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生态港口信息平台(二期)及配套监管设施建设方案(一标段)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4250000012031 发布时间:2020-03-12 文档页数:47页 所需下载券:10
生态港口信息平台(二期)及配套监管设施建设方案(一标段)

技术响应

一、项目背景

为落实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相关要求,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连云港市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要求,如《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任务分解的通知》(苏交技〔2016〕20号)和《江苏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苏交技〔2016〕47号)、《连云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2年)》等,在结构调整、治污减排、生态保护、政策调控、执法监管等领域提出了系统、精准、严格的措施,要求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更大幅度地改善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秩序,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细致。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等要求为港口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连云港港作为区域性国际枢纽,聚焦“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以及以港兴市等国家发展战略,伴随着港口的快速发展,开发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方面约束不断增强,未来对岸线等资源、环境的控制将更加严格,为了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攻坚战以及“大数据”发展政策和形势要求,建设生态港口信息化管理系统,掌握港口的生态环境质量、港口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外来污染等情况,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创新,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打造生态优良的滨海环境,有力支撑“强、富、美、高”新港城和新江苏建设。

二、项目概况

2018年底,原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根据《连云港市生态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启动了“连云港市生态港口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确定该项目分2期实施。2019年1月完成一期的招投标工作。

二期建设根据生态港口信息化平台的顶层设计方案,在一期建设基础上,结合近期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拟对软件系统进行扩展升级,新建生态港口综合管理系统和生态港口信息综合发布系统两个子系统,优化监测、分析、评价功能,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和港口粉尘监测设施。

三、建设内容

3.2.1 软件系统建设

3.2.1.1 系统升级

在已建好的生态环境质量监管系统、船舶污染物联单系统、港口污染源排放监管系统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基础之上,进行软件系统升级,并与硬件系统对接。

(一)港口环境质量监管系统

通过已建立的港口环境质量监管系统,用户权限修改,功能模块配合用户范围从沿海船舶扩展至内河船舶进行改造,软件接口开发配合硬件设备实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自动采集。

(二)船舶污染物联单系统

要求在一期系统基础上进行软件接口开发,同时扩大系统用户范围(从沿海船舶扩展至内河船舶),配合硬件设备(智能垃圾柜和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实现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数据自动采集,优化配合整个接收、转运、处置流程。

(三)港口污染源排放监管系统

要求系统功能升级包括软件接口开发和设备对接,采集港口码头粉尘在线监测设备,开发接口具备和省级平台对接条件。

(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要求系统功能升级,实现各港口岸电能耗量、港作机械能耗量统计功能。

3.2.1.2 系统新建

(一)生态港口综合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考核评价管理体系电子化流程、重点项目过程监管、关键指标测算、分析。

1、考核评价管理体系电子化流程

根据港口建设期和运营期考核评价管理要求,对申报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具备分权限的资料查询、修改、编辑、下载、删除等管理功能。

2、重点项目过程监管

具备展现港口绿色环保项目建设进程的功能,并具备时序比对、数据统计。

3、关键指标测算、分析

建立报表制度,对港作船舶靠泊使用岸电比例、规模以上港口船舶油污水和船舶垃圾接收设施覆盖率、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能力达标率、港口码头污水纳管或自处理达标率、港口码头所在区域市政污水管网覆盖率、大型煤炭、矿石码头粉尘在线监测覆盖率等关键指标进行测算、分析。

(二)生态港口信息发布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港口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发布、靠港船舶污染排放情况发布、港口每日能耗情况发布、港口监测点关键指标达标排名发布。

1、港口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发布

基于生态港口环境质量监管系统数据,对粉尘监测点的实时监测数据(温度、风向、风速、湿度、PM2.5、PM10、TSP等)进行发布,实现监测指标实时滚动播报、设备在线对比、超标预警提示。

2、靠港船舶污染排放情况发布

基于船舶污染物联单系统,对船舶排污情况(船舶名称、送交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数量、送交时间、送交地点等)进行实时播报,对污染物排放量汇总展示。

3、港口每日能耗情况发布

基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对重点港作机械设施能耗(包括用电、用油、用水等)、作业量进行汇总展示。

3.2.2 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及粉尘在线监测设施建设

在已建立的船舶污染物联单系统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布点,安装智能垃圾柜、生活污水接收设施。

在已建立的港口污染源排放监管系统基础上,根据《江苏省港口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苏交执法[2019]76号)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实际需求布点,安装粉尘监测设备(2个光散射式粉尘仪和1个β射线式粉尘仪)。

设备采购清单见下表

设备名称

设备参数

数量

智能垃圾柜

工作温度:-10℃~60℃ 电压等级:低压(220V) 功率:240W

称重精度:±0.02Kg 防护等级:防水保护等级3、接触保护和外来保护等级5

2

生活污水接收设施

供电电源:380V 总功率:2.57KW 吸程:5.5m 扬程:7m 环境温度:-10℃~60℃

2

光散射式粉尘仪

光散射法;TSP、PM2.5、PM10:0.001~30mg/m³ 采样时间5秒,气压 温度 湿度 风速 风向五参数

2

β射线式粉尘仪

β射线法量程:标准量程0.01-10mg/m³可设置测量周期:1 小时;最低检测限:<4.8μg/m3(1 小时)<1μg/m3(24小时);

24小时精度:+2μg/m3;

测量分辨率:0.1μg/m3;显示分辨率:1μg/m3;

β源:碳14,60μCi;

含气压 温度 湿度 风速 风向五参数

1

终端视频监控系统

定位精度:+ 0.20,回传分辨率0.10

预置位:具备设置和调用预置位功能

巡航功能:具备设置和调用巡航功能(3600)

自动归位:具备设置和调用自动归位功能

分辨率  1100tvl

最低照度:月光级低照度0.001lx

夜视性能:配备可见光和红外补光,支持全彩,可视距离大于100米。

3

 

硬件质保期为1年,本项目运维期为3年。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