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博物馆民族风情展提升项目
一、项目背景
柳州地处百越之地。西瓯、骆越等百越支系是柳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先祖,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是1200年前柳宗元上任柳州时所看到的独特民族生活景象。多民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形成了浓厚而独特的服饰文化。
柳州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则以其独特的工业遗产和繁荣的现代城市风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柳州的美丽在于山水间的诗意画卷,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让文物活起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展览用民族服饰生动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密码。
民族风情陈列馆臻选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服饰、银饰,以及生产生活用具,从民族学视角,以场景和原生态方式艺术呈现。展览以民族服饰叙事,讲述民族生生不息故事;以艺术形式呈现民族服饰的唯美与华丽;以场景互动方式带您走入似曾相识的民族民俗;以最佳视角和零距离感受少数民族刺绣的匠心独运。展厅中华美的服饰,精美的银饰闪耀着诗意的光芒,历经岁月长河的打磨和时代淬炼,人们不断汲取着当地多彩的民族养分,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以此呈现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新篇章。
展览主要展示民族服饰艺术、刺绣工艺和多彩银饰,以此讲述从历史到现在,各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故事。诠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力量的汇聚。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记录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血脉里的初心和使命。
柳州博物馆2007年建成至今已经17年,对外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区内市级博物馆的标兵。本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让文物活起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政策方针的有力举措,也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承担柳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术研究以及开展重要的对外交流,将传统历史文物与现代科技水平相融合,进一步丰富青少年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文史教育的参观内容。为进一步完善陈列展览,保证博物馆民族文物陈列展览效果,为观众带来更新的观展感受,计划对展厅展陈进行提升设计制作,并完成灯光、场景、展板、说明牌、文物展品支架等进行整体采购。
二、指导思想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的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实现社会职能的主要载体和手段。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提高展示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2012〕2254号。该《意见》分坚持公益属性、突出科学品质、强化教育功能、规范设计制作、提高策展能力、加强专业指导等六大部分。
三、目标说明
以博物馆学理论和博物馆陈列艺术原理为指导,以陈列大纲为依据,以创新性的设计为追求,通过对展览场景复原设计、木构建筑设计、版面设计、文物展示设计、辅助展品设计、多媒体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和文字设计(中英文)等,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富有艺术感染力并舒适的陈列氛围,创新性地运用多种陈列艺术手段,准确完整地实现本陈列的陈列意图,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塑造出全新的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民族文化形象。展览设计需达到“三贴近”原则。
四、设计总体要求
1、展示艺术手段和风格:本项目要求将传统陈列制作工艺与现代化科技材料结合,动静结合,提高展览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水平,凸现展览的亮点,营造出神秘、充满民族风情、沉浸式的陈列氛围。
2、展厅布局和展线安排:根据民族风情馆特点,对展厅的实际空间、展览内容和展出藏品作深入研究,合理安排各部分、各单元内容的平面布局和面积分配。在展线安排,科学安排展览的走向和展线,做到布局得当,疏密有致,有张有弛,重点突出,富于变化,层次清晰。
3、展厅平面布局的设计:展厅平面布局的设计,要求准确、科学、疏朗、通畅,并充分考虑观众参观方便与安保、消防的要求,各类导引性标识必须清晰明确,便于识别。
4、道具及其他装饰材料设计:本项目要求善于利用材质的肌理和质感来映衬托展览的内容,增强展览的艺术表现力;道具、辅助展品的制作和工艺要严谨精细,有技术和安全的支撑和保障。
5、辅助展品的设计:展览应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互动性强,性能优良,易维护;人物形象的雕塑、浮雕、蜡像、绘画等一定要有民族感、时代感、真实感,切忌道具化、场景化和假化。
6、光环境的设计:要在保证足够的陈列照明系数的前提下,考虑光源、灯具、照明方式,做到布灯合理,色温及温度不损害民族服饰、银饰,布光均衡,避免炫光,利用光来提高文物展示的艺术效果,使整体照明柔和舒适,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观赏环境。
7、文物安全要求:所有展陈设施的设计,以及灯具、材料与工艺的选择必须确保文物展品的绝对安全。
8、综合布线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电路改造要求,遵照《国家文物法》对陈列展览改造的具体实施要求,对展厅进行全面线路改造。
五、项目要求
根据党中央、自治区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让文物活起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策要求,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区域少数民族风情的重要展厅,对“民族风情陈列馆”进行提升改造,增设陈列场景,将传统历史文物与现代科技水平相融合,进一步丰富青少年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文史教育的参观内容。
六、项目规模及主要完成内容
本项目主要对柳州博物馆二楼的民族风情陈列馆及其外围民族风情园进行陈列布展提升改造设计实施,陈列布展面积为2794平方米,展览提升为设计制作一体化服务,内容包括:
1、完成陈列展览大纲的专业编制
按照博物馆行业规范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编写,保证陈列展览大纲的严谨、科学、专业。展览大纲包含:主题思想、陈列手法、形式设计、内容设计(互动区、体验区、参与区)、单元划分、板块内容文字、图片资料整理收集等重要内容。陈列大纲作为本项目统领性文件,撰写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是展陈提升改造实施的第一步,也是统领陈列展览设计及藏品展出的必备前提,同时也是作为展陈设计的重要依据和统领性方案。
陈列大纲作为设计布展的统领性方案,要求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体现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完成各单元、高清的图片整理、编制以及展板图文内容的编写。
2、完成陈列展厅的效果图专业设计方案
本项目呈现以设计效果图及相关方案为主要形式。以陈列大纲为基础,对民族风情馆及其外围民族风情园陈列展览整体区域(2794㎡)按展厅规范进行艺术创作,涉及展厅效果图设计、创意设计、空间分割设计、基础三维建模、艺术造型建模、展示场景复原设计、互动展示区设计、体验区展示设计、展示墙设计等部分进行全面定制提升,力求打造符合民族特色文化、柳州特色的展陈设计方案,成为本项目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实施改造方案。
3、完成墙面创意设计制作、墙体整改及灯箱更换
本项目呈现以设计效果图及相关方案为主要形式。对民族风情陈列馆主入口左右墙面进行设计制作,改造区域为27.56㎡,需陈列前言内容。
4、完成少数民族场景艺术创作设计制作
本项依据陈列展览大纲、展览设计方案,选取极具特色的民族民俗节庆、生产生活景象进行场景设计、辅助配套展品制作、纳米硅胶人物雕像、环境氛围营造等内容。展厅场景复原设计制作面积约500㎡。
5、完成少数民族视频拍摄剪辑
交互投影视频拍摄剪辑制作。视频拍摄剪辑制作共4部,每部时长为3-5分钟,视频分辨率1920×1080P,成品为MP4高清格式,内容为壮、侗、苗、瑶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民俗节庆等相关现场拍摄。
6、完成场景多媒体展示设备的专业设置
本项依据陈列展览大纲、展览设计方案,在展厅内分别设置多媒体展示设备。
7、完成展品创意设计定制
包含特色服饰、银饰展品定制;鼓楼、风雨桥等木构模型定制。
8、完成数字化三维展厅VR全景的专业设计制作
项目布展结束后,要求对民族风情陈列馆(2794㎡)的建筑外观、展陈内部完成数字化三维展厅VR全景线上的展示设计制作,并保证VR全景线上展厅的整体性、完整性,项目完成后设置独立后台进行线上、线下展示。投标时要求提供专业设计制作方案。
9、完成符合国家要求规范的展厅线路布线及智能灯光系统的专业设计制作
本项线路改造整体面积约1500㎡。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电路改造要求,遵照《国家文物法》对陈列展览改造的具体实施要求,对展厅进行全面线路改造。依照陈列室展品照明照度标准,民族风情陈列馆内纺织品、织绣品照度需≤50LX。
10、完成展厅展板、说明牌、亚克力展托、木托的专业设计制作
完成民族风情陈列馆(2794㎡)展厅展板、说明牌、亚克力展托、木托等设计定制。要求采用展览专用材料制作展板,图片文字达到高清标准和要求。展托采用进口亚克力材料,厚度不低于8mm。
11、完成民族建筑及展品保养维护
本项对民族风情陈列馆保留的古楼建筑、文物展品、服饰银饰及展示物进行专业清洗维护,需保护民族建筑原有风貌和文化价值。
12、完成场馆拆除及垃圾清运
完成本项目的拆除及卫生清理。需将建筑垃圾及整改产生所有垃圾进行清理,由二楼展厅运至一楼,请专业垃圾转运车回收至指定垃圾回收场地。
七、项目保修期:
因本项目具有特殊性,涉及博物馆文物基础展陈改造,项目要求保修三年。
八、修改要求:
本项目整体设计、制作完毕后,经业主审查,达不到要求的须进行二度加工、调整或重做,供应商须按照业主意见进行修改(整体修改或重做在三次以内,含三次),直至业主及验收专家组评审通过,所需费用由承制单位承担。
九、项目工期要求:
自中标通知书要求签订合同之日起120天内完成设计、制作、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
十、投标报价:
投标报价包含陈列展览大纲的专业编制、陈列展厅的效果图专业设计方案、陈列展示区的专业整体改造设计方案、基础陈列专业展柜的专业设计方案、低反射夹层展柜玻璃的专业定制方案、艺术造型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展示场景复原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多媒体展示设备的专业设置方案、民族风情宣传片的专业拍摄制作方案、数字化三维展厅VR全景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符合国家要求规范的展厅线路专业布线及实施方案、博物馆专业智能灯光与系统定制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展厅展板/说明牌/亚克力展托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陈列布展设计实施方案以及物料包装运输、制作安装及验收等费用。
十一、施工及安全:
由于施工区域为博物馆基础陈列展厅,拟采取单个文物点封闭施工。中标供应商须承担隔离观众施工费用;承担展览制作时可能出现文物损坏之法律责任,以及由此带来的施工人员可能泄密出现盗抢事件之法律责任。
十二、服务响应
如出现故障1小时内响应,8小时内到达现场维修,针对故障,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修复,不得无故拖延。在质保期内,中标供应商应对工程项目出现的质量及安全问题负责处理解决。
十三、投标人提交文本要求:
1、提交编制完成的《民族风情陈列展览大纲》。
2、提交陈列展厅的效果图专业设计方案(包含陈列展示区的专业整体改造设计、创意艺术造型的专业设计、展示场景复原的专业设计等内容)。
3、提交数字化三维展厅VR全景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
4、提交符合国家要求规范的展厅线路专业布线及实施方案
5、提交博物馆专业智能灯光与系统定制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
6、提交展厅展板/说明牌/亚克力展托的专业设计制作方案
十六、保密事项
该项设计、施工涉及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的保管和展出,本次施工涉及大量的报警线路、贵重文物存取通道,施工安装图属保密级,严格控制,严禁扩散。应标单位须承担泄密后有可能发生的盗抢事件附带之刑事及法律责任。中标单位须提供承诺书文本,承担安装时有可能出现文物损坏之法律责任,以及由此带来的安装人员可能泄密出现盗抢事件之法律责任。
十七、项目控价:展览提升为设计制作一体化服务,控价187万元
十八、提交文本、保密函时间:与投标书同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