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项目采购方式为竞争性磋商,项目属性为服务,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为建筑业。
一、项目需求
1.项目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开启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交通强国”要“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的指示,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云港交通运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徐圩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交通强省建设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引领和保障,为此,拟开展《徐圩新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2.研究内容:
系统总结徐圩新区“十三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的成就,通过与原“十三五”发展目标、同类型城市的评估和对比,分析徐圩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研究制定“十四五”徐圩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思路和目标。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角度,提出徐圩新区“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包括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运输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升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建设水平,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提出“十四五”期交通运输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推进以及目标实现的措施性建议。
主要内容如下:
(1)以《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备案版、《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连云港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连云港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连云港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连云港市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规划》等作为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的依据。
(2)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优化市域道路布局。一是加快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建设,以东辛农场融入徐圩新区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将农场打造为新区临港产业区的后花园,缩短各板块之间的时空距离。研究海州—农场—石化基地、西陬山核电—徐圩小第二通道,开展徐圩、灌云、石化基地、东辛农场、绿色新能源项目、连云区、海州区、开发区、机场等的连接通道研究等,研究海州至徐圩的第二快速通道;二是优化提升部分路网,对部分道路的等级结构、道路断面、道路线位提出改善措施,疏解过境交通、分离客货交通,如国道228改线工程、苏海路西延等;三是部分区域考虑路网加密,增加支路网密度,例如:炼化仓储罐区区域,考虑消防安全问题,应适当补充城市支路;四是加强区域重要交通节点研究。如:徐新路与242省道、228国道交叉口研究(徐新路快速化改造),疏港大道、苏海路、陬山路跨复堆河(徐宿连航道)等。五是对地块分割尚未确定区域采取弹性控制,如第二炼化区域,除预留必要的城市主次干路,炼化内部路网可考虑弹性控制。
(3)优化港区交通体系。一是加强港区道路与外界道路的联通,研究跨海滨大道、复堆河建设方案;二是针对近期东西防波堤作为港区交通主通道的现实,分析其作为主通道的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优化方案;三是研究徐圩港区铁路建设方案,分析徐圩产业铁路进入港区二港池的可行性,考虑港区道路与铁路建设交叉通行方案;港区横向主干道建设与铁路建设的协调性;四是论证海滨大道降标高后作为港区内部横向主通道、港前大道承担现状海滨大道功能的可行性和建设方案。五是结合港区发展,综合梳理铁路、公路、内河联运模式。
(4)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结合客运站等交通枢纽、邻里中心商业区、石化基地等人流集聚点,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研究市郊铁路徐圩支线的可行性;规划长途客运路线、公交车路线,布置相应配套场站;充分考虑徐圩客运站、公共停车场、云湖核心区、徐圩小镇、其他交通站点等交通组织关系,方便各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结合交通需求合理规划公共停车场。
(5)加强对外公路联系。梳理对外交通需求,重点研究S507、S509(进港)、S264省道北延、S242省道拓宽、228国道改线(新区内全部高架的可行性)、沿海高速等对外通道的建设方案,加密新区公路网,加强新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
(6)提升物流运输体系。分析新区的货运特点及增长方式,规划危化品车辆行驶路线及专用车道,完善输煤栈桥布置,提出消减新区公路货运交通量的方案,制定提高货运安全的优化方案。
(7)优化石化基地公共管廊布局。重点考虑西陬山绿色能源、核电蒸汽管线、公用工程岛、第一炼化、第二炼化、徐圩港区(尤其是大宗散货布置)等重要节点,优化公共管廊布局,提出建设方案。
(8)加强新区内河航道建设。结合产业布局、仓储罐区设置、物流运输需求,开展航道及作业区方案研究,推进徐宿连航道建设等。
(9)开展重点交通项目方案研究,满足国土空间规划要求。
3.提交成果:《徐圩新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文本、图集。
二、商务要求:
1.前期对接和协调要求:供应商负责审核项目前期的对接和协调,包括进行实地核查和沟通协调。
2.服务过程要求:供应商应保持与采购人充分沟通,明确任务背景和需求;根据工作需要,成交供应商应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未经采购人同意,编制过程中相关资料以及成果需对第三方保密。
3.服务质量要求:符合《徐圩新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及有关政策技术文件,切合徐圩新区实际,操作性强。
4.项目完成期限:方案总编制周期120个日历天。合同签订后,成交供应商在采购人明确工作内容后,在80个日历天内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应在120个日历天内完成修改完善、报批等工作。
5.人员配备要求:供应商为本项目配备的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项目组人员(项目负责人除外)不少于3人,应为与本项目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实施前提供以上人员证书供采购人核查。)
6.如无充分理由主要项目部人员不得中途更换,确需更换的须以书面形式征得采购人同意。如因成交供应商的人力、能力不足致使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时,采购人可要求供应商增加或替换为满足采购人要求的工作人员,供应商不得拒绝。
7.项目验收标准:最终提交成果为《徐圩新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申报材料》电子版、纸张版等,按国家有关编制的规定及要求深度进行验收、评价。
8.付款方式:
(1)编制单位提交规划成果后,支付合同金额60%。
(2)完成成果审查和相关报批程序,待所有资料整理齐全无遗漏,移交采购人,并经采购人签收后一个月内支付至合同金额100%。
9.本项目包含的各项内容均须上门服务,成交后不允许分包或转包。
10.货币:本次采购文件所涉及货币币种均为人民币。
11.备品备件及耗材等要求:无。
三、其他
本项目报价不得超过预算价。
特别提醒磋商供应商:应根据国家收费标准并结合市场实际进行报价,总价包干。
工作中涉及的敏感资料、电子数据等相关信息,成交供应商应严格执行保密的相关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第三人披露、泄露或许可第三人使用,否则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