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任丘市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2、项目位置:任丘市城区。
3、测绘目的: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4、项目规模:该项目涉及35个老旧小区,374栋楼、15807户、建筑面积110.44万平方米。
二、气候特征
任丘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且干燥,夏季炎热且多雨,秋季凉爽且晴朗,冬季寒冷且干燥。春季和秋季的气温适中,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距较大,极端高温出现在6月,达到43℃;极端低温出现在12月,达到-19℃。平均高温约为22℃,平均低温约为9℃4。降水分布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三、工作内容
1、35个小区及外围扩展30%范围内1:500的全野外地形测绘,主包括测区内建(构)筑物、道路、绿化、路灯、井盖(区分用途)、雨污排水篦子、电线杆、通讯杆等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采集及地形图绘制。
2、35个小区内374栋楼的外立面测量。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楼高、门窗位置及尺寸、建筑物出入口位置及尺寸、调查外立面材质。根据测量内容制作立面图。
3、35个小区内管线测量。主要包括:架空热力管道位置及高度、地上燃气管道位置及高度、地下排水管道位置及高度等。
4、测量建筑物内楼道的尺寸及高度。
四、测绘技术要求:
1、测绘地形图数学基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测绘比例尺:1:500。
3、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程,满足设计需要。
五、资质及工期要求:本项目要求具备测绘乙级或以上资质(包含工程测量)。自签订合同之日起30日内完成测绘工作并提交成果。后期根据设计需要随时进行补测。
六、主要工作依据
(1)《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GB/T39616-2020);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
(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GB/T14912-2017)。
(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17)
(7)《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
七、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利用测区内已有的CGCS2000坐标系的控制点,并对其进行检核和验证,然后采用网络RTK方法进行图根控制点测量,建立图根控制网,作为测图的起算依据。
(2)高程控制测量:利用网络RTK方法直接测量图根点大地高,然后用大地高减去高程异常值得出该图根点的正常高。高程异常值采用似大地水准面模型(EGM2008)内插方法获取。
(3)控制测量步骤及要求:
①选点:
a)本项目共计35个小区,大小不同,每个小区附近至少选择3个图根点位。选点点位交通方便,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超过15°。
b)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应小于50m。附近没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
c)地面基础稳定,易于标志的长期保存。点位采用有十字标注的钢钉固定于稳固地面。
②观测:
a)每次作业开始前进行一个同等级或高等级已知点的检核,平面较差≤5cm。
b)网络RTK观测前设置平面收敛阈值不大于2cm。高程收敛值不大于3cm。
c)采用三脚架在待观测点进行对中整平,观测2个测回,每测回观测20个历元,采样间隔为2s,各测回的平面坐标较差和高程较差均不大于4cm。
观测时GNSS卫星状态截止高度角达到15°以上的同一系统卫星个数≥6个,PDOP值≤4。
d)取各测回的平面坐标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③成果数据处理和检查:
网络RTK控制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均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内外业检查,外业观测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进行记录,记录项目和成果输出包括坐标投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方式、控制点点名、纬度、经度、大地高、天线高、PDOP值、控制点平面、高程收敛精度等信息。
八、成果资料编制
成果资料主要包括小区现状图、建筑物立面图等。
九、成果资料检查验收
在完成成果资料编制后,开展对成果资料检查验收。
十、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建立并严格执行“三检一验”制度:三检为测绘作业人员自检、测绘作业人员互检、测绘作业单位专检,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测绘作业人员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合格为止。
十一、成果质量自检
成果的检查方式采取内业检查为主,外业检查为辅,内外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业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成果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成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逻辑性错误。
外业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成果内容的准确程度,是否有丢落、与实地是否一致。测绘作业单位自检认定合格后,提交委托方。
十二、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对全体测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测绘作业人员重视工作质量的自觉性。
通过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测绘作业人员对保证工作质量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从而提高重视工作质量和保证工作质量的自觉性,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思想保证。
(2)建立科学的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使保证工作质量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和每个测绘作业人员头上。
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作环境,制定科学的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使保证工作质量在每个工作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把工作质量指标落到每个领导岗位和测绘作业人员头上。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3)加强测绘作业人员的生产技能培训,提高每个测绘作业人员的生产技能。
通过加强生产技能培训,使每个测绘作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每项工作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操作技能,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生产技能保证。
(4)制定并严格执行全过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和质量奖惩制度。
在测绘作业前,首先编制一个全面、科学、完善的项目技术设计书,并对其进行严格认真的评审,看其在工作质量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有关各方面的要求,通过评审后再付诸实施。严禁无设计就测绘,边设计边测绘。
要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并做好检查监督记录,把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要严格执行“三检一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未经过检查验收或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成果,不准交付使用。
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奖惩制度,对完成工作质量较好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造成质量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不但要责成其修改或完善,而且要给予批评、处分和惩罚。
十三、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对全体测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体测绘作业人员重视安全的自觉性。
加强对全体测绘作业人员在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成果资料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全体测绘作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保障各方面的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人身安全、仪器设备、成果资料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并对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头上。
如规定测绘作业人员在室外测绘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安全防护服装、鞋、帽;测绘作业人员在室外测绘作业过程中必须远离高压线路、变压器、储电装置;在室外测绘作业期间,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等。
(3)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测绘作业单位随时和定期对每个部门和每个测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实行实时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4)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测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对违反安全生产责任的部门和人员严格追究安全生产责任,对造成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十四、保密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由测绘作业单位和委托方签订保密协议,把委托方提供的有关文件、图件、表格及电子文件资料、测绘作业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图件、表格及电子文件等成果资料全部纳入保密范围,测绘作业单位对其实行严格保密,不经委托方同意,测绘作业单位不得将以上资料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