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背景
以防范和化解影响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地质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总目标,按照案例研究、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的系统闭环思路,通过构建 “一库、两图、一网”的地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识别技术水平,健全地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提升地质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至2021年6月底,建立全市城市地面塌陷案例库;2021年10月底完成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和地面沉降风险图编制。至2021年12月底之前完成亚运场馆(奥体中心)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2021年11月底之前完成地下感知系统建设方案编制,2022年底前完成亚运场馆等重要建设项目地下感知系统部署。至2023年底,全面提升我市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能力。
二、项目地点和对象
工作范围以龙湾区城市开发边界为主,面积约86Km2。
1、建立城市地面塌陷案例库
全面收集辖区内地面塌陷案例,分析地面塌陷类型、地质背景、发生原因及发展过程,总结地面塌陷发育发生规律,提出地面塌陷地质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为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城市路面塌陷事故快报情况,积极配合当地城市运行专委会开展城市地面塌陷地质调查与原因分析,不断补充更新案例库。
2、编制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
全面梳理辖区内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以软土、饱和砂土、暗河暗浜、地下水、浅层气等分布发育状况为基础,分析研究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识别城市主要地质安全风险。参考杭州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编制试点,根据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并全面收集建设、城管等部门“脱空”检测成果,加强重点区域已查明地下病害体地质安全风险分析,及时更新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
3、编制城市区域地面沉降风险图
充分利用已有测量成果,收集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的城市建设、高铁及轨道交通沿线、海塘等地面沉降监测资料,系统分析地面沉降成因特征、发展趋势,考虑地面高程、地面沉降易发程度、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占比等因素,编制地面沉降风险图。
4、奥体中心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地下感知系统建设
根据《浙江省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19版),结合“浙江省温州市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成果,推进重点地区温州奥体中心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并实施地质安全风险监测示范,探索利用各类监测设备材料,构建感知岩土体形变、地下水位、温度等要素的监测预警体系。
1、2021年12月31日前,收集龙湾区地面塌陷案例库,编制分析材料,及时补充温州市地面塌陷案例库。
2、2021年9月30日前,前期编制地质风险“一张图”和地面沉降风险图的各项资料收集。
3、2021年10月底前,完成地质风险“一张图”和地面沉降风险图的编制。
4、2021年12月底前,完成亚运场馆(温州奥体中心)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和地下感知系统建设方案编制。
5、2022年底前,完成亚运场馆(温州奥体中心)地下感知系统部署。
成果质量免费维护期为项目通过最终验收之日起1年,免费维护期间,供应商对采购人提出的成果质量问题进行免费的调查、调整和完善。
1、 供应商应根据项目需要,在响应文件中提出参加本项目的相关专业人员,项目组成员必须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确定专门的联络人,积极与采购人沟通联系,并定期向采购人通报项目服务进度。
2、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负责人及项目组人员发生变动的,需提前通知采购人并获同意才能更换,更换后的负责人或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及经验等情况不能低于原先水准。
3、 成交供应商应根据项目各相关内容及时完成报告,提交采购人,并参加采购人组织的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或上级的审查意见)对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成果,并对提交的成果文件的质量负责。相关评审专家费用及会议费用由成交方负责,该费用请计入投标报价。
4、 本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采购人,未经采购人同意,成交供应商不得擅自将成果以自己的名义发表或进行其他学术活动。
5、 成交供应商必须对本项目涉及到的资料及成果承担安全、保密责任。
6、 成交供应商在“本项目实施周期”内向采购人提供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7、 付款方式见第二部分“合同主要条款”。
8、 ▲本项目采购预算为143万元,供应商的投标报价不得超过该预算,否则其响应文件作无效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