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基本情况
严格按照《北京市通州区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实施办法》,根据镇政府工作安排,落实值守引导、上门回收、普及宣传,配合流动巡视检查,巩固居民分类投放习惯,提高居民厨余垃圾自主分出率,切实提升小区垃圾分类实效。
二、服务地点
通州区永顺镇10个社区(西潞苑、悦澜家园、富河园、天赐良园、永顺东里、永顺西里、永顺南里、惠兰美居、榆东一街、西马庄)。
三、服务内容
负责通州区永顺镇10个社区(西潞苑、悦澜家园、富河园、天赐良园、永顺东里、永顺西里、永顺南里、惠兰美居、榆东一街、西马庄)提供垃圾分类闭环运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桶前值守、上门回收、厨余积分兑换、宣传推广等。
四、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
五、人员配置标准
1、以下社区分配人员均为最低人员配置,投标人须按社区点位进行人员优化配置,每个社区及所包括的全部点位桶前值守人数均不得低于规定人数,否则视为未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2、★人员配置要求
投标人应提供详细的人员配置方案,按社区点位进行人员配置。人员岗位由投标人自行设置,包含但不限于总负责人、值守人员、流动巡视检查人员、回收员、专业宣传人员等。
(1)10个社区共配置值守人员不少于140人(详见附件1),参考桶站数量、环境卫生、垃圾产生量等实际情况,配备流动巡视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值守人员负责桶前值守、厨余积分兑换、硬件设施(垃圾分类柜、大小公示牌等)后续维护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小区大件处理。
(2)全镇一袋式上门回收,预计配备回收员不少于25人;配备专业宣传人员不少于6人,组织专业宣讲活动,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小礼品;提供信息化服务平台,包括全年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及全镇上门回收。
六、服务要求
(1)健全宣讲机制,发挥引导力量。加大宣传活动开展力度,组建专业宣传员团队,每年实现小区活动全覆盖,引导居民了解各类垃圾分类处理全流程,助推厨余分出率提升、其他垃圾减量、可回收物再利用和有害垃圾处理;同时加强值守人员培训,发挥指导员现场引导作用,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活动及工作成效及时在“通州永顺”宣传发声,形成经验成效争取市区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2)落实两桶一袋,实现源头分类。在“两桶一袋”基本原则下,通过厨余垃圾积分兑换、可回收物上门回收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居民从家庭自主分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及可回收物,巩固源头分类习惯。
桶前值守人员通过厨余垃圾积分兑换的方式,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奖励体系,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居民将分类纯净的厨余垃圾带至桶站,由指导员称重上传数据,换算奖励发放至居民个人账户,激励居民自主分开厨余和其他垃圾。
(3)分类驿站运营管理,规范垃圾运输。由招标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并交由中标人运营管理,各类垃圾初步收集至垃圾分类驿站,再由各小区清运公司履行相关作业标准及规定,按时清运垃圾、分类运输;同时驿站设置可回收物交投点,将可回收垃圾收集整理后,统一物流封闭运输。整体形成前端收集、中端运输、末端处理无缝衔接,垃圾分类全链条式运行,实现闭环管理的效果。
(4)打造中转站,实现源头减量。生活源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同时免费消纳社区大件垃圾,减少各小区堆物堆料。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可实现对再生资源回收订单和区域的规划,实现对垃圾回收量数据、垃圾处置去向数据和积分兑换数据的全程实时监控以及数据共享,形成信息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络,提高可回收物尤其是低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末端细分可回收物的资源再生利用率达到98%以上,无害化率达到100%。提升垃圾回收利用率,使生活垃圾真正从源头分类、源头减量。
(5)提供信息化平台,实现垃圾分类信息管理。负责配置镇级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服务区域内垃圾分类指标的线上可视化,桶站及投放点等设施管理信息。
(6)多面配合开展,形成工作合力。社区、网格、物业与第三方公司共同协作衔接开展,在工作方案的基本指导下,形成一小区一方案,厘清责任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