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内丘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5230000575607 发布时间:2023-05-23 文档页数:49页 所需下载券:10
内丘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项目

项目采购需求及技术要求

一、项目说明

1、项目名称:内丘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项目

2、项目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二、实施内容

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脆弱性、地下水使用功能、污染状况和行政区划等因素,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地下水使用功能分区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建立邢台市内丘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体系,划定邢台市内丘县的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并提出不同分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一)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①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业污染源、矿山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农业污染源和地表污水等。工业污染源调查范围包括不限于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化学品生产企业、废弃污染地块等;

②考虑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降解、迁移性的因素,收集相关污染物毒性,并确定其毒性评分;

③根据污染源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如垃圾填埋场的防护等级,加油站有无防渗池等评估污染源释放可能性;

④根据污染源规模、污染物排放量,如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垃圾填埋场填埋量等估算可能释放污染物的量等信息,进行污染源荷载风险等级划分,叠加形成污染源荷载等级图,按污染源荷载综合指数值PI由大到小依次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实现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分区。

(二)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①在全县内各乡镇(街)进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气象、土壤质地类型、地下水监测孔钻孔报告、水平年高水位期地下水水位统测资料、区域地形图等资料的收集;

②依据水文地质调查等相关技术规范,在全县范围内分析地下水埋深、垂向净补给量、含水层厚度、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类型、含水层渗透系数,通过对各指标赋予不同分值和权重,采用模型计算地下水脆弱性。

③对地下水脆弱性指数进行分级,按脆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在GIS环境下计算得出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分区图。

(三)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①在全县各乡镇(街)进行地下水使用功能等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水文地质调查、水利普查、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告及水源保护区划定矢量文件、农村供水水利工程报告、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农业灌溉区评估报告等、相关环评报告和取水许可等;通过完成对不同使用功能的调查,并在GIS环境下编制形成地下水使用功能分区图。

②在我县在产企业自行监测、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和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等项目中地下水环境调查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工作,评估不同地下水使用功能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根据地下水质量目标、标准限值、对照值(或背景值),主要针对三氮、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指标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编制地下水污染现状分区图件。

(四)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

①构建全县县划指标体系,根据地下水使用功能和污染现状评估结果、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脆弱性、功能价值的图层叠加,划分保护区、防控区以及治理区,获得分区划分结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②根据评估区内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行政区划等国土空间管控相关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调整各一级和二级区划分结果,力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结果贴合实际管理需求,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地方管理。

③根据地下水使用功能和污染状况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划分结果。若后续监测过程中发现不同区域内地下水污染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或地下水使用功能存在重大调整时,对划分范围进行修改,调整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的划分结果。

三、工作流程

按照《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及《河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的相关技术规定和要求,邢台市内丘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的主要技术路线为通过生态环境调查技术方法和手段获取所需的基础信息资料,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使用功能、污染状况和行政区划等因素,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地下水使用功能分区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建立邢台市内丘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体系,划定内丘县的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进一步将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防控区划分为优先防控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防控区;治理区划分为优先治理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流程图

四、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进行地下水污染源基础信息调查,收集相关污染物毒性、污染源释放可能性、可能释放污染物的量等信息,进行污染源荷载风险等级划分。

第二阶段:进行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气象等资料收集,开展孔隙水/裂隙水脆弱性评估。

第三阶段:收集地下水使用功能等资料,进行污染现状调查,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第四阶段:根据地下水使用功能和污染现状评估结果、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脆弱性等信息,开展地下水风险和污染防治分区。

第五阶段:项目成果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五、提交成果

提交县级《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报告》、县级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分区图组、县级地下水脆弱性评估分区图组、县级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分区图组、县级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成果图等。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