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本需求仅供参考,具体以磋商文件为准)
前注:
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供应商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磋商小组评审认可。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项目名称 |
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 |
项目编号 |
2021BFFFN00524 |
服务地点 |
合肥市,采购人指定地点 |
服务期限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验收合格后提供1年的免费运维服务。 |
本项目采购标的所属行业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付款方式 |
第1包: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省级检查合格并报国家,且成果分析报告提交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40%;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评价工作完成且成果通过专家评审支付合同金额的40%,项目全部成果修改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金额的10%。 第2包: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10%;专项调查监测完成,数据库及分析评价报告成果提交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40%;专项调查监测数据库及分析评价报告成果通过专家评审支付合同金额的40%,项目全部成果修改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额的10%。 |
评标办法 |
综合评分法 |
二、项目概况
依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各地每年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掌握年度国土利用变化情况;同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中提出“依托基础测绘成果和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建立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统筹谋划、同步部署、协同开展”,“监测自然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评价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原则上采取基础调查内容在先,专项调查内容递进的方式,统筹部署调查任务,科学组织,有序实施,全方位、多维度获取信息,按照不同的调查目的和需求,整合数据成果并入库”等工作要求,因此,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开展合肥市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及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评价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建立统一的市级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形成数据库和专题分析评价报告等成果;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共同描述合肥市自然资源总体情况;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数据更新等应用服务,发挥调查成果在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政府科学决策及社会公众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服务需求
(一)项目目标
本次项目主要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细化应用,通过项目实施,为全面掌握合肥市辖区2020年度国土利用变化情况,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更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保持国土调查数据现势性,支撑自然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平稳运行,夯实“以图管地”工作基础。对合肥市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内外业专项调查、监测及分析评价,形成数据库和专题评价分析报告等成果,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数据更新、信息化管理与共享等应用服务,满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实际工作的需要,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二)工作任务
1.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第1包)包含的工作任务如下:
(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依据《2020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实施方案》,开展合肥市(市辖区1339平方公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并进行项目监理。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利用卫星遥感、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利用2020年底卫星遥感影像,制作正射影像图,提取地类变化信息,结合有关专项监测及自然资源管理成果,制作调查底图,组织实地调查举证,全面掌握合肥市辖区2020年度的地类、面积、属性及相关单独图层信息的变化情况,更新“三调”数据库,形成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根据2020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方案要求,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形成2020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省厅检查。配合完成2020年度国家级“互联网+”在线核查。对合肥市域的各县级调查单元成果进行检查,形成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监理报告。
(2)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
开展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评价(以下均简称“成果分析评价”)
1)开展合肥市域调查成果统计与监测分析评价,更新上一年的数据库、分析报告等成果。依据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监测结果,形成最新的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评价数据库、图表和报告等成果。
2)地图编制及三调成果资料汇编工作, 汇集合肥市各区级数据,进行成果图件编制。更新上一年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成果,根据最新调查监测成果,对成果图件、三调成果分析、影像图集、成果的共享应用等进行成果资料汇编与维护更新。
2. 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第2包)包含工作任务如下:
选取重点开展专项调查监测及成果分析评价应用(具体由采购人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指定),结合自然资源管理与监测需要,开展合肥市域重点地类变化的调查监测与统计分析应用,重点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商服、工矿、湿地、水资源等)重点地类,调查监测变化情况,选取重点区域进行倾斜摄影及无人机航拍,并依据监测图斑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整合相关地理信息数据,依托基础测绘成果和调查监测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数据库,实现调查监测数据集中管理。开展专项监测应用分析,提高调查成果数据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服务能力,为自然资源管理与应用提供实例支撑和借鉴。
(三)技术依据
遵循相关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技术文件,包括并不限于以下:
(1)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2)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GB 35650-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4)CH/T 9009.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 000、1:10 000、1:25 000、1:50 000》;
(5)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6)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7)国土变更调查技术规程(2020年度试用)
参考以下政策规范依据:
(1)《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2021年2月
(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2020年1月)
(3)《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8】18号);
(4)《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56号);
(5)《2020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实施方案》;
(6)《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资源调函【2021】1号);
(四)具体工作内容
1.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第1包)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进行合肥市辖区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掌握2020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各类项目的实施状况,空间规划的实施状况等有关情况,形成报告。内容包括:
1)完成变化图斑补充提取
在国家下发的监测图斑之外,依据2020年度变更调查影像和上一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补充提取变化图斑,主要提取疑似建设变化图斑、疑似拆除图斑;疑似耕地变为林地、园地及坑塘等非耕地的变化图斑;疑似园地、林地及草地变为耕地、坑塘、草地等变化图斑;疑似临时用地、推堆土、拆除未尽、批而未用、光伏用地等单独图层变化图斑:疑似湿地变化图斑等。
2)完成外业调查举证
根据国家下发的监测图斑和内业补充提取的变化图斑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为原则,调查工作底图上每一块变化图斑的地类、范围、权属和面积等实际情况;同时对实际地类与卫星影像判读不一致的以及新增设施农用地图斑,逐一实地拍照举证。
3)完成数据库更新建设
在上一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库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的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形成2020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増量包成果,并通过国家质检软件质检。
4)完成省级全面检查和国家级内业核查
积极配合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市辖区2020年度变更调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整改工作;此外,积极配合整改自然资源部对市辖区内业核查反馈的疑似错误图斑,并按时将整改成果上报自然资源部。
5)完成国家级“互联网+”在线核查
自然资源部对市辖区上报的整改成果再次开展国家级内业复核仍有疑似错误的图斑,需配合做好国家级“互联网+”在线核查工作。
6)完成成果分析报告编制和图件制作
根据合肥市辖区2020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编制相关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以及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和1:10000标准分幅图。
7)完成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项目监理、质检与综合服务
做好合肥市域县级调查成果的核查把关,完成项目监理及县级成果质检。
(2)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
开展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以下均简称“成果分析评价”),为合肥市自然资源管理构筑数据基础,推进三调成果在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中的应用,更好地发挥三调在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中的基础性作用,服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开展合肥市域调查成果统计与监测分析评价,更新上一年的数据库、分析报告等成果。依据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监测结果,形成最新的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评价数据库、图表和报告等成果。
2)地图编制及三调成果资料汇编工作, 汇集合肥市各区级数据,进行成果图件编制。更新上一年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成果,根据最新调查监测成果,对成果图件、三调成果分析、影像图集、成果的共享应用等进行成果资料汇编与维护更新。
4)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制相关的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书,并完成成果质量验收及汇交工作。
2.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第2包)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进行专项调查监测及成果分析评价应用,结合自然资源管理与监测需要,重点监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重点地类(耕地、园地、林地、商服、工矿、湿地等)的变化情况,并依据监测图斑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要求,选取专项开展调查监测及成果应用分析(具体由采购人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指定专项应用分析方向),选取重点区域进行倾斜摄影及无人机航拍,并依据监测图斑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整合相关地理信息数据,依托基础测绘成果和调查监测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数据库,实现调查监测数据集中管理,提高调查成果数据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服务能力,为自然资源管理与应用提供实例支撑和借鉴。
(五)项目实施要求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要求成交供应商需建立项目组,建立配套的工作责任制,配备相关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加强项目管理,建立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项目能够按期、顺利、高质量的完成。
成交供应商须有完善的保密制度和保密措施,项目所有规章制度须符合国家秘密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成交供应商必须按照国家保密的有关规定和采购人提出的保密要求管理有关人员、数据和文档。成交供应商应和参与本项目的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提交一份给采购人。协议文本由采购人提供。
(七)项目成果提交
1. 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第一包)
类别 |
序号 |
内容 |
格式及数量 |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
1 |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实施方案、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
电子1套,纸质2套 |
2 |
县级度国土变更调查监理报告 |
电子1套,纸质2套 |
|
3 |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 |
GDB格式,1套 |
|
4 |
统计表、图表 |
电子各1套,纸质各2套 |
|
5 |
调查统计分析成果报告 |
电子各1套,纸质各2套 |
|
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 |
1 |
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实施方案、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量检验报告 |
电子各1套,纸质各2套 |
2 |
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数据库 |
电子1套,纸质2套 |
|
3 |
合肥市调查成果监测分析应用与评价报告 |
电子各1套,纸质2套 |
|
4 |
更新维护调查监测成果数据 |
电子1套 |
|
5 |
合肥市调查监测成果资料汇编 |
电子各1套,纸质各2套 |
2. 合肥市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细化应用(第2包)
类别 |
序号 |
内容 |
格式及数量 |
专项调查监测及成果分析评价应用 |
1 |
专项调查监测及成果分析评价应用实施方案、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量检验报告 |
电子各1套,纸质各2套 |
2 |
专项调查监测及成果分析评价应用数据库 |
电子1套,纸质2套 |
|
3 |
专项调查监测及成果分析评价应用报告 |
电子各1套,纸质2套 |
(八)售后服务要求
1.服务要求
在保障项目运营维护技术服务内容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提供如下服务响应服务:
(1)动态更新保障:对于汇集的各类数据承诺在采购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处理与入库,保持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
(2)成交供应商承诺提供电话技术支持、现场响应等服务方式,并且在售后服务期内,成交供应商应提供 7×24 小时热线响应技术服务。
(3)响应时间:即时响应,如电话响应无法解决的紧急问题,应24小时内到达现场;
(4)修复时间:72小时内解决,如未能解决问题则必须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2.培训要求
(1)成交供应商必须提供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用户的培训方案,协助采购人技术人员完成相关技术的沟通和培训。
(2)培训课时:不少于40 学时,确保用户能够对项目足够的了解和熟悉,能够独立进行项目成果的日常维护、使用和管理。
四、报价要求
本项目报总价,报价包含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交通费、培训费、劳务费、保险、利润、税金、备案、验收费等以及所有涉及项目建设的全部费用,采购人后期不予增加任何费用,供应商须自行考虑风险。
五、其他要求
本次项目要求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系统,投影方式为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高程系统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