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2024年衡水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项目
二、项目内容:完成衡水市市级和深州市、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枣强县、故城县、阜城县、武邑县、景县、桃城区、冀州区11个县(市、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本项目分为6个包:
A包为桃城区、冀州区,完成对应县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B包为市级、武邑县,完成市级土壤制图汇总服务及对应县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C包为安平县、饶阳县,完成对应县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D包为深州市、武强县,完成对应县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E包为阜城县、景县,完成对应县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F包为枣强县、故城县,完成对应县区的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
三、服务期限: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成果上报。
四、服务及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与踏勘路径
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按照国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规范》(修订版)完成。
1、数据要求
(1)比例尺。桃城区、冀州区、武邑县、安平县、饶阳县、深州市、武强县、阜城县、景县、枣强县、故城县11个县(市、区)成图比例尺为1:5万。全市级成图比例尺为1:20万。
(2)基础数据。土壤类型图制作需要用到“数据与数据库”成果中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行政区、居民点、道路(乡道、省道、国道、铁路等)、水系(河流湖泊)等。
——历史土壤调查数据。包括二普县级土种剖面数据(每个剖面样点的坐标位置、成土环境和土壤类型分类信息)、二普县级土壤图、二普县级土种志、土壤志及土壤普查报告(二普矢量数据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土壤三普数据。包括土壤剖面数据(每个剖面样点的坐标位置、成土环境和土壤类型分类信息)、土壤表层数据(坐标位置、土壤有
机质含量、砾石体积含量、碳酸钙含量、pH、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质地类型、盐分、碱化度等指标数据)等。
——成土环境数据。包括母岩母质(1:5万或1:20万地质图、矢量图层)、地形地貌(DEM,分辨率≤10m)、土地利用现状(2019国土三调)、土地整理与复垦(矢量数据)、新增耕地(2000年以后新增耕地)、植被(近10年数据)、水文地质(1:25万比例尺,矢量图层)、高分遥感影像(分辨率≤4m)和多光谱遥感数据(分辨率10-30m)等。
(3)坐标系。桃城区、冀州区、武邑县、安平县、饶阳县、深州市、武强县、阜城县、景县、枣强县、故城县11个县(市、区)土壤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经度3度分带和6度分带;全市土壤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经度6度分带。
(4)其他要求。市区土壤图按相关技术要求绘制完成后,制作土壤类型图;县、区及全市土壤类型图上图单元均为土种。
2、技术路径要求
(1)县级图制作主要技术路径
①二普土壤类型图坐标系转换和更新。对二普土壤类型图进行地理坐标系转换,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依据土壤三普暂行(最新)土壤分类方案和全国土壤分类校核结果,对二普县级土壤类型图进行分类修正。经过坐标系转换和分类修正,形成县级工作底图。(如有全国土壤普查办统一发放的二普土壤类型图可直接使用。)
②二普土壤类型图室内校核。以分类和坐标系更新后的土壤二普县级土壤类型图为基础土壤底图,将土壤图斑边界叠加在三调地类、新的高分影像、DEM、等高线、母质图上,检查图斑土壤类型名称与成土环境因素的一致性;土壤边界与环境因素梯度变化的一致性,完成土壤类型名称和图斑边界的校核。
③土壤类型可能改变区域提取。使用国土三调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二普土壤类型图两个图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提取水改旱、旱改水等符合上图要求的地块,形成土壤类型可能改变区域。
④二普土壤类型图野外校核。根据县域土壤空间分异特点,设计至少3条代表性野外校核路线,依托这些路线开展校核,路线要覆盖空间相邻土壤类型之间的过渡区域、土壤类型可能变化的区域和室内粗校有疑问的图斑;沿路线设置系列勘验点(图斑中心),每个土种至少5个勘验点,通过打钻、自然断面或专家经验等方法现场判别土种类型,记录勘验点的经纬度坐标、景观部位和土壤利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形成野外校核信息记录表。
⑤土壤类型推测制图。基于土壤样点和成土环境变量数据,建立土壤类型与环境条件的定量模型,进行土壤类型空间推测,识别各土种在县域内的空间分布及土种之间的边界。县类型制图推荐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形成土壤推测制图得到的土种类型分布图。
⑥更新二普土壤类型图。把土壤推测制图得到的土种类型分布图和不确定性分布图,与基础土壤底图进行空间叠加,对土壤类型和土壤边界进行修改,实现二普土壤类型图更新,形成土壤三普县级土壤类型图。
⑦其他要求。具体技术实现方法和图面、坐标等格式要求参见《土壤类型图编制技术规范》、相关专业技术文献资料和全国土壤普查办通知要求。
(2)市级图制作主要技术路径
采用制图综合技术,对县级土壤分布图进行制图综合,并对各县边界进行接边土种校核和平滑处理,形成地市级土壤分布图。
(二)其他要求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项目实施期间,如遇国家相关技术规程及工作要求完善或更新,需进行相应调整。
(三)成果要求
(1)数据成果
数据类型 |
内容 |
格式要求 |
|
基础数据 |
土壤样点数据 |
土壤三普剖面样点、土壤三普表层样点以及其他来源(如有土壤二普、近年科研项目等)土壤样点数据,为点图层数据 |
矢量数据以GDB 格式存储,栅格数 据以GeoTIFF格式存储 |
环境因素数据 |
气候要素图层、母质类型矢量图层、数字高程模型及派生的地形指数栅格图层(分辨率≤30m)、土地利用矢量图层、遥感各波段及衍生指数的栅格图层(分辨率≤30m)、土地平整数据(若有)、地下水数据(若有 ) |
||
关键过程数据 |
对比土壤二普类型图的土壤类型发生改变的分布矢量图斑图层(每个图斑的属性记录须包括变化前后土壤类型名称)、野外校核路线图及野外路线校核记录电子文 档。 |
野外校核路线图 ( JPG图片) , 野 外路线校核记录电子文档(PDF或 Excel表格) |
结果数据 |
土壤三普土壤类型分布矢量 图层 |
每个图斑的属性记录应包括《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暂行分类系统(试行)》(国土壤普查办发(2023)4号)的土类、亚类、土属、土种的完整土壤分类类型名称。根据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修订版)》要求,保留图斑ID、县名(XM)、面 积(MJ)、土类(TL)、 亚类(YL)、土属(TS)、26土种(TZ)。其中面积字段指的是图斑的面积(单位公顷)。 |
原则上出图比例尺 1:5万,TIF或 JPG格式,分辨率 300dpi。 |
土壤图件图片 |
土壤图图件图片 |
||
技术报告 |
XX县(市、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类型图技术报告 |
/ |
上述成果数据,以压缩文件 rar 或者zip 格式提交,文件夹包括基础数据、关键过程数据、结果数据、制图技术报告。
命名方式:“县代码_县名_土壤三普土壤类型图成果”,如421127_湖北省黄冈市黄 梅县_土壤三普土壤类型图成果。
(2)编制《衡水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土壤类型边界踏勘与土壤制图技术报告》。
(四)保密要求
(1)供应商必须保证信息安全,中标后须按采购人要求签订保密协议。
(2)供应商对采购人提供的资料负有保密义务,供应商为完成服务规定的工作而得 到的各种数据和其他有关的资料与文件在项目完成后须一次性移交采购人,其所有权归采购人。
(3)未经采购人同意,供应商不得将以上资料、数据、信息向第三方泄露。否则,供应商将承担因此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所有资料公开由采购人负责。
(五)应急保障要求
做好应对意外事件发生的预防和保障工作,如遇极端天气影响、通讯故 障、水电故障、交通意外、特殊人群意外情况等,采取有效的应急保障措施。
五、履约验收
项目完成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