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拱墅区总体城市设计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拱墅段)专项规划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3090000428087 发布时间:2023-03-09 文档页数:88页 所需下载券:10
拱墅区总体城市设计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拱墅段)专项规划

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开展本次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借助下城、拱墅行政并区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落实拱墅区委区政府“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高能级打造动能转换活力区、高颜值打造未来城市先行区、高品位打造运河文化示范区、高起点打造幸福生活典范区”的建设部署和要求,由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牵头开展拱墅区总体城市设计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拱墅段)专项规划工作,以指导和推进拱墅区各项目的建设。

二、采购项目技术、服务要求

2.1规划范围

本项目工作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1、拱墅区总体城市设计,规划范围为拱墅区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约98.53平方公里;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拱墅段专项规划,规划研究范围面积约67.7平方公里;3、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城市设计,规划研究范围面积约22.05平方公里;4、武林商圈更新城市设计,规划研究范围面积约3.99平方公里;5、朝晖地区更新城市设计,规划研究范围面积约2.96平方公里。

2.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拱墅区发展基本框架。

2.3技术要求

2.3.1拱墅区总体城市设计

(1)规划背景研判。全面分析拱墅区发展背景与时代机遇,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要契机,落实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结合相关案例研究,提出拱墅区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2)现状问题分析。对拱墅区现状进行详细深入的调研与摸查,精准研判区域在产业发展、文化承扬、风貌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并提出优化思路。

(3)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现状发展及空间问题诊断,对拱墅区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产业、空间、交通等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和系统策略。

(4)空间格局塑造。结合发展策略,优化构建清晰的整体空间格局,以总体城市设计统领全域空间发展要素,完善城市设计框架。保护传承运河文化,优化生态景观系统,完善公共空间体系,突出轨交引导的开发模式,同时实现产业要素与空间要素的精细化匹配。

(5)规划管控指引。建立总体城市设计管控体系,从生态景观、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方面建立城市设计导则,结合实施引导方案,确保城市设计概念落实到规划管理和建设中。

2.3.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拱墅段专项规划

(1)上位规划要求梳理。针对国家、浙江省、杭州市关于大运河遗产保护、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管控要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要求进行详细解读,梳理并汇总大运河拱墅段上位规划总体要求。

(2)问题研判与目标定位。对大运河两岸现状情况进行详细调研、收集与勘察,明确世界遗产、各级历史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位置、等级与范围,对现状已建及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回顾与评价。对大运河沿线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不限于从历史遗产保护、文化旅游评估、水岸功能评估、空间风貌评估和滨水景观评估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从大运河其他省市段落的发展中寻找可借鉴的发展策略,并提出开发区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3)规划用地与总体布局。提出大运河拱墅段的总体空间意向与各河道城市设计意向,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用地布局规划,布局居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历史保护与开发、文化场所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明确整体空间格局,构建清晰的空间序列,规划具有特色的空间布局方案,构建完善的城市设计框架,形成优美的城市风貌。

(4)总体发展策略。提出具备战略高度和可操作性的大运河提升策略,不限于从大运河历史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发展、两岸功能发展、整体空间风貌、滨水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5)河道布局与分段特征。根据大运河相关河道的历史发展背景、文化要素、功能特征等方面进行提炼,对分别提出各河道发展策略与定位、风貌分区要求等。对于一些重要标志性节点进行重点研究和设计,如杭州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周边地区、拱宸桥周边地区、武林广场周边地区;上塘河欢喜永宁桥周边地区、城北体育公园周边地区、大和平周边地区;西塘河运河大剧院周边地区;余杭塘河大悦城周边地区等。

2.3.3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城市设计

(1)规划背景研判。全面分析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发展背景,落实上位战略及规划要求,结合杭州市关于大城北地区的规划建设计划,研究区位、生态、交通、产业等资源条件,深化、完善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区域产业、功能、品质的提升。

(2)现状问题分析。对大运河数智未来城进行深入调研、资料收集与整理,梳理各项现状建设情况与动态,对产业、活力、空间等现状条件进行精准研判,并提出优化建议。

(3)产业发展研究。顺应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面向区域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大运河数智未来城自身特点,细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产业与其他用地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科学合理构建产业用地比例以及富有特色的产业布局新模式。

(4)空间格局塑造。研究整体空间格局,明确片区整体空间序列、预留生态景观及观山视线通廊,强化拱康路发展轴线,确定片区建筑高度分区与限制。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规划方案,处理好基地内各类公共区域、开敞空间、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创造布局自由、错落有致、富有活力的空间层次和形态肌理,同时提出详实的规划建议。

(5)规划管控指引。建立设计管控体系,采取差异化更新模式,对建成区与拓展区提出方向性规划实施策略,重构城市空间系统,引导产业空间升级。

2.3.4武林商圈更新城市设计

(1)现状分析评估。进行现场调研,系统分析片区空间特征以及资源环境状况,并对现状及规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梳理,明确空间发展本底资源条件;同时衔接上位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本片区发展的新策略。

(2)发展目标定位。综合武林商圈现状评估结果,融合本底优势条件,落位市级重大战略部署,并对标顶级商圈升级转型经验,对规划范围内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武林商圈总体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3)用地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基地内现状开发建设动态,结合未来商圈发展趋势,研究业态类型与功能配比,合理配置各类用地;同时结合社区更新需求,增补布局教育、医疗、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空间形态设计。优化商圈整体空间形态,强化城市与生态、文化要素之间的耦合关键,对重要节点、水绿空间及核心城市界面进行重点研究,塑造整体有序、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打造极具魅力的空间形象。

(5)生态景观系统。基于现状以运河故道,为主体的生态空间格局,强化其对城市空间的渗透融合,同时打造类型多样的景观公园节点,提升环境品质,并打通公共空间网络,强化生态价值转化,吸引消费人群导入。

(6)道路交通规划。衔接上位规划路网体系,完善区域交通组织;解决突出交通问题,形成完善的与用地相协调的路网结构,促进高效交通疏解;倡导公交、慢行优先,构建多层级、立体化的慢行体系,强化商圈一体连通。

(7)建筑风貌管控。针对形成的城市设计方案,提出风貌管控要求,并针对重要节点明确建筑设计引导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建筑色彩等。

(8)实施策略指引。开展更新研究,采取差异化更新模式,引导城市功能与空间升级,显化生态人文脉络,重构城市格局,重塑地区价值。结合规划建设动态,对商业空间、老旧社区提出方向性实施策略,为后续项目落地提供指引。

2.3.5朝晖地区更新城市设计

(1)现状分析和相关政策、规划解读。对朝晖地区内部和相关区域进行现状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更新政策、规划和管理信息,对现状问题及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回顾与评价,明确城市设计各项关键内容的规划目标。

(2)发展定位与功能整合。根据上位规划要求,研究地区区位、建筑、设施、人口、景观生态、交通、产业等资源条件,深化、完善朝晖地区整体建设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突出街道内部和外部区域的联动,各社区发展特色、功能、品质的要求。整合地区既有资源和规划确定的各项功能,从提升城市活力、空间品质、文化内涵、风貌优化、完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促进资源共享的角度进行项目策划和功能布局。

(3)土地使用规划。根据更新改造后地区功能定位的变化,合理优化配置各类用地,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保护大运河生态文化空间和格局,集约利用土地,更新老旧危房地块建设要求,促进土地使用功能的优化,提高城市活力。把河道景观、社区设施、功能空间和住宅等功能有机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朝晖单元。

(4)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结合相关规划要求,分析朝晖片区所在区域的现状城市空间特征,研究确定本地区的整体空间形态,提出地区空间特色塑造的要点;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注重研究空间框架结构、城市天际轮廓线、滨水空间与建筑群体组合的关系,形成与周围城市空间有机联系、环境风貌优美的空间布局,提供舒适、安全、富有特色的开放空间系统。

(5)交通组织引导。优化路网体系,充分考虑交通组织、重要节点交通微循环、公共交通设施等便民利民措施,合理组织动态交通流线和静态交通布局,有机串联城市公共交通和主要活动场所。

(6)绿地景观规划。重塑内部沿河绿带、公园、社区绿地的景观框架,形成沿河绿化景观带、城市街道绿化等城市绿地开敞空间的有机联系,并强化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7)更新策略研究。根据城市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制定可行的实施策略方案,分期分批实现城市设计方案。

2.4质量维护期:项目验收合格后2年。

2.5成果文件要求

2.5.1最终成果应包括:文本、图集和附件。

2.5.2规划成果包括中审稿、送审稿、成果稿三个阶段成果。中间成果提交25套,电子文档(光盘)2套;送审成果提交25套,电子文档(光盘)2套;最终成果提交6套,电子文档(光盘)6套,(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求有所变动)。

2.5.3电子文档:包括文本电子文档(doc格式)、图纸电子文档(jpg格式,且电子文件必须为可编辑)以及三维动态演示。

2.5.4成果验收时,投标人提交的成果须满足本项所有要求。

三、项目实施进度要求

第一阶段:合同生效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设计初步方案,进行方案汇报。

第二阶段:根据采购人修改意见,中标单位应于40个工作日内完成深化修改成果并提交采购人。

第三阶段:根据采购人最终意见,中标单位应于35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设计最终成果并提交采购人。

以上时间安排不包括双方方案的讨论、评议会议及等待采购人回复意见的时间,具体时间以采购人要求为准。

四、实施单位要求

4.1项目团队:项目负责人须经验丰富,项目组成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4.2实施单位:有类似项目实施经验,工作成果优秀、具有相关资质。

五、服务要求

5.1对项目背景、现状、目标、任务、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分析,拟定科学的研究技术路线,分析研究重点、难点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5.2提供优质的质量保证服务及后期服务。

5.3工作计划安排科学合理。

5.4因项目紧急,如采购人有要求,中标单位承诺在半小时内响应,2小时内到达采购人办事处。

六、商务要求

6.1履约保证金:本项目不收取履约保证金

6.2支付方式:

(1)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给中标单位合同金额的40%。

(2)各子项目初步成果方案通过甲方部门审查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给中标单位合同金额的20%。

(3)各子项目深化成果通过区级规划联席会议或相应级别会议审查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给中标单位合同金额的30%。

(4)各子项目提供最终成果后15个工作日内,采购人支付给中标单位合同金额的10%。

双方可根据各子项目的进度情况,分别办理付款申请、款项支付事项。

6.3验收标准:最终成果经采购人或者采购人组织的会议审查通过。

6.4本项目实施阶段所产生的所有项目评审费、专家咨询费、会务费用等均由中标单位承担。

七、本项目实施须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10);

《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2011.10)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