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一)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黄埔高铁站建设的战略指示
建设黄埔高铁枢纽站,是广州坚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助力广州市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
根据《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交通体系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要求,要加快高铁站、城际站及配套的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枢纽地位,提升东部门户功能。开展《高铁新城规划研究项目》,将强化黄埔高铁站的辐射带动效应,是有效贯彻落实区域协作方面的上位要求,主动扛牢国家使命、践行湾区职责、展现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
(二)落实区委区政府统筹谋划片区建设的要求
根据2021年1月《埔委议定事项[2021]8号》会议,提出黄埔新客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咽喉位置,地处广州“一区三城”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落地后将有效提升黄埔区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推动黄埔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2021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黄埔站将规划10台25线城际高铁站,作为广州“十”字型高铁换乘枢纽,广州东辅助客站,广州东进发展重要战略节点,依托《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项目》,将进一步推动黄埔高铁站与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强化黄埔站的区域影响力。
(三)支撑海丝城扩容提质、打造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2022年10月根据《穗黄开党会纪[2022]36号》会议强调要坚持践行国家策略,把握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历史机遇,协同南沙加快构建广州科技产业创新轴,提升黄埔区在“黄金内湾”中的功能定位,全力实现科学城“五年大变化”,谋划创建广州海丝城,努力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格局。
通过《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项目》,以创建广州海丝城为重大契机,谋划黄埔高铁站及周边地区一体全面提升,做好概念规划阶段的规划战略,聚焦土地整备、枢纽站选址和前期概念方案,以指导后续深化设计、建设实施工作,将为黄埔现代商务经济发展谋求更大承载空间,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质量。
二、工作依据
根据2022年12月12日《关于研究高铁新城开发建设工作会议的议定事项》(埔府议定事项[2022]101号)中“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按‘用地先行’的思路出发,进一步梳理、摸查研究范围内的土地性质等情况……将当前正在研究的黄埔体育中心改造提升方案与高铁新城开发建设方案融合起来,在黄埔体育中心规划建设酒店、公寓等商务设施,引入大型足球、篮球、网球、电竞等体育赛事及文化展览活动等,将黄埔体育中心打造为大湾区文化体育交流中心”的工作要求,并依照2023年1月9日《关于开展高铁新城规划研究工作的函》,特开展本次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项目工作,拟将该片区打造成集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新材料与先进智造、体育运动、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人才服务、生态居住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大湾区的高铁科技创新商务新城。
三、工作范围
(一)综合交通枢纽核心范围
1.04平方公里,主要为铁路站场枢纽及周边一体化开发建设的地块范围。
(二)站城一体规划设计范围
枢纽站站城一体设计范围总面积9.15平方公里,考虑黄埔枢纽综合体可建设范围跨广园快速路,范围划定依据现行控规未开发空间,北至广园快速路及北侧现行控规支路;结合综合体铁轨东西向延伸范围,划定西至茅岗路,东至广州绕城高速;根据土储的最新用地计划和可利用土地,划定南侧大沙地东路。扣除综合交通枢纽核心范围、现状保留用地和已批旧改方案后,可计费设计范围为4.1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示意图
四、工作内容
本规划通过梳理高铁新城周边地区土地资源,明确周边可改造的存量土地及可利用的潜力土地资源,通过枢纽选址方案比选,枢纽站城一体规划及开发协调城市周边功能布局,结合交通提升、站场建筑设计等专项研究,提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环境品质,打造活力创新走廊黄埔枢纽节点,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站城一体概念规划(站城一体规划设计范围)
1.发展定位研究:结合黄埔枢纽站定位和周边发展情况,参考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市连片综合开发改造的成功经验,提出地区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综合开发地块的主导功能;
2.产业发展策略与布局:结合周边地块情况,通过产业发展基础、相关规划、产业竞合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明确片区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明确产业发展的规模及空间需求,对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指引。
3.用地布局及设计提升方案:结合周边地块情况,明确规划范围内各项功能、布局和组织形式,统筹整合站房、轨交车站、接驳设施和综合开发的整体布局设计,充分考虑自然山水格局、城市空间格局、景观廊道等要素,梳理重要轴线、节点、空间界面等关系,形成清晰明确的规划空间结构。结合城市风貌、规模需求、交通组织等要求,对沿线相关地块提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系统整体化设计门户空间、公共活动核心区、重要城市节点,表达重要节点的三维空间意向和城市景观特色。其中重点设计核心区范围西侧和南侧的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地块,以推动黄埔体育中心改造提升,打造大湾区文化体育交流中心。
(二)支撑专项
1.综合交通专项
根据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及广州市、黄埔区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成果,为精准解决高铁枢纽片区交通集散问题,大幅提升高铁枢纽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大力支撑高铁枢纽及周边地区的高标准建设,在核心区向外3km范围内,开展区域综合交通衔接规划提升、枢纽地区道路交通集疏运体系提升、高铁枢纽一体换乘规划三个方面的交通规划研究。
2.站场枢纽概念方案及核心区规划设计(综合交通枢纽核心范围)
站房概念方案研究:综合考虑规划与既有国铁线路条件、轨道交通线网条件、核心区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情况、交通接驳、用地条件、环境景观保护、建设成本等因素,比选分析黄埔高铁枢纽选址并提出推荐方案。结合周边城市高铁车场、站房规模,研究确定本站推荐的站型、场站规模及线路,为后续站房建设、市政配套设施布局等提供决策指导建议。
核心区规划设计:围绕设计概念与发展主题,开展制定枢纽配套交通场站及配套商业开发空间方案研究,对枢纽核心区进行整体空间塑造,综合预判核心区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向,指导筑群组、公共空间、交通流线等的整体布局及各用地之间衔接关系。
(三)地区建设实施建议
结合各专项研究及用地储备计划,制定近期实施方案,包括工作内容、年度计划、部门分工、重要片区、节点的土地储备策略与规划建议。
五、成果形式
《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项目》成果包括汇报演示文件、说明书、规划图纸,汇报演示文件采用PPT格式,说明书文件采用WORD、PDF格式,图纸采用JPG格式。
六、支付计划
(一)合同生效后,甲方收到乙方等额有效发票及相关请款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30%。
(二)初步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后,甲方收到乙方等额有效发票及相关请款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20%。
(三)中期成果通过专家验收会或其他相关会议审议后,甲方收到乙方等额有效发票及相关请款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30%。
(四)根据相关会议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甲方认可的最终成果或经上级部门同意结题后,甲方收到乙方等额有效发票及相关请款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20%。
(五)因甲方使用的是财政资金,甲方在前述条款约定的付款时间内向财政部门办理支付手续,视为依约支付。
采购包1(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签订合同至项目相关工作全部完成后两年内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详见项目概况。
2期:支付比例20%,详见项目概况。
3期:支付比例30%,详见项目概况。
4期:支付比例20%,详见项目概况。 |
验收要求 |
1期:详见项目概况及合同内容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区域规划和设计服务 |
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 |
项 |
1.00 |
5,660,000.00 |
5,66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黄埔区高铁新城规划研究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详见项目概况。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