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
一、项目概述
蒙医药古籍修复及数字化加工项目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承担的2023年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振兴行动项目,项目总体目标是完成第二批1000册蒙医药博物馆馆藏蒙医药相关古籍的数字化加工工作,同时抢救性修复破损较为严重并亟待保护的珍贵蒙医药古籍2部。
本项目将同时开展蒙医药古籍修复、数据库升级、数字化加工三部分内容,前期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馆藏蒙医药古籍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命名,然后进行研讨和选择,分别确定这三部分的具体内容。
蒙医药古籍数字化加工是实现现代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蒙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将更好的为蒙医药社会宣传提供帮助,便于更多的人们获取和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对古籍善本的磨损和破坏,保障了蒙医药古籍的安全和传承,扩大了蒙医药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修复破损较为严重的蒙医药古籍文献,也是继承和发扬蒙医药学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促进民族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发挥重要作用。
二、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标的名称) |
数量(单位) |
所属行业 |
古籍修复 |
2部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古籍文献数字化 |
1000册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蒙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升级 |
1项 |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
三、服务要求
对破损较为严重的2部古籍进行抢救性修复,具体要求如下:
1)秉承修复可逆、最小干预、修旧如旧、保证文献安全的修复原则,确保科学保护贯穿于古籍修复的全过程,全面保存和延续古籍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信息与价值。
2)所有修复流程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丝织品类文物》、《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 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0027-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与图示(WW/T0026-2010)》,以及《古籍修复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GB/T 21712-2008)》等法律法规执行。
3)项目实施须制定修复方案、建立修复档案、完成修复操作过程、形成修复报告。修复方案应是对修复实际过程做具体计划,包括本项目待修文献的基本情况、拟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详细写明将采用的修复方法、手法,使用材料、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和预计达到的修复效果等。修复档案应包括修复前待修文献基本信息、修复的具体过程、使用的主要工具材料和设施设备、修复前后的数据指标、修复前中后的图片记录、修复责任人和验收结果等,一册一档。修复报告应对本项目的前期准备、实施过程及形成效果进行全面汇总,形成文字和图片材料。
4)积极接受采购人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督察指导,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问题,须立即暂停修复操作,调整修复方案。整改方案经采购人同意后,乙方方可展开下一步工作。
5)修复前、中、后三个阶段均要邀请包括但不限于省古籍保护中心、省图书馆的省级及以上古籍保护专家、古籍修复师参与修复方案建设与论证、修复档案编写、修复过程质量把控等,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问题,须立即暂停修复操作,调整修复方案。整改方案经采购人同意后,乙方方可展开下一步工作。
6)科学有效地进行项目化管理,实行项目进度周报、月报制度。
7)修复场所由采购人指定。
8)采用传统手工修复方式。要求保留原始红绢,不改变古籍原有装帧形制。
9)古籍修复工具、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行业要求,严禁使用对古籍本体有害的任何化学用品。黏合剂使用传统手工小粉制备。修复用纸要求与古籍原书叶的材质、厚薄、颜色、帘纹相近的传统手工纸。修复用绢要求与古籍原书衣的材质、厚薄、颜色、纹理相近。使用染色剂以不破坏古籍为要。
10)修复后完成修复成品数字化,数字化成品要求不得低于2014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出版的《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标准。
1、 古籍数字化工作场地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提供,供应商应遵守古籍相关管理制度,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2、 扫描设备非接触式扫描仪。光学分辨率不低于600dpi,CCD感光元件不低于5000像素点,色彩位数不低于24bit。扫描设备应是无紫外线的同步冷光源,托稿台上应铺衬黑色吸光摄影布;室内采光经测试,调整到最佳状态,禁止任意开关灯光。
3、 扫描后的图像清晰,数据文件页码连续,没有重页、缺页,错页、折页等情况(原书缺页、错页除外)。补扫缺页图像要与同册图像文件的大小一致,颜色接近。
4、 在尽量减小古籍受损风险的前提下,制定古籍扫描图片的像素、边缘、大小的标准要求:
拍照扫描画面清晰,焦距准确,不虚、不重影;
拍照扫描精度标准:不低于600dpi,色彩位深24BIT;
拍照扫描存储规格:TIF格式,图像曝光均匀,四角无变形。需制作对应的JPG文件,扫描完成时一并完成。
5、 对于出现歪斜的图像应进行纠偏处理。采用自动或手动纠偏功能,调整图像角度,图像偏斜度不超过0.5°。除特殊情况外,每种书扫描后每页影像尺寸的大小应相同,误差应小于5‰。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以符合古籍的阅读习惯。
6、 按1:1比例扫描,页面外围要求适度留白,宽度不超过0.75-1厘米;书页间距不超过0.1厘米。
7、 图片格式和质量参数要符合要求,经过测试可以正常打开、拷贝、复制、粘贴、编辑与维护;
8、 图像文件(各种格式)放大到1:1状态,逐页检查。检查文件是否有太淡、太浓、黑边、污点、歪斜、模糊(马赛克等)或图像内容不完整、不清晰、有错误等质量问题,如有以上问题,则抽检标记为“不合格”,对不符合质量的图像应进行图像校正或重新扫描。图像数据验收时抽检的比率不得低于5%验收指标。
对现有平台蒙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进行升级,具体升级内容如下:
1、 升级平台全文检索功能,需支持中文、蒙文、藏文的全文检索,按页加工的资源能够提取检索词所在页的信息,并且点击后能直接定位到该页预览;检索结果可按资源库、文献类型、创建者、关键词等进行聚类和二次检索;支持蒙文、藏文、汉文、英文、数字等多语种同时检索。
2、 升级平台阅读器,支持资源文献图片和文字对照预览,对照方式包括左右、上下模式,图像预览时不受原图大小影响可快速加载;可对文本进行设置,支持文本横向、竖向切换展示;资源有PDF文件可直接打开PDF原文预览,可根据目录点击定位指定页面。
3、 选取部分蒙医药古籍文献资源进行全文数字化,需支持蒙文、藏文、古文的全文数字化加工,数字化完成后的资源导入平台需支持全文检索、图文对照阅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