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 采购说明
1. 本次采购设一个标项,每个供应商必须完成采购内容和合同(基本要求、服务流程、价格和服务)规定义务, 投标供应商须对采购范围内的全部内容进行报价,而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报价,否则投标将被否决,谢绝联合投标。
2. 本次采购的服务所涉及的标准、规范、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条例及规范。如有新的标准应采纳新标准。
3. 投标供应商需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完成所有工作。按工作顺序提交所需的无论其是否被明细列在合同文件中的所有资料,提供的服务必须满足招标文件中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
4. 投标供应商提供的成果应是无任何质量缺陷、技术成熟,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要求。
5. 本次采购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供应商成交后应与招标人签订保密协议,对测评成果保密。
6. 在报价之前,投标供应商须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如发现有任何疑问、冲突或技术问题,投标供应商须在答疑截止时间前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代理机构提出。逾期招标人不再作答复,有关风险及责任由投标供应商自行承担。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土十条”和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五部门联合编制的《浙江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浙环发(2017)43号)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温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温州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2021年工作计划》的工作部署,现需对我县约1210亩重金属超标污染农用地块源解析工作。为深化此工作任务,泰顺县结合实际情况、风险筛选和农用地详查数据成果的深度应用,对造成污染的成因追根溯源,防止对人居健康和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带来影响等。因此在农用地详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存在重金属超标的农用地地块进行采样检测、源解析工作。
1、 根据前期农用地详查数据的基础上,2021年11月底前,完成约1210亩存在重金属超标的农用地块进行污染源解析工作。
2、 经源解析查明非地质背景污染源,在完成源解析后3个月内编制相应控源(断源)方案。
注:研究成果需通过专家评审。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5265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5169畜禽粪便监测技术规范
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DZ/T 0289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通过现场勘查、采样调查、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
农用地土壤污染源解析的工作程序包括:
1.污染情况核实
通过收集整理前期调查数据、报告,了解区域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掌握农用地土壤受污染情况,判断土壤受污染的程度和类型,分析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初步了解污染区域可能的污染来源信息。
2.污染来源初步排查
通过空间影像识别、人员访谈、现场踏勘、档案调查等方式对场地周边的重点行业企业、灌溉用水、肥料、农药、固体废物堆存等潜在污染源进行排查,分析确定污染源和疑似污染源,给出初步排查的判断结论。
3.污染来源监测分析
图1农用地土壤污染源解析工作程序参考
在初步排查的基础上,针对确定和疑似的污染源开展进一步的污染来源监测,包括大气沉降、灌溉水、底泥、肥料、畜禽粪便等,定量得出不同途径的污染输入情况。
4.污染来源解析
在污染来源监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源解析方法确定不同污染源对农用地污染物累积的贡献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识别污染物进入农用地路径,并开展源解析结果验证,提出管控对策。
六、控源方案编制要求
按照“边查边治、应控尽控、能断尽断”原则,对已查明的工矿企业、化肥农药、灌溉水和还田淤泥等各类污染源,要编制控源(断源)工作方案,明确逐个污染源的控源时限、控源措施和责任单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控源(断源)对策。
1. 概述
1.1目的与意义
1.2农用地区域概况
1.2.1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1.2.2农用地概况
1.2.3潜在污染源概况
2.技术路线与方法
2.1报告编制依据
2.2技术路线
2.3污染来源监测采样方法
2.4污染来源解析方法
3.污染情况核实
3.1数据收集
3.1.1基础数据
3.1.2农用地土壤调查数据
3.1.3潜在污染源数据
3.2农用地土壤污染特征分析
3.2.1农用地土壤调查数据汇总与评价统计
3.2.2农用地土壤污染空间分布趋势
4.污染来源初步排查
4.1实地踏勘信息汇总
4.2污染来源定性排查分析
5.污染来源监测
5.1监测目标
5.2监测流程
5.2监测结果汇总
6.污染来源解析
6.1定性排查分析结果
6.2污染来源追溯
6.2污染来源解析验证
7.结论与建议
7.1总体结论
7.2管控对策
八、耕地污染源解析成果材料清单
(一)技术报告
1、前期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含监测报告);
2、耕地土壤污染源解析技术报告(含监测报告);
3、地块空间信息文件(包括耕地地块边界、污染源位置)
(二)源解析成果污染源清单
序号 |
设区市 |
县(区、市) |
受污染耕地位置 |
受污染耕地面积 |
耕地类别 |
土壤超标项目 |
农产品超标项目 |
污染源名称 |
污染途径 |
污染源是否切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受污染耕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2、耕地类别:依据GB15618-2018标准,评价耕地类别,包括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3、土壤超标项目:填何种重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超标;4、农产品超标项目:填何种重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超标或不超标;5、污染途径:大气沉降、灌溉水、底泥填埋、固废填埋、肥料施用、禽畜粪便输入、其它等。
(三)源解析成果相关图册
1、序图(包括农用地所在区域的行政区划图、环境背景图等)
2、农用地周边潜在污染源分布图
3、农用地土壤污染专题图件(包括土壤调查点位分布图、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评价图,可添加潜在污染源要素)
4、污染来源解析专题图件(包括污染途径的标识等)
(四)市专家审查意见
(五)经源解析查明非地质背景污染源,在完成源解析后3个月内编制相应控源(断源)方案。
九、其他要求
1.人员配置要求
供应商应拟派不少于5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2.工作保密要求
中标方须对本次服务过程中的成果资料进行保密,未经允许不得透露给第三方。
3.知识产权要求
中标方应保证提供服务过程中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工作成果
工期要求
九、付款方式
1.中标供应商与采购人签订合同前向采购人递交合同总价5%的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无息全部或者部分退还。
2.完成农用地块进行污染源解析工作并经验收合格后,采购人支付合同金额的50%。
3.编制相应控源(断源)方案并经验收合格后,采购人支付合同金额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