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及简介
1.项目名称:特种救护及资源专项调查采购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实施范围为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东经111°05′52″~111°27′56″,北纬31°37′48″~31°45′23″,项目涉及区域面积20860公顷,主要在实验区。
3.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3.1资源专项调查:包括外来入侵物种调查、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
3.2特种救护:包括野生动物救护、特种研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与繁殖。
3.3项目背景、保护区概况:
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襄阳市保康县境内的荆山山脉主脉,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区域、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5′52″~111°27′56″,北纬31°37′48″~31°45′23″。范围涉及2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药材场,6个乡镇的31个村。总面积20860公顷,其中核心区7650公顷,缓冲区6352公顷,实验区6858公顷。区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陡谷深,有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72座,最高点海拔1926m,最低点海拔550m。具有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5℃,≥10℃积温3840℃,平均无霜期为210天。区内有大小河流3条,土壤以黄棕壤土类和山地黄棕壤土类为主。已查明维管束植物189科869属2060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7种,Ⅱ级56种);脊椎动物93科231属33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11种,Ⅱ级50种)。主要保护对象是: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小勾儿茶最大居群和最大植株,寒温性针叶植物大果青杄残遗群落的东南缘,紫斑牡丹、保康蜡梅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原生地;豹、云豹、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不同地带典型的自然景观。
二、采购清单
说明: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必须满足或优于招标文件中以“★”标注的技术、服务及商务要求,否则按照无效投标处理。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要求/备注 |
1 |
野生动物救护 |
1 |
项 |
|
2 |
特种研究 |
1 |
项 |
|
|
3 |
紫斑牡丹的原生地保护与种 子繁育 |
1 |
项 |
|
|
4 |
小勾儿茶的原生地保护与人 工繁育 |
1 |
项 |
|
|
5 |
野外动物本地资源调查 |
1 |
项 |
|
|
6 |
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
1 |
项 |
|
|
服务期/质保期 |
合同签订后一年内完成 |
||||
服务地点 |
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
采购内容需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他标准、规范包括:
序号 |
规范名称 |
1 |
全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 普查技术规程(2022 年发布) |
2 |
湖北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湖北省全国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规程》(2022 年发布) |
3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两栖动物》(2014) |
4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爬行动物》(2014) |
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有不足之处或未能达到国际最新标准时,投标人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版本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并提供所采用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所采用版本的有关技术资料。
说明:标注有“△”号的条款,作为重点评分项处理。
序号 |
服务名称 |
服务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野生动物救护 |
由动物专家或兽医师,对保护区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进行救治、救助 |
|
2 |
特种研究 |
通过实地调查,对保护区内叉叶蓝的分布、生物学特征、育苗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保护对策 |
△ |
3 |
紫斑牡丹的原生地保护与种子繁育 |
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的原生地进行拯救保护,开展种子采集、繁育 |
|
4 |
小勾儿茶的原生地保护与人工繁育 |
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小勾儿茶的原生地进行拯救保护,开展种子采集,用于播种繁殖和组培繁育试验 |
|
5 |
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
开展保护区的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寄主等基本情况,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监测预报信息管理平台 |
|
6 |
野外动物本地资源调查 |
对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进行本底资源调查 |
△ |
1.特种救护
1.1野生动物救护:购置必要救治药品,聘请动物专家,对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进行救治、救助,对救助人进行奖励。
1.2特种研究:对保护区内叉叶蓝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核实种群数量,提出保护对策,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或公开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1.3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拯救与繁育:对本保护区代表性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小勾儿茶的原生地进行保护,开展种子繁殖,及小勾儿茶的组培繁育试验。具体内容包括:
(1)紫斑牡丹的原生地保护与种子繁育:对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紫班牡丹原生地进行保护,采集种子100公斤,开展播种繁殖;
(2)小勾儿茶的原生地保护与人工繁育:对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勾儿茶原生地进行保护。对2022年采集的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和组培繁育。另外,从野外生长的小勾儿茶植株上采集一批当年抽生的新稍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繁殖试验。
2资源专项调查
2.1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湖北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本保护区的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寄主等基本情况,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监测预报信息管理平台。
2.2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调查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状况,掌握重要物种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其生境与受威胁的主要因素,提出保护对策。根据保护区地形、海拔、植被、气候特征以及两栖、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调查路线,具体方法如下:
(1)样线调查:根据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确定8-10条有代表性的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样线,样线长度为2km,宽度为10m,每条样线每年详细调查1-2次。调查过程中适当采集部分标本,并编号、拍照,记录采集时间、地点、海拔、地理坐标和生活环境。
样线应按以下原则设置:
a)被调查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
b)两栖爬行类动物繁殖期间集中活动的区域;
c)主要活动区域为溪流的调查对象应沿溪流分段布设;
d)每种生境类型设置3条~5条样线;e)样线宽10m,长2km。
沿调查样线以1km/h~2km/h速度行走。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听到或看到两栖动物时,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状况,并拍摄照片。
除珍稀濒危动物外,对于采集到的个体进行逐一编号,记录物种名称、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员等信息,将采集到个体用福尔马林浸泡,制作标本。
(2)围栏陷阱调查:选取3个海拔高度(800m以下,800-1300m,1300m以上)的典型生境进行围栏陷阱调查,每种生境内设置5个围栏陷阱。
围栏陷阱应按以下原则设置:
a)两栖爬行类动物繁殖期间集中活动的区域;
b)被调查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
c)每种生境类型布置5条围栏陷阱。
在调查期隔天上午7时~10时察看围栏陷阱,收集物种信息,按要求记录在下表。对每一个捕捉到的个体拍摄照片,除珍稀濒危动物外,自然保护区内有分布的野生动物可制作一份剥制标本或浸制标本。
(3)专项调查:夜间调查采用强光电筒寻找,调查路线包括溪流、农田、池塘、湿地、小路、公路、山洞等各种生境,开展典型栖息地专项调查。调查时特别留意线路两旁的枯叶堆、草丛内、石块下和石洞内等两栖爬行动物易于隐藏的小生境;通过无尾类鸣声,辨别物种,或寻找活体,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实体后鉴定并拍下活体照片。
(4)物种鉴定及区系划分:根据《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彩色图鉴》、《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上、中、下卷)》、《湖北两栖类志》,《中国动物志·爬行纲(上、中、下卷)》、《湖北爬行类志》对物种种类进行鉴定。参照《中国动物地理》划分两栖爬行动物区系。
(5)生态类型划分:根据两栖动物成体的主要栖息地,产卵场所、蝌蚪及其幼体生活的水域状态,将两栖动物的生态类型归为五类:静水型、陆栖-静水型、流水型、陆栖-流水型、树栖型。依据爬行类的主要栖息地及生活的水域状态,将爬行类归为水栖型、半水栖和陆栖等3个生态类型。
五、商务要求
1.标本鉴定、整理与数字化
所有标本采集后,记录标本采集人、记录人、地理坐标等信息,打印标签。制作标本后,找相关专家进行鉴定。
标本制作后,按照国家标本平台要求,进行标本照相、标本身份证信息的录入,归档保存。
综合科学考察中采集的植物的标本至少应有一份保存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2.报价以人民币报价,供应商须根据用户需求及自身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及报价。供应商提供的详细服务方案、报价即将视为保证上述项目的最低要求,如有遗漏,供应商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补充,否则一旦成交将认为供应商认同遗漏部分并免费提供。
3.供应商所报价格为最优惠总价格,含食宿费、设备费、材料、人工费、税金等一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