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及服务要求
(一)建设目标
依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试点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954 号)等文件要求,同时使大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达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功能评定规则》(自然资办函〔2021〕1238号)评定标准,基于大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满足国家要求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要求,建设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将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成为服务、监测、评估各级履行用途管制职责的重要工具,在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着力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满足大连市全面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要求,进一步补充平台底层支撑能力,逐步完成“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任务要求,推进我市空间地理数据库建设。按照《关于做好“一网协同”建设配套信息化系统对接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完成政务版平台综合办公子系统与市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对接。
(二)建设现状
大连市自然资源局一直致力于推动管理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化,通过历年的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建设,有力的支持了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的职能和职责完成,现有较多数量的应用系统和平台、机房和软硬件设备设施以及多网络资源等,具体情况如下:
①现有信息化系统情况
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现有政务业务信息系统20多个,其中基于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已实现单点登录及数据共享约12个,这些系统均在正常运行中,我局将根据国家、省市要求不断进行系统升级对接。
本次新建的监管系统需基于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扩展建设,其中涉及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业务流程需基于大连市智慧国土信息体系市县乡三级网上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原国土系统”)的建设用地审批县区申报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升级改造,用地预审需基于大连市智慧国土信息体系市县乡三级网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用地预审县区申报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升级改造。以上两部分业务升级改造,此次均采取开始-结束的方式衔接系统功能。
系统关系图
②大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现有功能模块
本项目涉及对现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进行扩展建设,现有平台功能模块如下:
系统名称 |
系统模块 |
系统功能 |
大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
二三维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门户 |
首页 |
资源中心 |
||
分析中心 |
||
一张图 |
||
应用中心 |
||
个人中心 |
||
数据共享 |
||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管理系统 |
平台监测概览 |
|
数据资源管理 |
||
数据模型管理 |
||
数据应用管理 |
||
指标配置管理 |
||
计算模型管理 |
||
任务调度管理 |
||
服务管理 |
||
安全管理 |
||
平台监控 |
||
服务统计分析 |
||
日志管理 |
||
平台管理 |
||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云服务 |
通用IT服务 |
|
基础服务 |
||
数据服务 |
||
规划编制专题服务 |
||
决策支持专题服务 |
||
行政审批专题服务 |
||
规划监测专题服务 |
||
资源评价专题服务 |
③本项目涉及的系统情况
本项目涉及基于原有国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原智慧国土信息体系市县乡三级网上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工作内容情况如下:
系统名称 |
子系统名称 |
工作内容 |
智慧国土信息体系市县乡三级网上管理信息系统 |
建设用地审批县区申报系统 |
升级 |
建设用地预审县区申报系统 |
升级 |
|
综合办公系统 |
对接 |
|
多规合一 |
升级整合 |
|
时空云平台 |
升级整合 |
|
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
升级整合 |
|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平台 |
升级整合 |
④现有机房与网络情况
现阶段,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拥有机房2处,分别是原国土局机房、不动产登记中心机房,产权单位是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承载相应数据的网络有5条,分别是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自然资源业务网、不动产专线及相关业务专线。
⑤现有软硬件和设施设备情况
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现有各类硬件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UPS、路由、交换机等,大部分硬件设施设备购买年限为2007年-2018年。
⑥现有自然资源基础数据情况
大连市自然资源各空间类基础数据库已基本升级对接到平台,包括现状数据、规划管控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分析集成数据、其他数据共7大类50中类六百余项空间数据纳入平台发布服务使用。平台现有数据目录情况如下:
一级目录 |
二级目录 |
现状数据 |
测绘 |
地质 |
|
国土调查 |
|
耕地资源 |
|
矿产资源 |
|
森林资源 |
|
湿地资源 |
|
水资源 |
|
灾害 |
|
海洋 |
|
... |
|
规划管控数据 |
重要控制线 |
已有国土空间相关规划 |
|
自然资源行业专项规划 |
|
其他行业专项规划 |
|
开发评价 |
|
新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
... |
|
管理数据 |
土地管理 |
地质矿产管理 |
|
历史文化遗产 |
|
海洋综合管理 |
|
不动产登记 |
|
... |
|
社会经济数据 |
社会数据 |
人口数据 |
|
经济普查 |
|
... |
|
分析集成数据 |
一张底图 |
... |
|
其他数据 |
... |
三维数据 |
... |
(三)建设内容
第一部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
①用途管制基础数据库
根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规范(试行)》的要求,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行使,遵循统一的技术要求,建设成全市覆盖、内容完整、准确权威、关联有序、逻辑严谨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资源体系,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系统运行、协同联动、跨部门互通共享提供良好数据基础。
数据资源分类规划建设:梳理分析现有业务系统数据结构、数据量、数据存储标准等信息,对比国家数据库建设标准,整理出现有数据库字段与国家数据标准的差异,形成数据库字段名称对比差异表、数据库字段类型对比差异表,为业务梳理、数据接口对接、数据建库提供分析方向。包括数据标准规范建设、数据应用和要素分类规划、数据整理等。
数据库建设:包括设计要求、空间库设计要求、业务库与空间库设计规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数据库设计、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数据库设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数据库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库设计、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数据库设计、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数据库设计,与投资项目审批等其他部门业务共享信息数据库设计,与自然资源行业监管共享信息数据库设计等。同时,将汇集的多源异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关数据经过整理、清洗、转换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符合国土空间标准规范的数据,并分类存储入库。
②用途管制业务全要素全流程项目管理
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等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优化重构业务管理和审批流程,开展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确立“调、规、策、批、供、用、补、查、验、登”的业务主线。以“地块”为核心、以“项目”为纽带,通过接件续办、证号关联等方式,实现项目、地块、指标、档案的“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空间准入管理:包括植入多项管控规则,明确准入、限制、禁止的项目类型,设置准入条件。制定准入条件规则模型,划定准入“一道线”,实现对区域准入条件的精细把控。
业务协同数据、表单串联:包括土地利用计划(利旧原国土系统表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利旧原国土系统表单)、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业务。
用途管制项目申报:包括建设项目申报模块,实现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业务申报服务,包括人工填报、数据包导入、附件上传、表单填写、流程流转、接口上报、数据检查、数据包生成、版本管理。基于现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投资项目审批等其他部门及自然资源行业监管相关系统对接。
用途管制审核审批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包括工作箱、智能预检、辅助组卷、智能审查、智能模块化审批、证书核验、效能管理、二维码生成、全流程测量成果入库、用途管制各环节数据上报部、省级用途管制系统提交数据调整接口。业务流程包括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利旧原国土系统流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先行用地审批、用地计划流程、成片开发方案报批、无效用地批件流程、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
③用途管制规则核验与监测监管模块
各类规划许可实施、用地审批管理业务分类型、分领域全程线上备案、留痕。
规划核验:包括业务检查规则制定、空间核验规则制定(利旧现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规则模型)、业务检查规则模型设计(利旧原国土系统规则模型)、空间核查规则模型设计(利旧现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规则模型)。
监测监管:全流程项目监管等。
④用途管制统一编码和知识图谱模块
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和空间单元的演化追溯,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统一编码,对接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节点数据资源。建设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知识图谱。
统一编码:包括要素整理、要素分类、结构设计、业务对接、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联动。
知识图谱:包括图谱多维度展示、动态更新关联等功能。
⑤“一书三证”证书管理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对接辽宁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书三证”证书管理,实现省电子证照接口对接、省电子签章接口对接。与用途管制审批环节结合,实现审批完成即发证。
包括电子制证、电子签章、网上发证、线上验章、全生命周期管理,记录证照信息等。
⑥用途管制信息服务与查询统计
调用项目库基本信息,实现用途管制信息服务与查询统计。涉及空间数据查询统一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空间查询模块分类查询。
包括项目查询和统计、项目全周期查询、指标统计、办件量统计、超时办理统计、报部项目统计、数据协同量统计、年度项目统计等功能。
第二部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扩展建设
①平台三维支撑和数据资源对外服务接口能力扩展
为适应项目前期规划,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房屋设计方案审查、城市设计方案审查等内容,需对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三维应用能力进行升级,满足日常审批要求。
包括国产主流三维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基础三维数据库升级改造、二维数据拉伸白膜数据能力、三维场景高效渲染与处理能力、三维数据服务发布及接口定制能力、数据高效查询与可视化能力、成果数据高效管理能力、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场景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信息管理能力、项目论证和选址分析能力。同时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接口对接引擎,连通省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接口,保障全市电子证照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接口对接顺畅。
②平台涉空间应用业务共享交换能力建设
充分利旧已有相关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管理空间关联数据,建立数据接口,将各系统生成的数据自动汇集到平台,生成的空间数据“体内循环”。
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对接共享:各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数据接口对接,基于平台提供数据共享通道,实现数据联通互动。
支撑城市信息模型(CIM)空间底座建设:基于平台为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应用提供统一的数字空间底座,为数字大连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构建实景三维数据的支撑环境,加载三维专题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③平台部分基础功能升级改造
为满足各应用系统的升级改造需要对平台部分基础功能进行升级改造。
包括基础数据来源改造、成果数据汇聚改造、系统基础功能改造、系统业务功能改造、专题服务共享。
④公众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迁移现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功能模块,构建面向公众服务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对社会公众开放基础地图服务,分级分类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的在线分析能力。
公众一张图:提供地图基础功能、自然资源行业专题展示底图,支撑测绘地理信息和用途管制等信息公示公开管理。
门户网站对接:对接自然资源局门户网站,推进自然资源数据的社会化服务工作
⑤平台逐步升级已有应用系统
为保障各应用系统数据体系的实时动态更新,实现现有应用体系资源数据、服务资源面向平台升级与集成,确保平台数据时效性。由平台提供数据与应用资源升级对接功能,完成多规合一、时空云平台、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平台中数据资源与应用服务向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升级整合。
包括基础数据来源改造、成果数据汇聚改造、系统空间治理相关功能改造与服务共享。
⑥平台对接市综合应用支撑平台
按照“一网协同”建设配套信息化系统对接要求,实现在符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大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市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对接。
单点登录对接:单点登录、登录认证、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中心对接、用户信息对应改造、用户权限对应关系调整。
平台消息对接:消息中心对接、消息处理模块、消息对接接口类型、消息对接标准开发。
综合办公子系统对接:发文消息对接、收文消息对接、公文状态对接、公文意见对接、公文回执对接、收文回执、收文查询、发文拟稿、发文查询。
(四)其他要求
①技术路线要求
基于现有大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体系架构、统一进行服务注册和管理。采用门户技术,整合各类应用服务,以现有平台应用中心模块统一呈现给用户。服务接口采用WebService的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遵循OGC规范的WMS/WFS标准。客户端操作要求可支持信创终端。
②标准规范要求
新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关6个标准规范:
《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数据标准规范》;
《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数据服务标准规范》;
《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数据共享交换规范》;
《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服务共享接口标准规范》;
《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安全标准规范》;
《大连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运维标准规范》。
更新既有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相关8个标准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汇交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服务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服务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服务接入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交换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目录编制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分类及编码规范》;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服务接口规范》。
③安全管理和资源共享要求
落实国家关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本项目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要符合等保三级的评测要求,同时制定有效的备份机制。本项目生成的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通过市共享平台进行共享,面向市级各部门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地理数据共享,支撑全市空间地理数据应用。
④成果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系统软件、计算机文档、源代码、数据库中的定义的数据字典、表格式、字段含义等;所交付的文档与文件应当是电子版式和打印的书面文本各两套。
⑤售后服务要求
提供突发事件响应服务、定期检查维护服务、培训指导服务、本地化驻场服务。
⑥其他要求
采购需求为系统开发的基本要求,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主要依据,不应作为正式建设方案的详细要求,投标人可根据实际业务能力细化完善个性化定制业务应用,在编制正式应用建设方案时,投标人应充分考虑甲方对系统目前及未来的需求,细化完善建设方案,满足甲方要求。
★(2)商务要求:
服务期限: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该工期包括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完成第一部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达到试运行条件;合同签订之日起8个月(该工期包括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乙方必须在该工期内完成项目的开发、安装,并经甲方组织履约验收合格,保证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实施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中标人完成第一部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开发建设全部内容,达到试运行条件(以监理报告为准),在财政资金拨付到位的前提下,30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35%;中标人完成该项目全部建设内容,并部署上线运行,采购人组织履约验收合格,在财政资金拨付到位的前提下,30日内支付合同总额的65%。
验收方式:根据关于印发辽宁省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辽财采〔2017〕603 号) 及相关规定,由采购单位依法自行组织实施。
按照《大连市政务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大营商发【2022】5号),甲方需向大连市营商局申请竣工验收。乙方应当无条件配合开展竣工验收。
如乙方发生违约,或未能按照甲方要求提供服务,在乙方整改前,甲方有权暂停支付款项。甲方每次付款前,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等额合法发票。
售后服务期限及内容:项目通过验收之日起 1 年。售后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采购人提出的故障申告及时响应、处理,甲方无需承担人工费、测试费、服务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