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滁州市行政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评估第三方技术服务项目采购需求方案
一、采购内容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滁州市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提升区域环境风险管控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制,提高环境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建立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的通知》(皖环函〔2020〕280号)、《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的《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滁州市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滁州市环境风险源清单》《滁州市环境风险地图集》,完成信息调查、资料收集、评估分析(含风险源识别、评估子区域划分、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等)、报告编制及评审工作等。
(二)为充分发挥“以空间换时间”的“南阳实践”经验作用,切实提升淮河、滁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保护滁州市各饮用水水源地等,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应急管理和信访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流域突发水污染环境事件应急“南阳实践”工作方案>的通知》(皖环办秘〔2021〕92号)要求,结合滁州市行政区域特点,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滁州市淮河滁州段、滁河、白塔河、池河、濠河、清流河、来河、襄河、南沙河等河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方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按照《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技术指南》要求,通过资料收集、信息填报、影像识别、现场勘察、找空间、风险源调查、环境敏感目标调查,完成《滁州市滁河等9条河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方案》及其《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
二、技术要求
(一)服务范围
滁州市行政区域(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南谯区、琅琊区、市经济开发区、市苏滁高新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含《滁州市环境风险源清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滁州市环境风险地图集》)。淮河滁州段、滁河、池河、南沙河、濠河、白塔河、清流河、来河、襄河等河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方案及其“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工作。
(二)服务内容
■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1.滁州市基本情况调查
对滁州市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和道路情况、环境风险源、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①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行政区域基本情况、行政区域基础图件和行政区域环境质量情况,具体为滁州市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交通情况、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气候特征,最近五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等。
②环境风险受体及保护目标信息
调查滁州市的水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情况、生态保护红线情况。具体包括: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跨(省市)界河流断面及其他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居民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等重要基础设施等。
③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滁州市行政区域内的环境风险企业、行业类别、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名称、储存运输方式,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分布情况,雨、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平面布置图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装卸运输的港口码头、涉及环境风险物质运输的道路及水路运输载具;加油站及加气站;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天然气长输管道等数量。(以上具体名单见附表,最终以第三方实际调查为准)
④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能力调查
对滁州市现有环境监测水平、固定源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移动源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区域环境应急管理情况、环境应急救援能力、环境应急联动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查。
2.环境风险源识别与环境风险评价
(1)环境风险源识别
①环境风险受体识别
根据上述收集整理的环境风险受体相关资料,列表说明滁州市水环境风险受体、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基本情况,包括受体类别、名称、地理坐标以及规模等信息。以水系图、行政区划图为基础,分别绘制水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②环境风险源识别
根据上述收集整理的环境风险源相关资料,列表说明滁州市水环境风险源、大气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包括风险源类别、名称、地理坐标、规模、主要环境风险物质名称和数量以及风险等级等信息。以水系图、行政区划图为基础,分别绘制水环境风险源分布图、大气环境风险源分布图。
③“热点”区域识别
对滁州市水和大气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初步判断滁州市水环境风险、大气环境风险以及综合环境风险“热点”区域(即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针对“热点”区域,列表说明滁州市环境风险类型、主要环境风险源以及环境风险受体信息。
3.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划分
根据滁州市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划分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子区域划分。主要方式包括:①按敏感目标类型划分评估子区域;②按下级行政区域边界划分评估子区域;③按地理空间划分网格区域。
4.环境风险分析
通过指数计算分析或网格化分析方法,对水、气等环境风险源强度指数(S)、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指数(V)、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指数(M)及区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等各项指标进行核定。
5.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进行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主要是分析典型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依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开展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或根据指数法和网格法分析),重点针对包括源强分析、释放途径分析、后果分析等方面,针对风险源和受体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6.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根据环境风险识别与环境风险分析结果,重点对区域环境风险等级为较高及以上的区域,从环境风险受体、环境风险源以及区域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方面对比分析,列出问题和差距。
7.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在总体调查、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滁州市需要进一步采取的应急措施。
8.行政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建议
从列举优先管理对象清单、优化区域环境风险空间布局、区域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9.环境风险评估的评审、备案
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备案。
10.相关要求
评估工作参照《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环办应急〔2018〕9号)执行。
■ 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响应方案
通过资料收集、影像分析和现场踏勘,建立“南阳实践”基础信息清单,汇总整理成 Excel 电子表格。
1.资料收集,调查收集淮河滁州段、滁河、白塔河、池河、南沙河、濠河、清流河、来河、襄河流域内(河道收水范围内)重点环境风险源、环境敏感目标、水文水系、水环境功能及水质目标、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等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
2.通过影像识别,利用遥感卫星影像,通过地图软件等工具,识别出流域内需调查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
3.现场踏勘,对重点环境应急空间及设施开展现场调查,核实并采集现场照片和相关数据。
4.根据“南阳实践”基础信息清单,明确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建设或使用方法、运转方式,结合环境风险源分布等情况,确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针对如何隔离拦截污染团、如何控制清水等问题,以滁州市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编制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
编制工作按照《关于印发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应急〔2021〕179号)执行。
(三)专家评审
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和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完成后,中标方要根据甲方要求组织项目专家组进行论证、评审。
(四)最终成果
1.形成滁州市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包括环境风险识别和指数法、网格法评估、综合风险评估、典型情景分析。包括滁州市环境风险和应急资源基本情况调查,涵盖环境风险源、敏感目标、应急机构以及人员、应急物资装备等。指数法对区域环境风险总体水平进行分析,围绕风险源、风险受体、风险控制水平等因素,从评估大气、水、综合三类风险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参照《推荐方法》并结合滁州市环境风险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量化和综合评估,对区域环境风险进行宏观、全局把握。在对评估区域划分网格的基础上,按照风险场理论和环境风险受体易损性理论,根据风险源的强度、风险受体与风险源的空间关系,采用网格法评估复合风险源对风险受体的叠加影响,分别量化每个网格环境风险场强度和环境风险受体易损性,并计算网格环境风险值。以便能更好地反映滁州市区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准识别高风险区域。
2.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
《响应方案》主要包括编制说明、流域水系及敏感点分布图、流域重点环境风险源分布图、流域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分布图、流域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使用说明等5部分内容。
(五)其他要求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中标方负责修改完善近3年内通过应急演练、实践检验不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