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
一、工作目标
在收集鞍山市各县(市)区级土壤普查成果基础上,开展鞍山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成果汇总工作,形成数据成果、数字化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及数据库等土壤普查成果,全面摸清全市土壤属性特征,为我市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为鞍山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工作范围
鞍山市“土壤三普”的数据整理分析、成果汇交汇总,形成数据成果、数字化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及数据库成果等土壤普查成果。
三、工作任务
以校核与形成土壤分类系统和绘制土壤图为基础,以土壤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为重点,更新和完善各县(市)区土壤基础数据,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和成果汇总,完成市级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包括图件成果、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
四、工作技术标准及规范
1.政策文件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国发〔2022〕4 号)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建发〔2022〕1号)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方案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实施指南的通知》(国土壤普查办发〔2022〕2 号)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成果清单及其形成方法的通知》(国土壤普查办发〔2022〕28 号)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成果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壤普查办发〔2023〕19 号)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土壤普查县级成果编制及验收导引的通知》(国土壤普查办发〔2024〕19号)
各级土壤普查办印发的工作方案、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
2.技术规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修订版)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类型名称校准技术规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库规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类型图编制技术规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属性图与专题图编制技术规范》
3.其他文件
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综合区划、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规划、社会经济生态发展
五、具体工作内容
1.县级验收成果收集
收集鞍山市内县(市)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千山风景区)县级已通过验收的数据库、图表等相关成果。
2.建立市级数据库
形成市级“土壤三普”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壤性状数据库、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和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等专题数据库。
3.编制图表成果
表格成果主要包括土壤类型数据、土壤理化和特色农产品区域等土壤专题调查数据,以及盐碱地调查数据、其他专题调查土壤数据等;图件成果包括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耕地质量等级图、耕地盐碱、酸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
4.编制总结报告
在汇总汇交县(市)区普查数据资料,形成数据库和图表的基础上,编制、撰写市级土壤普查技术报告。
5.成果汇总汇交、上报市级验收
开展市级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包括图件成果、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汇总形成鞍山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提交市级验收部门进行核查验收。
6.修改完善
按照核查意见进行修改与完善。
7.成果提交
六、成果需求
开展鞍山市土壤质量状况、土壤改良与利用、农林业生产布局优化等数据成果汇总分析;开展 40 年来土壤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提出当地防治土壤退化的措施建议;开展耕地障碍消减等专题评价,提出治理修复对策。
1.数据库成果
以市为单位进行数据汇总,形成集数据、图件、报告为一体的“土壤三普”数据库。
(1)土壤性状数据库
包括土壤调查数据及土壤物理和化学指标等分析数据。
(2)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
土壤退化包含盐碱化、酸化、黑土资源退化等。
(3)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
包含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分布、耕地质量等级、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分布等。
2.数据成果
(1)土壤类型数据
(2)土壤理化数据
(3)土壤退化与障碍数据
(4)特色农产品区域等土壤专题调查数据
(5)盐碱地调查数据
(6)其他专题调查土壤数据
3.数字化图件成果
(1)土壤类型图
(2)土壤养分图
(3)耕地质量等级图
(4)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分布图
(5)耕地盐碱化分布图
(6)耕地酸化分布图
(7)南果梨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
4.文字成果。
(1)土壤三普工作报告
(2)土壤三普技术报告
(3)鞍山市土壤志和土种志
5.成果验收。在完成数据审核上报、土壤制图、普查报告撰写等工作后,向市土壤普查办提出验收申请,由市土壤普查办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图件、文字报告等普查成果。各类成果及形成方法须按国家“土壤三普”成果验收最新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进行编制,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数据成果要求数据完整、准确,无缺漏项,数据项之间逻辑关系合理,格式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数字化图件成果要求基础数据可靠、制图和评价方法科学、制图结果可靠,图面要素齐全规范,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等要求。文字报告成果要求格式规范,内容齐全,表达清晰、流畅,逻辑性、条理性强,前后表述一致,各种报告之间相关数据、结论等要一致;技术报告中对土壤普查的各个环节技术方法表述清楚,报告中各种数据表述规范,表格内数据科学,引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