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德庆县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09250001567227 文档页数:48页 所需下载券:10
德庆县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项目

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大力推进科学施肥增效行动,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农农办〔2024〕66号)等文件要求,为做好我县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工作。

1.项目名称:德庆县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项目

2.项目编号:GDBR202408001

3.建设内容: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绩效目标:在粮食作物上,探索整村整乡推广水稻“三新”集成模式,重点打造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

4.预算金额:1,150,000.00元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序号

采购标的

数量

最高限价(元)

合同履行期限

1

德庆县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项目

1项

1,150,000.00

自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

注:

(1)本项目以人民币进行报价,报价超出最高限价的列为无效投标处理。

(2)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的全部内容进行投标报价,如有缺漏,将导致投标无效。

(3)投标人报价应包含完成本次招标所有服务内容的费用,包含物化投入补助、社会化服务补助、技术推广服务补助、项目结题、培训、人工费、运输费、宣传费、税费、利润合同实施过程中应预见和不可预见费用等一切费用,采购人不再另付任何其他费用。

(4)本项目为一个整体,投标人须对全部内容进行报价,不得分拆报价。

二、资金安排及使用计划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的通知》(粤财农〔2024〕49号)文件要求,省安排我县化肥减量增效资金115万元,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财政资金使用计划见下表。

表:资金使用计划明细表

建设内容

支出科目

数量

金额(元)

备注

(计算过程或说明)

序号

内容

计算说明

亩/个/次/批

数量×计算标准

1

物化投入补助

水稻配方肥和缓控释掺混配方肥技术模式补助

20000亩

800000

建设20000亩水稻配方肥技术模式的科学施肥增效示范片,每亩补助40元。

2

社会化服务补助

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技术模式

200亩

8000

每亩补助40元。

富硒或富锌叶面肥增效技术模式

2000亩

47000

每亩补助23.5元(包含叶面肥成本)。

无人机追肥技术模式

7800亩

183300

每亩补助23.5元。

3

技术推广服务补助

技术指导费用

1批

51700

宣传单页、项目验收、整理年度材料、项目审计等。

技术宣传推广费用

1批

60000

依托经验丰富的省级及以上媒体平台,借助省内外高水平专家技术团队开展“广东科学施肥增效”为主题的宣传培训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直播课堂、施肥“三新”集成技术科普视频、典型经营专题报道。

合计

 

 

1150000

 

(一)物化投入补助

资金共80万元,约占总资金额度69.57%。主要用于购买水稻专用配方肥、缓控释肥等物化补助。

(二)社会化服务补助费用

资金共23.83万元,约占总资金额度20.72%。主要用于对肥料生产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配方肥统配统施服务补助。其中无人机施肥社会化服务0.78万亩、富硒或富锌水稻农产品示范2000亩,每亩补助资金23.5元(包含叶面肥成本);200亩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服务进行补助,每亩补助资金40元。

(三)技术推广服务补助

资金共11.17万元,占总资金额度9.71%。协助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开展田间肥效试验、技术推广服务,依托经验丰富的省级及以上媒体平台,借助省内外高水平专家技术团队开展“广东科学施肥增效”为主题的宣传培训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直播课堂、施肥“三新”集成技术科普视频、典型经验专题报道、宣传单页张贴等多形式、多渠道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宣传带动辐射全县全年粮食作物全面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带动全县化肥用量继续实现负增长,保持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标识牌制作及项目验收、整理年度材料等费用。

采购包1(德庆县2024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项目)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自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

标的提供的地点

采购人指定地点

付款方式

1期:支付比例30%,合同签订生效后,供应商完成叶面肥采购并存放到采购人指定地点,采购人支付成交供应商合同总价的30%;

2期:支付比例50%,供应商完成水稻专用配方肥、缓控释肥等物化补助60%以上推广任务,采购人支付成交供应商合同总价的50%;

3期:支付比例20%,支付比例2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采购人支付成交供应商合同总价的20%; 采购人每次向成交供应商支付服务费前,成交供应商应先行提供符合采购人要求的发票,否则采购人有权拒付且不承担违约责任。因采购人为行政单位,其资金使用需遵守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使用流程,采购人向财政部门提交申请即视为完成约定的付款义务。

如项目发生合同融资,采购人应当将合同款项支付到合同约定收款账户。

验收要求

1期:除竞争性磋商文件另有要求外,均按国家、地方或行业(排列在前者优先)现行相关验收规范和评定标准执行。按国家有关规定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必要时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参与验收并提供验收报告。

履约保证金

不收取

其他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品目名称

标的名称

单位

数量

分项预算单价(元)

分项预算总价(元)

所属行业

技术要求

1

其他农业服务

物化投入补助

1.00

800,000.00

800,000.00

农、林、牧、渔业

详见附表一

2

其他农业服务

社会化服务补助

1.00

238,300.00

238,300.00

农、林、牧、渔业

详见附表二

3

其他农业服务

技术推广服务补助

1.00

111,700.00

111,700.00

农、林、牧、渔业

详见附表三

附表一:物化投入补助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示范区建设内容及技术推广模式

2024年下半年起,在全县开展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项目示范区,建立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示范面积,累计示范面积不少于3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推广应用水稻专用配方肥、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无人机施肥等技术模式,同时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

1.推广水稻配方肥和缓控释掺混配方肥技术模式

结合我县示范区生产实际情况,推广使用氮磷钾含量20-7-16(总养分43%,中氯或低氯)的水稻配方肥和含量23-6-17(总养分45%,中氯或低氯,缓控释氮≥8%)的水稻缓控释掺混配方肥,亩施40公斤左右。推荐施用量按该地区总体产量水平(常规稻亩产400公斤左右、杂交稻亩产500公斤左右)进行推荐,每增加或减少50公斤稻谷,需增施或减施1~1.2公斤氮(N)、0.3~0.5公斤磷(P2O5)和0.8~1公斤钾(K2O);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钾肥前期肥和幼穗分化肥各50%施用;氮肥基肥占40~45%、回青肥占30~35%、幼穗分化肥占20~25%;在水稻各施肥时期,根据水稻养分需求,在施用配方肥的同时,可配施适量的尿素或氯化钾等单质肥料;土壤酸性较强(pH<5.5)的田块,整地时每亩施碱性调理剂40~50公斤;各生长期水稻配方肥使用,根据水稻需肥特点,移栽前每亩施基肥16~20公斤,移栽后7~10天每亩施回(返)青肥5~8公斤,移栽后15~20天每亩施分蘖肥15~20公斤;壮穗肥:移栽后35~40天,如有需要每亩补施2~5公斤。

具体根据当地种植水稻品种、目标产量、施肥习惯、有机肥用量和天气等因素适当调整推荐施肥量。

2.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模式示范

在凤村镇、回龙镇等地建立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示范片200亩,将精量施肥机安装在插秧机上,插秧的同时将基藥肥施于秧苗侧边3-5cm、深度约5cm处。插秧时使肥料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根部附近,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简化水稻种植过程,促进前期营养生长,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化肥用量。

3.推广富硒或富锌叶面肥增效技术模式

在播植镇、莫村镇、高良镇等地建立富硒富锌水稻农产品示范片2000亩。“水稻富硒农产品”和“水稻富锌农产品”示范是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结合植保病虫害防治过程配合喷施1-2次含硒叶面肥或含锌叶面肥,两次间隔7-10天。

4.推广无人机追肥技术模式

在悦城镇、新圩镇、马圩镇等地水稻种植主产区开展水稻无人机施肥社会化服务,实施面积7800亩。通过使用无人机施肥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水稻施肥效率,同时减少人为对稻田及水稻生长的干扰。

5.建设100亩“三新”集成技术示范区

在水稻种植核心区建设100亩水稻“配方肥+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无人机叶面喷施含锌或硒叶面肥”集成技术模式示范区。综合评估德庆县“三新”集成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6.示范区实施方式

示范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合作社、种粮户为主,通过购买服务、肥料补助等方式实施。对于示范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需要的作物专用肥、配方肥等纳入物化补助范围,按照不高于40元/亩补贴;支持开展肥料统配统施、技术示范等购买服务;对示范区内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合作社、种粮户、家庭农场等购买肥料物资扶持。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导致其响应性评审加重扣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附表二:社会化服务补助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示范区建设内容及技术推广模式

2024年下半年起,在全县开展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项目示范区,建立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示范面积,累计示范面积不少于3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推广应用水稻专用配方肥、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无人机施肥等技术模式,同时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

1.推广水稻配方肥和缓控释掺混配方肥技术模式

结合我县示范区生产实际情况,推广使用氮磷钾含量20-7-16(总养分43%,中氯或低氯)的水稻配方肥和含量23-6-17(总养分45%,中氯或低氯,缓控释氮≥8%)的水稻缓控释掺混配方肥,亩施40公斤左右。推荐施用量按该地区总体产量水平(常规稻亩产400公斤左右、杂交稻亩产500公斤左右)进行推荐,每增加或减少50公斤稻谷,需增施或减施1~1.2公斤氮(N)、0.3~0.5公斤磷(P2O5)和0.8~1公斤钾(K2O);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钾肥前期肥和幼穗分化肥各50%施用;氮肥基肥占40~45%、回青肥占30~35%、幼穗分化肥占20~25%;在水稻各施肥时期,根据水稻养分需求,在施用配方肥的同时,可配施适量的尿素或氯化钾等单质肥料;土壤酸性较强(pH<5.5)的田块,整地时每亩施碱性调理剂40~50公斤;各生长期水稻配方肥使用,根据水稻需肥特点,移栽前每亩施基肥16~20公斤,移栽后7~10天每亩施回(返)青肥5~8公斤,移栽后15~20天每亩施分蘖肥15~20公斤;壮穗肥:移栽后35~40天,如有需要每亩补施2~5公斤。

具体根据当地种植水稻品种、目标产量、施肥习惯、有机肥用量和天气等因素适当调整推荐施肥量。

2.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模式示范

在凤村镇、回龙镇等地建立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示范片200亩,将精量施肥机安装在插秧机上,插秧的同时将基藥肥施于秧苗侧边3-5cm、深度约5cm处。插秧时使肥料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根部附近,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简化水稻种植过程,促进前期营养生长,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化肥用量。

3.推广富硒或富锌叶面肥增效技术模式

在播植镇、莫村镇、高良镇等地建立富硒富锌水稻农产品示范片2000亩。“水稻富硒农产品”和“水稻富锌农产品”示范是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结合植保病虫害防治过程配合喷施1-2次含硒叶面肥或含锌叶面肥,两次间隔7-10天。

4.推广无人机追肥技术模式

在悦城镇、新圩镇、马圩镇等地水稻种植主产区开展水稻无人机施肥社会化服务,实施面积7800亩。通过使用无人机施肥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水稻施肥效率,同时减少人为对稻田及水稻生长的干扰。

5.建设100亩“三新”集成技术示范区

在水稻种植核心区建设100亩水稻“配方肥+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无人机叶面喷施含锌或硒叶面肥”集成技术模式示范区。综合评估德庆县“三新”集成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6.示范区实施方式

示范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合作社、种粮户为主,通过购买服务、肥料补助等方式实施。对于示范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需要的作物专用肥、配方肥等纳入物化补助范围,按照不高于40元/亩补贴;支持开展肥料统配统施、技术示范等购买服务;对示范区内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合作社、种粮户、家庭农场等购买肥料物资扶持。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导致其响应性评审加重扣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附表三:技术推广服务补助

参数性质

序号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1

示范区建设内容及技术推广模式

2024年下半年起,在全县开展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项目示范区,建立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示范面积,累计示范面积不少于3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推广应用水稻专用配方肥、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无人机施肥等技术模式,同时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

1.推广水稻配方肥和缓控释掺混配方肥技术模式

结合我县示范区生产实际情况,推广使用氮磷钾含量20-7-16(总养分43%,中氯或低氯)的水稻配方肥和含量23-6-17(总养分45%,中氯或低氯,缓控释氮≥8%)的水稻缓控释掺混配方肥,亩施40公斤左右。推荐施用量按该地区总体产量水平(常规稻亩产400公斤左右、杂交稻亩产500公斤左右)进行推荐,每增加或减少50公斤稻谷,需增施或减施1~1.2公斤氮(N)、0.3~0.5公斤磷(P2O5)和0.8~1公斤钾(K2O);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钾肥前期肥和幼穗分化肥各50%施用;氮肥基肥占40~45%、回青肥占30~35%、幼穗分化肥占20~25%;在水稻各施肥时期,根据水稻养分需求,在施用配方肥的同时,可配施适量的尿素或氯化钾等单质肥料;土壤酸性较强(pH<5.5)的田块,整地时每亩施碱性调理剂40~50公斤;各生长期水稻配方肥使用,根据水稻需肥特点,移栽前每亩施基肥16~20公斤,移栽后7~10天每亩施回(返)青肥5~8公斤,移栽后15~20天每亩施分蘖肥15~20公斤;壮穗肥:移栽后35~40天,如有需要每亩补施2~5公斤。

具体根据当地种植水稻品种、目标产量、施肥习惯、有机肥用量和天气等因素适当调整推荐施肥量。

2.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模式示范

在凤村镇、回龙镇等地建立水稻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示范片200亩,将精量施肥机安装在插秧机上,插秧的同时将基藥肥施于秧苗侧边3-5cm、深度约5cm处。插秧时使肥料定量、精准推送到秧苗根部附近,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简化水稻种植过程,促进前期营养生长,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化肥用量。

3.推广富硒或富锌叶面肥增效技术模式

在播植镇、莫村镇、高良镇等地建立富硒富锌水稻农产品示范片2000亩。“水稻富硒农产品”和“水稻富锌农产品”示范是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结合植保病虫害防治过程配合喷施1-2次含硒叶面肥或含锌叶面肥,两次间隔7-10天。

4.推广无人机追肥技术模式

在悦城镇、新圩镇、马圩镇等地水稻种植主产区开展水稻无人机施肥社会化服务,实施面积7800亩。通过使用无人机施肥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水稻施肥效率,同时减少人为对稻田及水稻生长的干扰。

5.建设100亩“三新”集成技术示范区

在水稻种植核心区建设100亩水稻“配方肥+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无人机叶面喷施含锌或硒叶面肥”集成技术模式示范区。综合评估德庆县“三新”集成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6.示范区实施方式

示范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合作社、种粮户为主,通过购买服务、肥料补助等方式实施。对于示范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需要的作物专用肥、配方肥等纳入物化补助范围,按照不高于40元/亩补贴;支持开展肥料统配统施、技术示范等购买服务;对示范区内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合作社、种粮户、家庭农场等购买肥料物资扶持。

说明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将导致其响应性评审加重扣分,但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