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背景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指出,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新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加密生态环境数据感知,加强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和监管的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对污染物的实时监控、精准排查、精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提高大气污染监管工作水平,切实实现科学找源、靶向打击,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争取在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中实现新华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管新格局。
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另一方面,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做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
二、项目建设
(一)空气质量简析
2023年全年,新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1,全省167县区中排名并列第151。PM10浓度年均值82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并列第100;PM2.5浓度年均值44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并列第119;NO2浓度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并列第142;O3-8H浓度年均值187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并列第159;CO浓度年均值1.4毫克/立方米,全省排名并列第97;上述五项污染因子均在全省排名较差,尤其NO2、O3-8H全省排名倒十五以内,严重影响新华区空气质量排名,是应重点加强管控的两项污染因子。
SO2浓度年均值5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2;新华区2023年SO2年均值在全省167个区县中排名处于中上游位置。
(二)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
1、数据分析和研判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新华区仅依靠网格化数据分析平台监测数据进行指挥调度,缺乏专业技术团队开展数据分析和研判工作。本次项目将派驻不少于8人的专家团队开展数据解析、贡献、研判等工作,通过科学研判污染成因,实现点穴式检查,出具研判报告,以书面形式提升污染源监管的精准性。
2、污染物精准溯源亟待开展
目前新华区仅依靠人工巡查的方式开展污染物溯源,较为单一,且对主要污染物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本次项目将开展六参数走航监测、道路积尘监测服务,掌握区域内污染物来源,明确治理大方向,便于差异化管控。
3、现场巡查人员及设备亟待补充
目前新华区依靠人工巡查、巡视发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巡查工作任务重。本次项目将补充4人组建现场巡查团队,专门针对国省控点周边区域进行巡查巡视,利用便携式颗粒物检测仪、六参数行业级无人机等设备,对国控点周边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通过便携式监测设备为现场检查提供数据支撑。
4、技术端缺乏及证据链补充亟待完善
新华区作为石家庄市重点核心区域,现有的整体条件与所核心地位并不相称。存在技术端应用不完善,工作仅表现为人工基础工作,对于科学化、精准化、信息化的管控需求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针对新华区的弱项,通过雷达实时监测平台的搭建,从而改善新华区现有技术端水准。
三、架构设计
本次新华区空气质量精细化管控服务项目总体架构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数据分析和研判服务、区域面源走航监测服务、网格化巡检巡查监管体系服务、工地扬尘管控平台及治理服务及技术端实时监测平台服务。
(一)数据分析及研判服务
包含数据分析报告服务及周期性研判服务。
(二)区域面源走航监测服务
包含六参数走航监测服务及道路积尘监测服务。
(三)网格化巡检巡查监管体系服务
包含扬尘巡查巡检服务、六参数无人机飞检服务。
(四)技术端实时监测平台服务
包含重点区域搭建雷达实时监测平台服务。
四、实施方案
(一)数据分析及指挥调度服务
1、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建立
协助管理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优化建立“全面覆盖、层层履职,发现及时、处置迅速,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责任到人”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机制,构建区、街道、村(居)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和横向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的全覆盖监管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依托网格化执法调度管理系统,形成以信息推送、事件处理及反馈、执法监管、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为基础的执法调度机制,实现执法事件的闭环管理,量化考核。
2、周期性分析报告服务
(1)常规分析报告
通过对实时数据监控、历史数据、区域排名变化、重点城市对比和当地历史数据同期对比(消减率)进行分析,得到空气质量指标降低完成情况以及排名变化情况。
通过对平台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和数据分析,真实反映大气治理污染情况,并根据达标目标制定实施短期的管控方案。
(2)专项分析报告
专项行动分析:根据政府定期研判工作会议要求,对近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专项分析并汇报。对近期展开的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分析评估,形成专项分析报告。
污染过程分析:分析各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掌握各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分析污染过程及分布特点。在污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污染物各自的特点结合气象状况,污染源状况、周边情况等,最终获得造成污染的可能因素。
(3)管控效果评估服务
利用区域内各种监测数据,以国家/地方考核数据为重点分析对象,结合气象因素,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标情况、综合指数改善率、优良天数、各项污染指标变化及达标情况、区域空气质量排名情况等多个维度,利用准确的监测数据,对本年度、季度、月度及短时段所采取的管控措施施行前后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3、指挥中心运营调度服务
指挥中心是环保建设工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媒介,是所有工作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其中管控平台即采用现代信息等先进技术,将建立集数据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指挥应急平台。
提供建立环境管理指挥中心服务,提供管理咨询项目24小时数据监控和24小时实时指挥调度服务,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度。对异常情况及设备报警,立即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查明原因、及时报告、果断处置,并真实完整的做好相关记录;保证监控设备24小时有人值守,切实发挥监控设备的功能,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不放过和漏掉任何一次异常现象和情况,按时交接班。
4、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平台搭建,数据融合服务
集成已有的网格化监测设备、国控、省控、乡镇站数据,以及其他区县数据,邻近地市数据、气象数据。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管理平台(包含县区级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实现单点位未来7天逐日、逐小时的AQI和六参数预报。)
应用集成化天气预报模式(WRF)、排放源处理模式(Smoke)、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CMAQ、CAMx、NAQPMS、WRF-Chem等)搭建新华区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运算及展示,针对重污染状况提供预警发布、应急响应。针对城市、站点、区域提供未来7日逐小时污染物预报及实时报,采用列表、图表多种展现方式。
5、辅助决策支持服务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纳入:监测站点、遥感数据、排放清单、地貌地形、交通信息、社交媒体、宏观数据等7项数据信息,辅助决策支持平台不仅可以精准预报空气质量,还可以根据各站点的污染源数据、交通流量、地形地貌、气象状况,实时对各地的大气污染进行溯源,清晰地知晓各污染源所占的比重,还可以精准分析周围地区对当地污染的贡献量,为决策者提供直观、客观的大气环境数据分析基础。
由环境、气象等专家团队对区域内环保数据进行统筹分析,能对环境相关的重大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及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结合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多种环境质量模型,甄别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污染贡献率,实现靶向治理和更精准的预警预报。
计划配备环境、气象、监测类专家人员不少于8人(包括项目经理1人、气象分析员1人、数据分析员6人)。
项目经理1人主要负责指挥中心日常管理以及与新华区大气办、生态环境分局及相关部门进行对接,配合政府组织并参加大气污染防治研判及专家讨论等会议,并调度公司相关资源为新华区环境监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数据的整合分析、天气形势研判与会商等;
气象分析员负责对全市及各区域的气象条件分析,包含气象扩散条件及整体区域进行分析,针对气象条件及污染团类型、重污染天防治给出合理化建议。
数据分析员团队主要负责每时段关注国省控点各项监测数值情况,对异常数据及时与运维方沟通,做好设备维护、数据剔除处理,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编制新华区月度剔除沙尘天气影响报告;每小时需微信群内反馈本时段空气质量情况,根据空气质量情况每小时需调度区内各企业、部门采取各类处理方案以保障区域空气质量;实时关注市、区级各类视频、扬尘监控系统以及巡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发现问题5分钟内签收,2小时内处置完毕,力争做到30分钟内处置完毕;对露天焚烧、道路扬尘等环境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以电子版、纸质版存档;及时接收省、市指挥中心下达的各类指令,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将整改情况按上级要求进行反馈;负责通知企业、部门、乡镇街接收各类管控文件;接收各企业、部门、镇街发现问题、接收文件的说明、回执等各类文件。完成区委区政府、区生态环境分局交办的各类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二)区域技术端面源服务
1、城区道路积尘监测服务
通过道路积尘走航实现对颗粒物的实时监测,实时监测点位周边的颗粒物数据,减少道路扬尘对点位的影响;对省市道路积尘监测做到提前预防、治理,减少问题通报。监测区域道路积尘情况,以克论净,实时掌握颗粒物浓度数据,及时调配环卫、园林绿化、城管、各乡镇街道及施工单位,进行清扫、湿扫、冲洗等治理手段,实现区域内颗粒物的整体下降。
2、六参数走航监测服务
六参数走航监测车可对可以实现边走航边监测,通过对目标区域空气进行实时采样,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分析监测,及时锁定问题区域,为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掌握重点区域周边的颗粒物(PM10、PM2.5)、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不透光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及时锁定污染源,利用大数据增强综合执法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程度,提高污染物溯源效率,提升PM2.5、NO2、O3协同防治能力。
(三)网格化巡检巡查监管体系服务
1、地面巡查服务
利用便携式设备对现场进行巡查巡视,通过工地扬尘现场情况反馈,得取数据研判结果和管控建议;对区域内的大气污染报警信息、异常信息、突高点位情况等突发污染问题进行上报,推送至相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第一时间控制污染源。
2、无人机飞检服务
配备1名专业无人机飞手持证上岗,利用六参数行业应用的专业无人机,采用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机载设备灵活选择、自由组合监测指标,配合地面端无人机系统气体监测软件,实时查看无人机所在处环境的气体数据;同时搭载可见光相机云台对环境污染进行拍照取证。
利用无人机搭载大气六项污染物监测模块、夜间拍摄模块、远程高清航拍直播自动化传输模块等先进设备对道路扬尘、散乱污企业、秸秆焚烧、建筑施工扬尘、散煤燃烧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全域航拍,对特定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三维扫描,并实时生成直观的可决策信息。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工作汇报,数据存储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四)技术端实时监测平台服务
在重点区域站点周边架设颗粒物激光雷达,搭建雷达监测平台,实现对考核点周边污染水平扫描监测,实时监测区域大气状况,实施溯源。(合同期限内提供1台雷达),提供雷达日报、月报及分析研判报告。
建成核心区域周边污染水平扫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区域大气状况,实施溯源;保障重点管控区域的空气质量;说清楚污染物水平方向的时空分布特征,颗粒态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说清大气污染物发生、扩散情况;建立大气污染快速溯源解析能力,对污染排放发生的来源进行追踪分析;近地面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对附近区域的扫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如新污染源的出现等。
1、三维式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主要构成:
激光器:产生高重频线偏振脉冲激光,且激光功率可调;
望远镜:接收激光传输路径上的颗粒物对激光产生的散射信号;后继光路:提高望远镜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并转换为电信号;
电控单元:采集及处理信号并输出信号采集结果,以及进行整机的运行控制、环境监控、通信、数据存储、供电等;
云台:调整激光雷达的姿态使其探测方向可处于上空半球的任意方向。
2、探测方式:
PPI全称Plan Position Indicator。中心点为雷达天线,雷达天线以俯仰角恒定不变、方位角扫描一周或特定角度时,显示出目标物体的距离及回波强度。
CAPPI全称Constant Altitude Plan Position Indicator,恒高平面位置指示,是PPI的变种,是利用多个仰角的PPI数据获取同等海拔高度下水平截面回波数据的展示方式。
Time Height Indication,时间高度指示,定点进行垂直方向的连续观测,通过THI进行长期的连续观测可获得区域内地面至高空的气溶胶连续变化情况,边界层起伏变化等等。
五、实现效果
(一)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通过领先的环保装备、优秀的专家团队服务、先进的环保管家理念,提高环保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水平。从软、硬实力全面展现新华区委区政府的管理能力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
(二)提高新华区全民环保意识
建立精细化管控服务体系可以最大范围的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掌握实时的环境质量趋势和污染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度解决,有效遏制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通过不断、持续的监督、公示、执法,带动政府各部门、群众全员参与环保建设,提高社会的环保意识。
(三)职能对接
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指挥中心,与市指挥中心实现无缝对接,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能联动调度、执法各类环境突发问题,实现由单一治理向协同治理、共同治理转变,在全地区构建大环保、大监管格局。
序号 |
服务项 |
名称 |
内容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数据分析报告服务和研判报告服务 |
数据分析与指挥调度服务、周期性分析报告服 务 |
通过对数据监控、历史数据、区域排名变化、重点城市对比和当地历史数据同期对比(消减率)进行分析,得到空气质量指标降低完成情况以及排名变化情况。通过对平台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和数据分析 ,真实反映大气治理污染 情况,并根据达标目标制定实施短期的管控方案。 |
项目经理 |
人 |
1 |
包含人员福利及车辆损耗、保险、油耗等 |
气象分析员 |
人 |
1 |
|||||
分析组人员 |
人 |
6 |
|||||
数据分析报告 |
份 |
240 |
|||||
周期性总结报告 |
份 |
60 |
|||||
专业性分析报告 |
份 |
60 |
|||||
2 |
空气质量预警预判服务 |
预警预判分析报告服务 |
集成已有的网格化监测设备、国控、省控、乡镇站数据,以及其他区县数据 ,邻近地市数据、气象数据。县区级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实现单点位未来7天逐日、逐小时的AQI和六参数预报。 |
预报系统平台搭 建,数据融合 |
项 |
1 |
整合各项技术平台, 出具预警预判 报告 |
辅助决策支持系 统 |
项 |
1 |
|||||
预警预判研判服务 |
项 |
1 |
|||||
3 |
网格 化巡 检巡 查监 管体系服务 |
污染 源巡 查巡 检服务 |
对餐饮油烟、扬尘、机动车等污染源进行专项治理辅助监察。制定专项方案 ,设定重点管控区域,明确标准、具体治理措施, 并指导专项治理活动,对现场治理措施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利用便携式设备对现场进行巡查巡视 。 |
污染源排查人员 |
人 |
4 |
包含人 员福利 及车辆 损耗、 保险、 油耗等 |
污染源排查日报 |
份 |
240 |
|||||
污染源排查周报 |
份 |
35 |
|||||
污染源排查月报 |
份 |
8 |
|||||
车辆费用 |
辆 |
3 |
|||||
专业无人机飞手 |
人 |
1 |
|||||
六参数无人机服 务 |
天 |
60 |
|||||
六参数无人机检 查报告 |
份 |
60 |
|||||
4 |
区域面源走航监测服务 |
重点区域面源溯源服务 |
通过对目标区域空气进行实时采样,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分析监测,及时锁定问题区域 ,为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力技术支撑,进一步锁定重点区域周边污染 源。 |
六参数走航车溯源走航服务 |
天 |
120 |
包含人员福利及车辆损耗、保险、油耗等 |
使用道路积尘负荷监测车 对新华区各街乡镇道路、 工地出入口两侧200m道路 开展积尘负荷监测,定期 公布数据监测结果。 |
道路积尘负荷走 航监测服务 |
天 |
120 |
包含人 员福利 及车辆 损耗、 保险、 油耗等 |
5 |
技术端实 时监 测平 台服 |
重点区域搭建雷达实时监测平台服务 |
在重点区域站点周边架设 颗粒物激光雷达,搭建雷 达监测平台,实现对考核点周边污染水平扫描监测 ,实时监测区域大气状况 ,实施溯源。(合同期限内 提供1台雷达),提供雷达日报、月报及分析研判报 告。 |
搭建雷达监测平 台 |
项 |
1 |
包含设 备损耗 、保险 、电费 、运维 等 |
雷达设备租赁 |
台 |
1 |
|||||
实时监测数据日 报告 |
份 |
240 |
|||||
实时监测数据月 报告 |
份 |
8 |
|||||
实时监测数据研 判报告 |
份 |
120 |
|||||
搭建雷达监测平 台 |
项 |
1 |
七、商务要求
1、投标报价:
(1)投标人投标报价包含包括服务费、保险、税金等涉及完成本项目的所有费用。
(2)投标报价不允许有附加条款,不允许有备选方案及备选报价。
(3)本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750万元人民币,投标报价超过最高投标限价的为无效投标。
2、服务期限:240日历天。
3、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4、质量标准:合格,满足采购人要求。
5、付款方式: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
6、验收方式:采购人根据服务合同、投标文件、招标文件组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