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系统完善性维护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12090000340132 发布时间:2022-12-09 文档页数:97页 所需下载券:10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系统完善性维护项目

采购内容及要求

一、(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填写“采购标的”或“项目概况”)

1、建设背景

互花米草作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我省沿海滩涂快速蔓延,严重影响了我省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为了确保互花米草除治工作取得实效,尽快消除互花米草危害,维护我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连续性和生态系统安全,并着眼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实现生态提升,打造美丽自然的生态岸线景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省政府研究出台了《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要全力实现“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其中在“加强监测预警”任务中,提出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协同的监测网络,综合运用遥感影像、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地面巡护措施,开展互花米草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互花米草除治任务进度和成效,发现除治残留和新入侵扩散的增量动态。结合国土资源和林草湿资源年度监测,完善全省互花米草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共享和增量风险预警机制,实现“早发现、早除治”。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和功能。建立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战略性、支撑性、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生态省和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我省林业碳汇的底数不清,增汇潜力、策略不明,计量监测水平不高,还存在数据采集手段落后、时效性差,缺乏本地化的碳汇计量模型和基础数表,难以科学预测未来潜力等问题。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系统平台的建设有利于统筹林业碳汇本底基础数据,更好服务于“双碳”战略;有利于加强林业碳汇项目全流程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打通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互花米草除治攻坚战部署要求,建立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互花米草监测预警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水平,提升我院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能力。根据省林业局统筹部署,由我院配合省林业局相关职能部门拟在已建好的“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系统集成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性维护,提升互花米草监测预警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两项功能。升级开发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与地面调查于一体的互花米草除治监测预警平台,构建互花米草除治专题可视化场景,建立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集中管理与溯源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实现全省范围内互花米草的动态监测预警。充分整合林业历史成果数据和各类专项调查数据,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建设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管理、刑事司法林业碳汇备案与核销等系统模块,实现“一个体系”监测、“一套数”评价、“一张图”管理,推进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常态化、动态化、精准化。

2、投标人应按合同包投标,对同一合同包内所有品目号内容投标时必须完整。评标与授标以合同包为单位。

3、投标报价采用包干价,投标人按本招标文件中的内容要求和现场堪察情况进行报价,投标报价包括:服务费用、其他不可预见费、员工薪资、公司佣金、税费等一切服务所涉及的有关项目的所有费用,以及所有根据合同或其它原因应由投标供应商支付的税金和其它应缴的费用,以及可合理推断的责任和义务,未说明的视为包含在报价内。对本项目实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还要考虑到合同中可能出现的索赔和变更。

4、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的服务要求条款,提供符合或优于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服务。

二、技术要求

1.总体框架设计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系统完善性维护项目(互花米草监测预警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开发是基于大数据、3S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国家林业和草原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规划从数据数据采集、入库、监测、预警、上报、核查等工作业务需求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进行设计,分为五个层级和两个体系,分别是:统一平台层、资源共享库、资源管理层、网络设施层、感知层终端,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是以计算机软件、感知终端与网络通信平台等基础设施为依托,安全保护体系及运行维护与管理为保障,标准规范体系为依据,互花米草和森林碳汇专题数据中心和业务应用平台为核心,建设以信息管理、共享和监测、互花米草任务核查、互花米草除治信息管理、互花米草除治进度、碳汇计算参数管理、碳汇量计算、碳汇样地调查、碳汇核查、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申报和管理等服务为目标的应用平台系统。

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互花米草监测预警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总体框架

2.全省互花米草除治监测预警子模块

(1)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功能图解如下:

①系统概况

1)地图浏览: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

2)底图加载:加载天地图卫星影像图层与矢量图层;

3)资源图层加载:加载福建省基于野外调查数据与长时间序列的多源遥感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DOM数据等)的互花米草时空分布数据集、治理数据等的图层;

4)空间查询:支持在地图上点击,查询该位置对应互花米草的详细属性信息;

5)搜索查询:支持地名与经纬度坐标搜索查询,可在地图上定位对应搜索的位置;

6)统计分析:统计各行政区范围内互花米草面积数据,并以图表等形式展示;

7)其他:面积量算、长度量算、坐标量算、鼠标对应经纬度坐标展示、地图输出、信息标注、图层编辑。

②互花米草信息动态监测

互花米草信息动态监测通过接入系统的监测数据,经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互花米草分布情况,通过地图图层、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示结果。

1)动态图层加载:以时间轴形式展示各时刻(更新年度等)的互花米草信息图层数据;

2)地块属性动态查询:在地图上点击查询某地块,可查询该地块历史属性数据以及相应的几何图形,对于变化的属性值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别显示;

3)数据统计分析:针对选择区域不同时期互花米草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表等形式展示。

③监测图层数据管理

互花米草监测图层主要以多源遥感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DOM数据等)为主,监测图层数据管理包括图层数据文件上传、图层数据处理以及最后的图层数据发布,将上传的原始遥感数据文件最后处理成为各应用端可以加载访问的地图图层服务。

监测图层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需求:

1)图层数据管理:包括各时期监测数据图层信息(如时间、文件、地图最大切片等级、地图最小切片等级、图层数据范围等)的增加、编辑、删除和查询等功能,图层原始数据文件支持tif等格式;

2)图层数据处理:主要针对已添加至系统的监测数据图层,根据设置的相应参数对该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用于系统中图层数据的访问和数据查询等。

④互花米草监测数据管理与预警分析

1)监测数据管理:针对提取的互花米草范围等信息进行管理,支持shapefile、geojson、kml、coverage、excel等格式的数据文件导入;

2)移动端采集数据管理:针对移动端用户采集的互花米草范围信息(包括上传人员、边界范围图形数据、描述、图片、视频等)进行核实,管理人员判断为互花米草的情况则更新至互花米草监测数据库,判断为非互花米草的情况则进行标记,所有处理信息同步反馈至移动端用户;

3)互花米草监测数据处理:根据提交的互花米草监测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DOM数据等),结合行政区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行政区分类存储与统计;

4)互花米草监测预警分析:以行政区为单位针对前期的监测数据与当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取新增的范围作为预警监测分析成果入库,并将预警结果通知该行政区的用户;

5)互花米草监测数据查询和编辑:根据预警监测分析的数据成果,以列表形式展示各预警对象所在位置、面积、时间等信息,并支持地图查看该预警对象的范围,支持矢量化图层的修改编辑功能。

⑤互花米草任务核查管理

互花米草任务核查管理主要由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将指定的核查区域信息下发至指定的移动端用户,移动端用户在接收到该信息后对该区域进行核查验证,并反馈核查结果。

1)核查信息派发:管理人员在系统中选择某互花米草监测区域或在地图上勾绘某块监测区域,然后选择需要核查的人员,指定核查结束时间等信息,将该核查信息派发给该人员;

2)核查信息查询:管理人员可以列表形式查询已经派发的核查信息列表,并支持行政区、核查状态、派发时间等条件查询,支持以地图形式查看该核查区域的范围,如果已反馈核查信息并支持查看该核查的时间、地点、核查结果(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信息;

3)核查结果更新:针对已经核查确定是互花米草的信息,将该结果更新至互花米草监测数据库;如该结果已经存在互花米草监测数据库中,当经过核查反馈不属于互花米草的情况,也应在互花米草监测数据库中删除该区域。

⑥互花米草除治信息管理

1)除治信息上报:针对已经除治的互花米草信息进行信息上报,包括开始除治日期、除治范围(支持地图勾绘、上传shapefile或geojson、kml、coverage、excel等文件)、除治面积、除治方式、除治结束日期、除治经费、除治过程描述以及图片视频等文件;

2)除治信息查询:查询指定行政区范围内的互花米草信息,包括除治时间、除治范围、除治面积、除治方式、除治过程等,支持在地图上展示该除治信息的范围;

3)移动端上报除治信息核查:针对移动端上报的互花米草除治信息,管理人员对该信息进行判断,判断为已除治则更新至互花米草除治数据库,判断为未除治的情况则进行标记,所有处理信息同步反馈至移动端用户;

4)除治信息统计:统计指定行政区指定时间范围内的互花米草除治面积,结合当期的互花米草监测数据统计除治进度信息,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相关数据。

⑦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主要用于管理人员与移动端用户的信息交互

事件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需求:

1)事件查询:以列表形式展示由移动端用户上报的事件信息,并可以查看该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事件上报的时间、上报人员、上报的坐标、事件类型、事件描述、图片视频等);

2)事件指派:针对移动端用户上传的事件信息,如果需要指派人员去进行处理,则选择需要处理的人员将该事件派发给该用户进行处理;

3)事件结案:针对移动端用户上传或处理的事件,管理员经过判断认为该事件可以结束,则进行结案处理。

⑧行政区管理

1)添加行政区信息:包括行政区代码、名称、行政区几何边界、行政区简介等信息;

2)编辑行政区信息:针对行政区的代码、名称、行政区几何边界、行政区简介等信息进行编辑;

3)行政区查询与删除:支持删除行政区信息,支持列表模糊搜索查询等方式查询行政区列表信息。

(2)移动端

移动端功能图解如下:

①地图

支持地图基本图层(卫星影像、注记等)加载、地图放大缩小等操作,支持地图定位等。

②互花米草图层

支持加载各期的互花米草图层数据,并支持离线缓存,在无网络信号地区可访问离线缓存的图层数据。

③事件上报

移动端用户可以将发现的问题,按照系统的预定分类添加描述进行上报,上报内容包括:事件类型、事件描述、位置以及其他多媒体数据证据等。考虑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可能没有移动网络信号,因此该功能需要支持离线缓存,即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缓存至本地,在有网络的情况下上传至平台。

④事件处理

对管理员下发需要处理的事件,移动端用户可以接收、查看,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回复,回复信息包括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考虑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可能没有移动网络信号,因此该功能需要支持离线缓存。

⑤任务核查

针对管理员派发需要核查的互花米草信息,可查看具体核查的详细信息(包括派发人员、派发时间、核查的区域、描述等)。对该任务进行处理,核查确定该处是否为互花米草。支持地图导航至该核查的区域。考虑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可能没有移动网络信号,因此该功能需要支持离线缓存。

⑥互花米草信息上报

针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互花米草信息,可勾绘该片互花米草的范围(支持地图勾绘、GPS定位等多种方式),并添加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信息,然后上报至平台。考虑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可能没有移动网络信号,因此该功能需要支持离线缓存。

⑦互花米草除治信息上报

针对已除治的互花米草信息,可勾绘已经除治的片互花米草范围(支持地图勾绘、GPS定位等多种方式),并添加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信息,然后上报至平台。考虑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可能没有移动网络信号,因此该功能需要支持离线缓存。

(3)驾驶舱

驾驶舱主要是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福建省互花米草相关的监测数据与统计分析数据等,主要面向管理人员等用户。

①地图及基本操作

地图采用WGS84坐标系和国家85高程基准,以二维、三维GIS地图的形式展示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信息,支持以三维场景交互式操作的形式展示全貌,二维地图提供数据分析、测绘等功能。具体包括:

1)地图浏览: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

2)底图加载:加载天地图卫星影像图层与矢量图层;

3)搜索查询:支持地名与经纬度坐标搜索查询,可在地图上定位对应搜索的位置;

4)其他:面积量算、长度量算、坐标量算、信息标注等。

②互花米草图层

展示最新一期的互花米草监测影像图层数据,并支持以时间轴的形式动态展示各时期互花米草监测图层数据,针对多期监测数据图层支持卷帘功能。

③互花米草信息查询与统计

支持查询指定行政区互花米草面积并支持以图表等形式展示,支持根据指定时间范围对指定行政区范围内的互花米草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表等形式展示。

④互花米草监测预警信息展示

根据最新一期监测的数据与上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新增加的生长区域进行预警提示并以列表形式进行展示,点击可在地图上查看具体的区域以及面积等信息。

⑤互花米草除治进度信息展示

根据各地上报的互花米草除治信息以及挂图作战情况更新,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已除治的面积、除治进度,以图表等形式展示除治进度专题图,按区域、年度、责任单位展示工期倒排计划及完成时效。

3.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子模块

系统应用端共包括管理系统、移动端和驾驶舱三部分,下面分别根据各应用端的需求进行描述。

(1)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图解如下:

①碳汇计算参数管理

提供碳汇量计算相关参数的输入、修改与存储等操作。参数主要包括:

1)乔木层碳库:活立木蓄积量年生长率、活立木蓄积量年消耗率、含碳率、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扩展因子、根茎比等;

2)灌木层碳库:灌木地上/地下部分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灌木含碳率;

3)草本层碳库:草本地上/地下部分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草本植物平均含碳率;

4)枯落物碳库:林地枯落物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枯落物含碳率;

5)枯死木碳库:林地枯死木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枯死木含碳率;

6)土壤碳库:土壤有机碳密度;

7)竹林碳库:竹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竹子含碳率;

8)森林转化燃烧碳排放:现地/异地燃烧生物量比例、现地/异地燃烧生物量氧化系数和地上生物量含碳率;

9)森林转化分解碳排放:被分解部分的比例和地上生物量含碳率。

②林业资源数据管理

森林资源数据管理主要用于管理每年度的森林资源数据(包括矢量与属性数据)。

1)数据管理:支持添加各年度的资源图层数据入库、删除等功能;

2)资源图层加载:加载森林资源一张图,包括根据树种(优势树种)、地类、森林类别、事权等级、公益林保护等级、起源、林地保护等级等分类的图层;

3)空间查询:支持在地图上点击,查询该位置对应小班的详细属性信息;

4)小班属性动态查询:在地图上点击查询某小班,可查询该小班历史属性数据以及相应的几何图形,对于变化的属性值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别显示。

5)统计分析:以行政区为单位统计各级行政区范围内的行政区面积、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公益林面积、固碳量等数据。

③碳汇量计算

根据计算模型,结合给定的参数以及相应的图斑信息计算相应的碳储量及碳汇量,计算流程主要如下:

1)碳储量基本计算:单位面积生物量*含碳率*林分面积,其中乔木单位面积生物量=单位面积蓄积量*木材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扩展因子;土壤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密度*林分面积;

2)碳汇量基本计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年生长率*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转换系数*含碳率,其中竹经灌碳汇量=竹经灌林的变化面积*竹经灌单位面积生物量*竹经灌含碳率;

3)活立木消耗碳排放:活立木总蓄积量*活立木蓄积消耗率*全省平均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转换系数*活立木含碳率;

4)森林转化燃烧碳排放:年转化面积*(转化前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转化后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现地燃烧生物量比例*现地燃烧生物量氧化系数*地上生物量碳含量;

5)森林转化分解碳排放:年转化面积(10年平均)*(转化前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转化后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被分解部分的比例*现地燃烧生物量氧化系数*地上生物量碳含量。

6)碳汇模型的管理:基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样地等数据构建多种碳汇量计量方法,支持多碳汇模型的灵活切换及更新,实现不同的碳汇模型的参数化和可配置化。

④碳汇计量监测样地调查管理

1)监测样地信息查询:支持以列表和地图形式展示所有监测样地信息(包括根据调查状态展示调查样地图层),支持搜索查询(包括属性因子、调查状态、指派调查人员、指派时间等),支持属性数据查询并支持将查询结果导出为shp等格式;

2)添加监测样地:支持添加碳汇计量监测的样地信息,包括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支持shp、kml、geojson、excel等格式文件导入,支持选择综合监测样地作为监测样地对象;

3)监测地信息编辑与删除:支持编辑监测样地的属性信息以及删除监测样地信息;

4)监测样地调查任务派发:支持选择指定的监测样地对象派发给指定的用户进行外业调查。

⑤统计分析

针对行政区、年份统计蓄积、碳储量和碳汇量,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1)基本信息统计:包括行政区(省/市/县/乡(镇)/村)地类面积统计、林地面积统计、森林面积统计、森林覆盖率计算、森林蓄积量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2)森林主要指标统计:包括行政区(省/市/县/乡(镇)/村)天然林面积、人工林面积、森林碳储量、森林碳汇量、乔木林每公顷蓄积、乔木林每公顷碳储量、乔木林每公顷碳汇量,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3)按林地权属统计:根据土地权属,按行政区进行林地面积、林木蓄积、各类生物量、各类碳储量和碳汇量、森林面积蓄积碳储量碳汇量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4)按起源统计:根据起源,按行政区进行面积、蓄积、碳储量和碳汇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5)乔木林各龄组按优势树种统计:根据优势树种和龄组,按行政区进行面积、蓄积、碳储量和碳汇、公顷蓄积、公顷碳储量、公顷碳汇量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6)天然林按权属统计:根据天然林权属进行面积、蓄积、碳储量和碳汇分类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7)天然乔木林各龄组按优势树种:根据天然乔木林林优势树种和龄组,按行政区进行面积、蓄积、碳储量和碳汇、公顷蓄积、公顷碳储量、公顷碳汇量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8)人工林按权属统计:根据人工林权属进行面积、蓄积、碳储量和碳汇分类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9)人工乔木林各龄组按优势树种:根据人工乔木林林优势树种和龄组,按行政区进行面积、蓄积、碳储量和碳汇、公顷蓄积、公顷碳储量、公顷碳汇量统计,统计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⑥专题图

1)福建省行政区划图;

2)福建省森林资源图(权属/地类/起源/森林类别/优势树种/龄组);

3)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图;

4)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量分布图;

5)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布图;

6)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碳汇量分布图;

7)福建省碳汇开发资源空间分布图;

8)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分布图;

9)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区域分布图。

⑦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申报

1)申报方认证:申报方进行实名注册认证,认证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登记;

2)项目材料库数据编辑:对所有申报的材料,审核通过后会自动进入项目材料库。可以根据时间、申报方名称、文件名称等进行项目材料库综合搜索查询。支持项目材料库数据批量导出;

3)通知通告:支持通知公告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查阅、查阅状态查看等功能;

4)标准化模板下载:支持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登记的标准化相关模板上传、下载、下载次数统计等功能;

5)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登记:申报采购方通过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登记填写基本信息,填写完毕后进行提交,未经过审核允许撤回,一旦审核不允许撤回。

6)项目列表: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列表展示,可以按照草稿、提交、用户单位审核等状态进行查询;

7)福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审核:计量监测中心人员进行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审核,审核过程中支持材料完整性审查、小班属性一致性审查、小班矢量数据重叠性审查、遥感影像的地类审查等功能。

8)外业核查信息管理:针对需要外业核查的信息派发至指定的用户;查询核查用户反馈的外业核查信息。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申报流程如下图所示:

⑧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管理

1)项目核查:项目批复后,由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定期核查和成果核查;

2)项目核定:项目核查通过后,由用户单位进行项目核定;

3)申报进度查询:不同角色的人员根据用户权限进行申报进度查询;

4)申报过程管控: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可以进行进度管控,填写进度进程,进行项目评价等。

5)项目分析:实现监测样地的不同监测期间数据对比与统计分析功能。

⑨刑事司法林业碳汇备案与核销管理

1)刑事司法林业碳汇备案:项目申报——>项目审查——>项目备案,建立备案项目数据库;

2)备案林业碳汇核销:收到核销证明,核销并更新数据库,形成核销记录存档;

3)项目管理:备案项目、认购核销更新记录管理,备案与核销的统计汇总,报表功能等。

(2)移动端

APP主要是碳汇计量监测样地调查与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核查功能,具体功能分为:

①信息展示

展示碳汇计量监测统计数据、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信息(包括列表以及详细信息展示)。

②碳汇样地调查任务查询与下载

查询下发的碳汇样地调查任务信息并下载任务,支持地图加载以及属性信息查询。

③碳汇样地调查

支持周界测量、样地因子调查、每木检尺、植被调查等,支持离线编辑,当有网络时可将调查结果同步至服务器。

④核查项目信息查询

包括项目申报的基本信息、审核过程信息等。

⑤核查项目任务下载

主要包括需要外业核查的项目数据下载(包括矢量数据与属性数据)。

⑥核查

针对具体外业核查的对象进行现地核查,支持监测样地前期的数据下载、对比以及现场核查记录,支持核查对象属性信息以及空间信息查看,支持在地图上展示该核查对象的空间信息并支持地图导航至核查对象,核查反馈信息包括核查结果、文字描述、图片、视频、GPS定位坐标等信息,核查完成后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支持本地离线缓存功能。

⑦用户管理

包括用户登录、用户信息编辑、修改密码等功能。

(3)驾驶舱

驾驶舱主要是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福建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基础数据与统计分析数据等,主要面向管理人员等用户。

①地图及基本操作

地图采用wgs84坐标系和国家85高程基准,以二维、三维GIS地图的形式展示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信息,支持以三维场景交互式操作的形式展示全貌,二维地图提供数据分析、测绘等功能。具体包括:

1)地图浏览: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

2)底图加载:加载天地图卫星影像图层与矢量图层;

3)搜索查询:支持地名与经纬度坐标搜索查询,可在地图上定位对应搜索的位置;

4)其他:面积量算、长度量算、坐标量算、信息标注等。

②基本信息展示

展示福建省的总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公益林面积、固碳量等信息。

③资源数据展示

1)资源图层加载:加载福建省的森林资源图层数据,包括以优势树种(组)、地类、森林类别、事权等级、公益林保护等级、起源、林地保护等级等进行分类的图层数据;

2)小班属性信息查询:点击地图上的小班可查询该小班的详细属性信息;

3)资源统计数据展示:以优势树种(组)、地类等形式展示各类统计数据,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④林业碳汇图层数据展示

展示碳储量分布图、碳汇量分布图、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布图等图层。

⑤林业碳汇信息查询与统计

支持查询指定行政区碳储量、碳汇量等信息并支持以图表等形式展示,支持根据指定时间范围对指定行政区范围内的碳储量、碳汇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表等形式展示。

⑥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空间地图分布展示

以行政区为单位展示各行政区范围内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数量。

⑦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统计信息展示

统计展示林业碳中和试点项目数量、申报面积、申报状态以及按年度分类统计展示等。

4.一期平台对接及适配要求

(1)平台对接包含三部分,一是接入现有的一期智慧监测平台系统用户管理、登录认证及授权管理体系;二是接入一期智慧监测平台系统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表,将抽取或集成后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清洗、转换、标准化处理后,生成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展示;三是系统支撑所需的其它基础信息交互。

(2)根据业主方现有可视化大屏软硬件设施现状,在系统UI设计、显示效果分辨率及终端浏览器等方面,跟一期平台保持一致性及自适应。

5.系统性能要求

为保证系统充分满足使用要求。在性能方面,要求满足以下指标:

(1)支持用户:支持不少于5000的用户量,支持同时在线用户不少于100;

(2)访问并发:具备不少于100访问并发的能力;

(3)传输并发:系统业务功能包括附件和图片的传输的时候,需提供稳定快速的传输效率,以及支持多附件多图片并发上传和下载的能力;

(4)查询响应:一般数据查询响应时间<3秒;

(5)制表速度:一般固定表格制表不超过5秒钟,复杂统计汇集表格不超过3分钟。

6.网络安全要求

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备案与测评,并获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配合完成日常系统安全漏洞的整改。

7.运行环境建设

须提供上述系统运行所需的相关配套软件和硬件环境,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安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