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4020000147026 文档页数:43页 所需下载券:10
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项目要求(采购需求)

一、本项目不接受超过 388.6 万元人民币的磋商报价(最后报价)。(报价包含项目完成所需全部费用,采购人不再支付报价以外的任何费用。)

二、项目内容:经开区 134 家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三、项目概况:

为更好地服务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环境管控精准化水平,省生态环境厅先后下发《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 2019 年污染源自动监控联网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9〕216 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重点排污企业及工业园区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9〕283 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大气秋冬攻坚企业用电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苏环办〔2019〕337 号)等文件,对用电工况监控系统建设提出了要求。其中,337 号文件明确要求各设区市以应急管控清单工业源实现 100%全覆盖为目标,推进企业工况用电监控系统建设。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现委托第三方机构建设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环保用电工况监控系统,通过平台建设支撑蓝天保卫战,提升企业对自身治理设施管理水平,为环保部门开展稽查工作提供方向和执法线索。同时,精准掌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的执行情况。

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企业生产设备与环保治理设备用电数据、运行工况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通过关联分析、超限分析、停电分析,及时发现环保治理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及减速、空转、降频等异常情况。同时,系统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追溯企业生产运行状态,为环保监管提供数据支撑,还结合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系统数据,统计重污染天企业限产执行情况,监督限产措施有效执行。

四、服务内容:

为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管,根据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要求,企业的生产及治污设施用电监测数据服务(包括:设备的租用、现场踏勘及方案、安装调试、运维等服务)。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环保用电工况监控系统建设项目

 

 

1

包括平台云服务/APP 服务/微信端服务

2

现场踏勘服务

134

提供踏勘报告

3

安装调试服务

134

现场采集终端安装、调试数据联网

4

数据运维服务

1

含 3 年线上线下数据运维每月提供运行月报

(一)、系统平台功能服务

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用于接收现场端监测系统传输的信息,实现现场数据的汇总、报警管理、统计分析等,远程实时掌握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运行状况。

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能够对生产设施、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关联分析,及时发现污染治理设施未开启、异常关闭及减速、空转、降频等异常情况,并通知企业监管。

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对执行停产、限产、错峰生产等调控指令的生产设施进行监测,将调控期间违规生产情况通知相关人员,对调控指令执行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经开区重点排污企业用电、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应提供 web 浏览器、手机APP、微信等用户访问功能,提供微信、APP 等告警方式,并提供排污单位用户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排污单位可按权限登陆系统进行情况说明等信息更新维护操作。

1、平台整体需求概述

  • 1.1 平台架构

平台架构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现阶段环保用电过程监管业务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业务的变化。即需要考虑接入到平台中的企业数 量、现场端电量采集模块数量、现场端电量采集模块类型、采集数据项、采集频率。随着平台与其它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增多,平台需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的能力,能够快速的在平台上构建不同的业务应用。

通过采用先进、成熟、可扩展的组件式云架构模式,并结合大数据、微服务等技术共同构成平台。采用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和灵活的流程配置等技术手段,使得平台具有更好的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快速适应业务应用环境复杂、业务规则多变等环保业务特点。总体来说,平台由数据源层、通讯采集层、大数据处理层、平台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五个层次组成。

  • 1.2 平台部署

本次治污设施用电监测动态管控系统平台建设需要部署在云端,通过运行在云端,实现软硬件资源和共享信息,采用划拨资源的方式实现平台的线性扩展,能够很好的解决资源共享、平台共享、服务共享等问题。

  • 1.3 数据处理

针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存储和数据分析将是治污设施用电监测动态管控系统平台建设的关键和性能瓶颈,因此针对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平台需要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等技术分别存储相应的监测数据,提高平台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

  • 1.4 并发性能

为了保证平台能够适应未来接入污染源企业、采集数据项、采集频率和平台使用频率大规模增加的可能,平台应使用通讯并发和负载均衡等技术, 来提高平台的并发性能和高可靠性。

2.平台功能

平台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个不同角色的业务需求、功能应用特点等因素,具体包含以下功能:

  • 2.1 档案管理

实现对企业产污、治污设施的管理,以及产污、治污设施生产工艺上的启停联动关系,越限阈值等。可管理企业基本信息、联系人信息,以及在地图上查看企业具体位置。

  • 2.2 用电过程监控

实现对污染源企业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数据的采集和监控,采集频率为 1-15 分钟,默认 15 分钟的数据采集,采集数据项至少要包含电压、电流、停上电事件等数据项。通过对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超限分析、停电分析等智能化分析,及时发现环保治理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及减速、空转、降频等异常情况。治理设施异常情况应支持以微信、APP 等方式推送,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均能接收到该信息,并可以查询历史异常信息。

  • 2.3 异常申报

系统需支持申报流程,企业可在 2 小时内对产生的异常进行申报,对异常设备的异常情况加以说明并上传现场图片、视频等资料。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可以退回。

  • 2.4 限产停产管理

为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临时性的减排调控等需求,系统需提供限产停产管理功能。可以制定限产停产方案、设置限产停产的起止时间以及涵盖的企业、车间、生产线,针对不同的调控需求精确监控产污设施,在限产停产期间非正常开启产污设置的,系统应立即通过微信、APP 等方式报警。

  • 2.5 污染源运行统计分析情况

系统可以统计各时间段的污染源运行数量,并可以按地区、行业进行查询,可与历史运行数量数据进行对比,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2.6 系统管理

提供用户管理、组织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配置、流程管理、操作日志等功能。同时,平台能够提供标准的接口规范和数据格式,能够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无缝衔接。

  • 2.7 APP、微信应用

需提供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端、企业端使用的移动 APP、微信端,具体的移动APP、微信端业务功能与 PC 端业务功能基本一致。界面友好,方便操作人员快速、高效的完成业务应用操作。

  • 2.8 接口要求

平台端要出具企业或设备接入的详细协议文档,包括接入地址、接入协议、接口demo 等,要符合《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