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11160000317748 文档页数:195页 所需下载券:10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服务需求

  采购人应对服务提出详细的内容、标准及相关要求。

本部分一般应包含但不限于如下主要内容:

★交货时间:合同签订后60天内

★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及条件:签订合同后需方向供方预付合同总价款的30%;合同期内供方供货到需方指定地点,货物无质量问题安装完成后,需方预验收后,供方开具全额增值税(专用或普通)发票后,需方再向供方支付总价款的50%;本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需方再向供方支付剩余总价款的20%。。

★验收标准:关于印发辽宁省省本级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验收程序:由采购人制定

★验收报告:由采购人拟定

★组织验收主体:本项目的履约验收工作由采购人依法组织实施。

★质量保证期:( 1 )年(包括但不限于对课程内容升级、课程制作完成后针对于个别门类的知识更新等)

★保修期内上门免费服务:( 1 )年

★热线支持:提供热线支持

★现场支持:( 2 )小时内响应;( 12 )小时内到达

★售后服务网络:标人须提供售后服

务网络

★备品备件供应及优惠价格要求:质保期内免费,质保期外只收取成本费。

★围绕课程开发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差旅费、上指定地点录课发生的费用等)由每包中标人负责支付,采购人不再支付上述情况的相关费用。

包号/序号:001/01

服务内容:自动化类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内容

1、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课程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25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250分钟。

25

2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视频资源总时长10-15分钟。

1

3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6

2、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课程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15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150分钟。

15

2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视频资源总时长10-15分钟。

1

3

实操视频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15

4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5

5

三维动画

动画采用国际最为主流的软件开发完成,色彩造型和谐,画面清晰简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动画采用mp4存储格式

5

6

PPT美化

1、文件格式:*.jpg、*.png、*.dwg、*.gif。

2、色彩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图形可以为单色。

3、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彩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15

3、 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21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210分钟。

21

2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视频资源总时长10-15分钟。

1

3

实操视频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16

4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10

5

小游戏

利用虚拟仿真交互小游戏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方式。

13

4、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资源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20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200分钟。

20

2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视频资源总时长10-15分钟。

1

3

实操视频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10

4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10

5

PPT美化

1、文件格式:*.jpg、*.png、*.dwg、*.gif。

2、色彩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图形可以为单色。

3、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彩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20

 

5、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资源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21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210分钟。

21

2

宣传片

课程介绍宣传片以体现课程价值、课程定位、课程结构、学习方法为目标,整体展现教学团队,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制作形式以宣传片展示形式进行包装制作。视频时长3-5分钟。

1

3

实操视频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4

4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33

5

三维动画

动画采用国际最为主流的软件开发完成,色彩造型和谐,画面清晰简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动画采用mp4存储格式

4

6

PPT美化

1、文件格式:*.jpg、*.png、*.dwg、*.gif。

2、色彩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图形可以为单色。

3、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彩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15

 

6、PLC高级编程实训课程资源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229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2290分钟。

229

2

宣传片

课程介绍宣传片以体现课程价值、课程定位、课程结构、学习方法为目标,整体展现教学团队,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制作形式以宣传片展示形式进行包装制作。视频时长3-5分钟。

1

3

PPT美化

1、文件格式:*.jpg、*.png、*.dwg、*.gif。

2、色彩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图形可以为单色。

3、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彩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66

7、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源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30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300分钟。

30

2

宣传片

课程介绍宣传片以体现课程价值、课程定位、课程结构、学习方法为目标,整体展现教学团队,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制作形式以宣传片展示形式进行包装制作。视频时长3-5分钟。

1

3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视频资源总时长10-15分钟。

2

4

实操视频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20

5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8

6

三维动画

动画采用国际最为主流的软件开发完成,色彩造型和谐,画面清晰简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动画采用mp4存储格式

5

7

小游戏

利用虚拟仿真交互小游戏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方式。

4

8

PPT美化

1、文件格式:*.jpg、*.png、*.dwg、*.gif。

2、色彩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图形可以为单色。

3、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彩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20

8、控制仪表与系统应用实训课程资源建设内容:1套

序号

类型

要求内容

数量

1

微课

包含≥21个教学微课(含教学视频),视频资源总时长≥210分钟。

21

2

实操视频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15

3

二维动画

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17

4

三维动画

动画采用国际最为主流的软件开发完成,色彩造型和谐,画面清晰简洁,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动画采用mp4存储格式

2

5

PPT美化

1、文件格式:*.jpg、*.png、*.dwg、*.gif。

2、色彩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 级;图形可以为单色。

3、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彩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18

 

三、 制作技术要求:

(一)、微课制作技术要求:

1、微课视频以知识点为单元来拍摄或制作,每个知识点1节,视频时长8-10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

2、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微课内容,课程设计应与本门课程教学要求相符合。

★3、供应商制作的所有课程,均采用绿幕抠像+AE包装制作、MG动画,实训场景录制等制作形式,不允许采用ppt和主讲人A/B版切屏的制作形式。

★4、供应商为采购方提供课程脚本编写指导服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制作的教学视频需符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标准,知识点表达准确、画面美观并符合教学规律、画质音质清晰。

6、动画部分要求:每个微课根据主讲教师要求,加入不超过2分钟的动画(二、三维动画),由制作公司负责制作,动画要能够完整的体现出数控加工和机械制造基础专业的特点。成品以流媒体形式

(MP4)呈现,分辨率与摄像部分分辨率相同。成品的三维画面清晰,播放流畅,播放时没有明显的噪点。

★7、供应商具备及时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8、供应商在课程录制时全程为老师提供化妆服务,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技术标准:

1、摄像部分要求:利用4K及以上摄像机在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三个机位录制。收音麦克、灯光。

2、微课作品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资源总体要求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4、音频信号源总体要求

(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5、字幕要求:

(1)字幕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

(2)字幕尽可能少,在节目中的停留时间以能看清楚为准。

(3)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

(4)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6、输出成品要求:微课作品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视频格式为MP4格式。微课作品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在同一课程中,各微课作品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采用高清影像。微课作品视频帧率为25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7、每门微课程片头不少于10秒钟,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制作出不同风格的视频特效。片头片尾时长应符合制作内容要求。

8、版权要求:成品版权归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有。

(二)、课程宣传片制作要求:

课程介绍宣传片以体现课程价值、课程定位、课程结构、学习方法为目标,整体展现教学团队,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制作形式以宣传片展示形式进行包装制作。视频时长3-5分钟。

(1)视频内容拍摄要求

①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 PPT 配音。

②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③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④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⑤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2)视频技术规格

[1]视频信号源

①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②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④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①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②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③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④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⑤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②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③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④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⑤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⑥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②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③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④必须是双声道。

(5)外挂字幕文件

①字幕文件格式:独立的 SRT 格式的字幕文件;

②字幕的行数要求:每种语言只有一行字幕;

③字幕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 4:3 的,每行不超过 15个字;画幅比为 16:9 的,每行不超过 20 个字;

④字幕的位置:保持每屏字幕出现位置一致;

⑤字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⑥字幕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⑦字幕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⑧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6)封装。采用 MP4 封装。

(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及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三)课堂实录制作要求

1.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课堂实录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单个视频资源时长10-15分钟。

2.录制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有合适的拾音设备,保证声音清晰。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4.视频技术规格

(1)视频信号源

①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②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④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①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②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③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④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⑤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②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③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④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⑤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⑥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②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③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④必须是双声道。

(5)外挂字幕文件

①字幕文件格式:独立的 SRT 格式的字幕文件;

②字幕的行数要求:每种语言只有一行字幕;

③字幕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 4:3 的,每行不超过 15个字;画幅比为 16:9 的,每行不超过 20 个字;

④字幕的位置:保持每屏字幕出现位置一致;

⑤字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⑥字幕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⑦字幕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⑧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6)封装。采用 MP4 封装。

(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及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四)实操视频制作要求

实操教学视频是针对于单一的知识学习要点,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师生合作配合完成操作,教师可以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

1、拍摄形式:视频拍摄要求使用影视级高清录像设备,采用双机位及以上机位进行录制,使用收音麦克进行收音,画面整体布局合理,明暗适中,色彩饱和度适中。

2、视频时长:单个视频时长3-5 分钟。

3、视频剪辑:要求使用最新版本的非线性编辑软件。

4、字幕要求:字幕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5、文件格式,选用mp4格式。

技术标准:

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 (MPEG-4 Part10)编码。

2、视频分辨率:采用高清16:9拍摄,设定为 1280×720以上。

3、视频帧率为25帧/秒。

4、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 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

5、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6、采样率48KHz。  

7、音频码流率128Kbps (恒定)。 

8、必须是双声道,做混音处理。

9、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五)二维动画制作要求

1.技术标准

(1)使用Flash Professional 8以上版本绘图和编辑图形。

(2)绘图:使用Flash绘图工具,绘制场景模型及使用素。

(3)采用GIF、SWF(不低于Flash8.0)或SVG存储格式。

(4)补间动画: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场景模型、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5)控制:Flash使用ActionScript给动画添加交互性。交互动画部分增加要求:支持html5标准,使用cocos creater引擎和javascript语言开发实现动画交互设计,并能对交互结果的正确情况进行判断。在简单动画中,Flash按顺序播放动画中的场景和帧。

2.品质要求:动画采用国际最为主流的软件开发完成,色彩造型和谐,画面清晰简洁,界面友好,交互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3.文字要求:

(1)动画开始时要有醒目的标题,能体现动画所表现的内容。

(2)动画中的文字要求准确、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

(3)动画中的文字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不能出现多字、少字、乱码等情况。

(4)动画中的文字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幕方式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4.画面要求:

(1)画面尺寸: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

(2)动画内容中用到的位图,必须画面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特效除外)。

(3)动画画面不能出:错位,组件缺损,跳帧,少帧,该动的组件不动,不该动的组件出现位移、缺少等明显漏洞。

(4)动画内容播放过程流畅,动画连续,节奏合适,纯静态画面停留时间不得超过5秒,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5)动画特效由团队自行创作。

5.声音要求:

(1)声音录制采用话筒录制,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

(2)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并提供控制解说的开关。

(3)不得延长或者缩短字幕与声音的时间,严格字幕和声音时间制作动画。

内容要求:

(1)动画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2)若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或外国语言文字信息,应遵循其原内容完整性,使用原语言进行处理。

(六)三维动画制作要求

1.技术标准

(1)建模:使用3DSMax、AutoCAD、Maya等三维软件进行制作。根据不同造型情况采用多边形建模、样条曲线建模、细分建模等方式方法进行模型搭建。

(2)材质贴图:赋予模型表面特性,体现模型的颜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强度、自发光及粗糙程度等特性。

(3)灯光:使用泛光灯和方向灯,Vray灯,使用三光源设置法,照明场景、投射阴影及增添氛围。

(4)摄影机控制:依照摄影原理在三维动画软件中使用摄影机工具,实现分镜头设计的镜头效果,画面稳定、流畅。

(5)动画:根据分镜头脚本与动作设计,运用已设计的造型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制作出动画片段。

(6)渲染:使用MetalRay、Vray渲染器渲染,渲染形式采用扫描方式(Line-scan)等。

(7)后期合成:使用After Effect、premiere、edius后期软件将录制或渲染完成影片素材进行再处理加工,使其能达到需要的效果,包括了静态合成,三维动态特效合成,音效合成,虚拟和现实的合成等。将动画片段、声音等素材,按照分镜头剧本的设计,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最终生成动画文件。

(8)输出三维动画采用mp4存储格式。

品质要求:动画采用国际最为通用软件开发完成,色彩造型和谐,画面清晰简洁,界面友好,交互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文字要求:

(1)动画开始时要有醒目的标题,能体现动画所表现的内容。

(2)动画中的文字要求准确、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

(3)动画中的文字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不能出现多字、少字、乱码等情况。

(4)动画中的文字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幕方式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3.画面要求:

(1)画面尺寸: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

(2)动画内容中用到的位图,必须画面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特效除外)。

(3)动画画面不能出:错位,组件缺损,跳帧,少帧,该动的组件不动,不该动的组件出现位移、缺少等明显漏洞。

(4)动画内容播放过程流畅,动画连续,节奏合适,纯静态画面停留时间不得超过5秒,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5)动画特效由团队自行创作。

4.声音要求:

(1)声音录制采用话筒录制,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

(2)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并提供控制解说的开关。

(3)不得延长或者缩短字幕与声音的时间,严格字幕和声音时间制作动画。

内容要求:

(1)动画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2)若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或外国语言文字信息,应遵循其原内容完整性,使用原语言进行处理。

(七)小游戏制作要求

利用虚拟仿真交互小游戏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方式。

1.开发技术和设计思想需要符合业界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标准,采用成熟、先进和规范的开发技术,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设计、开发和测试系统,并充分考虑系统安全性。

★2.虚拟文件要求

PC单机版:安装后,满足单台电脑操作,体现每个操作步骤,有知识点演示、有帮助提醒,可以重复操作。

★3.虚拟软件技术相关指标

开发软件:Unity3D,OpenGL,Virtools等

三维软件:3Dmax,Maya,Unity3D

★4.三维场景技术指标

1)文件制作要求

  资源目录条理清晰,场景资源要求动态加载,内存管理合理,脚本规范命名准确,模型材质贴图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FPS最低30,每个场景面数不得超过100W,DrawCalls不得超过200,实时光个数不得超过3个,烘焙参数合理,效果优秀。

2)模型制作要求

  物体命名,所有物体命名不要超过32个字符,避免使用下划线小写大写字母短数字之外的其他字符;

  模型制作以能辨识形态为准要求面数最少,单个物体面数要控制在10000面以下(个别单体除外,如序厅、室外展品等);

  删除多余的面,严格禁止出现错面重面;物体摆放要合理,各物体间间距要大于2mm;墙体结合处要使用吸附捕捉相邻点,尽量优化易出现锯齿的地方;

  装饰物尽量使用贴片制作;所有物体法线必须朝外,一个面的物体法线需要朝向摄像机;

3)材质和贴图

uv重复不可以过高否则丢失真实感;各个场景分类物品命名需各自保持统一;

贴图格式应使用3D引擎兼容的格式默认采用.jpg .png.Tga.

4)可在虚拟环境中实现自主操控、按任意路径漫游,仿真度高。

5)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包括:仪器、设备、工作台、工具柜、工具等。

6)复杂场区提供小地图功能及多视角切换。

7)复杂场区提供场景自由到达与快速到达功能。

★5.交互设计技术指标

1)实训过程由“虚拟环境+虚拟物体+虚拟仪器”构成。

2)能够模拟完成设定的实训任务,可自由操作控制虚拟设备,具有多参数可调、非线性实时操作特性,具有内容的自主可选择性,在当前主流配置的计算机上能够流畅运行。

3)不采用“图片+热区点击+视频”模式、不采用“三维漫游+视频播放”模式、不采用“三维漫游+点击按顺序播放”模式。

4)具有碰撞检测功能,不能穿越物体;高交互度;高自控度。

6.虚拟实训技术指标

教师可以自由设计实训与多媒体资源的对接。

7.运行环境指标

系统:Win7,XP,2000,2003及以上。支持单机模式,既有完全独立可执行程序,也同时支持网络模式,即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的发布模块,可运行在windows 操作系统。

(八)PPT美化要求

1.模版色彩搭配:

(1)PPT整体颜色的选择要符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不易过于鲜艳也不易太简单,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不超过三种颜色,整体以视觉感舒服为主,模板朴素、大方,颜色适宜,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

(2)多个页面均有的相同元素,如背景、按钮、标题、页码等,可以使用幻灯片母版来实现。

2、画面要求:

(1)PPT演示文稿内容丰富,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于一体;页面设置要求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显示 16:9”;整体效果应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2)每页版面字数不宜太多。正文字号应不小于24磅字,使用 Windows系统默认字体,不要使用仿宋、细圆等过细字体,不使用特殊字体,如有特殊字体需要应转化为图形文件。

(3)文字要醒目,避免使用与背景色相近的字体颜色。

(4)页面设计的原则是版面内容的分布美观大方,恰当使用组合;页面行距建议为1.2倍,可适当增大,左右边距均匀、适当。

(5)某些插图中位置相对固定的文本框、数学公式以及图片等应采用组合方式,避免产生相对位移。

(6)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组合,不同对象、文本的动作需要同时出现时,可确定彼此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秒。

(7)各级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一张幻灯片上文字颜色限定在4种以内,注意文字与背景色的反差。

(8)配图应清晰并能反映出内容主题思想,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变形,图形使用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3、PPT的动画设计:每个PPT里需要给内容加动画效果,以及PPT的切换效果,效果不易太复杂,以播放流畅省时为主。

4、插入图片元素:PPT中要插入与其知识点相应的素材,例如:静态图形(JPEG、PNG格式等),动态图形(GIF格式等),要对其图形的清晰度,饱和度,以及规整度进行调整,主要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形的处理。

5、插入视频素材:视频以MP4格式为主,视频大小压缩不大于100M,减小整个PPT文件的大小,保证播放的速度快。

6、扩展名采用 *.ppt 、 *.pptx。

包号/序号:002/01

服务内容:机械类专业群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建设内容和数量如下:

项目名称

制作内容

数量

单位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服务

1、宣传片

6

2、微课视频

19

3、实操视频

85

4、二维动画

52

5、三维动画

52

6、小游戏

26

7、其他(文档类资源)

14

参数要求

(一)场地设备及人员服务的要求

1. 场地设备的要求

(1)供应商需根据视频拍摄的需求,在采购方指定的地点搭设包括背景屏幕、提词器、录像(录音)设备、灯光和相关控制设备的录影棚,录影棚环境应能满足视频拍摄要求,并承诺在合同期内免费提供课程拍摄使用,供应商技术服务方案中需包含录影棚的设计方案。

(2)拍摄场地不局限于录影棚拍摄,根据拍摄需要还应有企业场景、实训室、学校外景等场地。录制现场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现场是否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录制需要自行决定。

(3)采用多机位拍摄(2 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及后期制作的要求。

2.人员服务的要求

(1)供应商需承诺为录影棚配备专职的拍摄人员,能按照采购方约定的拍摄时间提前 10 分钟到达服务地点。

2)供应商需安排人员,对采购方提供的授课 PPT 课件进行设计,以适应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需求。

3)供应商应设置一名专职负责人员负责与采购方进行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事项的沟通工作。沟通工作包括供应商的各种人员,及其他涉及到的人员沟通和设备调配使用的相关事宜。

(二)教学资源建设和服务规范标准

1、宣传片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 MP4 格式。

(2)形式要求

宣传片视频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出镜说课讲解为主线,同时包含PPT动态表现、动画、视频素材、字幕、音乐音效等多形式的后期处理方式,形成精品课程的宣传片视频。

★(3)技术要求

宣传片单个视频的成片时长为5-10分钟。

视频压缩采用 H.264(MPEG-4 Part10: 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码流率 1024 Kbps 以上,帧率不低于 25 fps, 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6:9)。

宣传片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宣传片视频使用的语言及字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视频图像清晰,播放时没有明显噪点,播放流畅,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均为真彩色;视频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 48 dB。

字幕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2、微课视频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 MP4 格式。

(2)形式要求

A、微课视频以教师提供的知识点或任务点为单元来拍摄或制作,每个教学知识点或任务点为1 节的视频。

B、微课视频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出镜教学讲解为主线,同时包含片头、片尾、PPT动态表现、动画、视频素材、字幕等多形式的后期处理方式,形成精品课程的微课视频。

C、录制场地或制作形式由课程教师根据所讲知识点或任务点选定。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实训室等场地,也可以是影视动画形式等方式制作。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3)技术要求

微课单个视频的成片时长5-15 分钟。

视频压缩采用 H.264/AVC 编码,音频压缩采用 AAC 格式,码流率 1024 Kbps 以上,视频帧率不低于 25 fps,音频采样率设定为 48KHz,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6:9)。

视频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教师以中近景为主,要求人物和板书(或其它画面元素)同样清晰。

视频图像清晰,播放时没有明显噪点,播放流畅,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均为真彩色;视频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 48 dB。

字幕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视频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微课视频的版权归学院所有。

3、实操视频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 MP4 格式。

(2)形式要求

A、实操视频以实践型教学点为单元来拍摄制作,针对课程模块中的技能点或任务点的详细操作过程演示来拍摄制作的教学视频。

B、该类视频课注重教学设计,数字教学媒体运用准确,教学信息传递正确;数字教学媒体呈现与教师讲解、教学内容配合默契,采用富媒体强度。表现形式是以教师教学讲解为主线,同时包含片头、片尾、动画、双师技能操作演示、视频素材、字幕、音乐音效等多形式的后期处理方式,形成精品课程的实操视频。

C、构建方式上,可以基于学习情景进行教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把工匠、大师引入课堂,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以两种以上的角色授课者同时参与的授课形式。

D、录制场地或制作形式由课程教师根据所讲技能点或任务点选定。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实训室等场地,也可以是影视动画形式等方式制作。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3)技术要求

实操视频单个视频的成片时长为5-25 分钟。

视频压缩采用 H.264/AVC 编码,音频压缩采用 AAC 格式,码流率 1024 Kbps 以上,视频帧率不低于 25 fps,音频采样率设定为 48KHz,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16:9)。

视频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教师以中近景为主,要求人物和板书(或其它画面元素)同样清晰。画面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视频课助学能力显著;

视频图像清晰,播放时没有明显噪点,播放流畅,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均为真彩色;视频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 48 dB。

字幕清晰美观,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视频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实操视频的版权归学院所有。

4、二维动画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 MP4 格式。

(2)形式要求

以MG动画制作形式为主,也可以是二维角色动画、原理、流程动画、故事动画等形式。

★(3)技术要求

二维动画单个成片时长为1-3 分钟。

动画的开始要有醒目的标题,标题能够体现动画所表现的内容;

动画中如果有文字,文字要醒目,文字的字体、字号与内容协调,字体颜色避免与背景相近;

动画色彩造型应和谐,画面简洁清晰,界面友好,交互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帧和帧之间的关联性要强;

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并提供控制解说的开关;

动画背景音乐音量不宜过大,音乐与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关;

动画演播过程要流畅,静止画面时间不超过 3 秒钟。

动画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若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或外国语言文字信息,应遵循其原内容完整性,使用原语言进行处理;

5、三维动画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 MP4 格式。

(2)形式要求

以三维动画制作形式为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把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原理、抽象概念等用集中、简化、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3)技术要求

三维动画单个成片的时长为1-3 分钟。

动画的开始要有醒目的标题,标题能够体现动画所表现的内容;

动画中如果有文字,文字要醒目,文字的字体、字号与内容协调,字体颜色避免与背景相近;

动画色彩造型应和谐,画面简洁清晰;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帧和帧之间的关联性要强;

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并提供控制解说的开关;

动画背景音乐音量不宜过大,音乐与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关;

动画演播过程要流畅,静止画面时间不超过 3 秒钟。

动画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

若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或外国语言文字信息,应遵循其原内容完整性,使用原语言进行处理;

6、小游戏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EXE格式。

(2)技术要求

网络版适用浏览器:IE8、IE9、IE10、FireFox、Google;

开发软件:Unity3D、OpenGL、Web3D、Virtools;

三维软件:3Dmax、Maya、SolidWorks;

图形设计软件: CAD、Adobe Illustrator、Adobe Photoshop

三维场景技术指标:

A、文件制作要求

资源目录条理清晰,场景资源要求动态加载,内存管理合理,脚本规范命名准确,模型材质贴图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FPS最低30,每个场景面数不得超过100W,DrawCalls不得超过200,实时光个数不得超过3个,烘焙参数合理,效果优秀。

B、模型制作要求

建模时采用Editable Poly面片建模,模型不能有双面重叠,体与体之间非同轴构成的平面要贴紧,布线合理,删除结构与贴图不需要废线废点,不能有反面,导出前重置,模型命名按项目前规划制定,不能有中文。

物体命名,所有物体命名不要超过32个字符,避免使用下划线小写大写字母短数字之外的其他字符,不能使用中文命名,必须使用英文命名,地块建筑模型不允许出现重名,必须按规范命名。

模型制作以能辨识形态为准要求面数最少,单个物体面数要控制在10000面以下(个别单体除外,如序厅、室外展品等)。

删除多余的面,严格禁止出现错面重面;看不见的地方不用建模,对于看不见的面也可以删除,主要是为了提高贴图的利用率,降低整个场景的面数,以提高交互场景的运行速度,如box底面、贴着墙壁物体的背面等。

物体摆放要合理,各物体间间距要大于2mm;墙体结合处要使用吸附捕捉相邻点,尽量优化易出现锯齿的地方,相同物体使用复制功能,并使用子集合并功能。如果一个1000个面的物体,烘焙好之后复制出去100个,那么他所消耗的资源,基本上和一个物体所消耗的资源一样多。

模型坐标X Z为模型坐标中心,Y轴向上,Y轴附于模型最底端。(个别模型按情况可以不附于模型最底端)。

装饰物尽量使用贴片制作;所有物体法线必须朝外,一个面的物体法线需要朝向摄像机。

模型的同一区域光滑组不能指定不同光滑组,尖锐物体,比如长矛尖,尖端部位尽量是个平面而不是一个点,不能出现大于5边的面,出现应手动连接。

C、材质和贴图要求

我们目前使用的是Unity3D软件作为仿真开发平台,该软件对模型的材质有特殊的要求,在我们使用的3dsMax中不是所有材质都被Unity3D软件所支持,在本项目制作中,严格按照要求,使用Standard(标准材质)默认的通用材质球作为模型贴图材质类型,如单个物体用到多个材质,材质球类型为Multi/Sub-Object(多维/子物体材质)子材质一定要是Standard标准材质。

UV循环低态化,各个场景分类物品命名需各自保持统一。

贴图格式应使用3D引擎兼容的格式默认采用.jpg .png.Tga。

材质尺寸大小为2的N次幂,即128、256、512…,不要求为正方形。材质清晰度最低为200%贴图(放大一倍清晰),材质名称和材质球名称一致,材质球父子层级命名一致,同种贴图必须用同一种材质球,材质球ID号与物体ID号一致,不能有中文,不能重名。

材质命名标注:diffuse map漫反射材质 无反射通道后缀bmp;

diffuse map漫反射材质 有反射通道后缀tga;

opacity 镂空透明通道png;

normals 法线贴图 jpg;

带Alpha通道的贴图,命名后缀必须加_Al。

贴图UV必须手动UV,删除一切无用物体,清楚多余材质球,导出格式为fbx,文件单个导出,打组导出,组要命名。

D、可在虚拟环境中实现自主操控、按任意路径漫游,可按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进行虚拟漫游,也可通过上帝视角进行360°视角自由观看,仿真度高。

E、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包括:仪器、设备、工作台、工具柜、工具等。

F、复杂场区提供小地图功能及多视角切换。

G、复杂场区提供场景自由到达与快速到达功能。

★运行环境指标

运行系统:windows2000/2003;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vsta;windows 8;windows 10。

硬件环境:X86或x64架构cpu , 2G 以上内存,10G硬盘空间,intel 965G 性能以上显卡,directX 9.0c 以上。

运行平台:支持单机模式,既有完全独立可执行程序,也同时支持网络模式,即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的发布模块,可运行在windows 操作系统。

7、其他(文档类资源)要求

(1)文件格式

采用 PPT、PPTX 格式或 PDF 格式。

(2)技术要求

文件制作所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 Microsoft Office 2003。

采用 PPT、PPTX 格式或 PDF 格式,不要使用 PPS 格式。如果有内嵌音频、 视频或动画,则应在相应目录单独提供一份未嵌入的文件。同时提供关于最佳播放效果的软件版本说明。

模板朴素、大方,颜色适宜,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

多个页面均有的相同元素,如背景、按钮、标题、页码等,可以使用幻灯片母版来实现。

每页版面的字数不宜太多。正文字号应不小于 24 磅字,使用 Windows 系统默认字体,不要使用仿宋、细圆等过细字体,不使用特殊字体,如有特殊字体需要应转化为图形文件。

文字要醒目,避免使用与背景色相近的字体颜色。

页面行距建议为 1.2 倍,可适当增大,左右边距均匀、适当。

页面设计的原则是版面内容的分布美观大方。

恰当使用组合:某些插图中位置相对固定的文本框、数学公式以及图片等应采用组合方式,避免产生相对位移。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组合,不同对象、文本的动作需要同时出现时,可确定彼此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 秒。

各级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一张幻灯片上文字颜色限定在 4 种以内,注意文字与背景色的反差。

不宜出现不必要的动画效果,不使用随机效果。

动画连续,节奏合适。

文件内链接都采用相对链接,并能够正常打开。

文件中链接或插入的其他素材满足本要求中关于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使用超级链接时,要在目标页面有“返回”按钮。

鼠标移至按钮上时要求显示出该按钮的操作提示。

不同位置使用的导航按钮保持风格一致或使用相同的按钮。

尽可能少用宏,播放时不要出现宏脚本提示。

包号/序号:003/01

服务内容:计算机类新建精品在线课程建设

计算机类新建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要求:

1.建设内容及总体要求:

1.1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计算机类8门省级精品课程,分别为:《Python编程》、《数据库实现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通信技术》、《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应用》、《PHP网站开发实训》、《网络设备互联技术》。

课程名称

项目建设资源清单(个数)

PPT美化

微课视频

宣传片

课堂实录

实操视频

二维动画

三维动画

小游戏

其他

《Python编程》

16

16

0

0

0

4

0

0

 

数据库实现与维护

30

10

0

0

0

10

0

2

 

c语言程序设计

15

20

1

2

15

8

0

0

虚拟仿真场景1

物联网通信技术

15

20

1

2

15

8

0

0

虚拟仿真场景1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

15

20

0

1

15

0

15

0

 

人工智能应用

10

15

1

1

15

3

0

0

 

PHP网站开发实训

10

30

1

1

0

15

0

2

 

网络设备互联技术

20

10

1

0

10

5

0

2

虚拟仿真场景1

1.2总体要求:

①投标人须同时提供视频、动画、PPT等资源制作源文件。并按照课程建设负责人的要求将课程建设内容上传至学校指定的平台。

②拍摄成品总体要求:视频图像清晰,景别合理,剪辑流畅,画面优美,字幕同步,视频文件大小适中,适合网络播放。

③投标人能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视频拍摄和制作任务。

④每门课程中教学视频、实操视频、动画和PPT数量不得低于要求数。

⑤投标人课程团队有课程思政开发经验,能够帮助老师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成课程建设要求。

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须注重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时效性,追求改革理念的前沿性与创新性,深入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融入“1+X”证书相关标准。

⑦录制方式及设备

(1)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单或多机位,具备广播级水准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设备要同型同款,保证录制效果的一致性。主机位用于拍摄教师全景,辅助机位拍摄教师特写、板书以及多媒体信息。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拍摄场地为教学实境或摄影棚,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采用单一背景,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3)录音设备要求使用若干个话筒,保证师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⑧制作团队及服务要求

(1)投标方应安排教学设计专家团队及经验丰富的课程制作开发团队,承担项目任务,团队各成员必须充分理解教学视频和动画的制作和运营特点。

(2)制作团队与学校课程团队共同完成视频和动画的脚本制作,必须在拍摄之前与教学团队就资源脚本提案做充分沟通,能够为主讲教师脚本设计提供的展现形式,协助教师梳理知识点、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团队完整负责课程拍摄以及后期制作(剪辑、修改、特效、包装、动画制作、录音合成、字幕),直至主讲教师审核通过。并确保所制作的资源在技术层面与国家主流MOOC平台相兼容,制作团队必须做好该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⑨拍摄场地及人员的要求

(1)投标人需根据视频拍摄的需求,提供拍摄场地或在采购方指定的地点搭设包括背景屏幕、提词器、录像(录音)设备、灯光和相关控制设备的录影棚,录影棚环境应能满足视频拍摄要求,并承诺在合同期内免费提供课程拍摄使用,投标人报价需提供录影棚的设计方案。

(2)投标人需根据采购方对于视频的实际教学要求,提出合理建议,共同确定符合课程特点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绿幕抠像、现场实录、视频讲座等形式。

(3)投标人需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咨询指导,并指派专人负责辅助采购方教师进行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教学视频、教学资料、团队介绍、课堂讨论、测验、作业、试卷、考核办法、拓展资源等课程运行所必须的相关课程材料的收集、整理、美化、上传等工作,保障课程顺利上线运行。

(4)投标人为参与视频录制的人员提供化妆服务,以达到优质的拍摄效果。

(5)投标人需安排人员,对采购方提供的授课PPT课件进行美化处理,以适应视频拍摄的需求。

(6)投标人需安排专职人员对采购方编写脚本进行指导,24小时响应咨询需求,并对视频拍摄对象进行必要的语言、语音、动作的指导。为老师开至少 1-2 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拍摄情况确定)的视频录制、脚本编写讲座、指导课程;和老师展开至少2-3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拍摄情况确定)的视频录制、脚本制作的讨论分析,每次不少于2小时。

(7)投标人应设置一名专职负责人员负责与采购方进行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事项的沟通工作。沟通工作包括所涉及的投标人方的各种人员,及其他涉及到的人员沟通和设备调配使用的相关事宜。

2.课程资源制作标准要求

(1)微课视频

功能要求:

微课视频服务于单一的知识点学习任务,表现形式可以包含现场授课式、虚拟抠像式、2D/3D动画式、情景剧式、布景实拍式、公开讲堂式、交互大屏式、虚拟空间式等各类形式一种或几种,单个视频时长一般设置不超过15分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需要可适当增减。建议教师以出镜的方式进行讲授,整门课程知识点教学录像覆盖度不低于90%

技术要求:

2.1视频拍摄要求:

2.1.1利用4K及以上摄像机在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三个机位录制。收音麦克、灯光。

2.1.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1.3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 PPT 配音。

2.1.4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2.1.5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2.1.6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1.7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2.1.8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2.2视频制作要求:

2.2.1视频信号源

2.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2音频信号源

2.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2.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2.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2.4.4必须是双声道。

2.2.4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2.5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2.6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2)实操视频

功能要求:

实操视频的技能点内容服务于单一的技能学习任务,实践教学视频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多种形式体现,可以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可以师生合作配合共同完成操作,可以聘请的行业大师进行操作示范,也可以由企业实际的员工/技术能手来进行标准操作;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技能点教学录像的覆盖度不低于80%,技能点教学录像单个视频时长原则不超过20分钟。

技术要求:

2.1视频拍摄要求:

2.1.1利用4K及以上摄像机在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三个机位录制。收音麦克、灯光。

2.1.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1.2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 PPT 配音。

2.1.3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2.1.4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2.1.5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1.6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2.1.7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2.2视频制作要求:

2.2.1视频信号源

2.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2音频信号源

2.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2.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2.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2.4.4必须是双声道。

2.2.5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2.6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2.6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3)课堂实录

功能要求:

课堂实录是指教学过程视频,展现的是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课堂实录可进行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清晰可见的教学资源呈现画面。

技术要求:

2.1视频内容拍摄要求

2.1.1录制时长

课堂实录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单个视频时长不应超过20分钟。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2.1.2录制场地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有合适的拾音设备,保证声音清晰。

2.1.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2.2视频技术规格

2.2.1视频信号源

2.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2音频信号源

2.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2.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2.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2.4.4必须是双声道。

2.2.5外挂字幕文件

2.2.4.1字幕文件格式:独立的 SRT 格式的字幕文件;

2.2.4.2字幕的行数要求:每种语言只有一行字幕;

2.2.4.3字幕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 4:3 的,每行不超过 15个字;画幅比为 16:9 的,每行不超过 20 个字;

2.2.4.4字幕的位置:保持每屏字幕出现位置一致;

2.2.4.5字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2.2.4.6字幕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2.2.4.7字幕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2.2.4.8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2.2.6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2.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及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2.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4)二维动画

功能要求:

二维动画资源,应通过对专业特点的分析,充分调研专业涉及的教学和实际工作场景,运用了科学的原画设定方法,制定符合专业的角色、场景、道具等原画设计,创设职业岗位相关情景,采用丰富的动画表现形式,与专业特点和谐统一。单个视频时长1-2分钟。

技术要求:

2.1原画设计:使用Adobe Photoshop CC2020、Adobe Illustrator 2020、Sai进行角色,场景、道具、视频包装等设计绘制。

2.2分镜设计:根据脚本内容,详细分析,运用Adobe Photoshop CC2020、Storyboarder v3.0.0或纸质分镜头,绘制分镜,呈现影片初步效果。

2.3动态分镜Layout:根据分镜头脚本与动作设计,通过更深入具体的描述刻画,形成Layout,并运用已设计的角色、场景、道具在Adobe Animate、Adobe After Effects 、万彩动画大师、MOHO、Flash中制作出动画片段,动画表现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基本运动规律。

2.4动画设计: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2.5后期合成:使用使用Adobe After Effect、Adobe premiere、将已制作动画镜头进行合成、剪辑,添加音乐音效,最终生成动画文件,动画的帧率都为25帧/秒,格式为MP4,总比特率不低于300kdps。

2.6画面尺寸:画面比例应为16:9,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及以上。

2.7品质要求:动画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

2.8动画内容播放过程连续流畅,、节奏合适,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2.9声音录制采用话筒,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

2.10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源代码、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2.11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5)三维动画

功能要求:

三维动画资源,应用以展现复杂的机械设备结构,难于理解的复杂原理,肉眼无法捕捉的微观现象,以及大型工作场景下的作业流程等,使学习者通过观看三维动画,能够更加直观具象的体会理解知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单个视频时长1-2分钟。

技术要求:

2.1建模:使用3DSMax、AutoCAD、Maya、C4D等三维软件进行制作和模型搭建,在确保模型正确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面数,不能出现空点、露面、黑面等问题。

2.2材质贴图:贴图一定是矩形的,分辨率最低不低于256*256的标准比例定制贴图大小,并要求图像清晰、色彩和谐,赋予模型表面特性,体现模型的颜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强度、自发光及粗糙程度等特性。

2.3灯光:使用泛光灯和方向灯,Vray灯,使用三光源设置法,照明场景、投射阴影及增添氛围。

2.4摄影机控制:依照摄影原理在三维动画软件中使用摄影机工具,实现分镜头设计的镜头效果,画面稳定、流畅。

2.5动画:根据分镜头脚本与动作设计,通过更深入具体的描述刻画,形成Layout,并运用已设计的模型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制作出动画片段,动画表现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基本运动规律。

2.6渲染:使用MetalRay、Vray渲染器渲染,渲染形式采用Line-scan扫描方式等,输出图像清晰干净,色彩明快鲜明,要求体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动画要求设置好帧速率,不低于25帧/秒。

2.7后期合成:使用After Effect、premiere、edius后期软件将录制或渲染完成影片素材进行再处理加工,使其能达到需要的效果,包括了静态合成,三维动态特效合成,音效合成,虚拟和现实的合成等。将动画片段、声音等素材,按照分镜头剧本的设计,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最终生成动画文件,动画的帧率都为24帧/秒,格式为MP4。

2.8画面尺寸: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及以上。

2.9动画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特效除外)。

2.10动画内容播放过程连续流畅,、节奏合适,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2.11声音录制采用话筒,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

2.12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2.13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6)视频剪辑

功能要求:

根据提供的课程内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包装,制作符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等功能要求的视频资源,并添加视频片头、片尾以及其他要求添加的素材内容,视频时长应不超过15分钟。

技术要求:

2.1视频信号源

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音频信号源

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3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4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4.4必须是双声道。

2.5外挂字幕文件

2.5.1字幕文件格式:独立的 SRT 格式的字幕文件;

2.5.2字幕的行数要求:每种语言只有一行字幕;

2.5.3字幕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 4:3 的,每行不超过 15个字;画幅比为 16:9 的,每行不超过 20 个字;

2.5.4字幕的位置:保持每屏字幕出现位置一致;

2.5.5字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2.5.6字幕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2.5.7字幕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2.5.8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2.6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及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7)交互动画(二维)

功能要求:

以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现仿真技能点,具有交互功能,交互点不少于10个,以问答、纠错、选择、判断等方式设置一定数量的交互任务,交互内容难度合适,方式有趣、有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手机浏览器进行交互)。

技术要求:

2.1系统架构:系统采用B/S架构。

2.2开发工具:系统应用比较成熟、先进的开发引擎iH5、Adobe Animate、Unity3D等进行研发,具备升级的前景及空间。

2.3开发语言:采用JavaScript、C#等主流开发语言。

2.4UE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软件UE设计,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结构布局合理,流程优化,导航清晰,操作方便,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感强,及时交互,主动交互;

2.5UI设计:软件平面设计要求符合专业和实际场景要求,尽量写实,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内容符合专业特点。

2.6图形元件: 采用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painter等软件进行位图和矢量图形的绘制,确保场景模型和使用素材简洁清晰、色彩和谐。交互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特效除外)。

2.7素材整合:交互中可选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素材:图片、视频、音乐、文本、中文字体、图片序列、幻灯片、GIF、富文本、嵌入网页、全景图、PSD、文件(PDF、Word)。

2.8交互控制:根据交互内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交互方式:点击、手指按下/离开、滑动、鼠标移上/移下、滚轮滚动、键盘按键、摇一摇、重力感应、擦一擦。

2.9音效:系统支持多种类2D音效,包括背景音效、按键提示音、操作提示音、警示音等,合理设置音量、效果音、背景音等开关控制按钮。

2.10兼容性:支持IE、safari、Google、Firefox、360、QQ等常用PC及手机端浏览器。

2.11安全性:系统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手段,确保交互系统应用内各种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12发布格式:Html格式。

运行参数:系统需满足稳定FPS在24帧以上,场景切换流畅,无卡顿感。

2.13部署环境: 应用服务器:CPU:64核及以上; 内存:32GB内存及以上;系统硬盘:100GB及以上;数据硬盘:50TB及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Sever2016及以上。

2.14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源代码、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2.16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8)虚拟仿真实训(三维)

功能要求:

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应依据省、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以虚助实、以实带虚、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用以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避免为虚而虚,有效解决目前课程的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等“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问题。

技术要求:

2.1开发技术要求:

2.1.1技术架构:系统依据教学要求和软件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整体技术架构设计,采用B/S架构,满足web端实训;

2.1.2开发工具:系统应用比较成熟、先进的3D开发引擎Unity3D进行研发,以及Zbrush、3Dmax等前沿开发工具(较新版本),具备升级的前景及空间;

2.1.3开发语言:以C#为主要开发语言。

2.1.3UE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软件UE设计,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结构布局合理,流程优化,导航清晰,操作方便,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感强,及时交互,主动交互;

2.1.4UI设计:软件平面设计要求符合专业和实际场景要求,尽量写实,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内容符合专业特点;

2.1.5系统基于Socket技术,可实现与平台的对接,完成实训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分析;可以按照要求进行云端部署或本地部署;

2.1.6系统具备数字孪生资源库(模型库、场景库、角色库、设备工具库等),支持实训相关资源的快速预览以及快速部署,支持资源的更新以及拓展。

2.1.7安全性:系统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手段,确保平台本身和虚拟仿真系统应用内各种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1.8系统至少具备“浏览”,“训练”,“考核”三种模式:

浏览模式:前进过程中出发危险事件,播放动画,并解说,可关闭。可以根据提供的解说文本自动生成字幕与语音,可以在应用内直接进行编辑,或外部修改文本;

训练模式:操作者可任意选择实训任务,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操作提示指导(配合动画语音视频讲解功能),完成实训操作,并可反复进行训练;

考核模式:

在情景中考核,完成训练;

建立考题资源库考核模式下,设置时间,分数等机制,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并适当的减少提示内容,增加考核的难度和效果。

2.1.9系统需具备完善的命名规则,所有模型、材质球、节点都以英文、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不能出现中文、中文标点符号等,系统贴图命名、材质球命名、模型名称需要保持一致。

2.1.10全中文操作界面,包括系统菜单、用户手册等;

2.2美术技术要求:

2.2.1采用PBR材质,基于物理的着色(Physically Based Shading)技术,最大程度还原虚拟环境,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提高用户沉浸感。采用LOD技术处理复杂场景的绘制,使软件运行更加流畅,分层级处理系统渲染效果;

2.2.2采用三维模型构建场景及物体,物体多边形面数(poly)控制在≤30 万面,支持多种分辨率(1280×720,1600×900,1920×1080)确保用户体验;

2.2.3使用Zbrush软件制作高模,完成高精度细节,之后用TopoGun拓扑低模,完成的模型至少有AlbedoTransparency,SpecularSmoothness,Normal贴图。

2.2.4采用PostProcess进行场景后处理;

2.2.5虚拟人物满足人设需求,着装符合角色身份;

2.2.6采用3Dmax进行虚拟人物动作设计与调节;

2.2.7场景内模型不能有闪面、重面、破面,不能有多边面,保证场景演示无闪烁现象;

2.2.8要求必须标准化建模,场景及道具设备模型要做到最大优化,以保证系统流畅运行;

2.3交互技术要求:

2.3.1复杂场区提供小地图功能及多视角切换以及场景自由到达与快速到达功能;

2.3.2应用AnimationRigging实现结构的反向动力学控制,采用BlendTree技术创建角色深度动画混合树,使虚拟人物动作更加真实,能完全灵活自主控制;

2.3.3虚拟仿真由“虚拟环境+虚拟物体+虚拟设备+虚拟人物”构成,能够模拟完成设定的实训任务,可自由操作控制虚拟设备,具有多参数可调、非线性实时操作特性,具有内容的自主可选择性;

2.3.4保证工程的完整可扩展性,需要完整的注释说明,代码整洁。

2.3.5具有碰撞检测功能,不能穿越物体;高交互度;高自控度。

2.3.6拓展性要求,软件应做好预留,方便后期增加控制节点。

2.3.7软件采用Addressable开发包实现模块资源,支持内容的动态更新以及良好的GC机制保证,合理利用内存空间,减少用户等待时长。

2.4运行环境要求:

2.4.1在以下运行环境下,仿真运行帧率达到60以上:

2.4.1.1PC端:(跟据应用配置填写)

CPU:不小于Intel Core i5(2.9GHz);

GPU:不小于GTX1060/3G或同等级显卡;

内存:不小于8G;

显卡:不小于GTX1060/3G或同等级显卡;

硬盘大小:不小于500G。

2.4.1.2手机端:

系统:Android 4.4以上版本

CPU:骁龙650同级以上版本

ROM:6G以上

RAM:10G以上

触控:支持多点触控

2.4.2场景切换流畅,无卡顿感;

2.4.3支持多种类2D音效,包括背景音效、按键提示音、操作提示音、警示音等;

2.4.4系统保证在同一特定虚拟环境下不同工艺流程仿真操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4.5软件执行程序可提示系统的异常和错误,可以与常规系统程序同时运行,有一定容错能力;

2.4.6虚拟仿真实训场应具备稳定性,能够满足7*24不间断稳定运行,除非发生断电或者人为意外;

2.4.7系统应用程序须成功加载,人机交互应正常工作,失误率低于1%;

2.4.8应用程序必须摆脱颠簸、抖动和黑色拖尾效应;

2.5服务器环境要求:

2.5.1数据库缓存服务器:

CPU:64核及以上

内存:64GB内存及以上

系统硬盘:200GB及以上

数据硬盘:100TB及以上

2.5.2应用服务器:

CPU:64核及以上

内存:32GB内存及以上

系统硬盘:100GB及以上

数据硬盘:50TB及以上

2.5.3文件服务器:

CPU:64核及以上

内存:32GB内存及以上

系统硬盘:100GB及以上

数据硬盘:150TB及以上

2.6交付要求:

2.6.1提供系统开发(自需求调研、系统设计、方案论证、系统测试至系统验收)全过程的工作环境,并负责给予采购方业务指导,提供完整的业务需求和资料;

2.6.2系统文件包括:

2.6.2.1开发进度月报(或定期提交系统开发进展报告);

2.6.2.2软件问题报告;

2.6.2.3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2.6.2.4程序源代码;

2.6.2.5试运行期报告。

2.6.3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2.6.3.1提供系统研制设计阶段、开发阶段、安装调试阶段、维护阶段等技术流程中的详细视频、图片及数据资料;

2.6.4提供系统设计文档包括:

2.6.4.1概要设计说明书;

2.6.4.2详细设计说明书;

2.6.4.3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

2.6.5提供软件使用说明书与系统维护手册,至少包含:

2.6.5.1运行手册;

2.6.5.2功能描述;

2.6.5.3操作指南;

2.6.5.4故障处理方法。

2.6.6提供安装手册,至少包含:

2.6.6.1运行环境;

2.6.6.2系统安装步骤和截图;

2.6.6.3应用系统安装步骤和截图。

9PPT演示文稿

功能要求:

PPT课件资源作为在线课程的一项重要资源,可以方便学习者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以阅读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根据内容文案进行理解、拆分、精简、提炼,将内容整理,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的色调和风格,使内容图形化,可视化。对原始素材进行比例和构图的调整,进行适当的裁剪与校色,最后按照标准,统一风格,逐页美化。以知识认知为目标的课程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演示文稿覆盖度均不得低于90%。

技术要求:

2.1制作原则

2.1.1演示文稿要求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2.1.2页面设置要求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 显示16:9”。

2.1.3整体效果应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2.2字体与字号

字体与字号参照下表:

类型

大标题

主讲信息

一级标题

正文

字体

微软雅黑、大黑、时尚中黑、大隶书等

微软雅黑、黑体等

微软雅黑、黑体、魏碑、大宋等

微软雅黑、中宋等

字号

50-80

32-48

44-60

28-36

2.3版心与版式

每页四周留出空白,应避免内容顶到页面边缘,边界需预留适当的安全区域。

2.4背景

2.4.1背景色以简洁适中的饱和度为主(颜色保持在背景色系内);

2.4.2背景和场景不宜变化过多;

2.4.3文字、图形等内容应与背景对比醒目。

2.5色调

2.5.1色彩的选配应与课程科目主旨相吻合;

2.5.2每一短视频或一系列短视频在配色上应体现出系统性,可选一种主色调再加上一至两种辅助色进行匹配;

2.5.3同一屏里文字不宜超出三种颜色。

2.6字距与行距

2.6.1标题:在文字少的情形下,字距放宽一倍体现舒展性;

2.6.2正文:行距使用 1 行或 1.5 行,便于阅读。

2.7配图

2.7.1图像应清晰并能反映出内容主题思想,分辨率应达到72dpi 以上;

2.7.2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防止变形;

2.7.3图形使用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8修饰

2.8.1细线条的运用比粗线条更显精致;

2.8.2扁平式的装饰更接近时代审美;

2.8.3有趣味的装饰通常更能吸引人。

2.9版权来源

素材选用注意版权,涉及版权问题须加入“版权来源”信息。

10)宣传片视频

功能要求:

宣传片视频应以以更加具象的方式向学习者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现课程价值、课程定位、课程结构、学习方法,并可以整体展现教学团队,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针对宣传视频的开发,应进行台词讲稿与分镜头本的设计和编写,团队宣讲台词的排练,摄影制作团队负责现场进行出镜动作的指导,并配合后期接入的素材特效效果,进行统一的导演策划和编排指导,使整个团队和课程情况完整清晰的呈现。课程宣传视频时长不宜过长,单个视频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

技术要求:

2.1视频拍摄要求:

2.1.1利用4K及以上摄像机在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三个机位录制。收音麦克、灯光。

2.1.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1.3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 PPT 配音。

2.1.4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2.1.5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2.1.6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1.7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2.1.8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2.2视频制作要求:

2.2.1视频信号源

2.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2音频信号源

2.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2.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2.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2.4.4必须是双声道。

2.2.5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2.6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2.7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10)图片处理美化

功能要求:

教学图片素材资源,包括结构图、施工图纸、设计图纸、设备图纸、原理动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等教学用图,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处理、美化。

技术要求:

2.1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

2.2尺寸:1920X1080像素,建议提供同比例大图;位深:24 位;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 dpi。

2.3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PNG、JPG等。

(11)文本排版美化

功能要求:

文本素材资源,包括课程简介、团队介绍、教学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拓展学习、模块导学、专题导学、学习目标、技能目标、教案、练习测验、考试试题等文本资源,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需要提供排版处理、美化。

技术要求:

2.1纯文本采用UTF-8编码或GB18030编码。

2.2存储格式:DOC(word97-2003版本)。

2.3排版格式:

格式

标准

版面整体设置

页面大小:A4;页边距:上2.5,下2.5,左2.7,右2.7

页码

页脚右侧,小五宋体;页眉页脚:不需要添加

标题格式

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行间距28磅,段后0.5行

一级标题:小三黑体,左对齐,行间距26磅,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分别0.5行和0.2行

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行间距22磅,缩进2个汉字

三级以上标题:小四号宋体,左对齐,行间距22磅,缩进2个汉字

正文格式

小四号宋体,左对齐,行间距22磅;标点用中文半角

插图格式

图片在页面中居中对齐,图片与上下文字距离分别约0.6cm;图片标题在图片下方约0.5cm,并有编号,距图片距离适当,五号宋体加粗;正文中引用图片时应指明图号

表格格式

表格布局:页面居中,文档中所有表格宽度尽量一致,具体宽度应比其上下段落宽度略小,据上下段落距离0.6cm;表格标题:表格应有标题,居中小四宋体加粗,其与表格距离段后0.5行;表格框线:外框宽度1.5磅,内框宽度取Word默认值;单元格:五号或小五宋体,行间距20磅或18磅,栏目名称左右上下居中,栏目内容对齐方式酌情;单元格内文字块与单元格上下左右边框距离适当,不能过小;栏目名称断行后不能出现断词现象。

 

计算机类国家级精品课升级改造建设要求:

1.建设内容及总体要求:

1.1建设内容:本项目对计算机类3门已建课程进行课程升级改造,分别为:《局域网应用实训》、《动画运动规律》、《数字后期技术》。

课程名称

项目建设资源清单(个数)

PPT美化

微课视频

宣传片

课堂

实录

实操视频

二维动画

三维动画

小游戏

其他

局域网应用实训

0

10

0

0

0

10

0

0

 

动画运动规律

0

0

0

0

0

0

0

0

虚拟仿真交互动画8

数字后期技术

52

52

0

0

0

0

0

0

出镜视频头、尾优化52个,教案美化52个。

1.2总体要求:

①投标人须同时提供视频、动画、PPT等资源制作源文件。并按照课程建设负责人的要求将课程建设内容上传至学校指定的平台。

②拍摄成品总体要求:视频图像清晰,景别合理,剪辑流畅,画面优美,字幕同步,视频文件大小适中,适合网络播放。

③投标人能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视频拍摄和制作任务。

④每门课程中教学视频、实操视频、动画和PPT数量不得低于要求数。

⑤投标人课程团队有课程思政开发经验,能够帮助老师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成课程建设要求。

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须注重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时效性,追求改革理念的前沿性与创新性,深入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融入“1+X”证书相关标准。

⑦录制方式及设备

(1)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单或多机位,具备广播级水准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设备要同型同款,保证录制效果的一致性。主机位用于拍摄教师全景,辅助机位拍摄教师特写、板书以及多媒体信息。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拍摄场地为教学实境或摄影棚,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采用单一背景,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3)录音设备要求使用若干个话筒,保证师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⑧制作团队及服务要求

(1)投标方应安排教学设计专家团队及经验丰富的课程制作开发团队,承担项目任务,团队各成员必须充分理解教学视频和动画的制作和运营特点。

(2)制作团队与学校课程团队共同完成视频和动画的脚本制作,必须在拍摄之前与教学团队就资源脚本提案做充分沟通,能够为主讲教师脚本设计提供展现形式,协助教师梳理知识点、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团队完整负责课程拍摄以及后期制作(剪辑、修改、特效、包装、动画制作、录音合成、字幕),直至主讲教师审核通过。并确保所制作的资源在技术层面与国家主流MOOC平台相兼容,制作团队必须做好该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⑨拍摄场地及人员的要求

(1)投标人需根据视频拍摄的需求,提供拍摄场地或在采购方指定的地点搭设包括背景屏幕、提词器、录像(录音)设备、灯光和相关控制设备的录影棚,录影棚环境应能满足视频拍摄要求,并承诺在合同期内免费提供课程拍摄使用,投标人报价需提供录影棚的设计方案。

(2)投标人需根据采购方对于视频的实际教学要求,提出合理建议,共同确定符合课程特点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绿幕抠像、现场实录、视频讲座等形式。

(3)投标人需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咨询指导,并指派专人负责辅助采购方教师进行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教学视频、教学资料、团队介绍、课堂讨论、测验、作业、试卷、考核办法、拓展资源等课程运行所必须的相关课程材料的收集、整理、美化、上传等工作,保障课程顺利上线运行。

(4)投标人为参与视频录制的人员提供化妆服务,以达到优质的拍摄效果。

(5)投标人需安排人员,对采购方提供的授课PPT课件进行美化处理,以适应视频拍摄的需求。

(6)投标人需安排专职人员对采购方编写脚本进行指导,24小时响应咨询需求,并对视频拍摄对象进行必要的语言、语音、动作的指导。为老师开至少 1-2 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拍摄情况确定)的视频录制、脚本编写讲座、指导课程;和老师展开至少2-3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拍摄情况确定)的视频录制、脚本制作的讨论分析,每次不少于2小时。

(7)投标人应设置一名专职负责人员负责与采购方进行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事项的沟通工作。沟通工作包括所涉及的投标人方的各种人员,及其他涉及到的人员沟通和设备调配使用的相关事宜。

2.课程资源制作标准要求

(1)微课视频

功能要求:

微课视频服务于单一的知识点学习任务,表现形式可以包含现场授课式、虚拟抠像式、2D/3D动画式、情景剧式、布景实拍式、公开讲堂式、交互大屏式、虚拟空间式等各类形式一种或几种,单个视频时长一般设置不超过15分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需要可适当增减。建议教师以出镜的方式进行讲授,整门课程知识点教学录像覆盖度不低于90%

技术要求:

2.1视频拍摄要求:

2.1.1利用4K及以上摄像机在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三个机位录制。收音麦克、灯光。

2.1.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1.3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 PPT 配音。

2.1.4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2.1.5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2.1.6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2.1.7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2.1.8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2.2视频制作要求:

2.2.1视频信号源

2.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2音频信号源

2.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2.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2.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2.4.4必须是双声道。

2.2.4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2.5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2.6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2)二维动画

功能要求:

二维动画资源,应通过对特点的分析,充分调研涉及的教学和实际工作场景,运用了科学的原画设定方法,制定符合的角色、场景、道具等原画设计,创设职业岗位相关情景,采用丰富的动画表现形式,与特点和谐统一。视频时长1-2分钟。

技术要求:

2.1原画设计:使用Adobe Photoshop CC2020、Adobe Illustrator 2020、Sai进行角色,场景、道具、视频包装等设计绘制。

2.2分镜设计:根据脚本内容,详细分析,运用Adobe Photoshop CC2020、Storyboarder v3.0.0或纸质分镜头,绘制分镜,呈现影片初步效果。

2.3动态分镜Layout:根据分镜头脚本与动作设计,通过更深入具体的描述刻画,形成Layout,并运用已设计的角色、场景、道具在Adobe Animate、Adobe After Effects 、万彩动画大师、MOHO、Flash中制作出动画片段,动画表现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基本运动规律。

2.4动画设计: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2.5后期合成:使用使用Adobe After Effect、Adobe premiere、将已制作动画镜头进行合成、剪辑,添加音乐音效,最终生成动画文件,动画的帧率都为25帧/秒,格式为MP4,总比特率不低于300kdps。

2.6画面尺寸:画面比例应为16:9,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及以上。

2.7品质要求:动画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

2.8动画内容播放过程连续流畅,、节奏合适,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2.9声音录制采用话筒,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

2.10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源代码、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2.11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3)视频剪辑

功能要求:

根据提供的课程内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包装,制作符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等功能要求的视频资源,并添加视频片头、片尾以及其他要求添加的素材内容,视频时长应不超过15分钟。

技术要求:

2.1视频信号源

2.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2.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2音频信号源

2.2.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2.2电平指标:-2db —— -8db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2.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2.2.3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2.2.4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2.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3.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 MP4 格式。

2.3.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2.3.3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2.3.4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 的,选定 4:3

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或 1920×1080 的,选定 16:9

2.3.5视频帧率不低于25 帧/秒

2.3.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2.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4.1音频压缩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

2.4.2采样率不低于 44KHz

2.4.3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2.4.4必须是双声道。

2.5外挂字幕文件

2.5.1字幕文件格式:独立的 SRT 格式的字幕文件;

2.5.2字幕的行数要求:每种语言只有一行字幕;

2.5.3字幕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 4:3 的,每行不超过 15个字;画幅比为 16:9 的,每行不超过 20 个字;

2.5.4字幕的位置:保持每屏字幕出现位置一致;

2.5.5字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2.5.6字幕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2.5.7字幕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2.5.8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2.6封装。采用 MP4 封装。

2.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及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2.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4)交互动画(二维)

功能要求:

以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现仿真技能点,具有交互功能,交互点不少于10个,以问答、纠错、选择、判断等方式设置一定数量的交互任务,交互内容难度合适,方式有趣、有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手机浏览器进行交互)。

技术要求:

2.1系统架构:系统采用B/S架构。

2.2开发工具:系统应用比较成熟、先进的开发引擎iH5、Adobe Animate、Unity3D等进行研发,具备升级的前景及空间。

2.3开发语言:采用JavaScript、C#等主流开发语言。

2.4UE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软件UE设计,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结构布局合理,流程优化,导航清晰,操作方便,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感强,及时交互,主动交互;

2.5UI设计:软件平面设计要求符合专业和实际场景要求,尽量写实,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内容符合专业特点。

2.6图形元件: 采用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painter等软件进行位图和矢量图形的绘制,确保场景模型和使用素材简洁清晰、色彩和谐。交互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特效除外)。

2.7素材整合:交互中可选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素材:图片、视频、音乐、文本、中文字体、图片序列、幻灯片、GIF、富文本、嵌入网页、全景图、PSD、文件(PDF、Word)。

2.8交互控制:根据交互内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交互方式:点击、手指按下/离开、滑动、鼠标移上/移下、滚轮滚动、键盘按键、摇一摇、重力感应、擦一擦。

2.9音效:系统支持多种类2D音效,包括背景音效、按键提示音、操作提示音、警示音等,合理设置音量、效果音、背景音等开关控制按钮。

2.10兼容性:支持IE、safari、Google、Firefox、360、QQ等常用PC及手机端浏览器。

2.11安全性:系统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手段,确保交互系统应用内各种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12发布格式:Html格式。

运行参数:系统需满足稳定FPS在24帧以上,场景切换流畅,无卡顿感。

2.13部署环境: 应用服务器:CPU:64核及以上; 内存:32GB内存及以上;系统硬盘:100GB及以上;数据硬盘:50TB及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Sever2016及以上。

2.14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源代码、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2.16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5)虚拟仿真实训(三维)

功能要求:

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应依据省、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以虚助实、以实带虚、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用以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避免为虚而虚,有效解决目前课程的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等“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问题。

技术要求:

2.1开发技术要求:

2.1.1技术架构:系统依据教学要求和软件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整体技术架构设计,采用B/S架构,满足web端实训;

2.1.2开发工具:系统应用比较成熟、先进的3D开发引擎Unity3D进行研发,以及Zbrush、3Dmax等前沿开发工具(较新版本),具备升级的前景及空间;

2.1.3开发语言:以C#为主要开发语言。

2.1.3UE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软件UE设计,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结构布局合理,流程优化,导航清晰,操作方便,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感强,及时交互,主动交互;

2.1.4UI设计:软件平面设计要求符合专业和实际场景要求,尽量写实,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内容符合专业特点;

2.1.5系统基于Socket技术,可实现与平台的对接,完成实训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分析;可以按照要求进行云端部署或本地部署;

2.1.6系统具备数字孪生资源库(模型库、场景库、角色库、设备工具库等),支持实训相关资源的快速预览以及快速部署,支持资源的更新以及拓展。

2.1.7安全性:系统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手段,确保平台本身和虚拟仿真系统应用内各种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1.8系统至少具备“浏览”,“训练”,“考核”三种模式:

浏览模式:前进过程中出发危险事件,播放动画,并解说,可关闭。可以根据提供的解说文本自动生成字幕与语音,可以在应用内直接进行编辑,或外部修改文本;

训练模式:操作者可任意选择实训任务,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操作提示指导(配合动画语音视频讲解功能),完成实训操作,并可反复进行训练;

考核模式:

在情景中考核,完成训练;

建立考题资源库考核模式下,设置时间,分数等机制,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并适当的减少提示内容,增加考核的难度和效果。

2.1.9系统需具备完善的命名规则,所有模型、材质球、节点都以英文、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不能出现中文、中文标点符号等,系统贴图命名、材质球命名、模型名称需要保持一致。

2.1.10全中文操作界面,包括系统菜单、用户手册等;

2.2美术技术要求:

2.2.1采用PBR材质,基于物理的着色(Physically Based Shading)技术,最大程度还原虚拟环境,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提高用户沉浸感。采用LOD技术处理复杂场景的绘制,使软件运行更加流畅,分层级处理系统渲染效果;

2.2.2采用三维模型构建场景及物体,物体多边形面数(poly)控制在≤30 万面,支持多种分辨率(1280×720,1600×900,1920×1080)确保用户体验;

2.2.3使用Zbrush软件制作高模,完成高精度细节,之后用TopoGun拓扑低模,完成的模型至少有AlbedoTransparency,SpecularSmoothness,Normal贴图。

2.2.4采用PostProcess进行场景后处理;

2.2.5虚拟人物满足人设需求,着装符合角色身份;

2.2.6采用3Dmax进行虚拟人物动作设计与调节;

2.2.7场景内模型不能有闪面、重面、破面,不能有多边面,保证场景演示无闪烁现象;

2.2.8要求必须标准化建模,场景及道具设备模型要做到最大优化,以保证系统流畅运行;

2.3交互技术要求:

2.3.1复杂场区提供小地图功能及多视角切换以及场景自由到达与快速到达功能;

2.3.2应用AnimationRigging实现结构的反向动力学控制,采用BlendTree技术创建角色深度动画混合树,使虚拟人物动作更加真实,能完全灵活自主控制;

2.3.3虚拟仿真由“虚拟环境+虚拟物体+虚拟设备+虚拟人物”构成,能够模拟完成设定的实训任务,可自由操作控制虚拟设备,具有多参数可调、非线性实时操作特性,具有内容的自主可选择性;

2.3.4保证工程的完整可扩展性,需要完整的注释说明,代码整洁。

2.3.5具有碰撞检测功能,不能穿越物体;高交互度;高自控度。

2.3.6拓展性要求,软件应做好预留,方便后期增加控制节点。

2.3.7软件采用Addressable开发包实现模块资源,支持内容的动态更新以及良好的GC机制保证,合理利用内存空间,减少用户等待时长。

2.4运行环境要求:

2.4.1在以下运行环境下,仿真运行帧率达到60以上:

2.4.1.1PC端:(跟据应用配置填写)

CPU:不小于Intel Core i5(2.9GHz);

GPU:不小于GTX1060/3G或同等级显卡;

内存:不小于8G;

显卡:不小于GTX1060/3G或同等级显卡;

硬盘大小:不小于500G。

2.4.1.2手机端:

系统:Android 4.4以上版本

CPU:骁龙650同级以上版本

ROM:6G以上

RAM:10G以上

触控:支持多点触控

2.4.2场景切换流畅,无卡顿感;

2.4.3支持多种类2D音效,包括背景音效、按键提示音、操作提示音、警示音等;

2.4.4系统保证在同一特定虚拟环境下不同工艺流程仿真操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4.5软件执行程序可提示系统的异常和错误,可以与常规系统程序同时运行,有一定容错能力;

2.4.6虚拟仿真实训场应具备稳定性,能够满足7*24不间断稳定运行,除非发生断电或者人为意外;

2.4.7系统应用程序须成功加载,人机交互应正常工作,失误率低于1%;

2.4.8应用程序必须摆脱颠簸、抖动和黑色拖尾效应;

2.5服务器环境要求:

2.5.1数据库缓存服务器:

CPU:64核及以上

内存:64GB内存及以上

系统硬盘:200GB及以上

数据硬盘:100TB及以上

2.5.2应用服务器:

CPU:64核及以上

内存:32GB内存及以上

系统硬盘:100GB及以上

数据硬盘:50TB及以上

2.5.3文件服务器:

CPU:64核及以上

内存:32GB内存及以上

系统硬盘:100GB及以上

数据硬盘:150TB及以上

2.6交付要求:

2.6.1提供系统开发(自需求调研、系统设计、方案论证、系统测试至系统验收)全过程的工作环境,并负责给予采购方业务指导,提供完整的业务需求和资料;

2.6.2系统文件包括:

2.6.2.1开发进度月报(或定期提交系统开发进展报告);

2.6.2.2软件问题报告;

2.6.2.3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2.6.2.4程序源代码;

2.6.2.5试运行期报告。

2.6.3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2.6.3.1提供系统研制设计阶段、开发阶段、安装调试阶段、维护阶段等技术流程中的详细视频、图片及数据资料;

2.6.4提供系统设计文档包括:

2.6.4.1概要设计说明书;

2.6.4.2详细设计说明书;

2.6.4.3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

2.6.5提供软件使用说明书与系统维护手册,至少包含:

2.6.5.1运行手册;

2.6.5.2功能描述;

2.6.5.3操作指南;

2.6.5.4故障处理方法。

2.6.6提供安装手册,至少包含:

2.6.6.1运行环境;

2.6.6.2系统安装步骤和截图;

2.6.6.3应用系统安装步骤和截图。

(6)PPT演示文稿

功能要求:

PPT课件资源作为在线课程的一项重要资源,可以方便学习者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以阅读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根据内容文案进行理解、拆分、精简、提炼,将内容整理,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的色调和风格,使内容图形化,可视化。对原始素材进行比例和构图的调整,进行适当的裁剪与校色,最后按照标准,统一风格,逐页美化。以知识认知为目标的课程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演示文稿覆盖度均不得低于90%。

技术要求:

2.1制作原则

2.1.1演示文稿要求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2.1.2页面设置要求符合高清格式比例,幻灯片大小为“全屏 显示16:9”。

2.1.3整体效果应风格统一、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2.2字体与字号

字体与字号参照下表:

类型

大标题

主讲信息

一级标题

正文

字体

微软雅黑、大黑、时尚中黑、大隶书等

微软雅黑、黑体等

微软雅黑、黑体、魏碑、大宋等

微软雅黑、中宋等

字号

50-80

32-48

44-60

28-36

2.3版心与版式

每页四周留出空白,应避免内容顶到页面边缘,边界需预留适当的安全区域。

2.4背景

2.4.1背景色以简洁适中的饱和度为主(颜色保持在背景色系内);

2.4.2背景和场景不宜变化过多;

2.4.3文字、图形等内容应与背景对比醒目。

2.5色调

2.5.1色彩的选配应与课程科目主旨相吻合;

2.5.2每一短视频或一系列短视频在配色上应体现出系统性,可选一种主色调再加上一至两种辅助色进行匹配;

2.5.3同一屏里文字不宜超出三种颜色。

2.6字距与行距

2.6.1标题:在文字少的情形下,字距放宽一倍体现舒展性;

2.6.2正文:行距使用 1 行或 1.5 行,便于阅读。

2.7配图

2.7.1图像应清晰并能反映出内容主题思想,分辨率应达到72dpi 以上;

2.7.2图片不可加长或压窄,防止变形;

2.7.3图形使用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8修饰

2.8.1细线条的运用比粗线条更显精致;

2.8.2扁平式的装饰更接近时代审美;

2.8.3有趣味的装饰通常更能吸引人。

2.9版权来源

素材选用注意版权,涉及版权问题须加入“版权来源”信息。

(7)图片处理美化

功能要求:

教学图片素材资源,包括结构图、施工图纸、设计图纸、设备图纸、原理动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等教学用图,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处理、美化。

技术要求:

2.1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

2.2尺寸:1920X1080像素,建议提供同比例大图;位深:24 位;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 dpi。

2.3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PNG、JPG等。

12文本排版美化

功能要求:

文本素材资源,包括课程简介、团队介绍、教学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拓展学习、模块导学、专题导学、学习目标、技能目标、教案、练习测验、考试试题等文本资源,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需要提供排版处理、美化。

技术要求:

2.1纯文本采用UTF-8编码或GB18030编码。

2.2存储格式:DOC(word97-2003版本)。

2.3排版格式:

格式

标准

版面整体设置

页面大小:A4;页边距:上2.5,下2.5,左2.7,右2.7

页码

页脚右侧,小五宋体;页眉页脚:不需要添加

标题格式

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行间距28磅,段后0.5行

一级标题:小三黑体,左对齐,行间距26磅,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分别0.5行和0.2行

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行间距22磅,缩进2个汉字

三级以上标题:小四号宋体,左对齐,行间距22磅,缩进2个汉字

正文格式

小四号宋体,左对齐,行间距22磅;标点用中文半角

插图格式

图片在页面中居中对齐,图片与上下文字距离分别约0.6cm;图片标题在图片下方约0.5cm,并有编号,距图片距离适当,五号宋体加粗;正文中引用图片时应指明图号

表格格式

表格布局:页面居中,文档中所有表格宽度尽量一致,具体宽度应比其上下段落宽度略小,据上下段落距离0.6cm;表格标题:表格应有标题,居中小四宋体加粗,其与表格距离段后0.5行;表格框线:外框宽度1.5磅,内框宽度取Word默认值;单元格:五号或小五宋体,行间距20磅或18磅,栏目名称左右上下居中,栏目内容对齐方式酌情;单元格内文字块与单元格上下左右边框距离适当,不能过小;栏目名称断行后不能出现断词现象。

 

包号/序号:004/01

服务内容:商务通识类精品课资源建设及运行管理服务

一、课程概况:

1、《劳动教育与实践》:PPT美化32个,微课视频16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3个,实操视频10个,小游戏1个。

2、《智慧物流维修与保养实训》:PPT美化10个,微课视频10个,宣传片1个,实操视频3个,二维动画10个。

3、《跨境电商运营》:PPT美化25个,微课视频25个,宣传片1个,小游戏5个。

4、《智慧物流设备安装与调试》:PPT美化10个,微课视频10个,宣传片1个,实操视频3个,二维动画10个。

5、《仓储管理实务》:PPT美化13个,微课视频13个,宣传片1个,二维动画5个,小游戏2个。

6、《韩语语音实训》:PPT美化40个,微课视频20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1个,二维动画16个,小游戏8个。

7、《军事理论》:PPT美化15个,微课视频15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2个。

8、《中国共产党党史》:PPT美化8个,微课视频24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2个。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PT美化26个,微课视频78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2个。

10、《思想道德与法治》:PPT美化21个,微课视频47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3个。

11、《音乐鉴赏》:PPT美化8个,微课视频8个,宣传片1个,课堂实录8个,二维动画4个,小游戏6个。

二、总体要求:

(一)课程设计要求

1.制作方需提供课程编导,协同课程主要负责人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计,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根据课程的内容来彰显课程的特色。

2.以知识点组织课程内容,每个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内容为5-15分钟,超过15分钟的,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二维动画每个内容1-3分钟,课堂实录每个50分钟以内。

3.制作方负责课程编导与收集课程教师所需的课程章节和知识点材料,收集材料如:PPT、视频、文档、老师资料以及一些辅助课程的拓展资料。

4.课程编导与课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策划制作效果,选择场地、协调拍摄注意事项等问题。

(二)课程前期准备

1.课程制作团队为课程教学团队人员进行不少于2次的前期拍摄培训;

2.根据教学团队人员需求进行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试拍样片,制定拍摄场地、视频拍摄模式、拍摄时间计划等;

3.主讲教师人选由教学团队根据课程需要决定,制作团队可根据教学效果及制作经验提出合理建议;

4.制作团队根据课程制作要求设计场景、机位、灯光等技术支持。

(三)课程拍摄制作要求

1.视频总体要求:

每门课制作方需完成要求的制作个数,视频课程成片总时长根据课程需要制定。根据课程需要,制作相应的视频。采用PR、EDUIS、AE、AU、FLASH、3DMAX、达芬奇等软件后期制作,PS、PPT等软件辅助美化。

2.拍摄要求:

2.1摄像机要求不低于高清数字设备,电影机拍摄宣传片,提供航拍,斯坦尼康稳定器,铺设滑轨,配备摄影镝灯,切换台,若干个话筒、挑杆和配套的高清后期制作设备及虚拟录播系统。根据课程内容要求,配备摄像机台数及相应的摄像师。

2.2根据课程内容要求,配备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话筒,保证主讲教师及与课程相关人员声音清晰。

2.3后期制作时,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原素材进行视、音频加工处理。

3.后期制作要求:

3.1根据每个课程的内容提供片头案例策划,时长10-15秒,片头特效;包含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3.2后期特效保证画面美观、色彩真实,符合摄影构图规则。老师视频必须具备人物特写、知识点特效展示、人物中景等场景。场景切换自然流畅,色彩无突变,画面无晃动、抖动、模糊聚焦和镜头频繁拉伸等,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

3.3使用专业的非线性编辑(1920*50M/S)系统对源视频进行最基本的处理(如剪辑、抠像、颜色校正、双声道处理)。

3.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电平指标范围为-2db至-8db,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3.5素材处理:为视频素材提供片段删减、段落顺序重组、历史素材并入、相关素材引入组合等。

3.6特效处理:为视频素材编辑过程中加入转场特技、蒙太奇效果、多画面、画中画效果、视频画面调色等。

3.7字幕处理:为视频素材添加Logo、中外文字幕、说明字幕、修饰字幕、滚动字幕、挂角字幕等等。

3.8音频处理:为视频素材添加背景音乐、特效音乐、专业播音员多语种配音解说、对口型配音、配乐。

3.9包装处理:为视频素材剪辑后全方位特效包装,蒙太奇效果、Flash片头片尾、形象标识特效等等。

3.10成品输出--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输出到各种格式的录像带、播出带,压制或刻录至DVD、VCD,或输出各种格式的数据文件。

3.11所有课程素材及课程制作的视频版权归属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有。

4.剪辑标准:

4.1视频信号源

4.1.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4.1.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4.1.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1.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 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4.2音频信号源

4.2.1声道: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2声道。

4.2.2电平指标-2db —— -8db,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4.2.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2.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4.2.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四)教程制作要求

1.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1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使用二次编码。

1.2视频码流率:码流率5000kbps以上。

1.3视频分辨率:1080p高清(1920×1080)。

1.4压缩码率>800kb,<1024kb。

1.5视频画幅宽高比为16:9,在同一课程中,应统一画幅的宽高比,不得混用。

1.6视频帧率不低于25fps。

1.7成片格式为采用MP4格式,提供片头设计和制作,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公司应保留全部母带级别文件,至少一年。

2.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2.1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2.2采样率48KHz。

2.3音频码流率256kbps (恒定)。

2.4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2声道。

3.课程介绍宣传片要求:不超过3分钟的课程介绍,要求能够较充分的反映课程的主要内容概况,集、形、声、色、动态于一体,生动直观、易于接受、感染力强、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富有新意。

4.课程制作结束后,制作方需将课程音视频文件及相关课程资源能够在省级、国家级等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共享平台上传应用。

5.小游戏参数

1)H5小游戏内容

教学知识互动H5小游戏项目主要包括:音乐专业、韩语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仓储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劳动教育类五种专业,使学生不仅可以更多元、更轻松地了解相关的专业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完成小游戏放松心情。

2)要求及标准

1)设计部分

H5小游戏主界面设计,包括初始页面设计、元素设计、功能布局及游戏模块UI设计、图文展示设计、内容排版设计等。

2)技术制作部分

支持PC及移动端展示,展示内容包括H5小游戏内容详细信息(包括简介等各项文字信息、页面、高清图片及文字信息、展品标注等)。H5小游戏技术采用HTML5技术,运用html、css、javascript等开发语言实现。系统后台需要预置数据库,通过接口向前端传输数据。

3)标准

可通过点击实现互动,支持基本交互功能。

支持题库上传。

平台发布要求:HTML版本,可支持在IOS、安卓系统浏览;可根据不同的系统和设备,能够自适应切换分辨率,以达到最好的交互效果。

(五)课程上线运行要求

1.网络课程建设

1.1运行平台满足课程介绍、封面、教学要求、教师团队可编辑、页面操作灵活方便;

1.2运行平台支持mp4、flv、vob、f4v等高清视频上传后自动转码;

1.3运行平台提供可视化的公式编辑器,可以在线进行公式的录入与编辑;

1.4运行平台上传后的视频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二次编辑;

1.5运行平台支持课程辅助资料上传,如图书、图片、期刊类资源上传;

2.学习过程控制与管理

2.1运行平台可以统计视频观看在线时长;

2.2运行平台可设置倍速播放;

2.3运行平台需具备教学互动相关功能

2.4运行平台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章节时,可以针对此章节做笔记。移动端可以记录笔记,并可以分享给单位、好友,也可以私有。

2.5运行平台可以对任务点、访问数、学生数、讨论数进行统计,并可以查看成绩、作业、章节测验等详细内容;

2.6具有移动客户端,支持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用于手机、Pad等智能移动终端中,实现在线移动学习。

(六)培训及后期服务要求

1.课程拍摄前期,为授课教师进行后期制作简单介绍,拍摄注意事项等课程建设相关培训工作。

2. 配有服务工程师团队及在线客服人员,为课程运行体系做保障。根据课程授课内容,以课程团队为单位,为该课程团队教师介绍类似或相关课程拍摄制作服务案例,并对本团队课程拍摄形式提供方案。

服务工程师:本地化服务,组织校内课程运行平台操作使用的培训,为学校教师提供针对性平台操作使用培训服务。包含平台基础操作系列课程学习、实操细节一对一咨询、实战操作,使授课教师和维护工作人员能完全熟悉并掌握维护技能,及时排除一般的运行故障,组织校内课程推广会,定期向校方进行学情报告解读,沟通课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本校学生服务,解答学生平台操作使用等问题。

3.为授课教师提供pc端、手机端的应用培训,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的签到,抢答,选答,问卷,分享和统计功能。

4.为课程设置独立的门户:课程简介、教学计划、教学团队、教学大纲、片花、运行数据等重要信息。

(七)制作团队人员及技术要求

1.制作团队具有高等学校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制作经验。

2.课程策划人员有不低于20门课程的课程策划经验、有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教学理念和策划意识,能够满足课程的制作要求。

3.拥有高效稳定的制作团队(课程编导、摄像师、灯光师、剪辑师等等专业视频制作人员),摄制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4.拥有技术精良、能够完美展现所制作课程的文化思想内涵特质的后期制作团队。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