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物服务清单及技术要求/服务需求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 号) 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质函[2021]703 号)等文件要求,我县需完成全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底图信息普查工作。
二、普查目的
根据相关文件部署,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利用现有承灾体基础数据,基于《城镇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农村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及现有市政设施相关信息,完成砀山县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掌握全县房屋承灾体信息,支撑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摸清全县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全县综合风险水平,为全县及全市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为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数据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奠定治理房屋建筑及市政设施承载体风险隐患的工作基础,同时为房屋建筑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及城市更新等提供基础数据。
三、工作原则
1、全面调查,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规范调查程序,依法依规调查。将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 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技术规程、技术细则等,做到标准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统一。
2、资料利用,注重衔接。
充分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第七次人口普查、不动产登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抗震普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等现有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普查成果,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调查工作的连续性。
3、立足实际,注重创新。
在完成国家和省规定调查任务的前提下,结合本区域安全运行建设的实际需求,丰富专项调查内容。在调查中积极釆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提高调查效率,提升成果质量,实现调查成果互联共享,提高调查成果科技含量。
四、主要任务
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利用现有的承灾体基础数据,重点调查房屋建筑类承灾体地理位置、物理属性和灾害属性信息;全面掌握房屋建筑类承灾体用途、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设防情况等信息,建立集城镇房屋建筑、农村房屋建筑等要素信息为一体,反映承灾体数量、价值与设防水平空间分布的承灾体调查成果数据库。市政设施的调查充分利用相关部门掌握的信息,主要是获取城镇市政桥梁、道路的地理位置、物理属性以及设防水平等信息。
1、房屋建筑调查 (1)基于房屋建筑调查底图,对已有的房屋承灾体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和标准化整理,形成相应承灾体数据库:①基于城镇房屋清查掌握的数据信息;②基于农村房屋排查掌握的数据信息。
(2)结合住建部提供的房屋建筑调查底图,对核查中缺失的房屋建筑数据,对未掌握数据信息的承灾体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同时利用住建部提供的底图数据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对本项目的房屋建筑调查底图进行修正并完善。
(3)调查完成后,对数据不清项和空缺项进行复核,形成完整数据库,通过软件质检、人工核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成果抽检,确保数据真实性,如抽检不通过,应进行整改。抽检并整改完成后, 提交至省市进行统一数据录入。人工核查由本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另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单位开展不低于总房屋普查量 0.5%的抽查并形成质量审核报告。中标单位应保证人工核查一次性通过, 否则由中标单位承担后续质检等费用。
(4)提交完成后,撰写城镇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农村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成果分析报告等。
(5)全部成果提交后,省、市将开展数据质量抽检,分别按不低于总房屋普查量 0.3%、0.4% 的抽查比例进行质检,若不通过,应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按之前 2 倍数量再次进行抽样调查, 直至符合标准。中标单位应保证数据质量抽检一次性通过,否则由中标单位承担后续质检等所有费用。
2、市政设施调查
市政设施的调查主要是获取城镇市政桥梁、道路的地理位置、物理属性以及设防水平等信息。市政桥梁、道路的地理信息系统。收集砀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市政道路、桥梁资料。数据类型是以管养维护的资料卡为基础,包含公路技术等级、行政等级、路面类型、路面宽度、车道分类、车道数量、桥梁主桥上部构造结构形式、上部结构材料类型、下部结构形式、检修记录、伸缩缝类型、工程性质、抗震等级、跨径类型、支座类型、改造年代、建造年代、改造部位、桥台类型、桥墩类型、设计荷载、跨越地物类型、通航等级等信息。
五、完成时间
自合同签订日起 50 天内完成普查工作内容并提交相关成果。
六、普查范围及内容
以《城镇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试用稿)、《农村房屋建筑调查工作导则》(试用稿)为依据,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
1、普查区域
1.调查单元:砀山县行政区域为基本调查单元。
2.普查范围:
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以及城市的取水、净水厂、加压泵站、调压站等设施和配水干管管网等。
(1)房屋设施调查对象为砀山县范围内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4 时前竣工的农村房屋及城镇房屋。对城镇规划范围内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具有合法权属的所有城镇房屋(包括住宅及各类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其它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基本信息等调查;对农村集体用地范围上的所有农村房屋(包括农村住宅房屋和农村非住宅房屋)、集体公共建筑(村民中心、幼儿园、学校、集中供养、集体生产经营用房、其他公用建筑)等进行房屋建筑承灾体分布及灾害属性调查;
(2)市政设施调查为获取城镇市政桥梁、道路的地理位置、物理属性以及设防水平等信息。市政桥梁、道路的地理信息系统。收集砀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管理的市政道路(城市道路和应急管理相关的道路等)和市政桥梁资料。数据类型是以管养维护的资料卡为基础,包含道路技术等级、行政等级、路面类型、路面宽度、车道分类、车道数量、桥梁主桥上部构造结构形式、上部结构材料类型、下部结构形式、检修记录、伸缩缝类型、工程性质、抗震等级、跨径类型、支座类型、改造年代、建造年代、改造部位、桥台类型、桥墩类型、设计荷载、跨越地物类型、通航等级等信息。
2、普查内容 1.房屋建筑调查
房屋建筑调查含城镇房屋建筑调查及农村房屋建筑调查等。
(1)城镇房屋建筑调查
普查内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试用稿)》后附《城镇住宅建筑调查登记表》和《城镇房屋建筑(非住宅)调查登记表》中规定的内容,包括城镇用地上的所有住宅与非住宅类房屋,未完成竣工验收手续的在建房屋建筑工程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调查时,要进行房屋建筑普查系统电脑端房屋基本信息收集,之后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获取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利用房屋建筑普查系统填写房屋建筑基本信息、房屋的建筑信息、抗震设防基本信息、房屋建筑使用情况。
1)空间信息采集
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底图,提取房屋建筑矢量图斑数据,获取房屋建筑单体要素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占地面积等基础空间信息。
2)属性信息采集
以提取的房屋建筑矢量图斑数据成果为房屋建筑调查的基础底图数据,结合外业调查软件APP,开展房屋建筑的用途、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设防情况等信息调查。依据采集软件移动端填报的调查信息,自动生成与房屋建筑空间信息相关联的房屋建筑属性调查成果表,形成满足应急管理要求的城镇房屋建筑调查成果。房屋建筑调查属性信息包括:①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房屋名称、地址、建造年代、用途、结构类型、建筑面积、高度、层数等;②房屋的责任主体:包括产权单位;③房屋的使用状况:了解使用期内设防烈度变化情况、是否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是否超层或超高、有无静载下结构缺陷等。
3)现场调查房屋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层数、层高(总高度)、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类别等。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检查重点部位破坏、损伤及腐蚀情况。
4)现场调查房屋使用期内的结构变更情况,包括是否抗震加固、是否危房等。城镇中自建房和城中村建筑可参照农村自建房进行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城建档案管理水平不一,建造年代较早的城镇房屋(包括公共建筑),不同程度存在档案资料不全、缺失等情况。
(2)农村房屋建筑调查
普查内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试用稿)》后附《农村住宅建筑调查现场采集表》(1-3)及《农村非住宅建筑调查登记表》中规定的内容,利用房屋建筑普查系统录入单栋房屋建筑的基本信息、建筑信息、抗震设防信息和使用情况等信息。对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农村住房、农村集中安置和开发建设楼房住房、公共建筑和生产经营性用房以上四类房屋进行排查整治,调查以独立的一栋房屋为单位,当房屋为连片建造,但不同农户的住房有明显分界时,应分别填报,并在底图上标出。
1)空间信息采集
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底图,提取房屋建筑面积大于 20 平方米的矢量图斑数据,获取房屋建筑单体要素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占地面积等基础空间信息。
2)属性信息采集
以提取的房屋建筑矢量图斑数据成果为房屋建筑调查的基础底图数据,结合外业调查软件app,开展房屋建筑的用途、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设防情况等信息调查。依据采集软件移动端填报的调查信息,自动生成与房屋建筑空间信息相关联的房屋建筑属性调查成果表,形成满足应急管理要求的农村房屋建筑调查成果。对于无法获取建筑矢量面状图斑的建筑,以点表示单栋房屋。房屋建筑调查属性信息包括:
1)农村住房属性信息
①基本信息: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常住人口和地址。
②居住房屋信息:包括宅基地面积、建筑面积、建造年代、层数、间数和总高度等房屋基本信息,以及建造方式、结构类型、使用状况抗震设防及加固情况、房屋现状和曾受灾情况等。
③辅助用房信息:包括用途、建造方式、结构类型、房屋现状和是否住人等。
2)农村公共建筑属性信息
①基本信息:包括建筑产权性质、建筑名称、地址、用途、服务能力、层数、面积、高度、建造时间、产权单位等信息,以及结构类型。
②抗震设防基本信息:该部分信息通过系统软件编程内置数据库,结合建造年代、房屋所在地点等信息自动生成。
③使用情况信息:包括改造和加固情况、房屋质量现状等。
3)现场调查房屋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层数、层高(总高度)、建筑面积、用途等,填写《农村住房建筑调查登记表》或《农村公共建筑调查登记表》中的房屋信息。
4)现场调查房屋使用期内的结构变更(加固或改造)和曾遭受灾害情况。
5)根据调查情况填写调查初查初步结论。
(3)房屋结构抗震设防基本情况抽样详查抽样详查房屋结构类型、材料、抗震设防烈度和设防类别等抗震设防相关信息。
2.市政设施调查
市政设施的调查主要是获取城镇市政桥梁、道路的地理位置、物理属性以及设防水平等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收集砀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市政道路、桥梁资料。数据类型是以管养维护的资料卡为基础,包含道路技术等级、行政等级、路面类型、路面宽度、车道分类、车道数量、桥梁主桥上部构造结构形式、上部结构材料类型、下部结构形式、检修记录、伸缩缝类型、工程性质、抗震等级、跨径类型、支座类型、改造年代、建造年代、改造部位、桥台类型、桥墩类型、设计荷载、跨越地物类型、通航等级等信息。
(1)市政道路调查
包括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净空、道路红线宽度、路幅型式及布设方式、机动车道数/单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辅路机动车道数/单车道宽度、辅路机动车道宽度、路面结构类型、沿线附属构筑物情况等。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收集工程建设及管理养护说明以及必要的附图。包括说明工程建设管理养护情况的必要说明以及重要结构桥梁、大边坡等定期检查结果说明。
(2)市政桥梁调查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跨径桥梁,充分利用管养维护部门的桥梁资料卡,其工作基础中描述的相关数据属性,已十分详实,完全可以共享。对于大跨径特殊桥梁,应补充其特有的相关属性调查, 如抗风设计技术指标、索体或吊杆规格、锚具类型、主塔材质和主尺、锚碇材质和主尺、支撑体系、阻尼装置规格、抗震键等信息。
3.方案编制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实施方案》(修订版)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砀山县实际情况,编制砀山县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风险普查工作方案,包括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技术方案、组织实施方案、 宣传方案、等内容。
3、人员要求 (1)成交供应商全面负责项目普查的技术工作,对本次项目负全部的责任。负责前期调查和工作方案制定、项目的推进和成果的提交及汇报。
(2)为使项目保证质量、按照项目工作内容要求、时间进度要求有序实施,本项目必须组建一个完善的项目普查实施小组及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3)参与房屋建筑普查工作的所有人员,均需参加相关培训。普查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 方能开展普查工作。普查过程中,普查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拒绝、抵制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4)普查从业人员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填报普查数据,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资料。普查资料与成果,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城镇房屋建筑普查以外的目的。未经采购人同意,关于本项目的任何情况均不得私自对外发布或散播,否则自行承担所有责任。
(5)经采购人确认后供应商组建参与本项目的管理、普查人员并严格按照前期承诺投入的人员数量开展普查工作,在未经采购人同意不得调整,否则,采购人有权单方终止合同,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供应商承担。
(6)普查工作中需其他部门配合工作时,遇到相关问题可由采购人协助沟通,如沟通中出现相关费用须由供应商承担。
(7)要求在 12 小时内响应采购人提出的疑问并进行答复,如有必要,应及时提交修改意见。
七、成果要求
1、本项日普查成果参照相关要求执行,如国家、省厅发布最新规范的按最新规范执行。完成普查成果资料文件(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及调查成果分析报告等)编制、数据库建设、数据整改、数据上报等工作。
2、项目质量要求:中标人提供的房屋建筑普查范围、内容、深度必须满足《城镇房屋建筑调查技术导则》、《农村房屋建筑调查工作导则》要求及其它相关要求,并应一次性通过省、市级调查数据核查、区级人工核查,提供的相关数据、图件和文字报告成果质量等须符合国家、省、市等要求及砀山县应用需求,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并通过省、市验收。
3、成果形式及份数要求:根据采购人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提供。
4、编制版权归采购人所有,采购人有权公开展示编制成果,并通过传播、媒介、专业杂志、书刊及其他形式介绍、展示、评价编制成果。
5、构建数据应用综合集成框架,为普查成果应用搭建统一的应用平台及电子地图可视化展示。同时还包含显示相应地理图层的属性信息。主要实现:数据可视化、专题图各样式展示、可视化专题发布、多样化地图可视化切换、共享及浏览基础底图等。
(1)风险普查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底图支撑将系统中所有的与地图展示、地图操作等功能进行集成,可以为灾害风险智能决策提供全方位的地图服务,包括地图基本操作、可视化展示。另外系统还支持通用地图功能,如地图缩放、漫游、空间查询、GPS 定位等功能,满足风险普查任务自身数据的汇、存、管、看、查,实现数据全量落地管控等。
(2)建立应急系统专题图,包括各类型灾源专题图服务及 GIS 专题图服务,操作对象为地图文档中的矢量图层(点、线、区),可执行添加、删除、更新、获取等四种专题图操作等。
(3)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支持炫酷、动态和直观的可视化展示效果,例如热力图、散点图、聚类图等多种可视化表达方式。炫酷可视化展示滁州市各应急部门部署力量、数量及类型等展示。
八、软硬件要求
由于房屋建筑调查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为提高普查效率,按时按质完成普查任务。投标人应自建符合网络安全要求和保密要求的信息系统、自建数据库与住建部风险普查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批量导入。调查数据成果中的工作底图(矢量数据)、属性数据应一一对应,与住建部风险普查系统中的底图采用相同技术标准,并实现底图(图层)叠加。
九、商务要求
1、其他
1.1成交供应商不得将该项目转包第三方实施。
1.2成交供应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意外事故等一切责任由成交供应商自行负责。
1.3乙方应保证本项目的响应技术、服务或其任何一部分不会产生因第三方提出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而引起的法律和经济纠纷;如因第三方提出其专利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侵权之诉,则一切法律责任由乙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