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太原市汾河景区水质维护、水质应急维护、水质监测智能管理采购项目
一、太原市汾河景区简介
汾河太原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始建于1998年10月,至今已建成北起上兰汾河鱼嘴堰南至迎宾桥南2公里共43公里的水域。汾河景区总蓄水面积1153万平方米,蓄水量约3000万立方米。
二、采购内容与标段划分本项目划分为六个包
第一包:汾河景区1-4#蓄水池、浑水渠、湿地局部水质维护管理
1-4#蓄水池为:胜利桥至长风桥长约8.4公里,水面宽约220米,蓄水面积252万平方米;
第二包:汾河景区5-6#蓄水池水质维护管理
5-6#蓄水池为:长风桥至祥云环桥长约5.1公里,蓄水水面宽约300米,蓄水面积153万平方米;
第三包:汾河景区7#蓄水池水质维护管理
7#蓄水池为:祥云桥至晋阳桥长约7.7公里,蓄水水面宽约330-338米,蓄水面积231万平方米。
第四包:汾河景区8#蓄水池水质维护管理
8#蓄水池为:晋阳桥至迎宾桥南2公里长约4.8公里,蓄水水面宽约328-338米,蓄水面积144万平方米;
一包到四包服务周期:三年,每年4月21日至10月20日。
第五包:水质应急维护
服务范围:胜利桥至迎宾桥往南2公里;
服务周期:三年,每年2月20日至4月20日、10月20日至12月20日两个时间段。
第六包:太原市汾河景区水质监测智能管理
太原市汾河景区水质监测智能管理:对胜利桥一祥云挢(1-6#蓄水池)的水质监测设备(浮标站八台、总磷总氮微型站二台)、网络运行进行维护及更换损坏零部件。
服务周期:三年,每年3月15日至12月14日。
三、服务要求:达到国家、行业规范、规定合格标准。
四、采购服务需求:
(一)太原市汾河景区水质维护管理
1、水质维护景观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水质标准。
2、确保维护水域不发生大面积水华现象,如遇特殊情况水华面积应控制在区域水域面积的10%以内,并在三个工作日内消除。
3、其他指标如下:
序号 标准值项目指标要求
1透明度≥45cm
2鱼类 不能有死亡现象
3景观水Ⅲ类水质标准
4、及时处置水环境突发事件,确保在出现该事件时半小时内,专业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5、确保安全文明作业,服从采购人的管理,遇有交叉作业时,听从采购人统一安排。
6、在维护期间,每日上午9点、下午2点对负责区域进行水温测量,晚8点前用微信汇报维护水域情况。视天气情况增加水温测量次数,做好数据记录并上报。
7、对维护水域的污染特性、污染负荷、维护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过程及制剂使用情况进行技术总结,作为采购人验收的主要依据。
8、提供由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各类制剂的检测报告。在维护水域内喷洒的制剂种类严格依照方案执行,在承包区域内不能造成二次污染。
(二)太原市汾河景区水质应急维护
维护范围:胜利桥至迎宾桥往南2公里约10.4万平米;
维护内容:水质水华维护,油污、油沫、降低氨氮、优化水质的处理,防止水华现象发生,景观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三)太原市汾河景区水质监测智能管理
对胜利桥一祥云挢(1-6#蓄水池)的水质监测设备(浮标站八台、总磷总氮微型站二台)、网络运行进行维护。
1.运维服务期间配备2-3人现场24小时服务,后台软件服务1人,水质监测系统平台专职网络工程师1人;
2.及时排除浮标站、微型站系统和仪表出现的故障,小故障不超过24小时,大故障48小时内解决;
3.及时更换失灵和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提供并定期更换浮标站、微型站系统和仪表所需备品备件,对浮标站、微型站系统和仪表进行定期检修、保养,每月至少2次;
5.对浮标站、微型站和仪表进行定期数据校准、数据核查、数据比对,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6.对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以及所有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定期保养清洁、定时备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7.运维服务期内,认真、及时做好运维记录,汇总浮标站、微型站每周运维记录,每月以书面形式报管理中心,书面报告作为运行维护考核依据之一;
8.负责向采购人提供全部资料,运维期结束后,负责向采购人提供运维竣工资料。
三年预算总金额:1827万元,其中:
第1包:414万元 范围:胜利桥至长风桥(1-4#蓄水池、浑水渠、湿地局部);
第2包:414万元 范围:长风桥至祥云桥(5-6#蓄水池);第3包:540万元 范围:祥云桥至晋阳桥(7#蓄水池);
第4包:342万元 范围:晋阳桥至迎宾桥南2公里(8#蓄水池);第5包:24万元 范围:胜利桥至迎宾桥2公里;
第6包:93万元 范围:胜利桥至祥云桥(1-6#蓄水池);
1包、2包、4包、5包、6包专门面向中小企业;3包不专门面向中小企业以上项目均为一招三年,合同一年一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