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服务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5060000506172 文档页数:49页 所需下载券:10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服务项目

采购需求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23年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发〔2019〕17号)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依法、科学、规范做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的通知》(国市监食检发〔2023〕3号)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5号),《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2023年贵州省食 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计划的通知》(黔市监办发〔2023〕15号),

《2023年铜仁市市县两级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计划》(铜市监办〔2023〕1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任务

(一)抽检任务

按照《2023年铜仁市市县两级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计划》

(铜市监办〔2023〕12号)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2023年本县食用农产品400批次,食品抽样800批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落实承检机构,严格准入考核,保障全年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数据质量。

(二)抽检品种及项目

重点抽检本县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品种覆盖蔬菜、水果、水产品、鲜蛋、畜禽肉、蔬菜制品、豆制品等(见附件)。

普通食品抽检项目按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3年版)》和《贵州省食品安全新增食品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3年版)》要求执行。

主要抽检总局确定的食用农产品必检品种和自选品种。自选品种应结合当地实际并以问题为导向,经省局、市局抽检处室予以确定或确认

后实施。食品抽检项目应按照省级局统一安排确定或参照省级局监督抽检项目设置,应避免重复抽检。原则上不抽取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获证生产企业。

(三)抽样对象、区域及场所

本辖区售食用农产品(除批发市场外),餐饮食品(除学校、幼儿园食堂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外),以及“三小”(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食品抽检,重点在本地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 的小作坊、小型餐饮单位、小型农贸市场、小食杂店、商场、超 市及便利店等开展抽检。除专项整治、举报投诉处置、稽查执法 等工作需要外,抽检对象原则上不与国抽、省抽、市抽重复。根 据监管需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抽检(在抽样编号末加注

“ZX”)。对上一年度抽检不合格企业,除已经吊销、注销或停产、转产的之外,应全覆盖组织开展跟踪抽检(在抽样编号末加注“GZ”)其中获证生产企业由省局组织进行跟踪抽检,小作坊、小餐饮等由县局组织进行跟踪抽检。

食用农产品抽检应由监管部门陪同抽样,必要时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样品存放条件、票证等相关记录。

(四)抽检时间及频次

食品、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原则上全年均衡开展。应根据当地食品生产加工特点、食用农产品交易场所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数量、消费量和季节特点等因素,结合日常监管中发现存在较大隐患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确定抽样频次和批次。在6月30日前完成辖区抽检任务的40%以上,9月30日前完成辖区抽检任务的75%以上。全年抽检任务应于2023年

11月30前完成,并完全录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

二、承检机构

2023年县本级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任务,按政府采购程序,

选定承检机构。经费按照《关于批复2023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沿财预

【2023】8号)拨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抽检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明确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抽检工作,确保工作延续性和人员稳定性,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确保年度任务有序推进,按时完成。

(二)落实检管结合。加强本地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指导,开展冷链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要落实“检管结合”,应由监管人员抽样或陪同抽样,同时开展监督检查,要重点检查样品存放条件、票证等相关记录,并将抽样单编号填写在现场检查记录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处置。

(三)规范抽检工作。合理分配采样时间和采样量,全年均衡完成抽检任务要与承检机构签订抽检监测质量保证协议,以制度督促承检机构落实抽样检验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承检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承检机构综合评价机制。同时确保承担任务机构能高质量完成抽检任务。监督抽检要持续强化问题导向,年度普通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原则上不低于2.0%,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率原则上不低于2.5%。承检机构发现不合格样品中可能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或急性健康风险的,要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建立食品抽检发现严重风险快速应对机制的通知》

(市监食检发〔2023〕6号)要求,及时启动快速报送机制,在确认检验结果后12小时之内报告被抽样单位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和组织抽检的市场监管部门,并做好报送记录,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在24小时之内启动风险控制。结合“两个责任”落实,对包保范围内的C、D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侧重进行抽检,并及时将食品抽检发现的相关风险隐患通报涉事食品企业包保干部,推动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

承检机构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开展抽样检验工作。食品、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数据均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规范要求报送至“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数据上报人员要经过统一培训,确保数据报送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2023年县级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完成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承检机构进行检查考核。抽样人员和承检机构要在抽检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应当积极支持配合承检机构开展工作,在样品采集、运输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抽取食用农产品样品时,由所在辖区市场监管人员、抽样机构抽样人员共同抽样,均应正确佩戴并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

(四)依法核查处置。食品生产流通安全监督管理股在“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平台上领取不合格食品检验报告后,应当立即移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由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及时送达食品生产经营者,并按照

“五个到位”和“四个最严”要求,对抽检不合格产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时处置完毕后交食品生产流通安全监督管理股录入。对国抽、省抽和市抽不合格需通过系统提交省局审核的核查处置案件,应至少在到期2个工作日前交食品生产流通安全监督管理股录入。按照总局要求,发布抽检不合格产品风险控制信息时,不得公开有关抽样和检验信息。不合格检验结论表明可能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应在24小时内启动核查处置工作。

(五)及时公布信息。坚持“时、度、效”原则,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及程序,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及时稳妥向社会公开监督抽检结果和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的相关信息,并对监督抽检不合格检验项目进行解读。发布抽检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信息时,不得公开有关抽样和检验信息。对涉及区域性、系统性,以及可能会对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引发舆情的抽检和核查处置信息,要在信息公布前加强分析评估和研判,科学、准确、谨慎公

布。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大米镉、砖茶氟,以及涉及校园食堂和边疆地区等易引发舆情炒作的产品、区域、场所的抽检不合格信息,其信息公布工作严格按照《市场总局食品抽检司关于加强食品抽检信息公布工作的通知》(市监食检司函〔2022〕74号)规定执行。

(六)深化数据运用。持续开展抽检数据质量抽查,每月抽查比例不得少于6%,要将抽查数据按时按规定报市局汇总,由市局上报抽查数据给省局进行复核。要加强食品抽检数据统计分析和食品安全风险研判,并及时向相关单位和地区通报,要结合抽检发现问题,采取发布消费提示、风险提示、风险解析,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部门协作和区域协作。

(七)严格细则要求。对总局印发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

(2023年版)》《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品种、项目表》内包括的食品类别,抽样、检验、判定等严格按照总局规定执行,原则上不将标签、感官等无需实验室检验的指标列为抽检项目。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新增部分食品类别,应按照《贵州省食品安全新增食品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3年版)》执行。本级食用农产品选检项目应严格按照省局制定的2023年贵州省市县两级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品种、项目表制定,在此基础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八)严肃工作纪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抽检信息,不得瞒报、谎报、漏报检验数据,不得擅自发布抽检有关信息,不得在抽样前事先通知被抽检单位,不得接受被抽检单位的馈赠,不得利用抽检结果开展有偿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对发现抽检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

(九)强化属地责任。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统筹抽检事权,组织实施2023年农产品和食品抽检工作计划,及时向政府汇报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编制情况。同时,要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热点舆情

事件应对处置、案件查办等实际需要,及时组织应急、执法抽检等工作。

附件:2023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品种、项目、抽样计划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