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1.项目说明
1.1本章内容是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的。
1.2供应商所报价格应为含税全包价,包含提供相关服务的所有费用,合同存续期间采购人不额外支付任何费用。
1.3属于信息网络开发服务的,供应商成交后应向采购人提供源代码以及围挡等技术资料。
2.服务要求
2.1桩基检测
2.1.1检测依据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GB50202-2018《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1.2技术要求及检测数量:
2.1.2.1技术要求:
在工程桩施工前应在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工程桩外的试桩(作静载试验),静载试桩的要求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及设计图纸的有关规定操作,试桩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2.1.2.2检测数量:
基槽开挖后随机选取 30%桩作低应变动测检测桩身质量(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小于 1 根),并按 1%桩数(不少于 3 根)抽取工程桩做静载检测,静载试验及桩身质量检验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中的各项相关规定。
2.1.3检测清单
项目 |
承载力特征值 (KN) |
极限承载力 (kN) |
检测数量 (根) |
备注 |
抗压静载 |
1450 |
2900 |
4 |
|
抗压静载 |
1300 |
2600 |
4 |
|
抗压静载 |
1100 |
2200 |
2 |
抗压静载 |
900 |
1800 |
2 |
|
抗压静载 |
850 |
2900 |
27 |
|
抗拔静载 |
650 |
1300 |
4 |
|
抗拔静载 |
600 |
1200 |
4 |
|
抗拔静载 |
350 |
700 |
4 |
|
抗拔静载 |
270 |
540 |
8 |
|
低应变 |
/ |
/ |
322 |
2.2主体结构检测
2.2.1检测依据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7/T2361-201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7/T2366-2013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7/T2368-201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纹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2.2.2技术要求及检测数量
2.2.2.1技术要求:
(1)回弹测试
1)选择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进行时水平方向测试。如不具备浇筑方向侧面水平测试的条件,可采用非水平状态测试,或测试混凝土浇筑的顶面或底面;
2)测量回弹值应在构件测区内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面各弹击 8 点;超声波单面平
测时,可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测点之间弹击 16 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度至 1;
3)测点在测区范围内宜均匀布置,但不得布置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宜小于 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应小于 30mm,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
(2)碳化深度测量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 30%,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 2.0mm 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 15mm 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应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
3)应采用浓度为 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 3 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 0.5mm;
4)应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 0.5mm。
(3)超声仪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1)使用新仪器前应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
2)接上电源后,仪器宜预热 10min;
3)有标准棒及调零装置的仪器,将换能器与标准棒良好耦合,调节首波幅度至(30~40)mm 后测读标准棒声时值 tp,调节调零电位器以扣除初读数;
4)无标准棒及调零装置时,应根据测试需要在仪器上配置合适的换能器和高频电缆线,并测定声时初读数 t0,检测过程中如更换换能器或高频电缆线,应重新测定声时初读数 t0,计算混凝土超声声时应扣除初读数 t0;
5)在实测时,接收信号的首波幅度均应调至(30~40)mm 后,方可测读每个测点的声时值。
2.2.2.2检测数量:
按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进行结构检测。
依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抽测实施细则》要求:按照建筑面积每 1000 平方米至少选择一个构件,进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在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选择构件。选择的构件必须包括所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构件的范围应覆盖尽可能多的结构或构件类型。结构或构件留置的试块试压强度不足或有怀疑的,应优先选点。工程的地下室、首层、顶层必须选点。复检至少按照普检选点数量的两倍选点。延期复检除对普检、优检中发现的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构件或结构进行再次检测,还应对同类型、同批次的构件或结构加倍选点检测。每层随机抽取一根梁,一部楼梯进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测应优先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当对无损检测方法有疑问时可钻取芯样修正。结构构件条件超出无损检测方法适用范围的,可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
对于普检、优检中发现的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构件或结构,复检选点应对同类型、同批次的构件或结构加倍选点检测。
2.2.3检测清单
检测项目 |
检测数量(点) |
备注 |
回弹超声综合法 |
18 |
|
普通回弹法 |
127 |
|
钢筋保护层厚度 |
95 |
2.3室内环境检测
2.3.1检测依据
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 16129-1995《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2.3.2技术要求及检测数量:
2.3.2.1技术要求: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不少于 7d 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其限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2)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2.3.2.2检测数量:
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 3 间;房间总数少于 3 间时,全数检测。
当房间总数不大于 20 间时,应全数检测。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按表 1 进行。
当房间内有 2 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表 1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
房间使用面积(m2) |
检测点数(个) |
<50 |
1 |
≥50,<100 |
2 |
≥100,<500 |
不少于 3 |
≥500,<1000 |
不少于 5 |
≥1000 |
≥1000m2 的部分,每增加 1000m2 增设1 , 增加面积不足 1000m2 时按增加1000m2 计算。 |
2.3.3检测清单
检测项目 |
检测数量(点) |
备注 |
室内环境检测 |
35 |
2.4钢结构检测
2.4.1检测依据
GB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
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1231-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3632-2008《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2.4.2技术要求及检测数量:
2.4.2.1技术要求:
(1)防腐涂层厚度的检测应在涂层干燥后进行。检测时构件的表面不应有结露。防腐涂层厚度检测,应经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2)超声检验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检验前,探伤人员应了解受验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法、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情况。
(3)高强螺栓连接副摩擦面抗滑移系数、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螺栓连接副和抗滑移试件表面应洁净,无粘污,螺栓螺纹无生锈、损伤,无明显表面缺陷。
2.4.2.2检测数量:
(1)防腐涂层厚度:按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每件测 3 处。测点部位的涂层应与钢材附着良好。
(2)焊缝无损探伤检测:一级焊缝按不少于被检测焊缝处的 20%抽检;二级焊缝按不少于被检测焊缝处数的 5%抽检。
(3)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 8 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4)高强螺栓连接副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检验批可按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所含高强度螺栓用量划分,每 5 万个高强度螺栓用量的钢结构为一批,
不足 5 万个高强度螺栓用量的钢结构视为一批。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含有涂
层摩擦面)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均需检验抗滑移系数,每批 3 组试件。抗滑移系数试验应采用双摩擦面的二栓拼接的拉力试件。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含有涂层),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5)整体立面偏移:对主要立面全部检查。对每个所检查的立面,除两列角柱外, 尚应至少选取一列中间柱。
2.4.3检测清单
项目 |
单位 |
检测数量 |
备注 |
高强螺栓扭矩系数 |
3000套/组 |
1 |
|
抗滑移系数 |
2000吨/组 |
1 |
|
钢材物理性能 |
60吨/组 |
6 |
|
涂层(镀锌层、防火涂料)厚度 |
构件 |
6 |
|
整体垂直度 |
轴线 |
6 |
|
高强螺栓施工终拧扭矩 |
节点 |
6 |
|
地脚螺栓性能 |
组 |
6 |
|
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
吨 |
349 |
2、本项目检测数量为暂定数量,本项目采用固定单价合同,检测量据实结算。采购人允许偏离范围或者幅度如下:
序号 |
技术指标 |
允许偏离范围或者幅度 |
备注 |
1 |
/ |
/ |
|
2 |
/ |
/ |
3.商务条件
3.1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
3.2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3.3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且具备财政支付条件后的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30%作为预付款,在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交付检测报告后,支付至合同总价款的95% ,剩余5%待财政决算完成后,按决算值一次性付清。
3.4验收:
服务期满或完成服务成果后,采购人应对服务的成果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检验。采购人有权限根据检验结果要求成交供应商立即更换或者提出索赔要求。检验合格后,由采购人组成的验收小组签署验收报告,作为付款凭据之一。
3.5服务保障
(1)成交供应商应向甲方提供与本工程检测义务有关的相关材料,包括建设 工程检测资质证书及其附表的复印件。
(2)成交供应商负责按国家或相关标准要求,在现有检测范围内,对甲方已委托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3)成交供应商应在甲方通知的日期进场开展检测活动,当现场具备检测条件后,即进场检测。若遇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适合规范规定的检测采样条件时,则按实际受影响天数顺延。
(4)成交供应商现场检测时应当遵守工程安全管理和其他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5)成交供应商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提供设备、仪器和专业检测及配合人员。并在具备检测条件,完成检测工作后 15 日出具准确、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并交付甲方。
(6)对检测结果负责,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建筑主管部门的标准和要求。
(7)成交供应商负责对甲方的检测资料做好保密工作。
(8)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成交供应商应在获得检测结果后 2 日内通知甲方。
注:上述要求中:
以上服务要求和商务条件所有条款均属实质性条款,供应商必须按照谈判文件的要求做出实质性响应,不允许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