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灌云县海洋灾害风险普查采购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11290000197709 文档页数:55页 所需下载券:10
灌云县海洋灾害风险普查采购项目

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

一、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和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对应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   院统一策部署,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要求,我省组织开展第   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海洋灾害风险普查作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组成部   分,依据《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和《江苏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方   案(试行)》,开展灌云县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获取海洋灾害主要致灾信息、主要承灾体信  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摸清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当前沿海地区   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   和特点,为有效开展海洋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灾害风   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提升我县综合灾害应急能力。

二、项目目标

完成灌云县海洋灾害风险普查,主要工作为致灾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灾害   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工作:

(一)致灾调查与评估

  • 1.进行风暴潮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形成风暴潮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成果数据集;
  • 2.进行海啸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形成海啸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成果数据集;
  • 3.进行海平面上升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形成海平面上升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成果数据集;

(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全面调查、掌握全县沿海风暴潮、海浪、海冰灾害隐患底数,以海洋灾害主要承灾体(海   堤、渔港、海水养殖区、滨海旅游区)为重点,通过资料收集、补充现场勘查、隐患区(点)   确定、结果核查、成果汇总处理等工作流程,调查隐患区(点)的基本类型、位置、范围,评   估隐患等级;最后制作县隐患数据表单和空间分布图,形成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和隐患清单。

(三)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开展风暴潮和海啸灾害县尺度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结合隐患调查与评估结果,针对风暴   潮灾害进行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

三、项目需执行的相关文件、规范和标准

(一)技术规范

《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岸防护》;

《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渔港》;

《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水养殖区》;

《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滨海旅游区》;

《风暴潮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规范》;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规范》;

《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制作技术规范》;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规范》。

(二)支撑文件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试点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   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9月);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国灾险普办发〔2021〕6  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苏政传发

〔2020〕189号);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自然资预警函〔2021〕42号);

《江苏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方案(试行)》(苏自然资函〔2021〕131号)。

(三)质量控制和成果审核规范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质量控制方案》;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与成果质量审核规范》;

四、完成技术指标

(一)致灾调查与评估

1.调查范围

风暴潮调查范围主要在沿海地区从海岸线向陆一侧延伸至海拔 10 米等高线,而且纵深不超

过 10 公里,重点河口区域延伸至沿海县;向海延伸至领海基线。

海啸调查范围主要是太平洋范围内,重点是西北太平洋区域,海底主要断层和大型地质构   造带;历史海啸发生区域调查从海岸线向陆一侧延伸至海拔 10 米等高线。

海平面上升调查包括海平面变化、潮沙特征值、地面高程状况、人口和经济资料、海岸线   类型及其稳定性资料调查等。

2.致灾孕灾要素调查

收集风暴潮、海啸和海平面上升种类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数据,按照《海洋观测规范第

2部分:海滨观测》(GB/T14914.2-2019)和《海洋观测延时资料质量控制审核技术规范》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分析和评估数据资料在空间连续性和时间连续性以及资料的完整性和可用  性,并对数据进行校核和质量控制,形成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成果数据集。

(1)风暴潮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从沿海海洋、水文代表站搜集整理实测潮位值,通过调和分析等手段分析得到天文潮数据、增水数据,并统计年度最大增水、最高潮位。从临时验潮站搜集整理潮位值,处理按照《《海洋观测规范第 2 部分:海滨观测》(GB/T14914.2-2019)中的一般和分类规范进行。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根据观测资料的特点、变化范围,进行一般性检验,对观测格式等进行非法码检验,进行相关要素的相关性检验以及统计特性检验。参照《海洋观测延时资料质量控制审核技术规范》进行水文气象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形成标准数据集。收集区域警戒潮位核定结果中的警戒潮位值。

(2)海啸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主要以收集整理为主,收集太平洋和中国近海历史地震和海啸事件,开展海底地质构造分析,统计和分析太平洋及中国近海主要倾滑俯冲带和地质断   层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数,遵循历史重演和构造类比的原则,综合研究确定可能对我省沿   海造成影响的潜在海啸源及其相关参数。

(3)海平面上升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收集 1978-2020 年地方验潮站逐时潮位观测数

据,原则上不少于 20 年,统计沿海海平面变化、潮沙特征等指标,精度为厘米级;收集沿海行政单元(细化到乡镇)地面高程状况、海岸稳定状况、人口、经济等指标调查和数据,收集沿   海地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审核。

(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1.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海岸带区域,向陆一侧延伸至海拔 10 米等高线,而且纵深不超过 10 公里,重点河口区域延伸覆盖沿海县全域;向海一侧延伸至领海基线。

评估对象为海堤、渔港、海水养殖区、滨海旅游区等海洋灾害主要承灾体。

2.重点隐患调查

(1)资料收集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收集地理信息、海洋观测、历史灾害等基础资料,调查获取沿海防护   工程(海堤)、滨海旅游区、渔港、海水养殖区等四类承灾体相关资料。

地理信息主要收集调查地区的比例尺不低于 1:1 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时限性要求不超过两年。

海洋观测资料主要包括致灾孕灾调查与评估,风暴潮、海浪灾害的历史灾害过程观测数据。

历史灾害资料主要收集调查区域历史海洋灾害灾情资料,包括淹没情况、沿海防护设施损   毁、海洋渔业损失、重要基础设施破坏、滨海旅游区溺水事故统计、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   况。

沿海防护工程主要调查内容为已建成的公益性海堤、护岸、海塘、海挡等位置分布、类  型、长度、堤顶和挡浪墙顶高程、设计防护标准等信息,以及堤后保护区域内人口、经济和承   灾体。

海水养殖区主要调查持有海水养殖海域使用权证(不动产证)或相关养殖权证的海水养殖   区的位置、面积、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产量或产值等。

渔港主要调查内容为已建成渔港及避风钳地的位置、面积、设计船型、靠泊容量等。

滨海旅游区主要调查内容为具有管理主体并已投入运营的旅游休闲砂质海滩,包括位置、   长度、岸线特征、游客量等。

(2)补充调查

海堤现场调查:海堤数据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勘查、海堤工程图件与实况比对   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堤防数据的准确度和现实性。同一名称、规划、设计、施工标准的海堤为   一个自然段;在一个自然段的海堤上,至少需要对其首、末、中段三个以上的点位进行坐标及   高程测量(其中必须包括一个沉降最低点的测量)。对于跨行政区的海堤自然段,则测量本县   级行政区域内的海堤。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堤坝信息,梳理出各种险工、险段信息,主要有未合拢海堤、病险海堤、没有达到防洪潮标准的海堤、病险水闸泵站等;然后现场测量海堤设施的   坐标、高程等要素,并拍照、录像,详细收集险工、险段的历史受灾情况。海堤测得的坐标,还需与遥感图件进行比对,如有较大偏差,则需核实或重新测量。

其他海洋灾害重要承灾体调查:在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各类海洋灾害   隐患调查技术规范,对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数据开展现场补充调查包括测量主体工程的位置和   结构属性信息,并拍照、录像,获取现场数据、图像资料。海水养殖区主要调查位置、面积或   范围、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产量或产值等;渔港主要调查已建成渔港和避风猫地的位置、面   积、容纳量,及港区内渔船吨位、尺寸等;滨海旅游区包括已投入运营的沿海风景名胜、海水   浴场等,主要调查位置、级别、面积、设计日游客接待量等。

3.重点隐患评估

(1)向陆一侧隐患区(点)确定

在实测潮位、警戒潮位、海浪等致灾孕灾环境数据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调查区域内的防御   海堤、护岸、水闸等防护工程,调查其防御能力(漫堤淹没)、结构安全(失稳溃堤)、渗流   稳定(管涌渗流)三方面隐患,确定隐患堤段及其后方隐患区域,并提出工程整治建议。

(2)向海一侧隐患区(点)确定

1)海洋设施渔业灾害风险隐患调查

针对网箱、池塘、底播、浮筏等典型海洋设施渔业养殖区,根据养殖区受灾机制、历吏受   灾、重现期灾害强度,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调查风暴潮、海浪灾害风险较高的海水养殖隐患区。

2)渔港灾害风险隐患调查

对主要渔港开展动力灾害隐患调查评估,针对港区防护工程、海浪灾害风险、渔船停靠铺   泊安全、作业管理机制等开展主要致灾因素分析,重点调查渔港设计靠泊容量小于实际需求、   工程现状、防台防浪能力、港区作业管理等隐患。

3)滨海旅游区灾害风险调查与警示

针对重点滨海旅游休闲海滩海浪、裂流灾害风险,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调查灾害隐患,主   要侧重海浪、裂流等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常规性致灾、致险隐患调查,并提出设立警示标识等   防治对策建议。

4.成果核验

海洋灾害隐患区域确定后,应采用地方自检和逐级核验相结合的方式,征求地方相关行业   部门对隐患调查结果的意见,对有疑问或问题的隐患区(点)开展实地踏勘,结合历史灾情比   对,核验并修正完善隐患调查成果。

5.成果分析整合

整合分析隐患调查成果,形成隐患数据表单及数据集,并将其空间化形成隐患空间分布  图。形成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和隐患清单。

五、项目成果

 

 

 

 

 

 

 

 

 

 

 

 

 

 

数据成果类

 

 

 

 

 

 

 

 

致灾调查与评估

数据成果

风暴潮过程极值潮位信息统计表

警戒潮位值信息统计表

风暴潮灾害过程逐时潮位记录表

风暴潮灾害损失统计表

海啸观测信息统计表

海啸灾害损失统计表

地方验潮站逐时潮位

月平均海平面和极值水位变化统计表

潮汐特征值统计表

海岸自然状况调查表

沿海海平面上升状况表

 

 

 

 

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数据成果

海岸防护隐患工程现场调查表

海岸防护工程隐患记录表

渔港隐患现场调查记录表

滨海旅游区基本信息调查表

海水养殖区隐患调查记录表

自然灾害综合评估需求信息表(海洋站点、岸线、灾情)

海洋灾害隐患记录表

 

 

不同等级(特重)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

不同等级(严重)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

 

图件成果类

 

 

致灾调查与评估图件 成果

不同等级(较重)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

不同等级(一般)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

不同等级(较轻)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

可能最大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

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分布图

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海啸最大波幅分布图

海啸综合危险性等级分布图

可能最大海啸淹没危险性等级分布图

 

 

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图件成果

海岸防护工程隐患空间分布图

渔港隐患空间分布图

海水养殖区隐患空间分布图

滨海旅游区隐患空间分布图

海洋灾害隐患空间分布图

 

 

 

 

 

 

 

风险评估与区划图件 成果

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区划图

沿海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

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

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

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

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分布图

海啸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

海啸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

海啸灾害风险区划图

海啸灾害应急疏散图

 

 

 

报告成果类

灌云县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工作报告

灌云县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技术报告

风暴潮和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

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六、提交成果要求和进度安排

项目委托后 15 个工作日内提交工作方案,并完成评审。

2021 年 11 月 20 日前完成致灾孕灾要素调查及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工作;

2021 年 11 月底前完成灌云县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评估工作报告、技术报告;

2022 年 5 月底前完成灌云县风暴潮、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报告;

2022 年 6 月底前完成灌云县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