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目前电梯招投标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采购文件网小编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电梯招标文件,站在采购方的角度,并结合实际的开标情况和具体事例,作出一下探讨。
1、招标文件中商务条款分值比例设置过高,导致价低者中标成为常态
一般商务标评分为: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分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商务标中对于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方面,一般来说投标人都能满足,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付款方式和价格,而现在商
务标所占总比例一般均设置为60%上下,最高的甚至达到70%。商务标占比相对较高,对总分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技术标评审内容及分值设定的不合理,导致不能采购性能较高的设备
(1)主要技术参数的评分项较为宽泛导致评标专家打分主观性较强。技术标对于主要技术参数的评分项中的主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曳引机、门机系统、通讯方式、控制方式、开门方式,应进行分值设定。如何细化技术标准设定非常值得思考。建议在技术评分项中细
化相关的评分标准,包括主要部件、整体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各方面。每个技术指标评分跨度尽量控制在2分以内,这样做不仅可以给评标专家提供很好的打分依据,也可以有效限制评标专家打分的随意性。
(2)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招标文件经常会规定“根据投标人的施工方案,非常合理得3分,较为合理得2分,一般合理得1分”。通过分析,所有的投标人在此条上都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评分内容设置得模棱两可以及专家能力有限所致。实际情况是真
正的安装单位并不一定是当时的投标方,所以投标书上写得是否完美与实际安装过程中的管理是基本没有关系的。如果评分项无法完成上述要求,不如弃之不用。另外笔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综合性能对于招标人来说也很重要,但是往往它们的分值设置都不高。一般规定是
根据所投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综合性能综合评分,总分不超过2分。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只重视产品本身质量,而忽视产品售后服务。设备原厂服务水平、产品免费保修期、厂家备品备件供应能力、服务及时响应时间等多方面的考核都应该作为考量供应商服务能力的标准。售后服务不能低于10分,并且要细化其分值。
土建图纸中如层高、井道截面尺寸、层门立面尺寸、机房尺寸等,直接关系到设备进场后的安装工作能否进行或者进行是否顺利。在参数设置的时候,如果出现人为或非人为的错误,那么影响将是非常恶劣的。例如某医院病房楼医用电梯项目,要求的电梯运行速度为1.75m/s, 但给出的地坑深度仅为1400mm,从事过电梯工作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要求的地坑深度越深,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完成。1.75m/s运行速度的电梯需要的地坑深度是不能少于1700mm的,否则,这个速度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但偏偏却有投标人按此要求投了标并中了标,但是这种所谓的中标是没有任何依据和操作性的。所以招标方应当在文件中对上述土建尺寸予以明示,以便供应商准确配制产品,应答标书。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有其特殊性。能否为招标人选择满意的电梯,技术参数的设置是关键。目前电梯招标文件技术标准还不够规范,打分标准里面都是文字承诺的东西,一些供应商为了中标,一般都会应答这些条款,但由于缺乏主要的技术条款,一些大品牌的优势往往就无法体现出来。另外,很多电梯招标文件在设备技术性能方面往往没有详细的评分内容,只能靠评标专家的经验给予评分,很难保证评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招标完成,设备进场后未设置专人对投标方投标文件中写明的承诺进行一致性核对,导致不符合当时招标要求的设备投入使用,前期编写招标文件时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付诸东流。无论招标文件有什么技术要求,投标文件一概以响应无偏离来应对。笔者曾遇到过一个案例,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电梯各主要部件要求原产地进口,最终中标品牌电梯实际全系并无任何进零部件,但由于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也对此要求做出了无偏差的承诺,加之当时招标专家的专业水平问题,并未对此提出质疑。在后来的设备进场时,又没有专人对此进行把关,最终该批设备安装完成,给招标方造成了损失,而招标方可能还一无所知。此类问题在现实中非常普遍。
电梯招投标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综上所述,采购文件网小编已经给出了详细的回答。对此,招标方在采购电梯设备的时候,对于招标文件中评分项目以及分值的设定,一定要保证科学合理,标准规范。如此才能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采购到真正需要的电梯设备和安装需求。采购文件网小编也在这里精心为大家准备了《电梯》招标文件,方便大家参考阅读。还有更多电梯招投标文件方案,欢迎访问采购文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