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襄垣县国有林场2023年度森林抚育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5300000585700 发布时间:2023-05-30 文档页数:57页 所需下载券:10
襄垣县国有林场2023年度森林抚育项目
  • 商务、技术要

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发挥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是现代森林经营的首要目标,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森林抚育通过技术优势与自然优势的有机结合来不断优化森林的组成结构和生长过程,是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技术和管理措施,也是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充分发挥林地和林木的生产力,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开放型林业是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最有效的手段。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是最基础的森林资源管理和技术管理文件,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遵循,对国有林管理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作业设计实施地点位于襄垣县国有林场3个林班,13个小班,此次涉及森林抚育作业面积133.33公顷(合2000亩),共消耗蓄积218.0917立方米。生产木材101.0651立方米,其中:规格材101.0651立方米。

一、设计目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基本原则

1.1设计目的

改善森林的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促进森林、林木生长发育,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安全,维护森林健康,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培育健康稳定、优良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1.2指导思想

以森林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小班调查林木分类、分级数据为依据,以森林抚育和森林采伐等相关技术规程为准绳,以小班经营对象的功能限制、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指标遴选组合适宜的抚育作业方式。

1.3主要依据

(1)《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

(3)《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

(4)《森林抚育规程》(DB14/T1201-2016);

(5)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设计规定》和《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林造发[2014]140号);

(6)《山西省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晋林办造[2016]36号;

(7)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0]36号);

(8)长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转移支付资金计划的通知》(长自然资发[2023]12号);

(9)襄垣县2022年度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

1.4基本原则

——遵循现地调查、现场设计的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增强森林多种功能,提高林分质量为宗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增强和提高林分生态功能的原则。

——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的原则

严格遵循《森林抚育规程》并结合林分实际状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

——坚持抚育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把森林抚育和资源保护相结合,多项抚育措施并用,既要确保林木生长稳定,突出抚育成效,突出科学经营,保护优先,严格保护好珍稀濒危物种资源。

二、设计区概况

2.1自然地理条件

2.1.1地形地貌

国有林场地处长治市襄垣县境内;位于上党盆地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2′-113°14′;北纬36°23′-36°44′。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40公里;东以仙堂山、黄岩山与黎城县分界;北与武乡毗邻;西与沁县相连;南与潞城、屯留接壤。

襄垣县国有林场地处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北沿,是个半山半丘陵地区。西部属页岩砂土石山区,东部是石灰岩质山区,岩石裸露、山势陡峻。黄土是第四纪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堆积物,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丘陵山地地貌。辖区内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既有海拔1725米的高山(伟回山),又有海拔786米的山谷(合河口);既有低凹而平坦的盆地,又有连绵不断的丘陵。林地大多分布在斜坡上属于低山林区。

2.1.2水文气候

林场辖区均属海河流域。有浊漳河的西源、南源、北源。淤泥河、郭河、史水河等河流,均常年流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干热,秋凉多雨,冬冷少雪。年均气温9℃,最高月平均气温23℃,最底月平均气温-7.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29.1℃。年日照时数2538.2小时,年降水量520—600毫米,多集中在7—9月,无霜期168天。

2.1.3土壤

林场辖区内的土壤比较单纯,一个土类,即褐土;两个亚类,即褐土性土和淋溶性土。淋溶性土分布在有林地和覆盖率较大的灌木林地。土层中厚。有机质含量达10%以上。主要分布于北山营林区。褐土性土主要分布与低山丘陵区的草灌坡和弃耕地,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下,包括大部分林业用地。

2.1.4植被

森林植被中乔木以辽东栎、油松、侧柏、杨树、刺槐、榆树为主;经济树仁用杏、桃树、苹果、核桃、山杏树等为主;灌木主要有黄栌、沙棘、榛子、绣线菊、黄刺玫、山皂角、荆条等;草类以莎草、羊胡草、蒿类为主。

2.1.5森林资源状况

全场现有林业用地110621亩(含集体托管面积40042.1亩),其中有林地38344.63亩;疏林地4669.77亩;灌木林地31533.79亩;宜林荒山荒地33618.18亩;人工造林未成林地1555.27亩;经济林893.36亩;全场森林覆盖率69.6%(国有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83.8%),活立木蓄积量11.69万立方米,全场现有公益林总面积4.94万亩,占全场国有林业用地的69.94%,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4.68万亩,占公益林总面积的94.93%。

2.2社会经济条件

受当地气候、地理、交通及经济发展条件限制;本辖区多为农业区。区内30个行政村,14.2万人;劳动力4.6万,耕地面积4.6万亩,粮食产量1560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200公斤,农作物主要以种植玉米、豆子、谷子和小麦。本地农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人均年收入6000元左右。

2.3森林经营状况

近年来,林场在管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主要进行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营造林工程,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1500多公顷。增加了森林植被,提高了生态效益,在进行营造林及森林抚育等生态建设的同时,对全场公益林进行全面有效保护。

2.4抚育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面积133.33公顷(合2000亩)。

本次抚育作业共涉及3个林班13个小班,涉及上庄林班252、528、0254小班,小垴林班047、273、003小班,东岭林班15、14、008、011、029、031、086小班。

主要植被类型分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主要树种为油松、刺槐、侧柏等;主要灌木树种有黄刺玫、黄栌等。

2.5抚育目标

本次抚育小班面积136.73公顷,设计作业面积133.33公顷,郁闭度0.75-0.96,抚育株数强度6-17.9%,蓄积强度0-5.2%,共消耗蓄积218.0917立方米。生产木材101.0651立方米,其中:规格材101.0651立方米。

三、外业调查说明

3.1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

1、根据下达的抚育作业任务要求,筛选符合抚育条件的林分类型开展外业调查。根据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抚育方式、立地条件等确定作业小班边界,原则上作业小班面积不大于20hm²。

2、依据《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调查记载小班各项主要调查因子:权属、林种、林分起源、树种、郁闭度、胸径、树高、株数、蓄积量、立地因子以及灾害情况等;现地确定作业小班边界、抚育方式,填写森林抚育小班调查设计表。

3.2作业区和作业小班划分方法

作业区以林班为单位划分,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根据突出重点,规模推进,集中连片的原则踏查范围。在踏查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抚育条件的林分。

作业小班以林地变更区划小班为基础,在现场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合理区划作业小班。根据区划小班进行现场调查,按照小班实际情况现场设计小班作业区域、抚育方式。

3.3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

(1)近自然经营作业设计:按《森林抚育规程》技术标准对标准地树种进行分级,Ⅰ、Ⅱ、Ⅲ、Ⅳ、Ⅴ5个等级,最后进行检尺(起测直径5.0厘米),实测胸径。

(2)树高调查采用三株平均法,填入标准地每木调查表。

(3)郁闭度的调查采用标准地内沿对角线目测法。

(4)林龄通过平均木主干主轮数或查阅资源档案确定。

(5)蓄积量测算采用《山西省主要树种立木一元材积表》(其中:杂木硬阔类采用辽东栎材积、软阔类采用杨树材积)。

3.4标准地的设置

根据作业小班森林资源分布状况,选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地块布设标准地,依照标准地面积不小于作业面积1%,每个小班至少1块样地要求确定标准地数量。标准地面积0.067公顷(1亩),边长25.82米×25.82米,并记录标准地中心的GPS坐标,每个小班拍摄1—2张反映标准地抚育前现实状况的数字照片,并按统一的规范命名保存。

3.5调查结果

本次抚育作业共涉及3个林班13个小班,作业面积133.33公顷,共消耗林分蓄积量218.0917立方米。全部为防护林。按林分的不同起源和不同林种类型确定抚育面积和蓄积消耗详见附表。

附表

林班

抚育规模

防护林

天然

人工

小班个数

面积(公顷)

消耗蓄积(立方米)

小班个数

面积(公顷)

消耗蓄积(立方米)

小班个数

面积(公顷)

消耗蓄积(立方米)

合计

13

133.33

218.0917

 

 

 

13

133.33

218.0917

上庄

3

29.57

100.9963

 

 

 

3

29.57

100.9963

小垴

3

23.25

17.8707

 

 

 

3

23.25

17.8707

东岭

7

80.51

99.2247

 

 

 

7

80.51

99.2247

四、各项技术措施设计及设计方案

4.1林种划分及各类型林分主要特点

本次规划的森林抚育林分类型,按起源为人工林。按树种组成及其配置为针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按龄组分为中龄林;按林种为防护林。

人工林:

上庄林班252、528、0254小班,小垴林班047、273、003小班,东岭林班15、14、008、011、029、031、086小班,林种为防护林,林分起源为人工林,作业面积133.33公顷,共消耗蓄积量218.0917立方米。目前,该林分结构简单且不合理,群落稳定性差,林地内枯落物分解困难,林下更新不良,林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4.2小班基本情况及抚育措施

上庄林班252、528、0254小班,小垴林班047、273、003小班,东岭林班15、14、008、011、029、031、086小班,林种为防护林,林分起源为人工林,作业面积133.33公顷;起源人工,抚育方式为疏伐,郁闭度为0.65-0.9。目的树种平均树高6米-8.8米,平均胸径9.2厘米-13.8厘米,采伐树种为油松、侧柏、刺槐,采伐株数32167株,采伐蓄积218.0917hm2。

本次森林抚育作业采用全林分经营理念,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留匀间密,留优去劣,进一步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和林分密度,加强目的树定向培养,提高林地生产力,为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逐步改善林分质量。本次抚育的具体措施为,对该林分进行分级,选定Ⅰ级木,对Ⅰ级木进行修枝;并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被压木;生长弱、树干纤细的萌生株;濒死木、枯死木及枯死灌木,保护实生单株及幼树。

4.3技术措施及要求 

本次抚育采伐作业类型主要采用疏伐:

疏伐:在林分郁闭后的幼龄林或中龄林阶段,当林木间关系从互助互利生长开始向互抑互害竞争转变后进行的抚育方式之一。主要针对同龄林进行。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林木,留匀间密、留优去劣,进一步调整林分树种和空间结构,为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

4.3.1主要技术指标

疏伐:

a疏伐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

b在容易遭受风倒雪压危害的地段,或第一次疏伐时,郁闭度降低不超过0.2;

c林分目的树种和辅助树种的林木株数所占林分总株数的比例不减少;

d林分目的树种平均胸径不低于采伐前平均胸径;

e林分分布均匀,不造成林窗、林中空地等;

f林木株数不少于该森林类型《山西主要树种不同平均胸径、不同郁闭度下合理保留株数表》最低保留株数。

4.3.2主要技术措施

(1)保留带设置

要注意保护林地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山顶山脊留5-10米,山麓和道路旁留3-5米的保留带。

(2)标号作业  

施工作业时要按照多功能全周期森林抚育作业要求,由林场专业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按照去劣留优、间密留匀、去弱留壮的原则,在林地内林木进行分级。林木分级为:Ⅰ、Ⅱ、Ⅲ、Ⅳ、Ⅴ级;林木分级经营在林地内选择Ⅴ级木(必要时Ⅳ级木)进行标号(刷红漆),确定采伐林木,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先标号后采伐。

(3)伐树、打枝、制材

对所有的采伐木进行采伐,采伐伐桩高度不高于地径的1/3,不错砍,不漏砍,不要碰伤保留木,保留优良木及适量灌木;抚育后的林木尽可能分布均匀。将胸径4.9cm以上伐倒木的枝丫从根部向梢头依次打枝,紧贴树干表面砍掉枝丫,不留茬和深陷、劈裂,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率。结合市场销路,对伐倒木(胸径4.9cm以上)进行合理制材。

(4)修枝

对天然整枝不良的Ⅰ级木进行人工修枝,人为地除掉Ⅰ级木部分的枝条、枯枝,修枝后保留冠长不低于树高的1/2,枝桩尽量修平,剪口不能伤害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并伐除影响Ⅰ级木生长的大灌木。

(5)集材、归楞  

采用人力集材的方式进行集材,以方便、快捷、利于木材下山为原则,对生产的木材进行人力集材搬运下山至林道,再用三轮车利用林地内原有林道进行倒运及归楞。集材、倒运时尽可能减少对林地的破坏,保护原有植被。按不同材种,分别归楞,堆放整齐,便于现地检尺和销售。   

(6)清林

伐后要及时将可利用的木材运走,同时清理采伐剩余物,截短均匀归垛在林内,归垛大小适宜,有经济利用价值可运出,目的是把林地清理净为宜。

4.4作业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程度

 抚育作业后,由于采伐、集材等一系列人为活动致使一定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污染,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和今后的森林更新做好准备,以便尽快恢复林况,使森林资源更好的永续利用,木材采伐工作结束后需对楞场、集材道等进行清理。

4.5注意事项

1、伐区拔交

在组织采伐以前,由设计方、林场、施工队对伐区进行拔交。伐区拔交做到林场负责人、施工方、作业设计人员、林局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到场,明确四至界线,填写伐区拔交单,经签字后方可实施。

2、确保安全生产

森林抚育作业前,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明确抚育作业技术规程要求,掌握操作要领,分工明确,关键技术岗位应持证上岗,严禁违规作业,应做到“安全第一”,抚育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劳动强度,加强安全生产,防止或减少人身伤害事故。作业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配备保护用品,掌握常见的预防、急救、自救方法。加强森林防火,不准野外带火、用火,及时清除可燃物质,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注意人身安全。

3、林地管理

要加强林下植被、枯枝落叶层的保护,不损坏林分中原有的幼苗幼树,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林下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4.6作业施工安排

(1)本次抚育采伐时间为:2023年6月-2023年9月。

(2)本次抚育作业由林场雇佣其他劳动力来完成,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跟班作业。

4.7辅助设施

4.7.1物资材料

① 创造必要的交通、通讯条件。

② 配备日常生活用品。

③ 配备常用急救药品和用品。

④ 配备生产所需的物资。

4.7.2作业道路维修

作业区林道由于年久失修,道路状况严重损坏,不能满足此次抚育作业条件,共需维修林道0.8公里。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