌面(RDP)、VNC、HTTP/HTTPS、数据库等协议和应用的审计;

图形操作审计是以录像方式进行记录,能够通过录像方便的找到错误的维护操作,方便溯源和故障恢复。能够记录用户操作过程的同时访问控制,支持基于IP/IP段、用户/用户组、资产/资产组、协议、危险级别等组合策略进行访问控制,对于不合法的行为予以阻断。

通过部署堡垒主机系统,能够建立面向用户的集中、主动的运维安全管控模式,降低人为安全风险,满足合规要求。

3.6.7   “可信”的互联网终端接入建设

针对此方案,需要建设采用的互联网防火墙设备具备相应的VPN功能支持。资源享用者直接或间接(通过NAS)呼叫防火墙建立隧道连接,完成用户对政务外网内部站点的访问。

在移动用户侧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或者通过配置相关参数,直接发起VPN连接请求,在电子政务外网核心入口处的防火墙上对这些移动用户发起的VPN连接请求做统一的处理。防火墙还可以将MPLS VPN和IP VPN很好的结合起来,使移动用户可以不同的身份分别登陆到不同的MPLS VPN内部。用户无论身处何处,只要能登陆INTERNET(无论任何接入方式,无论任何带宽),即可实现“可信”的互联网终端接入。

SSL VPN 的架构图

 

3.6.8   态势感知系统

 

  • 互联网态势感知中心。通过IPv6安全通信通道,汇聚、互通正向态势、安全态势、互联网舆情态势感知等维度所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加工、数据可视化、数据建模,异常告警,事件自动上报网信政务协同管理平台,执行对事件的应急任务协同和状况监测;
  • 互联网正向态势感知。采集区域范围内政务互联网、企事业单位、运营商、城市无线网、高校、宾馆、网吧等流量数据及 其它省市海量抽样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正向建模,从流量分析、应用分析、日志分析等角度,对全网用户上网数据进行正向态势感知;(主要针对拒绝服务攻击、后门攻击、漏洞 攻击、网络扫描窃听及其他网络攻击事件的正向感知预警) ;
  • 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通过网站漏洞扫描、网页篡改监控、 应用及流量管控、网络攻击预警、网络病毒木马监控及防御、关键设施终端安全监控的方式,对区域范围内互联网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WEB 应用、互联网终端等进行安全态势感知, 定期开展网站安全检查和检测评估工作,并提供有效可行整改建议;(主要针对计算机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僵尸网络、混合程序攻击、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及其他有害程序事件的安全态势感知) ;
  • 互联网舆情感知:集合多家互联网舆情采集数据、相关职能部门提交数据、渠道民情民意采集等多种方式,对区域范围内海量舆情数据进行监管,构建互联网舆情感知(主要针对炒作及恶意传播重要敏感信息舆论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内容安全事件);

3.7       其他配套升级改造

本次建设的其他配套升级,主要系统是虚拟化的建设。本次虚拟化建设方案设计应遵循如下设计目标原则:

1)数据中心资源池化

将现有的服务器资源通过虚拟化的方式池化,可以提高信息中心对系统资源使用的效率,真正对应用服务器达到按需分配。同时,资源池化的数据中心可以更加灵活的动态扩展计算资源。

2)集中便利的统一管理

摆脱原物理x86架构传统的维护模式,在保障计算资源的同时,将应用系统以松耦合的方式运行于物理服务器之上。通过简单便利的操作方式,以可视化的形式,集中的维护和管理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脱离物理束缚的应用服务器逻辑架构管理。

3)可靠的高可用性

以应用系统与物理服务器的松耦合为基本,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高可用性。从物理服务器计划停机,到物理服务器的意外故障或断电,甚至系统层及应用层故障、溢出、崩溃,都可以提供充分的高可用保障。以应用高可靠和管理高可靠为前提,设计满足信息中心需求的具备高可靠性的数据中心,实现整个资源池不会出现单点故障,不会因管理节点或者业务节点的故障影响业务的运行。

4)应用服务器标准化部署

以统一模板的方式,规范数据中心内应用服务器的搭建。灵活定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服务以及目录服务等规范,并可实现自动化的批量部署及重封装。从而改善现有数据中心由于部署人员差异造成的弊端,大大缩短批量部署的周期。

4         主要系统和设备功能参数指标要求

备注:1)参数要求中带“★”为必须条件,不满足条件视为无效投标。

       2)参数要求中带“▲”为重要条件。

       3)如无特别要求的,供应商需要对所供应的软、硬件提供三年原厂质保。

4.1       IPv6数据共享中心

名称

指标项

参数要求

数量

单位

IPv6DNS系统

权威解析

1. ▲全面的记录类型支持(A,AAAA,CNAME,MX,NS,PTR,TXT,SRV,SPF 等)

2. 支持A、AAAA 和PTR 增删改联动

3. 支持URL 解析跳转

4. 支持主辅区转换、辅区更新控制、辅区续期

5. 支持视图、权威记录等资源记录的禁用启用

6. 支持共享区(多视图资源记录批量管理)、共享记录

7. 支持默认TTL,简化记录设置和管理

8. 快速智能解析、记录排序

9. 支持应用动态调度(全局负载解析)

1

递归解析

1. ▲支持多链路负载解析调度,合理调度和使用多链路带宽

2. 支持基于视图的多种转发策略(顺序转发、RTT 转发、白名单)

3. 支持基于视图的存根区、重定向、本地控制策略

4. 支持视图、转发区、存根区等资源记录的禁用启用

5. 支持DNS64,平滑IPv6 演进,支持双栈DNS

6. 支持IDN、根配置,支持缓存预取和缓存管理

7. 支持AAAA 过滤

8. 支持视图指定ACL 不进行递归查询

9. 支持失败转发

高可用性

1. 多主架构,任何一台故障其它节点不受影响

2. 支持7种网卡绑定模式

3. 支持健康检测(Ping、TCP、HTTP、HTTPs多种策略)

4. 定期数据备份,配置回滚

5. 支持统一下发升级文件,不同节点按需完成升级;

6. 故障设备的即时替换,数据配置一键恢复

可管理性

1. ▲完整的审计报表,服务运行状态全面掌控

2. 支持CLI 管理,支持console、telnet 和SSH 终端连接

3. 支持SNMP V2/V3,提供第三方开发接口

IPv6导航系统

系统性能

业务执行的平均响应时间<= 5s

系统支持8W并发连接

1

系统功能

1. 网站升级监测,支持实时监测升级网站访问状态,异常告警

2. 网址导航,提供对国内外路由可达的IPv6资源导航访问

3. 链接状态监测,支持对IPv6链路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4. IPv6相关测试,支持对本地终端IPv6地址获取、链路状态进行测试

5. IPv6资源导入

高可用性

1. ▲系统支持多服务器负载均衡

2. 系统支持本地、异地灾备

IPv6运维管理

集中管理

1. 支持对IPv6升级客户端进行集中管理,设备集中升级、配置负载模式等

1

客户端配置

1. 支持客户端零配置开通,支持配置下发功能,包括客户端上传ID、上传版本、配置标识、配置MD5校验、类型标识、授权分配等

客户端管理配置信息

1. 支持心跳间隔、升级有效期配置

系统管理

1. 支持负载节点配置;支持权限管理;支持系统日志管理。

高可用性

1. 支持告警报警,设备掉线、链路掉线、负载失效系统告警

IPv6网络升级云平台

网站升级模块

1. ★支持多网站并行升级转换;

2. ▲支持HTTP、HTTPS、POP3、SMTP、IMAP、RTCP、RTSP、MMS等协议;

3. 支持网站页面IP形式和域名形式外部链接的正常访问;

4. 支持静态和动态网站页面静态和动态引用站外内容的正常显示;

5. 支持静态和动态网站页面静态和动态外部链接的无限级正常跳转;

6. 支持网站页面静态和动态外部链接的零配置自动识别和处理。

1

网站升级监控

1. 支持对所升级网站链路及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类型包括网站名称、域名、Ipv6地址、网站类型、区域、源域名访问情况,升级后域名访问情况等,以及提供即时的监测指令

网站升级服务

1. 提供网站IPv6升级服务,网站升级后,可通过IPv6网络实时访问该网站

网站升级集群

1. 支持网站升级集群式部署,提供多服务器负载集群功能

IPv6终端调度系统

负载调度模块

1. 支持1:N冗余架构;

2. 支持节点邻居自动发现;

3. 支持业务节点自动选举;

4. 支持高效负载调度算法;

5. 具备内置心跳算法;

6. 支持平台集群化部署;

1

系统管理

1. 配置资源中生成配置时需要选择相应节点,并可对相应节点上面对服务器进行路由等自动配置;

2. 可对终端类型选择指定的负载节点;

3、在线管理IPv6终端升级设备的授权管理和配置,授权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灵活控制、调度授权的下发,回收,吊销等操作。

4、终端IPv6地址规划\分配、策略配置、版本升级等;

5、IPv6流量统计、升级网关设备状态监测、交换中心负载监测、IPv6客户端负载、实时在线用户数统计、IPv6数据中心服务器\综合升级网关负载均衡、客户端远程管理等;

可扩展性

1、▲支持在本系统架构基础上提供标准或非标准接口定制适配开发以及二次开发。

管理方式

1. 支持Telnet方式和SSH方式等主流的管理方式;

2. 支持IPv4和IPv6客户端进行远程管理;

3. 支持账号/密码认证方式;

4. 支持以IP地址方式限定客户端远程登录服务端;

IPv6升级改造服务端

数据交换模块

1. 产品需支持IPv6数据自交换,单平台至少支持10000 IPv6用户并发连接;

2. 支持IPv6用户准入管理;

3. 支持终端IPv6接入后,可以直接访问谷歌学术Scholar,IPv6高清电视、4. 高校IPv6网站等优质资源;

5. 支持IPv6资源重定向导航系统;

6. 支持为至少10000个终端用户分配真实唯一的公网IPv6地址;

7. 支持IPv6地址有状态、无状态分配方式,支持IPv6 DNS分配;

8. 支持IPv4用户、IPv6用户访问IPv6信息源;

3

终端管理

1. 终端统计配置,统计现有使用配置的终端情况展示;

2. 可单独设置具体接入终端使用特定的配置以及特定的版本;

3. 选择相应的负载节点,自动生成配置资源;

可扩展性

1. 支持在本系统架构基础上提供标准或非标准接口定制适配开发以及二次开发。

管理方式

1. 支持Telnet方式和SSH方式等主流的管理方式;

2. 支持IPv4和IPv6客户端进行远程管理;

3. 支持账号/密码认证方式;

4. 支持以IP地址方式限定客户端远程登录服务端;

IPv6安全防护系统

功能要求

1. 支持在IPv6网络环境中精确识别和控制用户访问、应用和内容,具备完整的 L2-L7 层安全防护体系

1

网络管理

1. 支持IPv6网络的NAT/DHCP配置及静态路由管理

防火墙策略

1. 支持IPv6网络的接口/VLAN/桥接方式的防火墙策略设定

系统管理

1. 支持web管理;支持Ping、TraceRoute、IPConfig等故障诊断工具;支持设备状态以及日志监控

终端IPv6升级终端

技术要求

1. 要求单台提供支持200终端用户规模的IPv6升级改造(每终端可分配真实唯一的公网IPv6地址)及相关网络运维管理服务

65

服务方式

1、网络旁路部署模式:支持网络同构化旁路快速部署,对现有IPv4网络及业务应用“零影响”;

2、多VLAN环境适配,平稳适应复杂网络环境;

3、对非IPv6的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升级适配;

4、对现有网络环境基础设施的良好兼容,可对升级后IPv6网络的独立化快速运维管控。

服务能力

1、应确保IPv6升级后的终端具备7×24小时不间断持续访问IPv6资源和指定IPv6政务专网的能力

2、应确保IPv6升级后的终端不对IPv4网络和资源,造成访问操作、访问过程体验及页面质量的影响

升级服务内容

1、★支持为每个终端用户分配真实唯一的公网IPv6地址

2、支持IPv6地址有状态分配、IPv6 DNS分配

3、DHCP有状态/无状态IPv6地址分配

4、对现有网络应用的IPv4 DNS兼容;

5、对网络应用的单独IPv6 DNS调度;

6、可设定安全访控策略,支持地址权限使用划分;

7、支持IPv6资源重定向导航

运维服务管理

1、对IPv6终端用户准入管理

2、对IPv4和IPv6客户端进行远程管理

3、以IP地址方式限定客户端远程登录服务端

4、具备Telnet、SSH等主流管理方式

5、SSHv1和SSHv2方式管理及更改SSH协议端口号

终端支持

1、 支持对手机终端IOS系统、Android5.0以上系统终端的IPv6升级服务

2、 支持对电脑终端Windows各版本操作系统配置化升级IPv6

 

4.2       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

 

名称

参数要求

数量

单位

上联路由器

1.  体系架构:采用全分布式硬件架构,支持主控、交换网板和业务板物理槽位分离;

2.  业务板:机箱全物理尺寸业务槽位数(1U高)≥2(不含主控、交换网板槽位,非子卡槽位);业务板采用母板+子卡的结构,单张母卡最大可扩展子卡数≥4个,子卡可依据业务需求插拔更换;

3.  ▲电源:支持≥2块冗余内置交流电源,支持N+M备份,支持智能电源管理;

4.  性能:整机交换容量≥70Tbps,转发性能≥6000Mpps;

5.  ▲接口类型:支持E1/T1、FE、GE、10GE、40GE、POS(155M/622M/2.5G)、CPOS、同步串口等广域网接口;

6.  ▲支持将两台物理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虚拟组内实现一致的转发表项,统一的管理;支持跨设备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实现多条上行链路的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原厂盖鲜章;

7.  ▲支持将一台物理设备虚拟化成多台逻辑设备,各逻辑路由器之间能够实现独立管理,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原厂盖鲜章;

8.  支持VXLAN功能;

9.  安全特性:支持IPsec、L2TP、GRE、SSL VPN、MPLS VPN功能;支持动态VPN功能;支持广域分支互联VPN功能;

10. ★配置要求:要求配置双主控、双电源,配置万兆光口≥8、配置千兆Combo接口≥4;

11. ▲提供投标产品工信部入网证复印件。要求入网证上生产企业和申请单位为同一名称;

2

下联汇聚路由器

1.    体系架构:采用全分布式硬件架构,支持主控、交换网板和业务板物理槽位分离;

2.    业务板:机箱全物理尺寸业务槽位数(1U高)≥2(不含主控、交换网板槽位,非子卡槽位);业务板采用母板+子卡的结构,单张母卡最大可扩展子卡数≥4个,子卡可依据业务需求插拔更换;

3.    ▲电源:支持≥2块冗余内置交流电源,支持N+M备份,支持智能电源管理;

4.    ▲性能:整机交换容量≥70Tbps,转发性能≥6000Mpps;

5.    接口类型:支持E1/T1、FE、GE、10GE、40GE、POS(155M/622M/2.5G)、CPOS、同步串口等广域网接口;

6.    ▲支持将两台物理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虚拟组内实现一致的转发表项,统一的管理;支持跨设备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实现多条上行链路的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原厂盖鲜章;

7.    ▲支持将一台物理设备虚拟化成多台逻辑设备,各逻辑路由器之间能够实现独立管理,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原厂盖鲜章;

8.    支持VXLAN功能;

9.    安全特性:支持IPsec、L2TP、GRE、SSL VPN、MPLS VPN功能;支持动态VPN功能;支持广域分支互联VPN功能;

10.  ★配置要求:要求配置双主控、双电源,配置万兆光口≥8、配置千兆Combo接口≥4;

11.  ▲提供投标产品工信部入网证复印件。要求入网证上生产企业和申请单位为同一名称;

2

核心交换机改造

1.    ★新增16端口万兆光端口业务板卡,与现有H3C S10504 V5版本无缝兼容,或者配置两套满足现有配置要求的核心交换机,要求产品交换容量≥100Tbps,包转发≥24000 Mpps,配置双主控,双电源,≥24个千兆电口,≥20个千兆光口,≥16个万兆光口

2

互联网出口防火墙

1.    ▲网络处理能力≥10G,并发连接≥260万,每秒新建连接≥18万/秒,冗余电源,标准配置6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2个万兆端口,4个SFP插槽,支持两个扩展槽,最大支持22个接口,1个Console口。具备防火墙、入侵防御检测、VPN功能。

2.    ★含≥75个SSLVPN客户端接入授权。

3.    具备虚拟防火墙功能:支持虚拟防火墙逻辑接口,可以不占用物理网口的情况下实现虚拟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访问;支持在虚系统内独立配置病毒防护、漏洞利用防护、间谍软件防护、URL过滤、文件过滤、内容过滤、邮件过滤、行为管控等安全功能;支持对本虚系统内产生的日志进行独立审计(提供功能截图)。

4.    ▲支持IPv4和IPv6流量的HTTPS协议进行解密,支持配置基于源安全域、目的安全域、源地址、目的地址、SSL协议服务的解密策略,并可同时基于安全域、IPv4和IPv6地址进行例外设置(提供功能截图)。

5.    具备入侵防御功能:支持漏洞防护功能,同时将漏洞防护特征库分类,至少包括缓冲区溢出、跨站脚本、拒绝服务、恶意扫描、SQL注入、WEB攻击等六种分类;漏洞防护支持日志、阻断、放行、重置等执行动作,可批量设置针对某一分类或全部攻击签名的执行动作;支持基于FTP、HTTP、IMAP、OTHER_APP、POP3、SMB、SMTP等应用协议的漏洞防护;支持间谍软件防护功能,同时将间谍软件特征库分类,至少包括木马后门、病毒蠕虫、僵尸网络等三种分类;支持在防火墙间谍软件签名库直接查阅攻击的名称、严重性、影响的平台、描述等信息;间谍软件防护支持日志、阻断、放行、重置等执行动作,可批量设置针对某一分类或全部攻击签名的执行动作;支持基于FTP、HTTP、IMAP、OTHER_APP、POP3、SMB、SMTP等应用协议的间谍软件防护(提供功能截图)。

6.    网络攻击防护功能:产品支持基于安全区域的异常包攻击防御,异常包攻击类型至少包括Ping of Death、Teardrop、IP选项、TCP异常、Smurf、Fraggle、Land、Winnuke、DNS异常、IP分片等;并可在设备页面显示每种攻击类型的丢包统计结果;支持基于不同安全区域防御DNS Flood、HTTP Flood攻击,并支持警告、阻断、首包丢弃、TC反弹技术、NS重定向、自动重定向、手工确认等多种防护措施。

7.    ▲支持与云端联动,至少实现病毒云查杀、URL云识别、应用云识别、云沙箱、威胁情报云检测等功能(提供功能截图)。

8.    提供三年入侵防御规则库升级服务及硬件维修服务。

9.    ▲产品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万兆,第三级),《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级别 EAL3+),《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兼容性资质证书(万兆),提供以上证书复印件。

1

上联防火墙

1.    ▲网络处理能力≥10G,并发连接≥260万,每秒新建连接≥18万/秒,冗余电源,标准配置6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2个万兆端口,4个SFP插槽,支持两个扩展槽,最大支持22个接口,1个Console口。具备防火墙、入侵防御检测。

2.    具备虚拟防火墙功能:支持虚拟防火墙逻辑接口,可以不占用物理网口的情况下实现虚拟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访问;支持在虚系统内独立配置病毒防护、漏洞利用防护、间谍软件防护、URL过滤、文件过滤、内容过滤、邮件过滤、行为管控等安全功能;支持对本虚系统内产生的日志进行独立审计(提供功能截图)。

3.    ▲支持IPv4和IPv6流量的HTTPS协议进行解密,支持配置基于源安全域、目的安全域、源地址、目的地址、SSL协议服务的解密策略,并可同时基于安全域、IPv4和IPv6地址进行例外设置(提供功能截图)。

4.    具备入侵防御功能:支持漏洞防护功能,同时将漏洞防护特征库分类,至少包括缓冲区溢出、跨站脚本、拒绝服务、恶意扫描、SQL注入、WEB攻击等六种分类;漏洞防护支持日志、阻断、放行、重置等执行动作,可批量设置针对某一分类或全部攻击签名的执行动作;支持基于FTP、HTTP、IMAP、OTHER_APP、POP3、SMB、SMTP等应用协议的漏洞防护;支持间谍软件防护功能,同时将间谍软件特征库分类,至少包括木马后门、病毒蠕虫、僵尸网络等三种分类;支持在防火墙间谍软件签名库直接查阅攻击的名称、严重性、影响的平台、描述等信息;间谍软件防护支持日志、阻断、放行、重置等执行动作,可批量设置针对某一分类或全部攻击签名的执行动作;支持基于FTP、HTTP、IMAP、OTHER_APP、POP3、SMB、SMTP等应用协议的间谍软件防护(提供功能截图)。

5.    网络攻击防护功能:产品支持基于安全区域的异常包攻击防御,异常包攻击类型至少包括Ping of Death、Teardrop、IP选项、TCP异常、Smurf、Fraggle、Land、Winnuke、DNS异常、IP分片等;并可在设备页面显示每种攻击类型的丢包统计结果;支持基于不同安全区域防御DNS Flood、HTTP Flood攻击,并支持警告、阻断、首包丢弃、TC反弹技术、NS重定向、自动重定向、手工确认等多种防护措施。

6.    ▲支持与云端联动,至少实现病毒云查杀、URL云识别、应用云识别、云沙箱、威胁情报云检测等功能(提供功能截图)。

7.    提供三年入侵防御规则库升级服务及硬件维修服务。

8.    ▲产品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万兆,第三级),《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级别 EAL3+),《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兼容性资质证书(万兆),提供以上证书复印件。

2

视频交换

1.    采用紧凑型机框设计,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

2.    交换容量≥1.2Tbps,包转发速率≥720Mpps;

3.    ▲端口要求:1/10G BASE-T端口≥32个, 万兆 SFP Plus端口≥8个,QSFP端口≥2个;

4.    支持并实配可插拔双电源,支持并实配可插拔双风扇;

5.    支持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

6.    支持DHCP Server、DHCP Relay、DHCP Snooping

7.    支持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虚拟组内可以实现一致的转发表项,统一的管理,跨物理设备的链路聚合;

8.    支持RIP、OSPF、BGP、ISIS等三层动态路由协议,,支持SDN/OpenFlow 1.3标准,支持FCoE,TRILL;

9.    支持DCB (Data Center Bridging),并支持ISSU(不中断业务升级)、OAM(操作、管理和维护)及能效以太网(EEE),充分满足了数据中心对设备高性能、易管理及绿色节能的需要。

10.   支持DHCP auto-config及CWMP-TR069等零配置方式;

11.   ▲提供工信部IPv4、IPv6入网证书。

2

各乡(镇)、县级部门接入IPv6网关

1、  ▲系统支持LAN接口和WAN接口支持≥12个;吞吐量≥300Mbps;DPI并发连接数≥400000;NAT并发连接数≥200000;在线IP数≥1000;新建连接数≥50000/秒;包转发速率≥2000000/秒;PPPOE账户数≥1000;负载均衡链路数≥500条;系统支持≥4条链路;

2、  系统支持透明网桥模式;系统支持旁路分析模式;(可区分上行、下行);系统支持透明和旁路的混合模式;系统支持支持路由功能;系统支持支持NAT和Forward方式;

3、  系统支持协议识别率不低于95%;系统支持支持国内各类常见协议不少于800种,其中大型游戏不少于250种,并根据游戏运营公司分项统计;系统支持P2P智能识别、迅雷增强识别、DPI、DFI、节点跟踪、主动探测等多种技术,对已经采用加密技术的P2P类应用比如BT、迅雷、Skype、edonkey、Qvod、PPFilm、百度影音等精确识别;

4、  支持Web认证(可选“本地认证”或“第三方认证”);支持Radius认证、AD域认证;支持Radius帐号识别与IP关联统计功能;支持PPPOE帐号识别与IP关联统计功能;

65

 

 

 

 

 

 

4.3       大数据融合共享综合管理平台

名称

指标项

参数要求

数量

单位

数据采集系统

功能要求

用于采集外部第三方信息化系统的业务的数据,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1. 各政务系统数据采集和提取;

2. ★支持软件定义访问SDA,接口转换技术,无需原原始政务系统厂商配合,从业务系统的表现层重构出数据接口,实现与各业务系统的对接;

3. 实时同步各平台业务数据,同步时间可设定;

4. 任务调度;

5. 传输安全保证;

6. 数据共享;

7. 监控管理。

1

性能要求

1. 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8秒的前提下,要求系统并发不少于100。

其他要求

1. ▲按用户需求对接口、系统界面、部分功能等方面提供定制。

2. ▲支持虚拟化部署;

3. 支持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4. 支持MySQL、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

5. 支持Tomcat、WebLogic等中间件;

6. 支持主流的浏览器。

7. 系统支持IPv6协议,支持被IPv6用户访问

系统性能

业务执行的平均响应时间<= 5s

系统支持8W并发连接

数据采集服务

开发服务

1、  ★无需原始政务系统厂商配合,独立基于SDA和接口转换技术,采集第三方厂家开发的信息化系统数据。

30

政务数据交换系统

功能要求

1. 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必须有足够的容量和带宽存储海量数据。

2. 支持各种数据源,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满足对结构化数据的读写响应性能。

3. 具备在相应的时间要求范围内进行数据的抽取、加载能力。

4. 满足大量数据分析的处理能力要求。

5. 在相应的场景下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6. 满足数据的复制和保护。

7. 可提供开放接口,允许授权第三方获取性能信息和资源信息等。

8. 支持各系统数据灵活调用交换

9. 能自定义各系统数据的合并及计算

10. 快速实时地挖掘出系统数据,形成多源数据共享池

11. 支持多业务数据交互、流转需求;

12. 支持大数据聚合需求

13. 支持单位和用户组管理,并支持各种用户(组)授权管理。

14. ▲安全审计。包括用户审计。包括用户管理安全审计,对增加或修改权限组、用户的权限操作审计;登录安全审计,审计用户登录、失败次数。并支持审计配置,审计数据库等资源、交换等服务模型定义、项目模型等定义操作

使用安全审计,审计对资源、服务、流程等部署、使用运行安全审计,查看使用者、运行列表、运行过程。

15. 监控管理。包括系统运行监控、任务监控以及根据监控进行统计、监控报警。

16. 统计与展示。对数据交换共享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展示。

1

其他要求

1. ★安全脱敏。支持敏感数据模糊化处理,支持敏感数据加密处理

2. ▲支持虚拟化部署;

3. 支持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4. 支持MySQL、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

5. 支持Tomcat、WebLogic等中间件。

6. 支持主流的浏览器;

7. 系统支持IPv6协议,支持被IPv6网络访问。

政务数据共享系统

功能要求

1. 数据服务管理。提供服务目录,支持创建、编辑、删除;提供服务的发布、使用申请、审批管理。

2. 服务授权调用。对调用用户授权使用的服务提供API、Web等服务调用方式,对于Web方式调用,调用服务输入项中至少包括输入用户名、经过加密的密码、服务资源标识等信息,并能提供身份鉴定及服务的访问控制。

3. ▲提供多种能可视化配置的数据服务。提供数据查询服务,通过API、web等方式调用服务时传入数据库表查询条件,能返回满足条件的结果,结果支持以XML、Json等格式字符串返回提供数据订阅比对服务,将要比对的订阅数据以XML或者表的方式提供,和指定库表做比对,将满足比对条件的数据以XML、Json或者表的方式提供。

4. 提供数据操作服务,支持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等操作,通过API、web等方式调用服务时传入要操作的数据,对目标表做插入、修改、删除操作。

1

其他要求

1. ★安全脱敏。支持敏感数据模糊化处理,支持敏感数据加密处理

2. 支持虚拟化部署;

3. 支持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4. 支持MySQL、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

5. 支持Tomcat、WebLogic等中间件。

6. 支持主流的浏览器;

7. 系统支持IPv6协议,支持被IPv6网络访问。

数据分析操作终端

 

1、  台式兼容PC,酷睿I7(8700及以上),内存64G及以上、独立显卡8G及以上,硬盘(64G+1T)及以上。

2、  ★软件必须为正版授权

2

4.4       互联网、安全和无线终端

名称

参数要求

数量

单位

认证平台

1.    ▲多种802.1X接入认证:支持PAP认证、CHAP认证、EAP-MD5认证、EAP-PAP认证、EAP-TLS认证、EAP-PEAP-MSCHAPV2认证、EAP-PEAP-MD5、EAP-GTC、EAP-TTLS认证,防客户端破解;

2.    ▲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与隔离;

3.    ▲哑终端认证:支持哑终端如网络打印机、IP电话等终端用户的认证授权功能,支持哑终端的用户配置修改;

4.    ▲在线用户管理:可以在线查看用户状态及其所连接的网络设备信息,对非法用户可以执行发送消息、在线检查、强制下线、关闭端口等操作,也支持对离线用户下发消息;

5.    智能终端认证页面定制:定制页面包括认证(或者注册)页面和处理结果页面,根据显示屏幕分为PC、PAD和手机多种页面类型。预置多套模板方便管理员通过可视化手段绘制页面,也可导入第三方定制的页面。

6.    支持访客无感知认证:提供访客一次接入,多次使用的无感知认证体验,访客只需要输入一次用户名/密码,后续接入无需再输入用户名/密码;

7.    支持通过多种短信环境发送访客账号信息:A、支持通过主流短信猫接口发送短信通知,如WaveCom、万象、金笛等。B、支持通过互联网Web接口访问短信网关,快速、高效地发送账号信息短信。C、通过封装统一短信通知接口,支持与客户自有短信网关通过定制开发对接;

8.    ★终端认证准入功能授权≥5000个。

1

网管平台

1.    ▲分布式部署:要求资源拓扑、告警、性能等功能模块支持多服务器分布式虚拟化部署,可实现负载分担

2.    支持自定义用户主页:管理员可以首页中通过拖拽,自定义需要在首页展示页面

3.    ▲支持数据中心拓扑,包括机房拓扑、机架拓扑,有线无线一体化拓扑等

4.    支持对移动终端设备类型进行识别,根据时间,地点,终端类型,SSID,身份、状态给不同终端不同网络访问权限;

5.    支持Windows、Linux、MAC OS、iOS、Andriod客户端认证;

6.    支持虚拟网络资源管理、虚拟网络拓扑展示、虚拟网络告警管理、虚拟网络性能监控、虚拟交换机配置管理、虚拟网络配置迁移管理

7.    支持IOS(苹果),Andriod(安卓)操作系统智能终端的管理客户端,可对设备进行简单维护和监控操作

8.    ★本次实配网络设备管理功能授权≥200个;

1

 

上网行为管理平台

1.    产品架构:非X86架构,多核架构设计;

2.    ▲配置千兆电口≥12,内置硬件bypass≥2路,千兆光口≥12,万兆光口≥4

3.    ▲网络层吞吐率≥40Gbps,应用层吞吐率≥15Gbps;支持用户数≥2万。

4.    支持静态路由、策略路由、RIP、OSPF、ISP路由,其中ISP路由支持自定义,并可提供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

5.    ▲支持4G扩展网卡。支持在4G接口上运行IPSec VPN,提供Web界面配置截图

6.    支持基于用户、应用、时间对象的流量管控和策略设置。

7.    支持微信、QQ等即时聊天应用的聊天内容审计。

8.    支持针对HTTPS网站、HTTPS门户搜索等内容进行审计,支持审计HTTPS加密邮箱,支持审计主题、内容、附件等,支持本地下载邮件原件。

9.    支持基于带宽和优先级的多链路负载均衡,可支持链路过载保护。

10.  ▲支持基于某个用户的QQ、微信、淘宝等虚拟账号关联汇总,可对某个用户一天的上网行为轨迹以时间轴方式进行呈现,提供web界面截图。

11.  支持微信认证、WEB Portal认证功能,支持本地认证、Radius认证、LDAP认证 和LDAP用户同步,支持对接IMC、AAS、SAM等常见AAA服务器。

12.  支持APP、视频文件等缓存在安全网关设备本地,用户下载时直接从设备本地下载文件。

13.  支持服务器负载均衡,支持一个公网IP映射到内网多台服务器,服务器间支持连接和源地址hash,支持服务器健康检查。

14.  支持广告推送,支持配置在用户上网时弹出广告页面,可配置点击广告后的返回页面和广告弹出时间。

15.  ▲具备公安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需注明“增强级”)和《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1

堡垒机

1.    ▲机架式硬件架构,内存≥4GB,硬盘≥1TB,业务千兆电口≥6个,接口扩展槽≥1个,USB口≥2个;

2.    ▲性能要求:最大图形并发连接数≥50,最大字符并发连接数≥200,支持管理资产数≥100个;

3.    支持Telnet、SSH、RDP、VNC、XWIN、FTP/SFTP、IE、PLSQL、SQL PLUS、VMware vSphere Client等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审计;

4.    支持通过Excel方式批量导入用户信息,以及通过Web页面批量修改用户属性,至少包含账户有效期、来源IP限制、密码有效期等;

5.    支持与第三方认证系统整合,如AD域、LADP、Radius;

6.    ▲支持基于手机APP、动态令牌的双因素认证,提供界面截图;

7.    支持用户自定义设备改密配置流程;

8.    支持通过Web页面批量修改设备基础属性,支持批量修改服务协议的参数;

9.    针对windows server登录,在访问前可查看windows设备当前rdp远程连接会话详情;

10.  支持协议穿透访问,即用户无需登录堡垒机的web界面,可直接使用标准RDP、SSH、SFTP远程协议访问堡垒机进而访问相应目标设备;

11.  对于图形、字符操作会话支持多人会话共管,当前运维人员可以邀请其他用户参与当前操作会话协助操作;

12.  支持根据设备(组)、系统帐号、时间、频率、改密方式生成详细的改密计划,到期自动执行改密;

13.  ▲支持密码拨测功能,即在系统完成密码修改之后,自动进行新密码登录拨测,以便进一步校验密码修改结果,提供界面截图;

14.  支持改密前、改密后的密码文件以FTP、SFTP、邮件等方式进行压缩加密发送;

15.  支持以用户(组)、目标设备(组)、系统帐号、协议、时间、来源IP为要素,来灵活设置访问策略,支持跟据用户(组)、目标设备(组)、系统帐号、命令集和生效时间来设置详细的命令权限控制策略,支持命令黑白名单;

16.  ▲支持目标设备双人授权和命令复核功能,提供界面截图;

17.  针对图形会话审计记录支持≥2Mbps会话流量或者≥15分钟操作时长为标准的会话缩略图切片展示功能;

18.  支持针对字符会话审计记录支持命令输入输出智能分离,针对字符会话审计记录支持从任意命令处进行操作回放;

19.  支持针对字符会话审计记录以输入、输出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定位,搜索结果中关键字高亮显示;

20.  在审计结果中,高危命令以不同颜色进行高亮显示,;

21.  管理员可以自定义报表模版,并支持根据不同模版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报表内容自动发送给相关管理员;

22.  支持双机主备热备部署模式,支持配置文件及审计数据全同步;

23.  ▲具备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 销售许可证》,以及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证书》,提供以上证书复印件;

24.  ▲生产厂商资质:生产厂家具备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具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CNNVD(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一级技术支撑单位资质证书、具备公安部颁发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服务机构能力评估合格证书》,提供以上证书的复印件。

1

数据库审计

1.    ▲1U高机架式硬件架构,单电源,内存≥4GB,硬盘≥1TB,千兆电管理口≥2个,业务千兆电口≥4个,接口扩展槽≥1个,USB口≥2个;

2.    ▲数据库吞吐量≥1Gbps,SQL峰值处理能力≥3万条/秒,日志存储数量≥4亿条,可支持审计2个数据库实例; 

3.    支持对系统全集和分量(模块)的配置信息,执行备份与还原,分量信息包括: SQL模版、报表任务、事件报表过滤规则、监听配置、事件定义、对象管理、客户端信息、敏感信息、事件响应、入侵检测规则、交换机信息、用户管理、数据归档参数、日志响应、集中管理平台配置、网络配置、管理主机、引擎相关配置、数据库相关配置,备份与还原;

4.    ▲支持将多个数据库IP绑定为一个业务系统,后期的数据分析如流量、用户数和操作行为等,均以业务视角的方式分析展示,提供界面截图;

5.    支持对TELNET、FTP、SSH、VNC、RDP等远程操作行为的会话审计;

6.    支持事件告警,发现异常或非法行为。提供事件追踪页面,通过事件关联追踪排查事件,多维度定位事件状态,包括地点追踪、屏幕录像,且屏幕录像与该事件对应。支持快捷规则配置;同时,支持对审计数据的多种响应方式,包含过滤、记录、windows消息、邮件、syslog、SNMP、屏幕录像 、网关联动等多种事件告警和提示方式,第一时间向负责人发送告警信息;

7.    ▲支持网络审计,可定期获知数据库服务器是否存在非数据库的访问通讯,以协助判断潜在风险,提供界面截图;

8.    支持数据库入侵检测规则库,能够对SQL注入,存储过程攻击,版本检测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目录遍历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权限绕过攻击,文件异常攻击等针对数据库的常见漏洞和攻击手法进行检测;

9.    支持TB级海量数据多关键字秒级快速检索,检索速度小于10秒,并能实时对查询结果以图表方式进行统计排序;

10.  ▲具备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 销售许可证》(数据库安全审计国标-增强级),要求提供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提供以上证书复印件;

11.  ▲生产厂商资质:生产厂家具备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具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CNNVD(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一级技术支撑单位资质证书、具备公安部颁发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服务机构能力评估合格证书》,提供以上证书的复印件;

1

安全日志审计系统

1.    管理平台支持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深度融合,能同时对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支持虚拟化设备拓扑展示

2.    管理平台支持展示网络拓扑和安全拓扑,支持完整攻击路径溯源

3.    管理平台支持防火墙、IPS、负载均衡等安全设备集中统一管理和日志收集分析,支持与在网设备进行配置同步

4.    提供包括攻击趋势和设备的新建连接数、并发连接数统计图,同时能够提供针对攻击目的IP、攻击源IP、攻击协议和攻击事件的TopN列表,详细列出最近发生最多的攻击者(源地址)、被攻击者(目的地址)、事件名称和协议

5.    提供基于天、周、月及特定时间段内的攻击趋势分析,展示了根据事件严重级别划分的攻击趋势图,包括攻击事件分析、攻击目的分析、攻击来源分析和攻击协议分析

6.    提供NAT日志的接收和查询能力,日志中必须记录NAT转换前后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NAT转换发生的时间、转换的设备

1

态势感知系统平台

1、  ★对相关数据进行建模,从流量分析、应用分析、日志分析等角度,对全网用户上网数据进行正向流量态势感知,针对拒绝服务攻击、后门攻击、漏洞攻击、网络扫描窃听及其他网络攻击事件的正向感知预警;

2、  统计全网可提供整个系统、各链路的流量和连接数统计图表;

3、  可提供最近10分钟流量、累计流量、并发连接数统计图表;

4、  实时显示各协议组的当前速率、连接数等统计信息,30秒自动刷新;

5、  可提供最近一天、最近一周和最近一月的流量趋势图表;

6、  可提供上行流量、下行流量、并发连接数的“三日对比”趋势图;

7、  支持TOP 应用排序;支持TOP IP排序;可实时显示某个IP流量速率和当前各个应用的速率明细;

8、  可实时显示某个IP的当前速率及连接明细,以便于异常流量诊断;

9、  ▲可提供IP对应的身份信息,如QQ号码、MSN帐号、POP3帐号等;可根据应用速率、流量和连接数等条件进行排序;可提供“应用分流”前后的速率对比;

10、▲支持“移动终端”信息统计,包含手机类型、访问IP和时间等;支持识别并统计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类型以及各种终端的在线数量,目前支持iPhone,Huawei,ZTE,Motorola,Samsung,小米等主流厂家的手机识别和统计;

11、支持移动终端手机上网识别,如区分IPhone、三星、小米、IPad、IPod、iTunes、Android等;移动终端信息统计,如访问IP、首次访问时间、最近访问时间;对移动设备的网络访问进行控制和管理;

1

运维笔记本

1.   配备笔记本电脑供日常运维人员使用

2.   ★配套的相关软件、操作系统必须为正版授权

3.   配置要求:13寸以上触摸屏、i7处理器及以上、16G及以上内存、512G及以上硬盘

2

 

 

 

4.5       其他配套设施

名称

参数要求

数量

单位

虚拟化服务器

1.★处理器:配置≥2颗E5-2650v4(2.2GHz/12c)9.6GT/30ML3处理器;

2.★内存:配置≥8根16G DDR4内存,24个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4-2400内存,最大可扩展3TB内存(当使用单条容量128GB的内存时);

3. 内存保护技术:要求服务器所选内存支持四通道交叉存取、内存镜像、内存热备等高级功能,采用内存ECC纠错技术提供内存ECC功能测试方法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证书复印件证明此功能;

4.硬盘:配置≥2块300G SAS 10K 2.5寸硬盘,前窗最大支持24个热插拔2.5寸或者12个3.5寸SATA/SAS硬盘,后窗可支持2个热插拔2.5寸SATA/SAS/SSD后置硬盘;

5.RAID:配置≥1张八通道高性能SAS RAID卡,2GB缓存,支持SAS 12G,支持RAID0/1/5级别;

6. ▲数据恢复技术:服务器系统硬盘在做RAID5后发生故障,要求服务器硬盘系统里面所有数据可用并可恢复,服务器系统硬盘采取有效技术加快RAID5恢复,提供加快RAID5恢复方法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证书复印件;

7. ★网络:配置2个万兆光口(含2个SFP+模块),板载2个千兆电口,支持FLOM技术,虚拟化加速、网络加速、负载均衡、冗余等高级功能;

8.HBA卡:配置≥1张光纤通道HBA卡,FC 8Gb,双端口,LC接口;

9. I/O插槽:≥8个PCI-E 3.0插槽;

10. 电源及外设:配置1+1高效冗余热插拔电源;标配白金级,可选钛金级、导轨

11. ▲资质认证:投标产品生产厂商具备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

4

虚拟化系统

1.虚拟化软件非OEM或贴牌产品,必需持有国家版权局出具的软件著作权证书,提供证书;

2. ▲虚拟化软件产品具备国家信息安全测评级别为EAL3+《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3.虚拟化软件需提供跨不同CPU指令集的热迁移能力,虚拟机可以在不同型号CPU服务器之间进行热迁移,支持与当前主流架构SKYLAKE指令集之间的热迁移;

4. 虚拟化软件支持接入Ocata版本以上Openstack平台的能力,并提供相关Driver,保证虚拟化平台能够顺利对接;

5. ▲配置≥1套虚拟化平台实现对虚拟机的统一管理,虚拟化平台具备管理节点的双机热备功能、任何一台管理节点宕机后另外一台均可以接管业务、管理节点管理数据支持每日定时备份到本地或非本地目录,在管理节点数据损坏后可以根据最新一日的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6. 虚拟机支持直通FPGA卡,并提供支持FPGA卡列表,虚拟机直通FPGA卡提供截图证明;

8. 提供统一的虚拟机管理界面,提供虚拟机启动、暂停、恢复、重启、关闭、关闭电源、克隆、迁移、备份、模板导出、快照等功能;

9. 虚拟化平台支持包括共享存储池、本地存储池、NFS存储池、分布式存储池在内的多种存储形态对接;

10. 虚拟化平台内置SDN功能,支持网络划分多个子网,子网之间相互隔离;

11. 支持虚拟化软件内置备份模块,无需单独安装备份软件即可实现虚拟机备份;

12. 支持虚拟机文件/目录强制访问控制;支持对虚拟机中用户和文件/目录进行标记,设置相应的级别,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目录的访问权限;主机安全模块与虚拟化软件必须为同一家厂商提供,禁止借用第三方软件的整合;

13. 为了满足日常通用操作功能,虚拟化软件需具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 虚拟机管理通用要求—专业性要求》标准验证测试,并提供复印件证明;

14.★虚拟化平台配置≥8个CPU授权许可; 

1

虚拟化光纤交换机

1.★要求保证设备的兼容性;

2.系统架构:机架式,无拥塞架构设计,所有FC端口全线速;

3.★端口数量:最大可扩展端口≥24,支持8Gbps速率,本次激活8端口,配置8个8Gbps 多模光模块;

4.可靠性:电源、风扇等关键部件冗余,支持在线微码升级、更换与激活或增加新的硬件模块;

5.端口汇聚:支持任意端口间的端口汇聚(trunk)能力;

6.安全隔离:支持zoning功能;

7.可管理性:提供CLI及GUI界面方式的配置管理工具,以及可与第三方存储管理工具集成;

8.可监控性:提供实时拓扑管理和端口流量监控;

2

虚拟化存储

1.品牌:非联合品牌,与虚拟化服务器及虚拟化系统同一品牌;

2.产品描述:双控Active-Active架构,采用SAN和NAS统一集成的控制器架构,实现统一管理;集群模式下控制器扩展能力≥8,双控制器与双控制器之间通过FC交换机互联(非万兆交换机或非直接组网互联模式);

3.★体系架构:本次配置控制器数量≥2,控制器冗余设计,支持在线更换控制器;在线升级存储系统,无须停机,具备控制器故障自动切换和自动重建功能,无单点故障影响数据的有效性;

4.系统盘:采用内置SSD盘作为存储系统盘,非机械硬盘做Raid模式;同时系统盘可以做cache数据掉电保护;

5.★缓存配置容量:本次配置系统缓存≥16GB(纯硬件缓存,非SSD、非高速Flash充当缓存或者非PC服务器内存);

6.控制器通讯方式:两个虚拟化控制器之间通过PCI-E 3.0内部总线连接通讯和缓存数据镜像,非外部交换设备连接;

7.主机接口:每单控制器至少可扩展3个主机接口卡,支持8/16 Gb FC、1/10Gb iSCSI、10Gb FCoE等多协议主机接口;本次配置≥8个8Gb FC+8个1Gb iSCSI主机接口;

8.掉电保护:支持缓存保护,并配置BBU电池保护模组,保证掉电时Cache数据可安全写入Flash或硬盘永久保存,实现无限时断电保护Cache数据的目的;

9. ★硬盘:总容量配置≥36T热插硬盘;集群最大可实现≥1570块硬盘扩展能力;

11、配置基于存储阵列的安全控制管理软件,以保证在SAN环境下,不同主机系统对存储阵列访问的安全性,配置无限制分区数,不得额外收取许可费用;

12.▲自动精简:配置全容量许可精简功能,实现存储空间超分配,精简粒度32K、64K、128K、256K可调节,后续扩容无需额外购买许可,支持创建单卷≥256TB的容量,提供官网截图证明;

13.★配置本地复制(快照、卷镜像、卷克隆、Lun拷贝、卷备份、迁移)、QoS、DRAID 功能;

14.所投产品获得OpenStack Cinder兼容性认证,支持Openstack的Queens版本,提供OpenStack官网截图证明;

 

 

航拍系统

用于筠连县政府部门信息化素材采集使用。配套包含如下内容

1、  无人机、相机、镜头(广角、长焦、短焦三类及以上)

1

维护工具

机房必要的维护用工具(锂电钻手电钻电动工具套装 组合家用工具套装 五金组套 家庭电工维修工具箱多功能)

1

 

5         应标要求

1、根据标书需求和方案规划部分,提供完整的《筠连县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技术升级建设技术方案》,格式自行定义

2、针对章节中 “4. 主要系统和设备功能参数” 提供《功能参数点对点应答书》,并逐条进行响应,必要时做简要说明,对需要提供相关材料证明的,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格式自行定义。

3、演示系统内容(PPT或者Demo系统)要求:提供对“大数据融合共享综合管理平台”要求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部分的演示;必要情况下,提供对过往案例的真实演示和讲解。进场讲解的人员不得超过2名。

4、项目建设完毕后,验收时所要求达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17859-1999)中第二级要求。

5、 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和服务承诺函》,承诺对所提供的所有的系统设备、硬件提供三年原厂质保,并对项目建设完毕后提供7X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包含故障30分钟内响应,4小时内到达现场,6小时内解决故障)。格式自行定义。

 

6         项目预算

按照国家发布的有关法规、现行定额标准,结合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建设实际情况,本着“经济、实用、科学有据、避免重复建设”原则进行编制。

       本项目总投资9,600,000元,具体清单请参考下列图表。

       详见表。

投资概算总表   (单位:人民币元)

序号

类别

单位

数量

1. 项目建设分项

 

 

1.1

IPv6数据共享中心

1

1.2

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

1

1.3

聚通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

1

1.4

互联网、安全和无线终端

1

1.5

其他配套设施

1

 

 

 

项目建设分项清单(单位:人民币元)

序号

类别

单位

数量

1.IPv6数据共享中心

 

 

1.1

IPv6DNS系统

1

1.2

IPv6导航系统

1

1.3

IPv6运维管理系统

1

1.4

IPv6网络升级云平台

1

1.5

IPv6终端调度系统

1

1.6

IPv6网站升级改造

3

1.7

IPv6升级改造服务端

3

1.8

IPv6安全防护系统

1

1.9

终端IPv6升级终端

65

 

 

 

 

2 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

 

 

2.1

核心交换机改造

2

2.2

上联路由器

2

2.3

上联防火墙

2

2.4

互联网防火墙

1

2.5

互联网应用控制服务(上网行为管理)

1

2.6

汇聚交换机(路由器)

2

2.7

机房交换机

2

2.8

视频交换设备

2

2.9

乡镇、县级部门IPv6接入网关(路由器)

65

 

 

 

 

3.大数据融合共享综合管理平台

 

 

3.1

政务数据交换系统

1

3.2

政务数据共享系统

1

3.3

统一API定制接口

1

3.4

数据接口插件定制化开发

30

3.5

县政府信息中心应用系统

1

3.6

政务服务中心应用系统

1

3.7

区域内各政府部门综合应用系统

1

3.8

数据分析操作终端

2

 

 

 

 

4.互联网、安全和终端建设

 

 

4.1

认证系统

1

4.2

日志审计系统

1

4.3

上网行为管理系统

1

4.4

堡垒机系统

1

4.5

数据库审计系统

1

4.6

网管系统

1

4.7

态势感知系统

1

4.8

运维笔记本

2

 

 

 

 

5.其他配套设施

 

 

5.1

虚拟化系统平台

1

5.2

虚拟化CPU授权许可

8

5.3

虚拟化配套硬件系统

1

5.4

虚拟化配套交换机

1

5.5

航拍系统

1

5.6

维护工具

1

 

7         施工进度要求

阶段名称

主要技术实现方式和阶段任务目标描述

计划时间

供货

供应商提交并配合验收应标文件中列举的清单中的所硬件和非定制化软件。

中标签订合同后20个工作日内

政务外网升级改造

完成电子政务外网的升级改造,并投入试运行。

2018年12月31日前

项目调研

结合项目需求,根据甲方要求进行最终详细软件功能清单调研,形成相应调研结果和详细设计方案。

中标签订合同后20个工作内

初验

提交项目初步验收申请,进行系统平台初步验收

中标签订合同后40个工作日内

试运行阶段

制定试运行过程中问题处理预案,对各级用户进行培训,对于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调整。

初验完成后一个月内

系统竣工验收

制定验收阶段工作计划,提交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方案、项目实施总结报告、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初验完成后一个月内

 

 

二、商务及其他要求

(一)售后服务

1.基本要求:供应商应保证所提供货物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完全符合谈判文件中质量、规格和性能的要求。售后服务标准必须与该产品出厂市场标准服务一致,同时还应包括:免费质保3年(设备参数中另有要求的按其要求执行)(售后按国家三包规定);30分钟内响应,4小时内到达现场,6小时内解决故障。在质保期外,提供设备的更换、维修只收取成本费用,不收取人工技术费用。

2.安装、调试要求:按采购单位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并保证正常投入使用。

3.培训要求:按采购单位要求进行。

4.报价包括合同货物、检验检测费用、合同货物的税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费、转运费、搬运费、系统建设、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和与货物有关的供货方应纳的税费以及不可预见费用等一切费用。

(二)合同签订及其他要求

1.合同签订时间: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

2.交货时间:按采购单位要求进行。

3.交货方式:送货上门并安装测试。

4.交货地点:按采购单位要求进行。

5、安全责任:在运输、搬运、安装、调试、维修等中出现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概由中标方负责。

     7.付款说明

中标后与采购单位合同约定。

8.验收要求

设备安装、系统建设完毕后,由采购人组织专业人员会同中标供应商依据提供的装箱清单、检验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及质量标准等有关资料共同检验。如有短缺、规格质量不符、资料不全等,由中标供应商在10日内无偿给予更换、补齐,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费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