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项目基本内容及要求
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整合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资源,致力于台前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并为台前县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各类支持的服务。整合县内名、特、优农产品资源,打造县域公共品牌,实施品牌营销,统一包装设计;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加强质量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对接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集中全县优质产品,打造优质网货展销中心,为网商、创业群体等提供货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1、台前县农业整体情况梳理、农产品销售情况梳理
对台前县辖区内农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包括生产面积或产量、上市时间、质量和技术水平、传统销售渠道及比例、自主品牌拥有情况、农产品电商企业)进行摸底,形成基本情况档案或报告等,并根据摸底情况提供合理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促进指导意见。
2、台前县农产品上行营销规划
结合台前农产品产业现状,寻求重点突破,形成台前县农产品上行营销规划方案。规划将围绕农产品上行的产品体系、价值体系、传播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为台前农产品上行提出战略定位、策略路径及实施建议,使之成为台前县农产品上行工作的有力抓手和行动纲领,并进一步推动台前农产品产业的产业转型、企业提效、农民增收,提升台前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
3、网货打造
对台前县的农产品的品质和网货进行挖掘、包装和培育,对本地农特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发掘、对接、推广等,培育、梳理、分类网货产品,根据市场反馈打造 2 个以上网货爆款。加强企业供货、品质管控能力,建立网货产品准入机制。支持鼓励企业制定网货加工、网货流通企业标准,依托农业、质检、商务等部门,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高网货产品加工、流通的标准化程度。对网货农产品统一设计、制作、推广农产品公用包装,严格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分选、包装,将符合质量和分级标准的商品进行网络销售。
4.打造县域电商公共品牌。
根据台前县地理区位、人文历史、产业特点,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依托台前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注册商标,打造富有台前特色的电商公共品牌。以县域公共品牌实现政府信誉背书,按照统一授权、统一管控筛选、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宣传,推动台前本地特色产品开发与品牌打造。通过培育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营销,提升农村优质产品的价值,分享品牌溢价收益,提高台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台前县农产品上行渠道拓展
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公司、电商创业者对接全国资源、渠道,提供电商、直播等线上销售渠道 1 个以上,满足不同的供应需求,积极开拓农产品垂直营销、直播营销、社群营销、微信小程序等。打通平台供应体系,对接各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平台,提供大宗台前产地直供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大宗销售,实现农特产品“存得住、运得出、卖得掉、赚得到”。打造台前县农村产品直播中心,直播人员不少于 2 人,每天直播台前县农产品。
6、台前县农产品上行营销推广
开展平台对接、流量推广、平台活动、会员营销等,整合营销资源,提高本地产品网络销售的公信力、信誉度和美誉度;借助多种媒体、自媒体,以及各种参加展销会、博览会等手段, 制作台前农村产品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推广。提供营销主题设计、活动策划、品牌塑造、形象打造、市场监测等服务。每年策划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营销活动 3 场以上。
7、组建一支 5 人以上农产品上行运营团队,负责产品整体运营、产品设计、宣传推广、销售售后等工作。提供品牌设计、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平台运营、农产品宣传推广、售后服务等服务。为县电商办指定的国有商贸公司提供运营及销售服务,销售台前县农特产品。
在全县 9 个乡镇每个乡镇重点培养 1 家以上涉农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电商转型或提升, 协助其接入淘宝、拼多多、天猫、京东等平台上架等,打造网货基地。
8、以国有商贸公司为主体,开设台前扶贫馆微信商城、线上台前农特产品特色馆,包装台前农村各种农产品,特色馆包含不少于 50 种本地特色农产品,每年产品更新率达到 10%以上,年综合销售量达到 1000 万元以上,年交易单量不少于 10 万单。
9、打造优质网货展销中心。整合县内名、优、特农产品资源,建立产品资源库,选取汽车零部件、羽绒服饰等优质工业品、适合网销的名优农特产品等集中展示,打造优质网货展销中心,定期举办各类电商直播活动,为网商、创业群体等提供货源。通过二维码营销,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农村产品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