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用户需求书
说明:
采购内容 |
数量 |
★服务期限 |
最高限价 |
清远市多部门空间数据整理 |
1 项 |
自合同签订之后 120 个日历天内完成 |
人民币 238 万元 |
二、 项目背景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要求,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工作: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和支撑。
近年来,随着清远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高速增长,土地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市土地管理一直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土地相关职能部门普遍存在基础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关联度不高、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生态关系没有建立、部门图形平台不统一、数据库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化程度低、信息共享不充分、信息孤岛多、数据更新机制未建立等问题,导致数据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有效发挥,土地管理和房地产调控方法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市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调控。
如何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用地信息管理体系,集成基础地理、现状、规划等各类数据,摸清土地利用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高效利用存量土地和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多层次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已成为我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实现市政府对土地家底的全面掌握和后续数据标准化和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土地信息数据共享共用,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并为下一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特启动清远市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规整工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规整(简称为“一张图”) 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为“双评价”)。
三、 研究范围
本次清远市多部门空间数据整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为 “一张图”数据规整与“双评价”, “一张图”数据规整研究的基本范围为清远市全市域,包括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总面积约 1.92 万平方公里(图 1),“双评价”研究的基本范围为清城区和清新区两行政区,总面积约 3650 平方公里(图 2)。
图 1 “一张图”(一期)研究范围图—全市域
图 2 “双评价”研究范围图—规划区
四、 总体要求
在“多规合一”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按照“共建、共享、共用”的思路,运用大数据、GIS、互联网+等新技术,对接清远市大数据中心,整合自然资源、土储、住建、林业、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土地(存量)数据及关联的自然要素信息,进行数据统一归集,并制定数据规整标准和流程以及安全保障措施,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具体包括现状“一张图”、规划“一张图”和存量土地摸查“一张图”。并在“一张图”数据库基础上,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实现市政府对市域自然资源家底的全面掌握和土地信息数据
的共享共用。五、 设计依据
(一)“一张图”数据规整成果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整合自然资源、土储、住建、林业、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土地(存量)数据及关联的自然要素信息,进行数据统一归集,制定数据规整标准和流程以及安全保障措施,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图”数据库,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提供依据和支撑。
具体成果内容包括现状“一张图”、规划“一张图”:
|
1、现状“一张图”数据融合清单:
、
|
,
农用地分等定级 |
1、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生产力核算、农用地流转和基本农田保护提供依据。 2、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后改为耕地数据,2016 年整理入库,由资源规划科主导。 |
引用原成果 |
林业生态保护红线 |
|
进行坐标转换,坐标转换工作纳入到整体坐标转换工作事项。 |
生态公益林 |
||
林地小斑 |
||
林业自然区 保护规划 |
||
权属 |
||
行政区划 |
清远行政区划 |
引用三调成果的行政区划,评估村界数据的可靠性 |
2、规划“一张图”数据融合清单:
数据名称 |
数据描述 |
整合工作事项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于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 划。 |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根据城市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要,进行配给和控制。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村庄规划 |
村庄规划 |
1、数据库标准的梳理和建立; 2、梳理村庄规划的数据审批、入库、调整相关流程; |
生态控制线 |
生态控制线是指为了保护生 态环境不被破坏的但可以进行一定的开发活动。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工业保护线 |
为保障工业、仓储、港口用地(以下简称工业用地)发展空间,需要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工业用地范围线。 |
|
、
饮用水源保护线 |
省级、市级饮用水源保护线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蓝线规划 |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黄线规划 |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绿线规划 |
|
坐标转换、引用原成果 |
(二)“双评价”成果
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倒逼形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成果图件主要包括基础图、现状图、成果图等。制图规范、精度等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一致,主要图件清单下表。
评价成果图件清单
类型 |
图件名称 |
基础图 |
地形地貌图 |
行政区划图 |
|
现状图 |
土地利用现状图 |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
|
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布图 |
|
用水总量及结构变化趋势图 |
|
地下水超采分布图 |
|
成果图 |
生态保护重要性分级图 |
农业生产适宜性分级图 |
|
城镇建设适宜性分级图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图 |
|
生态敏感性分级图 |
|
土壤环境容量分级图 |
|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图 |
|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内耕地、园地、人工商品林、建设用地分布图 |
|
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耕地分布图 |
类型 |
图件名称 |
|
城镇建设不适宜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分布图 |
农业生产空间潜力分析图 |
|
城镇建设空间潜力分析图 |
(三)成果要求
1、本项目成果内容必须符合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2、本次项目成果包括“一张图”成果数据库、“双评价”报告、图件、数据表及相关资料。项目成果必须做到清晰、完整、表达准确。同类图纸规格应尽量统一。所有成果必须按相关规范要求提供。
3、电子文件要求。本次项目成果均应制作成计算机电子文档。
4、方案介绍演示文件必须采用 ppt 格式。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进程进行阶段性方案汇报。七、 进度要求
本次项目设计任务共分为五个阶段:
完成现场需求调研及需求分析,形成调研文档,完成需求分析,完成项目总体设计,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动员会,发函要求相关单位提供数据资料,技术小组完成已有数据入库及反馈工作,梳理数据资源目录并反馈数据入库情况。
技术小组完成坐标转换工作比对分析各规划数据存在的差异,初步建立清远市国土空间“一张图” 数据库,开展“双评价”工作,与市自然资源局进行紧密沟通。完成数据标准制定及数据资源建设; 完成多部门空间数据应用系统和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开发部署,达到试运行要求。
完成清远市多部门空间数据系统的开发部部署,全局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
完成项目验收相关准备工作,完成项目终验,系统正式运行。
验收后进入 12 个月的保质期。八、 项目实施要求
项目完成后,须提交完整的项目成果,方可组织项目验收。包括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成果;系统软件开发的可编译、可维护辅助文件(含备注说明文档),安装程序、本项目内编制完成的软件源代码、软件测试合格报告和系统操作手册等。
须培训全面掌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等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数据加工工艺方法、数据库管理技术、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技术、系统业务操作等,培训对象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和使用人员。系统相关
软硬件、数据的日常管理及维护由系统管理员负责,专业性较强,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以
备日常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要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其对业务系统能够正常、有效地使用。
九、 基础资料
编制单位通过调研、座谈、等手段自行获得有关资料,但需对资料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负
责。获取上述资料而产生的费用由编制单位行承担,但编制单位不对应由组织方提供的资料支付费用。
十、 其他要求
1.组织方负责协助编制单位搜集基础资料及现场调查。
2.规划署名权归编制单位所有,版权归组织方所有。组织方有权在规划审定后公开展示规划成果,
并通过传播、媒介、专业杂志、书刊及其他形式介绍、展示、评价规划方案。
3.编制单位应根据组织方组织专家论证需要进行汇报及准备相应材料。
十一、 培训要求:
(1)中标人必须提供包括信息系统软件的培训服务,保证采购人员的使用与日常维护工作。
(2)培训内容与课程要求:提供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使用和维护培训;
(3)所有的培训费用必须计入投标总价。
十二、 付款方式:
1. 完成现状调研及初步方案成果支付合同金额的20%;完成中期成果及试运行阶段支付合同总额的
30%;完成运行阶段及验收阶段支付合同总额的40%。剩余的合同总额的10%待保质期后5个工作日
内支付完成。
2. 中标人凭以下有效文件与采购人结算:
(1)请款函;
(2)中标人开具的正式发票;
(3)项目咨询单位的验收报告。
3. 采购人在前款规定的付款时间为向采购支付部门提出办理支付申请手续的时间(不含采购支付部
门审核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支付申请手续后即视为采购人已经按期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