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采购服务名称 |
单位 |
数量 |
规格、技术参数 |
备注 |
1 |
贵州省生态流量管控 平台升级改造 |
项 |
1 |
详见采购需求 |
|
二、采购需求
1.建设目标
按照“遵循河湖自然规律、保护河流生态对象、兼顾河湖开发现状,利用水量调度监管”的原则,协调上下游、干支流、流域整体与控制断面等关系,围绕贵州省 43 条省级重点河流以及各市(州)及县(市、区)印发管理河流的生态流量精细化管控工作需要,进一步整合接入水情监测数据、一张图分析服务等资源成果,升级完善现有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业务功能,满足国产化自主可控应用的要求,构建生态流量告警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的信息化管控体系,增强数据统计分析支撑服务能力, 实现系统业务应用与生态流量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生态流量保障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有力支撑新时期贵州水利高质量发展。
2.建设任务
表 1 建设任务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数量 |
一 |
生态流量管控平台升级改 造 |
项 |
1 |
1 |
数据库迁移及治理 |
项 |
1 |
2 |
应用系统升级改造 |
项 |
1 |
3 |
系统集成 |
项 |
1 |
4 |
系统部署与培训 |
项 |
1 |
5 |
第三方测试 |
项 |
1 |
3.建设范围
纳入贵州省生态流量管控平台管理范围的河流包括:贵州省43条省级重点河流以及各市(州)及县(市、区)印发生态流量河流名录中的河流,控制断面涉及国家、省市县印发生态流量目标确定文件以及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中涉及的断面,以及已接入水利水电工程。
4.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数据库迁移及治理、应用系统升级改造、系统集成、系统部署与培训、第三方测试等5个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数据库迁移及治理
将现有系统数据库结构和已有数据资源迁移至国产数据库,并根据业务需求进一步设计完善数据库结构;开展外部数据整合接入改造,基于迁移后数据库对原有水情监测接入通道进行改造,增加来水频率数据接入;开展控制断面、监测站点、预警规则、考核指标等方面的数据治理工作。
(2)应用系统升级改造
升级生态流量(水量)综合管控子系统(简称“桌面端”)和生态流量(水量)移动应用平台(简称“移动端”)的应用系统技术架构,满足国产化运行环境和国产密码应用的部署应用要求;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业务需求,对桌面端包括的综合监视、概化图监视、监测预警服务、考核管理、统计分析、生态流量巡查、方案管理、制度管理、基础信息管理、监控情况简报等业务功能,以及移动端包括的监视预警、告警处理、预警反馈、流量(水量)监控等业务功能进行升级改造。
(3)系统集成
一是与贵州省水利蓝证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用户单点登录;二是与贵州省水利一张图进行集成,接入基础空间底图、水利要素专题图、水利对象空间分析等一张图服务;三是与贵州省水利视频系统进行集成,接入相关水利工程和水文测站视频数据;四是与贵州省水利厅日志审计系统进行集成,将本系统的日志纳入贵州省水利厅日志审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4)系统部署与培训
基于国产化运行环境,编制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服务等资源申请及部署方案,开展系统部署安装及调试;配合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组织开展系统培训。
(5)第三方测试
委托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功能性测试和代码审计。
第二节商务要求
一、服务期及服务地点
服务期:项目施工期4个月,试运行期为1个月。服务地点:采购单位指定。
二、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三、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支付至合同总价的30%,提交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支付至合同总价的70%,合同完工验收合格后支付至合同总价的100%。
四、质保期
质保期为合同验收后一年。
五、履约保证金金额和形式
中标单位应在签订合同之前向采购方缴纳履约担保,履约担保的形式:支票、汇票、本票或者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出具的保函,履约保证金为合同金额的5%。质保期结束后退还。
六、投标有效期
从投标截止之日起90日历天
1、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文件中对本章节全部条款进行承诺,承诺内容必须达到本章节要求的所有内容。
2、其他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在采购合同中详细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