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宜宾市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与中心城区光彩工程统一管控系统平台建设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4250000031261 发布时间:2020-04-02 文档页数:169页 所需下载券:10
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宜宾市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与中心城区光彩工程统一管控系统平台建设项目

招标项目技术、商务及其他要求

 

一、项目采购需求

1           总体要求

投标人须编制总体方案,投标人认为在技术部分或商务部分未提及的,可以补充进本部分予以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1.1 总体技术要求

为切合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的发展实情,能适应未来宜宾市数字化城管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便于后期业务应用系统及数据服务的扩张,需要底层计算及存储资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因此,本项目将通过租赁宜宾市电子政务云服务提供统一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实现硬件资源的集约建设、集中管理、整体运维。

本项目是一个大型的长期信息化项目,其建设成果将面向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工作提供长期支撑服务,应充分考虑未来3-5年辖区内业务需求,架构设计上确保目标明晰可达,要求本项目建设的应用系统都须统一技术路线,并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1.2 开发技术要求

本项目开发技术包括开发架构、开发语言、开发框架/插件三种技术。投标人所选取技术路线须符合下表要求:

开发架构

开发语言

开发框架/插件

J2EE

Java

Spring、Spring boot、Spring cloud、AJAX、HTML5、JSON、XML、MiscroService

1、虚拟化技术

2、分布式存储技术

3、分布式计算技术

4、数据分析技术

5、地理信息技术

6、视频与数据融合技术

1.3 系统性能要求

1、Web 页面响应时间要求

除上传下载以外,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1 秒。WEB 应用程序最大不应超过 2 秒。

2、数据查询响应时间要求

一般10 万条数据的简单查询及统计不应超过 1秒,百万条数据的查询及统计不应超过 1.5 秒。复杂综合性跨模块查询及统计不应超过2秒。数据交换具有实时数据交换,交换频率可支持秒级。

3、在线用户数要求

支持≥ 500 个用户同时访问。系统应提供 7×24 小时的连续运行,系统在连续一年的运行中因软件故障导致停机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单次系统修复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4、完整性与一致性要求

系统必须做到事务的完整性处理或交付;远程数据更新,当线路或者其他故障时,系统必须有断点恢复和数据的完整性检验;系统运行故障(如断电、死机)所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性的恢复措施;必须保证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完全一致性;无人干预的联机备份或者定时自动备份。

5、易用性要求

系统采用图形、图像化的人机界面。功能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一致;系统的操作应尽量简单方便,对于等待时间较长的操作应有相应的等待标志。系统提供完善的联机帮助信息,所有的操作菜单和提示信息全部使用中文。

6、可扩展性要求

扩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数据扩展性和系统平台功能扩展性,数据扩展性要求系统平台具有适应数据变化的能力;功能扩展性要求系统平台基础框架设计合理,能够适应功能扩展的要求。

7、可维护性要求

数据库的设计要满足本系统业务数据的扩充以及满足新扩展业务数据增加和扩充数据体系的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发展能力,提供今后扩充系统功能、规模的二次开发接口。

1.4 系统及数据整合要求

投标人须提供接口开发服务和预留接口方案,充分考虑系统兼容性,确保可以和环保、水利等其他的系统进行集成。

1.5 网络及安全整合要求

投标人应熟悉数字化城管业务和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投标人须根据对数字化城管业务和信息化现状的了解提供宜宾市电子政务云和电子政务外网、环保专网、互联网的整合方案,实现对全市数字化城管网络整体结构上的优化,达到二级等保要求(须通过专业的测评机构测评),提升网络的利用率和安全运维能力,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需求分析

2.1 现状分析

宜宾市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设的系统包括:

1、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于2012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已不适合目前高水准的城乡建设管理实际需求。为使光彩工程总控系统顺利搭载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急需将现有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光彩工程集中管控

宜宾市中心城市光彩工程由于是多个建设单位单独建设,其承建(施工)单位和使用的光控系统各自不同,光控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方法也不同,有的能提供第三方接口,有的不能提供接口。

对于采用程序控制的控制系统且可以可提供接口的系统可以通过开放接口的方式实现集中管控,对于不能提供接口或无接口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集中管控。

3、视频调度复杂

由于有多个视频管理平台,各自管理一部分摄像机,致使使视频调度和管理非常混乱。

4、环卫车辆监管

只有196台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剩余的要不没有安装或是已经没有续费。

5、垃圾中转站及填埋场

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及填埋场都没有安装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设备。

2.2 建设要求

2.2.1  总体要求

1、以国标和行标为基础,结合宜宾市的现状,建设一套视频、语音、照片、光彩工程接入和内容发布、车载定位、环境检测等物联感知网的接入标准,作为宜宾市数字化城管乃至数字化住建的物联感知网的建设指南,规范后期的物联感知网建设;

2、建设统一的大屏综合展示系统、统一支撑系统和统一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的统一集中展示和交互,统一的GIS和身份认证,统一的数据集中治理、数据交换、数据管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逐步发展为数字化城管和数字住建大数据;

3、各个部门后期新建业务系统必须在以上一个标准、三个统一的基础上独立建设应用软件和终端IT支撑,实现能无缝集成到已经建设的系统中,杜绝烟囱系统和数据孤岛。

2.2.2  具体要求

1、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升级改造

对市的云构架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对住建部行业标准和省治理办有关规定的九大基础子系统、三个标准拓展子系统进行升级;构建全移动扁平化工作模式,实现数字城管办公模式从传统PC电脑向“全移动”终端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移动、扁平化管理;将新建的光彩工程集中管控系统、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实施监管系统、环卫车辆监控系统、智能公厕系统并入扩展子系统;将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与视频监控子系统进行集成。

2、光彩工程集中管控

将全市的建筑物、山体、暗线(园林)景观光彩系统在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实现集中开关控制,并在授权的情况下在手机端实现集中开关控制;在授权安装APP后,可以通过手机控制APP实现中心城区光彩工程控制和进行运维管理。

3、视频监控系统改造

对现有的多个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一个平台对所有的摄像机及其视频进行集中管控;建设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对监控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和识别,提高视频的利用率。

  • 建设环卫信息系统

为全市未安装车载监控的环卫车辆安装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洒水检测,对环卫车辆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管;在全市的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安装视频监控,接入环境监测数据,对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管;建设20个智慧公厕,对公厕的环境和人数进行检测和管理。

  • 建设智慧执法系统

建设智慧执法系统,优化和完善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率。

  • 完善网络安全系统

对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网络进行升级,主要是防火墙和核心交换机进行冗余升级,确保1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会影响网络连接;增加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提供局域网的安全性。

  • 资源整合

与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政法委、翠屏区、叙州区、临港区市政园林等部门实现数据交换、视频共享。

2.3 建设目标

按照住建部2019年标准完成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升级,完成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统一信息展示子系统、统一数据资源中心、统一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完成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标准化体系建设;完成光彩工程集中管控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实施监管系统、车辆监控系统和20个智慧公厕建设。

3          建设内容

3.1 设计原则

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项目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与适用性

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化、模块化程度高。设计合理,架构简洁,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动态监控和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

2、经济性与实用性

在先进、可靠和充分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体现高性价比。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建设、升级和维护。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采用成熟的、稳定的、完善技术设备,系统具有一致性、升级能力,能够保证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4、开放性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与其他系统实现联动,具有多种开放性接口,能通过编程与其他系统实现集成,实现多系统远程控制。

5、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同时,本项目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方案中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6、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7、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管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管控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3.2 网络及安全设计

3.2.1  网络

光彩集中管控的通信网络无线传输采用租赁运营商4G组网,数字化城市管理升级不涉及网络改造。

本项目的数据中心(控制服务器、接入服务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服务器及存储)部署在宜宾市云计算中心的虚拟服务器上,控制中心和数据中心之间通过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连接。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通过双链路接入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并通过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访问宜宾市电子政务云中心和互联网。

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局域网与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边界处部署2台千兆防火墙(做虚拟化)进行边界防护,2台防火墙以千兆双绞线与两台核心交换机(做虚拟化)连接,核心交换机分别下联指挥中心接入交换机和部门接入交换机。

入侵检测、日志服务器和安全审计分别接入核心交换机,对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网络进行安全防护。

3.2.2  安全设计

本项目的网络由运营商组网,运营商采用移动虚拟专网技术组件一个安全可控的虚拟专网。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通过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接入移动虚拟装网,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由市电子政务外网负责。

服务器选用宜宾市云计算中心的虚拟机,其安全由宜宾市云计算中心负责。

新增一条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到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的的1000M链路,利用现有的负载均衡设备和原来的电子政务外网链路实现负载均衡和冗余。

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局域网与宜宾市电子政务外网边界处部署2台千兆防火墙,做实时双工部署,进行访问控制和入侵防御,1台损坏后都能保证网络连接。

新增2套核心交换机,做实时双工部署,1台损坏后都能保证网络连接。

在现有服务器中调整一台作为日志服务器,部署在核心交换机处,对局域网的设备日志进行记录,记录时间不少于1年。

在核心交换机处接入1台入侵检测能进行多种攻击检测,支持基于多种协议类型的深度攻击防御。

在核心交换机处接入1台安全审计设备,对局域网内的各种操作进行日志审计、行为管理和私自的网络连接进行识别。

3.2.3  设备参数

详见附件一:设备清单。

3.3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升级改造

3.3.1  建设内容

系统升级为为两大部分,一是架构升级、二是系统升级。

架构升级的目的是让整个系统成为既统一又独立的架构,便于今后系统的应用扩展。内容包括“132”:

一标准是建立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建设标准。参照国标、部标、行标,结合宜宾市本地的具体情况,建设一套宜宾市住建物联网接入标准和接入接口,作为宜宾市的本地住建物联网接入指导意见和标准。该标准和接入接口发布后,后期各个业务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凡是符合该标准的设备均可以无障碍地自行接入,无需第三方支持。

三统一是统一的应用支撑、统一的集中展示和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

统一的应用支撑一是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均统一使用天地图为基图,支持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信息;二是今后宜宾市住建局和管理对象统一使用本期建设的身份认证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三是所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统一使用中间件等,实现与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交换。

统一的集中展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和信息均使用统一的GIS系统,各个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搭建各自的专题图层,并对其进行数据更新。各个业务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的专题图层在统一的GIS界面进行单独和叠加展示,实现与大数据中心跨图层(专题库或者主题库)数据和信息的交互。

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是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均集中在本次项目建设的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中心),不再单独建设数据库系统。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均作为数据资源中心的专题库或主题库,实现宜宾市住建局所有业务数据的统一的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管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实现数据任务开发、任务调度、元数据梳理、数据共享、系统管理等。本次项目提供专题库的建设手段和数据接口等,后期建设的所有业务应用系统可以自行建设,无需第三方支持。

二独立是各个子系统的应用软件和IT支撑(应用软件的支撑网络和感知设备)由各个部门独立建设;

系统升级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1、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将迁移部署到宜宾市电子政务云中心。

2、升级完善基础数字城管系统

1)建立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架构;

2)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厅要求对原基础的9个数字城管系统和3个标准扩展系统进行升级。

3、构建全移动扁平化工作模式

跟进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数字城管业务全过程,实现数字城管办公模式从传统PC电脑向“全移动”终端转变。通过全移动扁平化办公平台,使得数字城管的运行不再单纯依赖有线网络,将各类移动应用整合到一起,达到系统平台向全市(区)各部门、街道、社区、一线处置人员延伸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移动、扁平化管理。云架构全移动平台具有极强的拓展性和整合性,建成后政务办公的各类应用都可以整合到该移动平台上来,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基于HADOOP建设全市数字化城管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治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

  • 标准化体系建设。

建设全市数字化城管管理标准和数据标准,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 逻辑分中心建设

建设15个逻辑分中心,各个区县和部门通过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根据不同的权限,就能登录本区县和部门的城管平台,功能与市级平台的基本功能一致。

3.3.2  总体设计原则

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框架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 标准化和开放性

总体框架的各部分应符合住建部最新标准、工信部部颁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要具备良好的开放性,通过API、SDK或中间件技术的软硬件能够随时无障碍地接入,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集中运行和统一维护管理。

  • 适用性和先进性

充分考虑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的现状和发展,采用成熟、稳定、完善,并符合业界主流发展趋势的产品和技术,既满足当前应用需求,也满足未来3-5年业务和管理的需要。

  • 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要求并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的特点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防病毒、防入侵能力。具备有效的认证、授权和审计机制,在权限分级和数据分级的基础上,能够对关键操作、敏感数据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对内外部攻击和窃取具备一定的检测和防御能力。

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包括数据库、主机、应用部署、网络等关键环节配备高可用性方案。在出现异常时,应用系统应有人性化的异常信息方便用户理解原因,或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案。

  • 高性能和高负载能力

必须能够承载较大的应用运行负载,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响应能力,确保各类应用的高效运行。

  •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要能够根据信息化不断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具备支持多种应用的能力。同时可以根据应用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快速的调整,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

  • 经济性与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护系统运转,达到高效能与高效益的要求。尽可能保护已有系统投资,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

3.3.3  应用系统升级设计

3.3.3.1    云架构平台升级设计

本次项目对宜宾市现有的数字化城管指挥系统进行优化,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厅要求对基础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升级。建立支持云架构的数字城管系统,以满足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需要。

1、为了支撑宜宾数字城管系统云架构模式、性能和以后的平台拓展性,本项目将申请宜宾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对数字城管平台实施升级和部署。

2、在将数字城管平台迁移到宜宾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后,将现有的硬件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部署为宜宾市数字化城管视频云,将所有的自建的视频监控存放在视频云上。

3、对现有的视频管理平台进行优化,确定一个主平台,通过28181实现与其他视频管理平台(包括公安和“雪亮”视频管理)和对接,并与视频智能分析平台进行集成。

3.3.3.2    业务流程智慧化升级

随着城市管理问题发现渠道的不断拓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问题上报。按照传统模式,问题的增加意味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城“智能业务流转系统”功能应运而生。

针对特定问题及案件,“智能业务流转系统”将会进行自动识别,根据案件的特征,给出自动受理推荐意见,帮助中心人员快速完成受理工作,并进行下一步的自动立案并派遣到指定部门由相关人员进行问题的处置,以及案件的归档。具体包括:

(1)自动受理推荐

(2)自动立案

(3)自动派遣

(4)自动归档推荐

(5)自动流转设置

3.3.3.3    集约化与综合指挥子系统

3.3.3.3.1              系统概述

集约化与综合指挥子系统针对城市管理日常运行提供全面的可视化信息展示,同时能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GIS一张图提供人、车、视频、事件、设施等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的实时展现和对事件进行操作,便于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监督部、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指挥部和各级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管理的状况,并进行指挥和调度。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的城市部件、事件、案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城管队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对案件进行派遣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

集约化与综合指挥子系统升级包括一张图综合展示、原有功能点优化、数据分析集约化展示三部分。

3.3.3.3.2              一张图综合展示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基于大屏幕显示和全市一张图的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综合监督指挥平台,能将各个业务子系统的专题图层(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各个专题图层进行叠加后的综合图层)展示在大屏幕上。

地图支持天地图、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可以实现不同地图信息叠加。

监督指挥人员点击图层上的事件提示标志或其他设备图标,能显示图标对应事件或设备的详细内容,能根据内容通过鼠标右键进行下一步操作(无需点击相应功能的子系统按钮)。

能通过“仪表盘”,快速启动各个子系统和相应功能,在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对各子系统的专题图层进行调度。

1、部件数据

2、事件数据

3、人员数据

4、车辆数据

5、视频数据

3.3.3.3.3              指挥调度子系统

指挥调度子系统利用城市管理的业务数据及服务、与终端设备的信息交互及反馈,以基础数据和动态的人、车、事、监控信息相结合,提供便捷化的指挥调度功能。

1、资源调度

2、半径调整

3、人员派遣

3.3.3.3.4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1、智慧城管运行分析

对智慧城管综合运行指数、事件实时情况、网格管理、考核评价以及各部门处置情况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提供数据支持决策。

  • 综合运行指数
  • 事件实时情况
  • 网格管理
  • 考核评价

2、案件特征大数据分析

利用深度挖掘数据分析技术,分析问题重复发生类型、地点,以及问题发生的趋势,为管理者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 高发问题分析
  • 重复问题分析
  • 案件时空分布大数据分析

3、智能化应用分析

智能化应用分析专题旨在通过对图像智能识别、案件自动流转等智慧化要素进行分析,凸显宜宾智慧化的应用成效,从而体现“无人值守大厅”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 智能识别次数
  • 智能视频分析
  • 实时上报次数
  • 智能化流转展示
3.3.3.3.5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信息屏、地图屏、综合评价展示、人员轨迹展示。

3.3.3.4    问题感知与协同处置子系统

3.3.3.4.1              无线数据采集功能升级
3.3.3.4.1.1        系统概述

无线数据采集功能是数据信息采集以及任务反馈系统,主要用于监督员使用城管通终端在管理范围内巡查过程中通过无线网络向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接受中心的任务指令并反馈。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4.1.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用户登录、问题上报、我的任务、任务核实、任务核查、案卷查询、今日提示、单键拨号、系统设置、基本操作、瓦片地图、部件属性查询等。

3.3.3.4.1.3    新增功能点

1、自行处置上报

2、案件上报

3、地图标识

4、我的任务

1)问题核实

2)问题核查

5、部件查看

6、部件更新

7、业务查询

8、历史记录

9、地图浏览

10、消息管理

11、数据同步

12、签到签退

13、跨网格智能提醒

14、系统设置

    15、使用帮助  

3.3.3.4.2              视频监控子系统
3.3.3.4.2.1        系统概述

视频监控子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以图像、文字及声光报警形式告知管理、维护人员现场所发生的情况,有效地做出快速反应,并将所发生事件的全过程进行备份,对重要数据进行记录,为处理事故提供切实依据。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通过专用接口进行视频图像播放、视频源选择,实现对城市的全方位、全时段的可视化监控管理。

视频监控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4.2.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登录、视频查询和添加、视频编辑、视频监控、案件上报等。

3.3.3.4.2.3        新增功能点

1、视频核查

2、视频定位

3、视频关联

1)地图总览

2)实时报警列表

3)告警信息展示

3.3.3.4.2.4    视频平台整合

在现有视可讯、海康、大华和东方网力平台中选择一个开放性好的平台作为视频管理顶层平台,整合其他三个平台,并与视频监控子系统和视频智能识别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对所有视频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度。

3.3.3.4.2.5    视频接入标准

1、视频接入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的视频接入,要求建设方在现有平台上完善相应功能,实现前端摄像机视频信息的存储及流媒体转发功能,需要现有平台支持GB/T-28181协议,完成信令的转发及流媒体信息的转发功能,实现与数字化城管视频中心管理平台的良好对接,未能满足要求的平台需要进行相关功能的开发完善,满足标准协议,方能接入平台。

2、视频网络结构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以互联网为公共传输网络,中心管理平台为汇聚节点、接入节点建设。

1)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视频网络结构由宜宾市城管内网和互联网组成,内网部署外网发布。

2)管理平台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该平台通过互联网访问视频管理平台调取视频资源。

3)中心管理平台保证有10M及以上的带宽用于图像信息资源传输。

4)建设视频管理平台与中心管理平台接入,接入平台要求支持不低于6路视频的并发传输。

3、视频建设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各级平台联网系统的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视频在各级平台传输应遵循GB/T 28181规定的SIP信令、媒体流的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内部进行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时,应遵循标准的通信协议,包括:

1)信令格式要求

(1)SIP协议

(2)SDP协议

(3)MANSCDP协议

(4)MANSRTSP协议

2)媒体格式要求

(1)媒体流封装格式

(2)视频编解码格式

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编码格式应采用H.264、SVAC或MPEG-4视频编码标准,不准添加编码标准规范格式之外的私有数据。视频解码必须同时支持H.264、SVAC和MPEG-4标准。

a)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采用H.264标准的视频编码必须至少支持ITU-T Rec. H.264-2005视频标准的基本档次(Baseline Profile),级别(Level)至少支持到Level 3;视频解码所支持的档次和级别至少支持到H.264视频标准基本档次的Level 3,须扩展支持H.264主档次(Main Profile)中的隔行扫描和B帧工具,且相邻两P帧间的B帧个数不大于2。

采用H.264标准编码的高清视频,视频尺寸应不低于720P, 视频编解码必须至少支持ITU-T Rec. H.264-2005视频标准的基本档次(Baseline Profile),级别(Level)至少支持到Level 3.1。

b)基于MPEG-4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采用MPEG-4标准的视频编码必须至少支持 ISO/IEC 14496-2:2004 中简单档次(Simple Profile)的级别 L5(ISO/IEC 14496-2:2004/Amd.2:2005),即 MPEG-4 SP@L5。采用 MPEG-4 标准的视频解码所支持的档次和级别不低于编码支持的最高档次和级别,还需扩展支持 MPEG-4 先进简单档次(Advanced Simple Profile)中的隔行扫描和 B帧工具。

c)基于SVAC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采用 SVAC标准的视频编码必须严格遵循《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频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 25724-2010)。

(3)音频编解码格式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音频编码须采用 ITU-T Rec. G.711编码格式,也可同时支持 G.722.1或G.723.1 或 G.729 等音频编码标准;音频解码必须同时支持 ITU-T Rec. G.711、G.723.1和 G.729音频解码标准,可扩展支持 ITU-T Rec. G.722.1音频解码标准,见国标GB/T28181-2011附录 E。

4)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要求

(1)MANSCDP请求:包括Control和Query,即控制命令和查询命令。

(2)MANSCDP应答:指Response,即应答命令,用于返回操作的结果。

(3)MANSCDP通知:指Notify,即通知命令,用于主动上报消息。

(4)200 OK的说明:MANSCDP请求和应答过程中的SIP响应消息200 OK,除了订阅和通知的响应可以带消息体外,其他响应都不带消息体,仅表示通信层的响应,不表示业务意义。

(5)无应答的命令流程

(6)有应答的命令流程

(7)基本信令:视频监控系统中须具备注册/注销、实时视频点播、设备控制、网络设备信息查询、状态信息报送、设备视频文件检索、历史视频回放、历史视频文件下载、校时等信令,具体的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规范应符合国标GB/T 28181-2011第9章。

5)视频建设部署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需按照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的要求,对环卫车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城市监控、在建工地和后期自建监控的工作整个流程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

(1)在厂区所有进出口处(须能清楚辨识人员及车辆进出)、地磅及磅秤、处理设备与处理生产线(包含待处理区)、贮存区域、处理区域、可能产生污染的区域以及处理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区域等点位应设置固定的视频监控设备;环卫车辆行驶前方、驾驶室驾驶员操作和其他指定的监控范围和对象;

(2)视频监控系统应实现连续24小时不间断录像,包含录制日期及时间显示,每一监视画面所录下影带不得有时间间隔,其录像画面的录像间隔时间至少以1秒1画面为原则。

(3)视频监视画面在任何时间均以4个分割为原则,视频内容应为彩色视频,并包含日期及时间显示,视频监控画面应能够近距离清晰辨别工人操作、车辆牌照等。

(4)夜间厂区出入口处摄影范围须有足够的光源(或增设红外线照摄器)以供辨识,若厂方在夜间进行拆解处理作业时,其处理设备投入口及处理线的镜头应当有足够的光源以供画面辨识,能识别出入车辆的车牌并转换为格式化数据。

(5)视频监控系统应配备详细的平面部署点位图,对摄像机进行编号,并与工人操作工位对应。

(6)所有摄像机视频信号应通过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压缩、存储和网络远传,以方便集中联网监控。

(7)录像应采用硬盘方式存储,并确保每路视频图像均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关键视频录像应保存3个月,一般视频录像保存时间至少为1个月。

(8)视频监控系统应与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联网。

3.3.3.4.3              综合受理子系统升级
3.3.3.4.3.1    系统概述

综合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监督员,社会公众拨打热线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以及政府其他呼叫中心转接的问题。系统接收的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包括领导批示、监督员上报、专业部门上报、社会公众举报等,其中监督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是城市管理问题信息的两个主要来源。

综合受理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4.3.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业务受理、立案及案卷审批、问题派遣、问题核实、问题核查、结案归档管理等。

3.3.3.4.3.3        新增功能点

1、综合受理

2、数据对接

3、重复案件自动识别

4、重复案卷并案

5、立案及案件审批

6、案件核实与核查

1)视频核实

2)城管监督员核实

7、案件实时提示

8、案件结案与归档

9、快速上报处置

10、出错案卷标记

11、 “智能发送核查”、“定时发送核查”

12、小类助手

13、小类推荐

14、流程自动化

3.3.3.4.4              协同工作子系统升级
3.3.3.4.4.1        系统概述

协同工作子系统供监督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进行城市管理业务操作使用。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GIS的协同管理、工作处理、督查督办等方面的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权限编辑和查询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监督信息等,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

协同工作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4.4.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系统登录、案卷到达、案卷查阅、案卷办理、案卷回退、申请授权等。

3.3.3.4.4.3    新增功能点

1、案卷批转

2、自动派遣

3、派遣助手

4、相似案件提醒

5、案件计时管理

6、案件授权管理

1)案件授权延期

2)案件作废

3)案件挂账

4)授权答复

7、案件督办管理

8、案件可视化办理

9、业务办理全过程痕迹保留和查阅

10、消息发送与接受管理

11、案件查询结果与地图联动功能

12、案卷回退

13、案卷下载和导出

14、案卷备注栏

15、电子挂账

16、案卷查询

17、地图操作

3.3.3.5    绩效考核监管子系统

3.3.3.5.1              综合评价功能
3.3.3.5.1.1        系统概述

综合评价子系统基于综合业务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和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实时或定期统计技术,将信息技术、监督评价的工作模式应用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建设城市管理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基于数字城管系统的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实现对历史数据按期或实时的统计,并通过城市管理评价体系数学建模运算,将其以图形化或表格化的方式显示出来。

综合评价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5.1.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综合评价指标、类别统计、高发统计、区域评价、专业部门评价、岗位评价、工作量统计等。

3.3.3.5.1.3        升级功能点

1、区域评价

2、部门评价

3、岗位评价

1)采集员评价

2)受理员评价

3)派遣员评价

4、问题分类统计分析

5、高发问题统计分析

6、问题来源统计

7、考核申诉

8、评价结果反查

9、评价结果统计输出

3.3.3.5.2              诚信体系管理
3.3.3.5.2.1    系统概述

由于违法成本低,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而城市执法的目的是以罚促管,而不是以罚代管。因此将行政处罚与行政相对人信用挂钩,通过信用系统建设约束违法行为,加大违法成本,对促进行政相对人诚信自律,不断增强行政相对人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终实现从指标向治本的转变。

3.3.3.5.2.2    功能设计

1、个人对象管理

2、单位对象管理

3、黄黑名单管理

3.3.3.5.3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管理功能升级
3.3.3.5.3.1        系统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子系统,是在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基础上对无核实核查且涉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范围内的有关问题进行分类管理,同时通过系统对责任部门、单位和区(市)县负责的问题的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效能督办的子系统。该系统主要受理和处理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推进组从不同渠道收集并交办的问题。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管理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5.3.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综合治理登记、问题立案、问题批转、问题派遣、问题处理、问题办结等。

3.3.3.5.3.3        新增功能点

1、督办功能

2、缓办、挂账及授权功能

3、统计考评功能

3.3.3.5.4              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
3.3.3.5.4.1        系统概述

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子系统,是市、区(市)县监察部门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实施业务监察、监察评估和效能问责的信息系统,即市、区(市)县监察部门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电子监察系统,对超期结案率高、实际结案率低和综合效能评估差的市、区(市)县级部门进行政效能问责和行政效能评估通报。电子监察系统的主要监察方式主要包括:督办整改、效能问责、效能评估、信息公开等

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5.4.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案卷查阅、我的消息、督办整改和问责等。

3.3.3.5.4.3        新增功能点

1、效能评估

2、统计考评功能

3.3.3.6    统一业务支撑子系统

3.3.3.6.1              应用维护管理
3.3.3.6.1.1        系统概述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数字城市管理支撑平台,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变化的需求。

应用维护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6.1.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登录、机构设置、部门设置、人员设置、岗位设置、查看人员权限、监督员设置、大小类设置、查询设置、统计设置等。

3.3.3.6.1.3        新增功能点

1、组织机构管理

2、人员权限管理

3、业务惯用语定义

4、大小类设置

5、采集员设置

6、道路设置

7、计时管理

3.3.3.6.2              地理编码功能
3.3.3.6.2.1        系统概述

地理编码子系统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地理编码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6.2.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标准、地理编码数据格式、地理编码查询、地理编码定位等。

3.3.3.6.2.3        新增功能点

1、地址窜规范化处理

2、地理编码引擎

3、地理编码信息获取

4、基础数据信息获取

3.3.3.6.3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
3.3.3.6.3.1        系统概述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包括地理信息、部件信息、单元网格信息、工地信息、商铺店面信息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为政府及各所属各部门提供基础电子地图、专业数据地理化存储、地图化显示及以空间位置为索引的专业数据综合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等服务。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6.3.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服务管理、专题管理、专题向导、图层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等。

3.3.3.6.3.3        新增功能点

1、地图数据管理

2、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

3、物理图层定义

4、逻辑图层定义

5、专题图定义

6、图层配置

7、地图预览

8、快捷图层管理

9、地图属性定义

10、图层分组管理

11、数据字典定义

3.3.3.6.4              数据交换
3.3.3.6.4.1    系统概述

数据交换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级城市管理系统间以及数字城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数据交换子系统的目的是彻底改善目前由于领域、部门、系统的差别和隔离所引发的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城市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在应用层次上的共享,使得查询、浏览、获取、交换、使用和再加工信息能够做到方便、快捷、准确、安全和全面。交换的信息主要为问题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内容。

数据交换子系统升级包括原有功能点优化和新增功能点两部分。

3.3.3.6.4.2        原有功能点优化

优化原有系统的功能点包括:监督指挥中心与各相关专业部门之间以及市、街道、社区三级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数据交换、业务数据及基础地形数据的交换与共享等。

3.3.3.6.4.3        新增功能点

1、数据同步接口

2、内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接口

3、与外部系统数据交换对接

3.3.3.7    全移动扁平化办公平台

全移动办公平台能够支持数字城管系统主要业务在移动客户端上进行便捷处理,同时能够接入第三方业务平台进行业务扩展。

3.3.3.7.1 功能设计
3.3.3.7.1.1        平台基础功能
  • 语音识别
  • 人脸识别
  • 消息管理模块
3.3.3.7.1.2        业务融合功能
  • 任务管理模块
  • 多角色业务模块
  • 业务查询模块
3.3.3.7.1.3        领导通

领导通是给领导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进行联网办公。领导通过手机移动办公终端,每天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最新城市管理状态,能够随时对重要问题进行督办。并能查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包括重要紧急的问题,超时处理的问题,高发的问题,每日发生问题来源,监督员的工作情况等,可以让领导全面了解城市管理运行情况。

功能设计:

  • 系统登录
  • 消息提醒
  • 综合评价
  • 急要件设置
  • 督办案件
  • 领导交办
  • 领导看板
  • 人员动态监控
  • 人员总体状态监控
  • 单个人员状态监控
  • 案件动态监控
  • 个人中心
  • 系统帮助
  • 系统退出
3.3.3.7.1.4        处置通

移动处置子系统主要使用对象是各个区县及专业部门的处置人员。该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登录、我的任务、微采集、记录管理、案卷查询、人员定位、地图查看、消息提醒、数据同步、系统设置、移动商贩信息采集、沿街商铺信息采集。

1、系统登录

2、消息提醒

2、我的任务

3、案件处置

4、申请延期

5、申请挂账

6、申请回退

7、微采集

8、记录管理

9、案卷查询

10、地图查看

11、数据同步

12、系统设置

13、移动商贩信息采集

14、沿街店铺信息采集

15、系统帮助

3.3.3.7.1.5        微信处置延伸

系统支持将案件通过微信发送给其他用户,接收者可直接在微信里处置案件,实现案件的自由派遣,实现一种“微循环”工作。

功能设计:

  • 案件分享微信
  • 手机信息绑定
  • 案件详情查看
  • 案件处置反馈

3.3.3.8    全民共管服务平台

该平台能与宜宾市政府微信公众号进行集成。

3.3.3.8.1              微信城管全民参与

通过微信上报的问题能够及时进入数字城管平台并对市民进行答复,问题处理完成后及时进行回访,同时能够增强与市民的互动,及时了解数字城管的运行状况。具体功能包括:

1、我来爆料

2、城管窗口

3、便民驿站

4、找找公厕

5、天天骑行

6、挪车提醒

7、便民公告

8、城管动态

9、个人中心

10、车辆绑定

11、每日一题

12、用户注册、登录

3.3.3.8.2              微信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是提供给业主使用的一款平台。通过该平台,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对市民上报、投诉和咨询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市民;还可以对新闻资讯、法律法规等数据进行管理,并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供市民查阅。管理平台还提供统计分析功能,对市民上报、投诉和咨询的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需提供以下功能:

  • 案卷管理
  • 公厕管理
  • 便民服务点管理
  • 城管窗口管理
  • 新闻管理
  • 每日一题管理
  • 消息管理
  • 积分管理
  • 运行分析

3.3.4  数据资源中心

建设整合原来的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可视化管理,通过建设数据仓库,将宜宾市城管数据集中存储并资源化,并通过数据交换工具,实现各类数据的交换共享。

通过数据仓库,为各种数据的访问、交换、使用提供数据支撑;为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传输、交换接口服务;实现市、区县两级住建部门纵向沟通,市政府其他业务部门的横向沟通。

本期数据资源中心对全市的数字化城管(含各个区县)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后期可对全市住建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包括采集的物联网信息、城管业务信息、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的清洗和转换、装载、集成、分类等处理,形成主题数据库、元数据库、考核指标库。

1、主题数据库包含空间数据主题、城管基础主题、行业管理主题、监管主题、考评主题、关联主题。

2、元数据库中的元数据可以进行元数据管理、元数据血缘关系管理和数据治理,实现简单高效地管理海量数据。(元数据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数据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基于统一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机制,形成信息资源管理服务,提供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服务、数据产品,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依托海量数据,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用户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自助建立数据分析服务,实现挖掘环境数据价值,洞察环境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城市管理工作“献计献策”,实现城市管理用“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

数据治理服务依托元数据库中的元数据,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规则管理、问题发现和分析、综合查询等服务。通过数据治理服务实现不断优化和提升数据质量,减少错误、冗余、不完整的数据,降低数据库难度和数据整合难度。

数据资源中心功能特性如下: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特性

1

服务安装

图形化快速安装和部署

2

运维管理

统一管理操作入口对主机、服务进行日常的运维、管理操作

3

集群监控

监控集群信息,查看组件服务的状态及性能,对集群异常能触发告警

4

集群扩容

能够方便的进行资源的水平扩展,扩展过程不影响集群的正常运行

5

数据导入

将HDFS上的数据快速导入HBASE中

6

SQL兼容性

对常用SQL语句的支持

7

数据互通

连接常用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源进行实时数据抽取

8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工具、R/Python等常用语言进行数据挖掘开发

读取HDFS分布式文件、hbase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分析

9

半结构、非结构数据存储

存储任意大小的非结构化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

全文快速检索

10

流处理

基于流处理的各种复杂逻辑判断以及流计算

流作业的资源管理

11

资源调度

参数化配置资源优先级

12

资源配额管控

资源配额有效控制、包括存储资源以及计算资源

13

数据库开发管理工具

图形化开发管理工具

客户端连接传统关系型数据库Oracle、DB2、MySQL、SQLServer、Hbase、Hive等

14

ETL工具

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实现数据的清洗和加工

15

数据采集

支持日志文件、数据库、批量导入、长连接等方式采集数据,并支持多种格式

16

数据可视化

可视化大屏

停车专题可视化分析

执法专题可视化分析

环卫专题可视化分析

3.3.4.1    数据资源来源与传输交换

数据资源中心提供多种数据交换手段,既具备在市县两级城管部门内纵向数据交换的能力,也具备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横向数据交换的能力。

3.3.4.1.1              数据交换流程

通过实时数据总线获取物联网信息,例如视频数据、废气监测数据等。通过ETL从已建城管应用或数据库获取业务信息和公共数据。

采集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统一存储。通过预处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一致性、完整信息、高维度,并且不含噪音(错误、异常、无关的数据)。

1、数据清洗

将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消除错误、异常、无关的数据,填充遗漏数据等。

2、数据集成

将多个数据源中的数据结合起来,方便存放在一个一致的数据存储中,保障数据高维度。

3、数据存储

将数据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装载至数据仓库统一存储。

3.3.4.1.2              数据传输与交换方式

业务数据、指标数据和其他数据通过数据资源中心传输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资源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采集。通过准实时数据获取物联网信息,例如公厕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通过ETL从已建应用或数据库获取业务信息和公共数据(地理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污染源信息等)。针对一些无法通过自动采集、数据量少、填报频率低的业务,提供文件上传、在线填报等数据填报方式,并通过数据审核服务保证上传数据的质量。

3.3.4.1.2.1   交换管理

交换管理通过API接口管理的标准化或平台化,实现内部信息化系统与外部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直接在可视化API管理界面上方便的发布与使用接口服务。需提供以下功能:

  • 接口管理
  • 审核管理
  • 应用管理
  • 接口调试
  • 接口查询
  • 服务订阅
  • 限流设置
  • 全局设置
  • 内容管理
3.3.4.1.2.2   交换详情

实现查看各类接口运行的状态信息。需提供以下功能:

  • 接口运行监控
  • 系统接入监控
  • 接口总数统计
  • 运行分析统计
  • 接口服务详情
3.3.4.1.2.3   任务调度

需提供以下功能:

1、任务调度

3.3.4.1.2.4   配置管理

管理数据仓库相关数据库。包括数据库连接信息,主要功能名称等。需提供以下功能:

  • 菜单管理
  • 码表管理
  • 系统日志

3.3.4.2    数据资源交换内容

根据城管业务数据的管理特点,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互联互通要求,业务数据、指标数据和其他数据通过数据资源中心传输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本次项目交换至数据资源中心的数据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3.3.4.2.1 业务数据

前期主要是城管的主题数据,后期扩大为住建相关数据。

3.3.4.2.2              指标数据

指标数据从相关部门导入。

3.3.4.2.3              其他委办局数据

依托宜宾市政府已经建成的宜宾市政府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收集其他部门的数据,逐渐丰富数据仓库的数据。包括

序号

数据来源

数据名称

1

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拆迁工地

建筑工地

2

宜宾市公安局

机动车保有量信息

2

宜宾市统计局

工业煤炭消费企业

燃煤总量

火力发电厂

3

宜宾市水利局

水务工地

3.3.4.3    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遵循国家、省、市和行业的各类规范,形成信息资源管理服务,提供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服务,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数据资源中心将与宜宾市政府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共享,形成良好的数据联网体系与制度。

3.3.4.3.1              信息资源目录

根据国家数据资源共享体系要求,并参考省厅数据资源目录规范,制定宜宾市数据资源共享目录,集成整理历史数据到市级数据资源中心,丰富完善本地资源目录,历史数据的时间范围主要为2011年至今。

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功能包括:元数据管理、目录编目、目录管理、目录服务、目录库管理。需提供以下功能:

  • 元数据管理
  • 目录编目
  • 目录管理
  • 目录服务
  • 目录库管理
3.3.4.3.2              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支持对外提供数据接口,并对接口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需提供以下功能:

  • 数据源管理
  • 数据服务
  • 应用程序
3.3.4.3.3              数据运维

1、运维大屏,对数据开发任务的运行情况进行多维度的统计。

2、任务调度,列表的形式显示平台运行的所有任务,可以对任务进行查询,对每个任务的运行日志进行查看,可进行选中任务的停止运行和运行,可清空所有运行任务和重置所有任务。

3、任务可视化,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显示所有任务信息以及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等信息。并可以在图形界面进行所有相关的操作,包括对任务的增删改查、关系的增删改查等。

3.3.4.4    数据资源库

数据资源中心将充分整合物联网信息、业务信息、公共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库建设。不再直接用关系数据库来接收、存储数据;每组数据打上时间、来源、产生者等附加信息;利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视频、语音、图片、文档、流式数据等。

3.3.4.4.1              数据库体系架构

数据资源中心从已建应用、现场监测设备(物联网)等获取数据,并进行清洗和转换、装载、集成、分类等处理,形成主题数据库和指标库、元数据库。

元数据库中的元数据可以进行元数据管理、元数据血缘关系管理和数据治理,实现简单高效地管理海量数据。

3.3.4.4.2              主题数据库设计

主题数据库划分方式采用从上自下的方法,把整个组织中的数据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单元,这些单元构成主题域,然后根据实体间关联程度对实体进行聚集性分析,从而完成主题数据库的划分。

分区县和部门建立不同的主题数据库,通过不同的权限进行分别管理。

3.3.4.4.3              元数据库设计

元数据库提供的元数据,用以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数据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简单高效地管理海量数据。元数据数据库表包括:元数据信息表、元数据类型表、数据来源表、视图表、资源分类表。需提供满足下列要求的功能:

  • 元数据信息表
  • 元数据类型表
  • 数据来源表
  • 视图表
  • 资源分类表
3.3.4.4.4              指标库设计

指标库的划分按照主题数据库划分方法进行,采用从上自下的方法,把整个组织中的数据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单元,这些单元构成主题域,然后根据实体间关联程度对实体进行聚集性分析,从而完成主题数据库的划分。

3.3.4.4.5              文档数据库设计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要求

1

文档数据库设计

文档数据库模块展示数据资源中心的现有文档列表信息。同时提供对文档的基本操作功能。可以新建文件夹,也可以创建一些文档。

当平台的文件数量较多时,可通过搜索功能能快速检索到需要的文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下载文件到本地机器。可以把自己在本地创建好的文件上传到数据资源库,但是需注意文件以json格式保存。使可以删除无用的文件。实现同一平台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共享。

3.3.4.4.6              数据查询

需提供以下功能:

  • hbase数据查询
  • mysql数据查询
3.3.4.4.7              表管理

需提供以下功能: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要求

1

表管理

展示数据资源库里管理的所用表信息,使用者可以查看数据资源库里的数据表结构及表数据,可以创建数据表,也可以删除数据表。

3.3.4.4.8              元数据治理

需提供以下功能: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要求

1

元数据治理

元数据治理是大数据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实现对数据源、数据中心等各种数据来源的元数据信息进行管理。

3.3.4.4.9              数据库开发管理工具

需提供以下功能: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要求

1

数据库开发管理工具

实现非结构数据库的管理开发,同时可以连接关系型数据库Oracle、DB2、MySQL、SQLServer等。

3.3.4.5  数据应用服务

3.3.4.5.1       数据采集

数据管理工具的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根据业务数据采集源的特征,提供一系列的采集手段和采集工具(手工填报采集、ETL工具等),对目标源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需提供以下功能:

  • ETL采集管理
  • 日志采集
  • 数据任务管理
  • 数据抽取
  • 采集监控
3.3.4.5.2       数据存储

基于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集群方式对业务数据进行存储和分类。数据存储模块提供多种数据库的管理和数据操作功能,如:hbase、hive等,方便查看数据中的表、字段等信息。

支持主流关系型数据存储包含DB2、Oracle、Mysql、SQLServer等,同时支持Apache Hadoop的存储包含Hive、Hbase、HDFS等。

3.3.4.5.3       数据处理

通过提供一种分布式的、可靠的、容错的针对大规模流式数据处理的服务,满足应用系统从各种数据来源中连续捕获和存储TB级以上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信息流处理、连续性的计算、ETL(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等各种操作需求。需提供以下功能:

  • 流处理
  • 流程制作
3.3.4.5.4       数据分析

提供数据分析技术,基于服务的方式,可以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及多样化的图表展示。面向不同业务场景提供灵活、可拓展的数据分析挖掘运用平台,面向不同的业务协作场景提供快速、灵活的数据挖掘分析工具,支持多数据源的多层次、多维度可视化建模分析过程,以及过程结果的可视化展现。需提供以下功能:

  • 分析数据源管理
  • 数据表处理
  • 数据模型管理
  • 模型可视化展示
3.3.4.5.5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抽取、分析与挖掘,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城市管理高发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等进行分析,智能化地向城市管理部门提出预测、预报和预警等决策分析结果,为政府提供数据支持决策。需提供以下功能:

  • 停车专题展示
  • 环卫专题展示
  • 执法专题展示

3.3.4.6  数据治理服务

数据治理服务依托元数据库中的元数据,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规则管理、问题发现和(数据)分析、综合查询等服务。通过数据治理服务实现不断优化和提升数据质量,减少错误、冗余、不完整的数据,降低数据库难度和数据整合难度。

3.3.4.6.1       数据稽核

在数据抽取的过程中,不符合表结构定义的数据全部剔除写入到已经定义好的脏数据表中,确保入库的数据正确性。需提供以下功能:

  • 数据清洗处理
  • 仓库数据检查
  • 关键指标稽核
3.3.4.6.2       数据权限管理

数据权限能够控制隔离,并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权限控制。

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权限控制,并且支持基于SQL对数据库进行基于角色的权限管控。需提供以下功能:

  • 权限控制
  • 用户权限管理
3.3.4.6.3       血缘分析服务

基于数据资源中心整体元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以数据流向为主线的血缘追溯。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血统的计算、存储、传播和查询等。对于数据库系统,有时需要追溯查询结果的来源,以衡量数据的可信度、数据的质量等。需提供以下功能:

1、血缘分析

3.3.4.6.4       数据治理工具集

提供一个数据标准化的工作台,将大数据平台中对数据标准化有关的功能模块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对不同来源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同一个标准表的标准化操作。

3.3.4.7  数据管理服务

3.3.4.7.1       服务安装

需提供以下功能: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要求

1

服务安装

提供一键式组件安装服务,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快速安装数据集群组件,集群节点可根据需求动态扩充。

3.3.4.7.2              集群监控

提供集群资源实时监控,组件服务实时监控,实时掌握集群信息。

3.3.4.7.2.1   服务项模块

对集群安装的单独服务进行管理和操作,提供仪表盘、指标色彩偏好、配置、快速链接、操作等功能。

  • 仪表盘
  • 指标色彩偏好
  • 配置目录
  • 快速链接
  • 操作
3.3.4.7.2.2   告警模块

对告警信息进行综合管理,提供对告警信息的管理、分组、颜色和内容配置等功能。

  • 告警
  • 操作
  • 分组
3.3.4.7.3              集群管理
3.3.4.7.3.1   集群模块

需提供以下功能:

  • 仪表盘
  • 指标色彩偏好
  • 配置历史
  • 添加服务
  • 全部开始
  • 全部停止
3.3.4.7.3.2   物理主机模块

对集群物理主机节点进行启动和停止操作,包括添加物理主机、启动或停止节点等;对物理主机进行告警信息、配置、操作的管理。包括物理主机仪表盘指标展示。需提供以下功能:

1、操作

2、过滤

3.3.4.7.4              集群扩容
3.3.4.7.4.1   集群节点动态扩充

平台需支持对集群的节点进行动态扩充功能,同时集群节点中的服务进行动态迁移。需提供以下功能:

  • 集群节点资源调整
  • 集群服务启动停止
  • 集群节点资源占用查看
3.3.4.7.4.2   集群节点管理

集群系统需允许用户把普通商用硬件系统组成集群,并根据需要随时往集群中增加新的硬件。需提供以下功能:

  • 节点加入
  • 节点断开/故障
  • 正常运行监控
3.3.4.7.5              资源调度

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在系统中可对资源池进行创建、信息编辑、优先级权重信息配置。

3.3.4.7.5.1   资源池创建

需提供供以下功能:

1、资源池创建

3.3.4.7.5.2   资源池信息编辑

需提供以下功能:

1、资源池信息编辑

3.3.4.7.5.3   资源池优先级权重信息配置

需提供以下功能:

1、资源池优先级权重信息配置

3.3.4.7.6              用户管理
3.3.4.7.6.1   管理员

需提供以下功能:

  • 堆栈
  • 版本
  • 服务账户
  • 协议
3.3.4.7.6.2   用户

需提供以下功能:

  • 关于
  • 管理平台
  • 设置
  • 退出
3.3.4.7.7              日志管理

通过日志从时间、进程、机构、操作者、程序及所在行数、内容7个方面反映程序运行信息。为方便管理,需实现进行日志分级和日志分类。

3.3.4.7.7.1   日志分级设置

需提供以下功能:

1、日志分级设置

3.3.4.7.7.2   日志分类设置

需提供以下功能:

1、日志分类设置

3.3.4.7.7.3   日志告警

需提供以下功能:

1、日志告警

3.3.4.7.8              集成管理

需提供以下功能:

1、集成管理

3.3.4.8    数据共享服务

遵循四川省统一的业务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机制,建立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共享服务,利用数据交换共享、服务接口共享、Rest接口等方式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针对各个单位提供相对应的数据共享接口。

3.3.4.8.1              数据交换接口

数据交换共享是为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服务的分布式管理,可将数字城管、环卫、执法、亮灯、停车等数据或文件等交换到数据资源中心。对跨层级、跨部门之间异构数据源的提取、转换、传输、存储和监控等进行管理,通过远程来实现不同级之间数据的同步、交换和共享。

3.3.4.8.2              服务接口共享

统一规定标准化的接口,实现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接口,并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目标应用按照标准要求配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服务流程包括数据集定义流程和关联关系定义流程。

1、数据集定义流程

2、关联关系定义流程

3.3.5  智能报表中心

在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能根据业务的需要,从案件的产生到结案全过程情况进行统计。

报表格式提供固定格式和自定义格式两种方式,固定格式则是按照甲方的要求设计好固定格式的报表,自定义报表是甲方根据业务的需要自己设计报表格式,设计采用字段筛选的方式进行报表自定义,并能在字段间设计四则运算规则。

能在表间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和分析,生成相应的综合报表。

根据报表可以生成折线图、圆饼图和柱形图等。

3.3.6  历史数据移植设计

本项目需要的数据移植内容有:上报数,核实数,公众举报数,立案数,按时立案数,派遣数等。

数据移植工作实施:需在系统切换前需要1-2周的准备时间,切换时需要暂停办公,待数据移植完毕后,再启用新系统。数据移植工作需要大约四周时间。

注:数据移植只针对已办结的案件,对于未办结的案件,不能移植到新系统,如确实需要走新系统的流程,只能通过新系统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进行重新登记、立案、派遣等操作。

数据移植步骤:

  • 数据移植前期准备
  • 数据校验
  • 数据清洗
  • 数据移植
  • 系统切换

3.3.7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平台为数字城管系统提供必要的应用支撑,主要包括地图应用、GIS应用、中间件、云平台资源等。

3.3.7.1    地图应用

本次升级改造后使用“天地图”在线地图服务。

3.3.7.2    GIS应用

本次升级改造采用的GIS为ArcGIS,可以加载天地图、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

3.3.7.3    中间件

本次升级改造采用的中间件为Tomcat。

3.3.7.4    云平台资源

本次升级改造申请宜宾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

3.3.7.5    统一认证和权限管理

需提供以下功能:

1、统一认证管理

2、权限角色管理

3、授权状态管理

4、授权资源管理

5、授权信息查询

3.3.7.6    虚拟应用交付

通过虚拟应用交付技术,将系统推送到移动端,使移动端可以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

3.3.8  系统升级改造方式

本项目宜宾市数字城管系统升级改造方式采用双系统并行、逐步替换的方式,具体操作是:首先将城管通上报问题切换到升级改造后的数字城管系统下,即所有来源的问题都录入新系统,原系统不再接收问题案卷,同时监督指挥中心及各专业部门同时使用两套系统进行问题处理,待各级部门将原系统中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后,所有部门及工作人员都使用升级后系统进行办公,逐步替换掉旧系统。

3.3.9  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数据标准包括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各个应用子系统的数据和控制接口标准,包括不限于《宜宾市数字化城管视频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城市景观灯智能控制器控制接口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城市景观灯信息发布接口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在建工地噪音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在建工地扬尘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智能公厕检测数据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实施数据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车载设备数据接入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不限于数字化城管标准执法流程、系统运维考核制度、各个子系统的考核标准。

3.3.10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通过机房管理、内外网隔离、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同时按照公安局等级保护原则,项目信息系统升级按照等级保护三级标准进行建设。

3.4 光彩工程集中管控系统建设内容

3.4.1  系统建设规模

该系统将建设一个市中心平台、另外在翠屏、叙州、临港三区及能投等系统分别安装分控中心平台,共计安装63个智能控制器,覆盖三江六岸沿线。

平台和智能控制器符合《城市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CJJT227-2014的要求。

该系统将包含数字中心软硬件的建设,建立起数字中心管控总平台,翠屏区亮化控制分平台,叙州区亮化控制分平台,临港区亮化控制分平台以及亮化节点。

鉴于此,此次宜宾市主城区夜景照明统一控制系统的建设将利用翠屏区现有的照明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达到数据融合。

3.4.2  控制中心(调度端)设计

3.4.2.1    调度端系统框架

监控系统调度端采用前、后台机连网工作方式,选用带看门狗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或者工作站。

整个系统的网络化设计为今后的生产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保留了足够的软件与硬件扩展接口,以便现有的监控系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4.2.2    调度端设备配置

1、光照度采集系统

选用具有多方向采集、直流输出的光照度计,其量程满足系统开/关灯时的照度要求,提高了照度采集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保证了开/关灯的准确性。

2、GPS卫星校时系统

选用进口的GPS全球卫星接收系统,组成一个精确的校时系统,以保持系统时间的准确性和开/关灯的准确性。

3.4.2.3    系统控制(配电设施)架构

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宜宾市主城区夜景照明统一控制总平台。

各区对自建的灯饰亮化系统能提供接口的通过接口接入宜宾市数字中心(集中控制中心)实现集中管控,不能提供接口的将前端智能控制器更换为可兼容对接的智能控制器,实现集中管控,并在市平台通过授权方式假设逻辑分控中心,实现分区单独控制。

市控制中心总平台可对分控中心进行管理权限设置,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式。

3.4.2.4    系统控制模式设计

系统可以实现三种管理模式:分区控制模式、市中心集中控制模式、迎宾模式。

1、分区控制模式

2、市中心集中控制模式

3、迎宾模式

3.4.2.5 系统建设要求

3.4.2.5.1     监控终端断电运行及独立运行功能

监控终端内装有不间断电源,具有断电运行功能,能在供电线路断电时及时告警,使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获知并抢修。

监控终端在供电停电情况下能够继续运行10小时以上,从而保证系统在断电情况下运行安全。

当然监控终端也能够在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实现独立运行,智能终端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进行开关灯等。

3.4.2.5.2     监控终端保护措施

智能监控终端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于监控终端一般均安装在干扰较大的环境中,为了保证系统可靠工作,终端的软硬件设计中采用了下列多种抗干扰措施。

  •  对现场采集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和限幅等防强干扰措施。在软件上采用数据滤波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  开关量输出采用软件连续循环置位的处理方法,保证了输出的可靠性。
  •  对强干扰信号造成的运行出错采用软硬件自恢复电路处理。保证在无人值守时也能可靠运行。
  •  对采集到的交流电压、电流信号加装专用防雷保护器(已获得专利),实行多重防电脉冲冲击和防雷保护措施,该防雷保护器已在多各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极好的效果。
3.4.2.5.3     系统防护措施

监控终端和监控中心软件均加装了软/硬件看门狗,当出现死机现象时能够自动复位,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对发生的故障定位,方便维护和维修。

3.4.2.5.4     系统通信保证措施

根据实际经验以及4G通讯特点,通过软硬件保护措施,保证系统实时、可靠的通信,完成对各监控点的全覆盖通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移动光纤网络出现故障而造成监控系统通信中断,为了解决该问题,在4G通信模块内部处理而实现短消息备用信道,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4.2.5.5     单灯接口

系统具有单灯控制接口,配上单灯控制器,实现单灯控制,与单灯物联网系统统一管理。

3.4.2.5.6     第三方接口

第三方接口主要是来自目前现有的控制方案的,需要与现场的控制设备进行对接,对硬件进行开、关等定时操作或者手工开关操作。

3.4.2.5.7     数字城管接口

按数字城管的要求,对数字城管进行定制开发。

3.4.3    强电控制平台功能

3.4.3.1 分控中心平台软件操作系统与应用平台

主控以及分控平台软件采用局域网方式,将各台计算机联网。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与客户机/服务器(C/S)相结合的组网方案,并支持Internet远程查询和访问。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中文版操作系统和MySQL数据库平台,可以与Internet实现连接,实现远程访问。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均为中文Windows Server 2008,视窗化语言进行设计,支持浏览器/服务器查询模式。

3.4.3.2 照明控制方案

3.4.3.2.1     全城照明一键管理

根据城市照明在城市照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系统对城市照明实现模拟一键式管理,在用户界面上按下开起城市照明,系统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展示整个城市照明点亮过程。同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全城照明控制点状态情况,包括城市照明内所有光源变亮。

 1、开关灯控制方式

  • 年时间表控制(自动开关灯)
  • 预案定时控制(临时开关灯)
  • 强制控制(手动开关灯)

2、控制范围

  • 整体控制(城控)
  • 分区控制(面控)
  • 单点控制(线控)
3.4.3.2.2     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控制

1、分组控制

2、采用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案

3、景观灯采用分组定时控制方案

4、平日模式控制

5、节假日模式控制

3.4.3.3 平台软件系统主要功能

  • 自动和手动分组遥控
  • 自动手动获取数据
  • 独立运行能力
  • 参数设置功能
  • 校时系统
  • 数据查询
  • 地理信息显示
  • 报警处理
  • 自动计算亮灯率
  • 远程实时查询
  • 短消息报警系统
  • 系统防护
  • 双计费抄表
  • 权限管理
  • 批处理
  • 数据可视化
  • 统计平台

3.4.3.4    景观灯饰控制终端

景观灯饰控制终端需与宜宾市翠屏区,叙州区城市照明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匹配使用(符合WJ3000通讯标准),照明监控终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通过交流采样方法实现现场电流、电压及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等数据的采集、运算、处理、存贮、显示,并根据调度端主台的命令,完成数据的传送和对照明设施的控制;当现场发生故障、数据超限时能主动报警,保证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当通信中断时,可根据存储的开/关灯最后时限自动运行,绝对保证照明系统的可靠运行。智能监控终端可根据不同要求,灵活配置,以满足各种不同照明设施控制的要求。

3.4.3.4.1              主要参数和指标 

1、遥控输出:4组为常开接点.

用于操控中间继电器从而控制操控或直接操控操控。接点容量为AC250V/5A。

2、模拟量输入:三相电压、3路电流(基本型,可扩展至7路)。

0~300V交流电压输入;0~5A交流电流输入,来自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1%。

3、开关量输入: 8路。

用于开关信号检测,比如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机箱门的接触开关。

4、显示:汉字显示,具有二级国标字库。

5、实时时钟: 误差≤0.12s/h,断电正常运行10年。         

6、信道特征

  • 工作频率: 900MHz、1800 MHz 频段。
  • 发射功率: ≤2W。
  • 杂波辐射: ≤25μW。
  • 基准灵敏度:≤1μV。

7、编址能力:1 ~ 9999

8、静态功耗:≤5VA。

9、工作环境

  • 环境温度:-25℃~+65℃。
  • 相对湿度:<90%。
  • 工作电源:220VAC(+ 40V、­30V),50Hz ± 10%。
3.4.3.4.2              景观灯饰智能控制器主要功能

1、自动报警

2、独立运行

3、断电运行

4、现场自动设定功能

5、抗干扰能力

6、高可靠的变送器电路

7、通用化设计

8、开关箱防盗报警功能

3.4.3.4.3              接口开发

平台能提供接口保证接入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的GIS界面(景观灯专题图层)上实现集中控制。

3.4.4    弱电控制平台

3.4.4.1    平台主要功能

1、控制系统基于Linux系统开发,提供接口文档与其它系统兼容控制;

2、具备强电控制系统与多媒体立面建筑灯光秀控制系统,实现场景化“一键式”联动控制;

3、具备三级控制功能:总控制中心实时控制;现场脱机工作(无网络情况下能正常开启或关闭灯光);远程APP自由控制;

4、具备场景控制功能:可任意定义平日、节日、重大节日、万年历等灯光场景控制,及其它场景自定义编辑功能;

5、具备GIS定位功能:直观查询及控制,设备运行状态、亮灯状态、在线情况、报警状态及快速定位功能;

6、具备系统参数监测功能:智能控制柜单回路监测、测量智能控制柜三相回路电流、支持输出回路MCB状态检测、测量智能控制柜光电参数、设备亮灯率统计功能,设备在线率实时监测;

7、具备回路测试功能:针对各大楼各回路进行实时测试及场景编程功能,区分各类灯具亮灯模式及场景控制方式;

8、具备故障类型分析报告功能,实时双向告警功能:支持输出回路MCB跳闸告警,支持输出回路灯具故障告警,支持故障复位,支持短路、断路、欠压、过压及过载、接地保护及告警;

9、支持远程抄表功能,系统数据分析图表;

10、支持远程视频监控功能:云台控制,光学对焦等;

11、开放数据协议:支持第三方设备、系统接入、扩展与兼容相同协议控制设备;

12、扩展实时编程控制水景表演、音响、视频、物联传感器等系统;

13、具备高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14)采用B/C/S混合异构体系设计的数据架构,将B/S与C/S两种架构完美的结合起来,充分有效的发挥两种架构的优势;

15、通过“光纤+ 4G双网络”相结合的组网方式,结合同步授时与安全防护设备,成功搭建信息传输网、无线通信网;

16、通过隧道加密技术,保障节点端到总控端信息通信的实时性、同步性,而且兼顾了传输信号的稳定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17、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度挖掘景观亮化基础数据;

18、建立AI(人工智能)核心,预测及优化决策场景控制,节省后期运营人工成本;

19、产品动画演绎功能:

1)带载量支持100万像素点控制;

2)支持32-65536级灰度控制,可真实还原图像色彩和细节;

3)精准伽马校正算法,符合人体视觉感光特性,色彩变化细腻流畅,使视频动画效果完美体现;

4)多种芯片控制集于一体,通过软件设置更改控制芯片类型、时钟频率、占空比、灰度级等参数;

5)千/百兆自适应或者强制百兆可设,保证大点数的项目更稳定;

6)四色独立算法:节能环保,色彩纯正;

7)支持同异步一体控制:联机优先,无联机信号自动切换脱机效果,实现视频源备份;

8)调试模式:通过移动端对设备进行场景控制、编辑、调整等参数设置;

20、提供后台管理功能,记录系统日志、异常事件,系统参数等,提供基于用户权限的管理功能;

21、采用直观的用户界面形式,包括数据表格、曲线图形、3D模型、二维平面等形式,能够支持三维显示;

22、支持3D GIS地图包数据元素的导入、导出功能,数据文件的管理功能;

23、具备在3D GIS地图上叠加BIM建筑对象后的显示加速、叠加各类实时动态数据以标记、色彩、动态等方式予以呈现功能;

24、具备对建筑物,构造物、底图航片、卫星图片、树木道路、街景构件等各类地图数据元素进行编辑管理功能;

25、具备能耗监测与分析功能,实现对设备设施实施能耗监测、能耗用量统计分析、能耗数据综合展示功能;

26、具备多元信息发布管理功能,可支撑丰富多样的信息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实现网页端以及外部第三方系统的信息发布;

27、采用中文界面形式,提供相应的在线帮助功能。

3.4.4.2    总控端软件

1、景观照明智能监控平台

    1)具备独立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控制管理平台;

    2)具备B/C/S混合异构体系数据架构的控制管理平台;

    3)具备三级以上控制管理功能:单体分控、区域联动、一键总控;

支持第三方设备、系统接入联动控制,扩展与兼容相同协议控制设备;

    4)平台支撑通过扩展,实时编程控制水景表演、音响、视频、物联传感器等系统;

    5)开放平台相关控制及数据协议,配合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6)具备“一键”场景联动控制功能:智能控制、LED控制、网络安全策略等场景,进行“一键式”可视化场景实时联动控制功能。

2、信息服务子系统

1)具备300及以上的网络节点管理授权;

2)具备GIS功能: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便捷查找、及控制设备;

3)支持百度、高德及第三方电子地图接入功能;

4)支持IP拓扑、二层拓扑及网络拓扑视图;

5)支持多种图表展示:行列报表、主/子报表、图形摘要报等形式。

3、设备监控子系统

1)具备监控静态照明柜核心设备在线、离线、工作温度等状态;

2)具备监控主控柜核心设备在线、离线、工作温度等状态;

3)具备监控LED分控器在线、离线、工作温度、工作状态、输出端口信息等状态;

4)具备监控智能电表在线、离线、工作温度等状态;

5)具备监控配电箱单回路电流、电压、功率等状态;

6)具备监控静态照明控制柜异常开门状态;

7)具备监控主控柜异常开门状态;

8)具备监控配电箱异常开门状态;

9)具备监控回路空开的合闸及分闸状态;

10)具备监控后备保护器的的合闸及分闸状态;

11)具备监控浪涌模块的设备状态。

4、设备管理子系统

    1)具备三级以上控制及管理功能:单体分控、区域联动、一键总控;

    (1)单体分控:单项目静态照明及LED立面场景联动策略控制

    (2)区域联动:单区域项目内的静态照明及LED立面场景联动策略控制

    (3)一键总控:项目范围内的静态照明、LED立面场景、网络安全策略联动控制。

    2)远程实时景观照明电控柜控制管理具备功能;

    (1)可编程回路控制:智能控制单回路延迟启闭(0.1S~24H);

    (2)控制回路:自定义输出8通道以上可编程开关量信号;

    (3)回路测试:自定义实时控制回路状态及回路命名;

    (4)回路编程:自定义编辑输出16通道场景设置;

    (5)管理浪涌模块的设备状态。

    3)远程实时主控柜控制管理具备功能;

    (1)单体项目控制灯具总通道数;

    (2)单体项目控制灯具有效通道数;

    (3)单体项目控制灯具控制方式(注:GBR、BRG、RGBW,等);

    (4)单体项目控制灯具总数量;

    (5)主控柜设备名称、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管理;

    (6)主控柜与LED分控器网络状态管理;

    (7)级联LED分控器数量、规格、模式等信息管理;

    (8)级联LED分控器输出端口灯具控制数量;

    (9)级联LED分控器输出控制芯片类型;

    (10)级联LED分控器联机数量:在线数量/离线数量;

    (11)远程在线升级,便于系统维护;

    (12)远程控制主控柜核心设备的关机以及重启。

    5、亮灯策略子系

    1)具备“一键”可视化实时场景联动控制功能:智能控制、LED控制、网络安全策略等应用场景。

    2)具备场景控制功能:可任意定义平日、节日、重大节日等灯光场景控制,及其它场景自定义编程功能;

    3)具备三级亮灯控制管理功能:单体分控、区域联动、一键总控;

    4)自定义亮灯场景编程功能:

    (1)灯光场景回路自定义编程;

    (2)灯光场景播放视频自定义选择;

(3)灯光场景优先级自定义控制;

(4)自定义三级亮灯区域:单体分控、区域联动、一键总控;

(5)自定义建立日、周、月、季、年的周期性任务运行计划;

(6)运行计划起始时间具备精确到单位秒级别;

(7)运行计划起始时间具备天、周、月、季及年可编辑的执行频率亮灯计划;

(8)运行计划启闭时间具备2种及以上开关模式;

  • 日落、日出时间亮灯及关灯,具备正负偏移时间修正功能;
  • 固定时间亮灯及关灯;
  • 自动时间亮灯及关灯,并具备正负偏移时间修正功能;
  • 运行计划启闭时间具备前后时间自动分析功能;
  • 自动判断亮灯期间告警处理策略;
  • 自动处理亮灯期间故障问题策略;

    6、数据中心子系统

    1)具备系统参数统计功能:天、周、月、季、年等图表:

(1)电参数: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数据统计;

(2)能耗:温度、光照度等数据统计;

2)具备项目亮灯率统计功能:天、周、月、季、年等图表;

3)具备设备在线率统计功能:天、周、月、季、年等图表;

4)具备设备掉线率统计功能:天、周、月、季、年等图表;

5)具备故障信息统计功能:天、周、月、季、年等图表;

6)具备告警信息统计功能:天、周、月、季、年等图表;

7)具备资产设备统计功能图表。

7、告警中心子系统

1)具备设备离线告警:核心设备、主控设备、LED分控设备;

2)具备设备温度异常告警:核心设备、主控设备、LED分控设备;

3)具备配电箱单回路空开分闸告警;

4)具备配电箱单回路欠压告警;

5)具备配电箱单回路过压告警;

6)具备配电箱单回路过载告警;

7)具备配电箱三相不平衡告警;

8)具备配电箱缺相告警;

9)具备配电箱单回路电流异常告警;

10)具备监控静态照明控制柜异常开门告警;

11)具备监控主控柜异常开门告警;

12)具备监控配电箱异常开门告警;

13)具备后备保护器分闸告警;

14)具备浪涌模块故障告警。

8、视频监控子系统

1)具备项目演绎媒体灯光场景实时监控和异常检测;

2)具备演绎媒体灯光的全程全景跟踪和问题定位处理;

3)具备广场重点区域的人流监控视频和预警;

4)具备控制中心的大屏指挥调度系统;

5)具备视频追踪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异常开门,第一时间视频追踪到异常人员面部,系统对抓拍图片进行数据比对,异常发出告警信号,并切断该楼宇当前亮化用电。

9、能源管理子系统

1)具备电参数: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数据管理功能;

2)具备光参数:光照度、光强、光通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具备网络下载速率管理功能;

4)具备数据流量管理功能;

5)具备流量池使用管理功能;

6)具备温度、湿度等数据统计功能;

7)具备网络系统交互数据管理;

8)具备有线数据交互管理;

9)具备有线网络下载速率管理功能;

10)具备无线数据交互管理;

11)具备无线网络下载速率管理功能;

12)具备物联网卡流量数据交互管理。

3.4.4.3    节点端软件

1、实现针对各个节点端节目的自定义编辑与分组,根据分组情况选择整体联动、分组联动等节目播放场景;

针对各个节点端,控制端软件可以对其进行名称编辑,自定义设置多种分组模式,设定整体联动、分组联动、单体播放等多种播放模式。同时可实时检测各个节点端的工作状态,以警告色来进行报警。

2、场景播放时可对节点端进行节目素材的编辑与更换、节目播放速度的调节;

3、实现控制端与节点端桥接作用,可实时检查各节点端的连接状态,并将主控端数据上传至本地服务器或云平台,实现对客户端的远程监控

3.4.4.4    服务器端软件

1、节点端编辑分组

2、节点端节目管理

3、LED联动监控

4、综合联动

5、GIS管理

6、能耗管理

7、景观实时监控功能

8、设施管理功能

9、视频监控管理

10、权限管理功能

11、报警管理功能

3.4.4.5    灯管联动服务器软件

1、具备直观清晰的界面展示功能和便捷的操作功能

2、具备设备信息与GIS集成功能

3、具备软跳线测试功能

4、具备场景设置与编辑功能

5、具备矩阵集控功能

3.4.5  接入标准

3.4.5.1    对接要求

本项目是为提升城市景观照明中各类照明灯光动态集中控制而建设的全新景观照明控制系统。作为市级控制平台,需要同下属各景观照明终端发生数据关联,相关统计分析数据需要报送至上级部门,同时系统根据需求将部分实时数据以及控制权限共享给各区自建的景观照明控制系统以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

3.4.5.1.1              原系统集成与接入

针对景观照明控制中心的需要,本次项目建成后,不仅以独立平台形式运行,并与兼容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联动。按照现有“路灯综合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标准的应用接入流程,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完成应用接入、消息集成、服务集成、数据集成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

1、应用接入

本项目的各应用系统建成后,作为现有“景观亮化控制系统”中的自建应用实现全面接入,与市级“智慧照明平台”资产管理系统、设施监控系统、运维管养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景观设施监测、故障报警、工单处理、手动/自动控制、统计分析等功能。

2、消息集成

通过现有“景观亮化控制系统”提供的消息技术组件服务,实现消息接入与集成,能够及时、准确的实现消息通讯。

    3、服务集成

    本项目接入后,可共享现有“景观亮化控制系统”私有服务,包括统一认证服务、短信平台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内容管理服务等基础支撑服务。

    4、数据集成

    遵照现有“景观亮化控制系统” 统一数据标准,进行数据集成工作,并在现有平台和新建平台中都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显示和管理。

3.4.5.1.2              第三方系统接入

针对需要接入的监控终端设备进行二次协议开发对接工作,主要涉及的设施为景观照明监控终端、led媒体屏监控终端和视频监控终端。完成现场设备接入系统工作;包括现场每台设备的调试和接入工作。

3.4.5.1.3              智慧城市建设预留控制接口

考虑后期各区路灯及其他夜景工程接入,可实现与大型活动的舞台灯光、音响联动,为未来城市旅游观光、文化演艺服务,可与智慧城市平台对接,为智慧城市建设预留控制接口。

3.4.5.1.4              智慧城管、智慧城市建设预留控制接口

可与智慧城市平台对接,为智慧城管、智慧城市建设预留控制接口。

3.4.5.1.5              视频监控系统接口

可与现行视频监控系统对接,使用运行中的海康威视DS A82024D访问接口调用视频监控画面用于在景观亮化控制系统中统一展示。

3.4.5.2    技术方案要求

1、尽可能采购国内外主流产品,为联网控制降低难度;

2、协调动态控制数据接口对接;

3、协调RDM单灯反馈数据接口对接;

4、完成所有控制器厂商的接口技术对接;

5、协调视频监控设备与总控中心的数据接口对接;

6、提供测试设备进行强电开关和动态照明控制的实际对接测试;

7、各区各单位需要加强与监控系统建设团队之间的协作,对具备安装终端条件的场所,边施工边安装边调试,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3.4.6    智慧照明APP系统建设

为解决照明维护管理工作中巡检工作内容复杂、养护人员和巡查人员工作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系统以用户广泛持有且轻便的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建立及时高效的智慧照明APP系统,通过与任务单系统的有效对接,现场作业人员利用手机可实现故障信息及维护情况的随地上报、任务单的随时接收与回复、设施信息的查询更新等功能,实现管理人员、养护人员、巡查员、督察员等对照明问题“发现——处置——上报”的全过程跟踪。

3.4.6.1 系统功能

智慧照明APP系统功能分为远程控制、问题上报、任务接收、处理情况反馈、任务单查询,结构化工作流。

1、问题上报

2、任务接收

3、处理情况反馈

4、任务单查询

5、数据查询

6、结构化工作流

7、开关灯管理

3.5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设计

3.5.1  系统功能

1、产品应具有案件分类型、分状态统计功能。

2、产品应具有当月热点案件统计,并有热点问题占所有问题比例统计功能。

3、产品应具有能在地图上展示所有接入摄像头的分布情况并且可以查看每个摄像头的运行状态和实时视频功能。

4、产品应具有报警案件自动显示案件的类型、案发区域、案发单元网格、案发街道、案发时间等案件基本信息功能。

5、产品应具有能根据案件的类型、严重程度、案发区域、案发时间筛选案件功能。

6、产品应具有新增案件或历史案件中包含店外经营类案件检测功能。

7、产品应具有新增案件或历史案件中包含无照经营游商类案件检测功能。

8、产品应具有新增案件或历史案件中包含机动车乱停放类案件检测功能。

9、产品应具有新增案件或历史案件中包含黑车拉客类案件检测功能。

10、产品应具有新增案件或历史案件中包含行人踩踏绿地类案件检测功能。

3.5.1.1    视频获取

3.5.1.1.1              视频流接入

支持海康、大华、宇视、蛙视、金三立等多个品牌的设备接入,同时支持GB/T 28181-2011协议和Onvif协议的设备的视频流接入。

3.5.1.1.2              图像采集接口管理

视频图像数据的采集在实时图像处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图像采集,能够实时地获取动态的图像信息。

  • 摄像机连接判断
  • 视频资源初始化
  • 统一视频格式

3.5.1.2    智能识别

3.5.1.2.1              突变检测

突变检测是通过熵值计算判断各种突变行为的独创的先进检测技术。

  • 行人突变检测
  • 物体突变检测
  • 车辆突变检测
3.5.1.2.2              划定区域识别目标

识别目标是智能视频分析的前提条件,在图像的指定区域内识别需要检测的目标能够实现更精准的事件检测,提高报警有效率。

3.5.1.2.3              跟踪不同运动目标

  在识别出目标之后,尤其是复杂环境下,对图像中的多个目标进行实时检测,是保证对事件不漏报的基础条件。

3.5.1.2.4              周界检测

根据设定的警报规则,对划定区域的进行周界检测,自动检测侵入监控防区的入侵者(摊贩、行人、或者交通工具),能够自动区分入侵者的种类、大小、等特征,并进行报警。具体来说它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基本的检测行为。

  • 进入禁区
  • 滞留
  • 聚众
3.5.1.2.5              设备状态检测

通过对实时视频图像的检测分析,检测出视频图像的实时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发出异常提醒。包括以下:

  • 无信号
  • 遮挡
  • 抖动
  • 转动
  • 模糊
  • 雪花
  • 无效检测场景

3.5.1.3    实时监控

  • 报警策略配置
  • 实时监测
  • 事件检索
  • 对比分析
  • 数据分析

3.5.1.4    标准统一接口

提供标准数据交互接口,实现与第三方系统的事件交互。

  • 支持事件立案上报至第三方系统;
  • 支持接收第三方系统核查任务,同时反馈核查图片;
  • 支持接收事件结案状态和作废状态;
  • 支持具事件的交互策略配置,与已有系统无缝对接。

3.5.1.5    技术要求

序号

技术参数

参数要求

1

设备接入

支持以下设备型号:

GB28181协议、Onvif协议

海康摄像机、海康8200平台、海康8590平台、海康8600平台

大华摄像机、大华DDS平台

宇视摄像机、宇视8500平台

英飞拓V2216平台

蛙式光平台

微创光平台

金三立摄像机

埃比摄像机

2

摄像机高度

3.5米~7米

3

摄像机角度

不限

4

图像分辨率

1080P

5

目标大小

大于200*200像素、小于600*300像素

6

检测视频质量

遮挡、模糊、抖动、转动、无信号

7

检测事件

店外经营、机动车乱停放、沿街晾挂、暴露垃圾、行人踩踏绿地、火灾、群发性事件、黑车拉客、无照经营游商、非机动车乱停放、违规标语宣传品、工地扬尘

8

接入路数

48路/套

9

检测时间

15秒/路

10

检测准确率

在正常场景下,事件检测平均准确率:90%及以上

3.5.2  场景应用

3.5.2.1    视频状态异常

通过摄像机图像能够检测分析各类异常事件及采集相关参数信息,而视频图像本身发生丢失、遮挡、模糊等变化直接会影响相关异常事件的检测和参数的采集。

同时设备运维人员也需要及时了解其运行状态,系统能快速检测出这些视频异常并进行报警,让管理者及时解决异常问题。

3.5.2.2    市容环境问题

  • 暴露垃圾
  • 沿街晾挂

3.5.2.3    宣传广告问题

  • 违规宣传标语

3.5.2.4    街面秩序问题

  • 店外经营
  • 无照经营游商
  • 机动车乱停放
  • 非机动车乱停放
  • 黑车拉客

3.5.2.5    施工管理问题

  • 工地扬尘

3.5.2.6    突发事件问题

  • 群发性事件
  • 火灾

3.5.2.7    其他事件问题

  • 门前(三包)脏乱
  • 行人踩踏绿地

3.5.3  其他要求

1、检测算法先进:采用目前先进的通过熵值计算的视频突变检测技术来检测异常事件,保证异常事件检测的准确率和有效率;

2、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可充分利用现有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图像监控数据,实现运动物体的自动识别;

3、快速识别分析:无需要选择海量的视频特征,不需要实现精确的目标分类和识别,不需要对异常事件的上下文信息进行智能辨识,不需要构建丰富的语义库,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进而大大提高了识别分析速度和实时性;

4、无需精确识别:通过采用分析群体行为运动性质和演化规律,无需精确识别车辆或人群也能迅速判断突发事件,设备率>=92%;

5、视频分析:24小时视频分析,快速监测各类异常事件并报警,从而减少和避免事件的发生;

6、可扩展性强:产品通过应用场景的扩展能够形成通用行业的产品,行业能够覆盖交通、公安、城管、教育、水利、旅游等多个行业;

7、功能全:能够检测住建部规范的15类事件并记性分类标;

8、自动学习:视频信号切换或者视频丢失恢复后,系统可以自动适应新的背景,短时间内能自动恢复检测功能;

9、自动录像:系统自动捕获并存储事件发生前、后的图像,可按要求设定记录事件发生过程的时间长短;

10、高度适应恶劣环境:本系统采用较少特征点实现运动目标跟踪识别的技术,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无论白天、夜晚、晴天、雨天,在各种天气情况下都能准确地进行检测分析;

11、自诊断和报警:视频信号丢失、系统设备故障、网络通讯故障等各种情况发生时,系统能自诊断、记录并报警;

12、高准确率: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异常事件检测平均准确率90%以上;

13、高效率:异常事件检测的检测时间不超过2S,报警响应时间小于2S;

14、智能检测功能强大:本系统的智能检测功能能够智能检测识别是否为雾霾天气,并具备自动去雾功能,保证雾或霾天气状态的检测效果,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15、智能切换显示轮巡:目前,各视频监控中心大多采用电视墙或LCD大屏的形式来展示视频监控图像,但展示出来的也仅仅是十几路或者几十路视频图像,并不能将所有接入的视频监控图像全部展示出来。因此,本产品采用智能切换显示轮训技术,即可同时对所有接入视频图像进行检测监控,一旦发现有异常或有突发事件发生,立刻会切换到当前电视墙或LCD大屏上进行显示,极大的避免了漏看误看;

16、适应品牌广泛:系统支持海康、大华、宇视、蛙视、金三立、onvif、GB28181等十余种设备品牌或协议的接入;

17、自主知识产权:系统所使用的检测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18、高质量服务:拥有专业的运维团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每周输出运行报告,分析误报场景和有价值的检测项,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能。

19、能与视频云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城管视频监控子系统集成,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的GIS界面(专题图层)上进行显示和操作。

3.6 环卫信息系统

环卫信息系统包括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监控系统、环卫车辆监控系统和智慧公厕系统。

环卫信息系统能与省住建厅环卫平台实现数据交换。

3.6.1  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监控系统

为了加强对全市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环境、车辆出入和人员进行监管,将在全市全市30个垃圾中转站和4个垃圾处理设施接入环境检测仪、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中转站安装固定视频,监管中转站场地的环境卫生情况,操作人员情况以及车辆进出场地的情况。

2、在进出口的摄像机具有车牌识别功能,能对进出的车牌进行识别,并能统计每台车每天的出入次数。

3、所有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的位置和基本清晰能在GIS平台上进行展示。

3.6.1.1 管理平台功能

通过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专题图层显示所有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位置和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设备的图标,点击视频监控图标可以查看视频图像,环境监测设备图标旁实时显示相关监测数据。

3.6.1.1.1              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中转站分布

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标准,规范中转站(压缩转运站)数据库信息,实现与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包括:中转站名称、启用日期、所属区域、所属街道、照片、服务面积、服务人口、地址、责任单位、责任人、联系方式、配套设备情况、GPS坐标等。

通过系统可实现中转站信息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并通过GIS地图直观展现全区域中转站的位置分布状况。

3.6.1.1.2 中转站监管

实现中转站出入口等关键点位的在线视频监控,监管中心可任意切换中转站监控视频,便于直观了解所有中转站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及作业是否规范。

3.6.1.1.3              统计分析

1、能根据车牌识别的情况,统计每台车的出入的次数;

2、对接入的环境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生成各种报表和图形(折线图、柱形图);

3、报表和数据可以进行横笔和纵比。

3.6.1.2 监控布点

在28个垃圾中转站和4个垃圾填埋场(叙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兴文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筠连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屏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海诺尔垃圾焚烧发电厂安装高清视频监控。

另有2个新增垃圾中转站,需要新增2台球机和2台枪机,本项目共建设38台球机、64台枪机。

3.6.1.3    前端防雷与接地设计

3.6.1.3.1              设备防雷

前端设备有室外和室内安装两种情况,安装在室内的设备一般不会遭受直接雷击,但需考虑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而室外的设备则同时需考虑防止直击雷和感应雷。前端设备如摄像头应置于接闪器(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为了施工方便避雷针一般架设在摄像机的支撑杆上,引下线可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或选用Φ 8的镀锌圆钢或35mm²铜导线,此时应注意依据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章、第2.5节“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第2.5.4条的要求,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为防止电磁感应,沿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穿金属管屏蔽。为防止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前端设备,应在设备前的每条线路上加装合适的避雷器,如电源线(220V或DC24V)、视频线、信号线和云台控制线。这样做比较麻烦,问题比较多,且要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选择监控摄像机多功能电涌保护器。比如ASP的产品: SV-3/220、SV-3/024、SV-2/220、SV-2/024等。

3.6.1.3.2              户外机箱及稳压电源

前端的户外机箱是保证前端系统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箱中除安装以下设备外,还要求留有空间余量。

  • 光端机
  • 专用稳压电源
  • 市电进线和光纤都要引入机箱内
  • 过流过压保护装置和电源防雷保护装置
  • 接线端子
  • 维修开关和插座
  • 接地设备

室外机箱性能要求:

  • 防雨
  • 耐高温
  • 防撬
  • 和立杆统一接地以避雷

前端需要提供可供云台摄像机和光端机工作的稳压电源,并要具有过压、过流、抗干扰等功能,具体要求:

  • 负载总功率不超过120W
  • 使用环境在户外(户外高温时地面可达到50℃)
  • 选用户外专用型电源,按照户外工作环境设计
  • 输入电压:46HZ-60HZ、AC 170V 到 280V
  • 输出电压:DC13V,5V,AC24V等多种电压同时输出
3.6.1.3.3              供电系统设计

前端的供电方式以就近取电。

3.6.1.4 摄像机的安装

本次项目球机和枪机均采用伸缩式支臂安装。摄像机安装在支臂的上方或下方。摄像机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净高不小于6m。注意避开夏日树叶遮挡等因素,并根据监控点和被监控目标的实际情况,挑臂长度在0.5~1.5米选择,尽量避免监控死角、扩大可视范围。

摄像机立杆和支架的安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避免图像抖动, 确保图像稳定。

    前端机箱应统一配置空气开关、维修用电源插座和标准接线端子,电源引入各机箱、均经10A 的空气开关再接入稳压电源,可起到过流过压保护作用。

需要设置语音广播的监控点配置柱形扩音器。

前端机箱内部布局合理,走线规范,所有线缆须整齐编扎、明确标识,全部固定捆扎在安装板后面,且应留有一定余量,并安装空气开关、接线排、联网防盗报警开关。

视频线缆保证一线到位,接插件可靠,电源线和信号线、控制线分开,走向顺直,无扭绞。同时,前端设备应严格按照设备安装手册进行, 安装时保证固定可靠、 位置合理,安装配件及紧固件做到防锈、牢固。

安装时,摄像机要做好防潮和防结露。

3.6.1.5 监控点夜间光照处理

为保证能得到被监控目标的基本形态特征的最低要求,被监控目标区域的照度应高于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的10倍,即:目标区域照度>摄像机最低照度×10。

本项目全部采用星光级高清摄像机,保证在夜间低照度环境下的图像质量。

3.6.1.6 摄像机性能指标要求

  1. 400万超低照度星光球形摄像机(具体要求详见本章6.4)
  2. 400万超低照度星光枪机摄像机(具体要求详见本章6.4)

3.6.1.7 NVR性能指标要求

本项目NVR部署在前端,可减轻网络压力(具体要求详见本章6.4)。

 

3.6.1.8 接口开发和环境监测数据接入

平台提供接口保证接入市数字换城管系统,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的GIS界面(专题图层)上进行显示和操作。

视频按照《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标准接入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的视频管理子系统。

环境监测数据按照《污染物在线监控(检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212-2017接入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并在平台上以列表和GIS展示方式展示。

3.6.2  环卫车辆监控系统

通过安装在环卫车渣土清运车上的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环卫车、渣土清运车进行定位监控。

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车载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管理平台和人员APP。

通过车载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可以实现历史轨迹回放、数据统计等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统计和监管。

本次新为没有安装的车载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环卫车加装车载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新安装的环卫车使用新的管理平台,该平台和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中航科创的管理平台对接对,如不能对接,则待两个平台的车辆服务期满后再全部转到新建平台上。

渣土清运车的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自行建设,统一接入到市平台。

人员APP主要是考勤和驾驶员定位。

3.6.2.1    管理平台功能

  • 实时定位
  • 作业实时监控
  • 清运路线规划
  • 电子围栏
  • 车辆调度管理
  • 异常告警
  • 车辆维保管理
  • 实施水位检测
  • 人员管理
  • 汇总统计分析
  • 扩展功能

可在车辆上安装视频监控,对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安装油料检测仪,对油耗进行实时监测。

3.6.2.2    安装数量及要求

所以本次项目安装数量为291台。

本项目的技术提供方需要无条件提供API等接口,实现与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无缝集成。

3.6.2.3    车载主机

详见附件一设备清单。

3.6.2.4    接口开发和数据接入

平台能提供接口保证接入市数字换城管系统,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的GIS界面(专题图层)上进行显示和操作。

软件和硬件需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规范主要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79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 808)、《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 809)、《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汽车行驶记录仪》(GB/T 19056)以及相关技术规范。

视频按照《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标准接入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的视频管理子系统。

3.6.3  智慧公厕

本次建设20个智能公厕。

智慧公厕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控系统、平台管理系统、人流量检测系统、咨询广告系统(可扩展)等组成。

3.6.3.1    管理平台功能

通过智能公厕专题图层显示全市智能公厕的位置和实施监控、检测数据。

  • 基础信息管理
  • 人员作业管理
  • 环境监测
  • 节能管理
  • 信息发布
  • 告警管理
  • APP巡查
  • 消耗品管理
  • 维护管理
  • 数据统计
  • 人员考勤
  • 感知系统

3.6.3.2    无线四合一传感器(氨气、硫化氢、温湿度)

1、主要工作参数:

工作温度范围

-10 ~ 50℃

工作湿度范围

0 ~ 95%RH

储存温度范围

-20 ~ 60℃

电源输入

DC 12~24

电流消耗

平均值为350mA,峰值为600mA

信号输出

Modbus RS485,9600bps,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无校验位(可选wifi,ZIGBEE,TCP/IP)

 

  • 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能力和检测范围:

 主要检测参数

检测范围

检测精度

检测方法等

PM2.5颗粒物浓度测量

0~500µg/m3

﹤±15µg/m3+10%读数

光学散射方式

氨气

0.1mg/M3;

﹤±5% FS

电化学

硫化氢

0.1mg/M3;

﹤±5% FS

电化学

挥发性异味检测

(VOC气体)

0~100ppm

 

半导体

温度测量

-20 ~ 85℃

±0.5℃

 

湿度测量

0 ~ 100%RH

±3%RH

 

大压力

200~1200hPa

±0.1%

 

可扩展(NO/O3/NO2/NO/SO2/H2S/NH3/VOC/PH3/CL2/HCL/HCN/HF)等电化学原理传感器,最多选4个, 参数根据所选参数而定

3、通讯方式:

采用MODBUS协议的RTU方式,在RTU方式下,使用RTU模式,消息发送至少要以3.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间隔开始。当第一个域(地址域)接收到,每个设备都进行解码以判断是否发往自己的。在最后一个传输字符之后,一个至少3.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标定了消息的结束。一个新的消息可在此停顿后开始。整个消息帧必须作为一连续的流传输。如果在消息帧完成之前有超过3.5个字符时间的停顿时间,接收设备将刷新不完整的消息并假定下一字节是一个新消息的地址域。

(1)硬件采用RS485,主从式半双工通讯,主机呼叫从机地址,从机应答方式通讯。

(2)数据帧格式: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无校验位。

(3)波特率:9600bps。

(4)消息帧包含:地址域,功能码域,数据域,CRC16检测域。

(5)本设备支持十六进制03H、10H功能码(即十进制03和16功能码)。其中03H用于读取设备堆栈,10H用于修改设备堆栈。

4、安装环境要求:

(1)RS485通讯线需用屏蔽双绞线,必要时需要2个250Ω终端匹配电阻。

(2)使用环境应无导电尘埃和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存在,避免直接光照和雨淋。

(3)长时间在大于90%RH的高湿环境下工作,将引起漂移。

(4)避免将元件放在盐雾,酸性或氧化气体(二氧化硫、盐酸等)环境中。

3.6.3.3    智能电表

  •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用于计量额定频率为50Hz的交流单相有功电能,实现先付费后用电的管理功能。
  • 数据显示采用大屏幕中文液晶,便于抄表。
  • 可以直接准确计量正反向有功电量,并依据相应的费率设置进行多费率计量,可存储上12个结算日总电能和各费率的电能数据。具有事件记录功能。支持2个年时区、2个日时段表、8个日时段、4种费率。
  • 具有红外和RS485通讯功能,可实现远程抄表,通讯规约遵循DL/T645-2007。其性能指标符合GB/T 17215.321-2008和GB/T18460.3-2001标准。

3.6.3.4    智能水表

  • 远程联网,可以在任意GPRS信号覆盖区域搜集的表的数据,不会再有距离的限制;
  • 每个表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不需要经过采集设备,传输安全可靠;
  • 超长寿命组合电池:电池电容组合供电保证8年使用无须更换;
  • 抄表人员通过GPRS远程对水表抄取表端示值,实现计量、保护、控阀等功能;
  • 加装阀门,系统具有远程控制阀门功能。

3.6.3.5    智能聚合接入网关

对公厕内的所有检测仪进行数据汇总后统一上传,主要参数如下:

  • 稳定的全网通极速体验,全面兼容电信、移动、联通的2G,3G,4G网络;
  • 有线网线相互备份,保证数据正常稳定传输;
  • 支持WIFI,4G,网口方式接入互联网,多网同时在线;
  • 强大的WIFI功能,支持AP,STA,Repeater多种模式;
  • 接口丰富,能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和应用,不少于4路WAN口,具有232串口、485串口、USB以及不少于4路AD/IO接口;
  • 多种无线扩展,可选ZIGBEE、LORA、蓝牙;
  • 多网智能切换备份,数据断网存储续传;
  • 协议丰富,支持透明传输、MODBUS RTU转TCP,MQTT;
  • 支持主动轮询MODBUS设备,帮助客户省却输入繁琐的SCADA Modbus指令;
  • 采用工业级高速4G无线通信模块,配置32位高性处理器,前端采集信息传输更实时更高速;
  • 下行预留可选多种无线通信,ZIGBEE、lora、蓝牙等,使用更灵活;
  • 工业设计,金属外壳,在各种工业环境及强干扰下稳定7X24小时无间断工作。

3.6.3.6    接口开发和数据接入

智能公厕管理平台需要提供API/SDK开发包给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进行对接,在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的GIS界面集中统一管理。

智能公厕管理平台需接入环境监测数据、红外感应器、智能水表、电表等数据并在后端和前端显示。

3.7 智慧执法系统

3.7.1  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执法的设计力求能够支撑城市管理的智慧化、精细化和社会化,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思路和要求。

3.7.1.1    城市智慧化管理

宜宾市智慧执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和管理手段的智能化。

3.7.1.2    城市精细化管理

拟通过智慧执法的建设,提升宜宾市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管理能够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把精细化管理要求覆盖到各个空间、各个领域和所有人群,贯穿城市管理全过程,体现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每时每刻。

3.7.1.3    城市社会化管理

拟通过智慧执法的建设,提升宜宾市城市管理的社会化水平,所谓的社会化,就是老百姓、居民等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城市管理不仅是城管部门的事情,需要发动基层、发动群众,提升群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实现城市的共享共治。

3.7.2  智慧执法系统功能

3.7.2.1    执法业务流程

办案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案件登记
  • 立案环节
  • 案件调查
  • 告知环节
  • 案件处罚
  • 结案管理

3.7.2.2    网上全流程执法办案管理

通过办公电脑、执法高拍仪、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支持,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事件统一采集录入,自动识别、自动记录、文书打印、快速立案及办理,推进执法业务工作协同和流程规范,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办案率,实现案件处理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3.7.2.2.1              简易程序案件(PC端)
  • 简易程序案件登记
  • 简易程序案件附件上传
  • 简易程序案件统计级查询
3.7.2.2.2              一般程序案件(PC端)
  • 案件登记
  • 案件基本信息登记
  • 现场文书上传
  • 立案审批管理
  • 立案审批表制作
  • 立案审批表审批流程
  • 立案审批表打印
  • 案件调查
  • 案件调查证据上传
  • 案件调查终结
  • 案件调查终结审批表制作
  • 案件调查终结审批流程
  • 案件调查终结审批表打印
  • 事先告知
  • 事先告知书制作
  • 事先告知书打印
  • 事先告知书送达回证上传
  • 陈述申辩流程
  • 陈述申辩附件上传
  • 听证告知
  • 听证告知书制作
  • 听证告知书打印
  • 听证告知书送达回证上传
  • 听证流程
  • 听证附件上传
  • 行政处罚
  • 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
  • 行政处罚决定书打印
  •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上传
  • 案件执行
  • 案件执行情况登记
  • 案件执行附件上传
  • 结案管理
  • 结案审批表制作
  • 结案审批表审批流程
  • 结案审批表打印
  • 案件归档
  • 制作卷宗目录和电子归档
  • 案件统计和查询

3.7.2.3    移动端现场执法管理

通过移动执法终端、便携式蓝牙打印机等移动设备支持,对于属于当场处罚范围的问题,系统根据问题登记信息,自动生成格式化当场处罚决定书,实现执法队员当场处罚决定书打印功能。

3.7.2.3.1              简易程序案件(移动端)
  • 移动端处罚信息登记
  • 教育警告管理
  • 立即责令整改管理
  • 移动端证据上传
  • 移动端检查笔录上传
  • 移动端责令整改通知书上传
  • 移动端法律法规、案件等查询
  • 违法对象历史记录查询
  • 现场文书打印
3.7.2.3.2              一般程序案件(移动端)
  • 移动端案件登记
  • 现场检查情况录入
  • 现场检查笔录制作
  • 现场证据登记
  • 立案审批流程管理
  • 现场提醒
  • 现场区位图管理
  • 巡查发现违法建筑信息上报
  • 证据调阅
  • 裁量基准库
  • 结案条件审核
  • 结案审批流程

3.7.2.4    执法派勤管理

3.7.2.4.1              派勤基础管理
  • 班组管理
  • 责任区管理
  • 班次设定
3.7.2.4.2              派勤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提供宜宾市各区县、街镇城管执法队对日常勤务、节假日勤务、夜间勤务进行计划制作及上报,便于区城管执法局及时了解各街镇城管执法中队的人员安排。

  • 中队日常巡查计划上报
  • 中队、区局节假日值班计划上报
3.7.2.4.3              考勤管理

考勤管理是城管执法队员通过APP上报考勤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后台管理功能,在平台上进行各类考勤信息的审核和汇总了解队员的日常考勤情况。

  • 作息考勤管理
  • 上下班签到
  • 大队每日作息考勤审核
  • 作息考勤记录查询
3.7.2.4.4              巡查签到管理

管理员根据巡查管理要求,在系统上进行签到点的设定。执法队员根据签到点的设定及签到要求,对各自签到点进行巡查签到。

  • 巡查签到点位设定
  • 巡查签到点巡查次数设定
  • 巡查签到
  • 巡查签到信息查询
3.7.2.4.5              巡查发现处理

巡查发现处理功能,由队员在外巡查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登记和处理。

  • 巡查发现登记
  • 巡查发现处置记录
  • 巡查发现复查记录
3.7.2.4.6              任务管理

主要是实现PC和APP端进行任务登记下发、任务接收、任务反馈和任务审核。

  • 任务登记下发
  • 任务接收
  • 任务处置反馈
  • 任务处置审核
3.7.2.4.7              派勤数据统计分析

实现派勤数据的汇总统计,并可根据时间、空间、类型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

  • 出勤人数统计
  • 巡查类型统计

3.7.2.5    执法绩效考核管理

建立360度全方位评估体系,对执法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依据。绩效指标设置管理主要对绩效考核工作基础工作进行设定管理,包括考核关系设置、考核维度设置、考核指标设置、指标分值设置、评分方式设置等功能。

根据绩效指标的积分方式设定分值的加减,根据数据采集的方式与相关业务系统功能进行系统数据自动获取,同时支持手动填报功能,对部分无法从系统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手动填报。

3.7.2.5.1              绩效指标设置管理

绩效指标设置管理主要对绩效考核工作基础工作进行设定管理,包括考核关系设置、考核维度设置、考核指标设置、指标分值设置、评分方式设置等功能。

  • 考核关系设置
  • 考核维度设置
  • 考核指标设置
  • 指标分值设置
  • 评分方式设置
3.7.2.5.2              自动采集信息管理

包括:

1、个人绩效自动采集管理

2、部门绩效自动采集管理

3.7.2.5.3              手工填报采集信息管理

包括:

1、个人绩效手动填报采集信息管理

2、部门绩效手动填报采集信息管理

3.7.2.5.4              绩效考核审核管理

根据具体填报的绩效考核指标事项,填报来源可能为各中队、各街镇、各科室、区执法局、区投诉中心。

所有事项必须经过审核通过后,由系统进行绩效记分。审核人员需要给出审核结果,并说明审核原因。审核结果有通过、不通过、退回3种。

3.7.2.5.5              绩效考核成绩管理

绩效考核成绩管理为个人、各科室(中队)、区执法局提供绩效考核成绩查看和汇总。

包括:

  • 个人绩效考核档案
  • 绩效考核成绩通报

3.7.2.6    系统支撑

3.7.2.6.1              法规案由库管理

建立全市统一的法规案由库,主要是对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类相关法律法规案由进行整理,形成标准化的案由库、统一的案件编号,实现对各类法规、案由的查询、新增、修改、删除等功能。

3.7.2.6.2              违法行为库管理

主要对违法行为法律法规管理、权利清单管理、违法行为管理的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统一管理,目录结构及统一编码管理、修订及版本管理、关键字及类别管理。同时制定数据更新规则,随着执法事权的不断调整和扩大,违法行为库需要不断进行更新,新增案件系统自动入库。

3.7.2.6.3              小广告信息管理

针对街面小广告等牛皮癣问题,系统提供小广告数据采集功能,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端录入和拍摄小广告相关信息,系统自动对小广告信息进行记录,相关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可直接推送至公安等相关部门。

3.7.2.6.4              城管违法对象库管理

执法新增违法对象信息,系统自动将信息入库,并进行自动查询该违法对象是否有历史违法行为,包括企业和个人,主要包含企业/个人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历史违法信息、违法行为处理信息等。为执法人员执行三教而罚,提供数据支持。该违法对象库可实现与信用平台、公安系统对接,对于情节严重违法对象,可以将违法对象数据推送至信用平台或公安系统。

3.7.2.6.5              裁量基准库管理

对宜宾市城管适用自由裁量基准进行电子化编目管理,包括自由裁量基准初始化、修订及版本管理、关键字及类别管理。系统会按照不同违法行为和违法程度,自动提供适当的裁量标准作为参考,确保执法裁量度的准确把控,以增强城管执法的权威性。

3.7.2.6.6              执法人员信息展示

系统实现对所有执法人员在地图中进行展示,可以点击某一个执法人员,自动弹出当前执法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所属区域、移动终端状态等。

3.7.2.7    数据接口

3.7.2.7.1              相关文书数据的对接

在城管官方网站开放接口的情况下,实现事先告知书、处罚决定书等数据的交互共享。

3.7.2.7.2              违法对象数据的对接

在外部系统接入开发的情况下,违法对象库可实现与信用平台、公安系统等外部机构对接,对于情节严重违法对象,可以将违法对象数据推送至信用平台或公安系统,实现违法对象数据交互共享。

3.7.3  配套执法装备

详见附件一:设备清单。

3.8 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3.8.1  适用性

综合考虑采用的软硬件平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不盲目追高、精、尖,实现最大投资效益。

3.8.2  安全性

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止内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防止意外的数据损害。

3.8.3  可扩充性

考虑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系统业务功能的扩展,所设计的软、硬系统都应具有非常好的扩充性。

3.8.4  稳定性

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高,要求硬件、软件、网络以及应用系统各模块之间及总体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3.8.5  开放性

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的选择上要符合开放性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4          项目运行管理

4.1 运行维护管理

4.1.1  运行维护机构

本项目是宜宾市数字化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支撑手段,对项目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具很高的要求,项目本身也具有覆盖范围广,复杂程度高,专业性强,维护难度大的特点。因此从业务发展、技术保障、促进外包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拟由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成立管理中心(可有现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承担),配置专职人员,对项目运维进行统一管理,同时确定一个运维服务机构派驻专业驻场人员进行7*24小时(或延长质保期)系统运维,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4.1.2  运行维护制度

建立运维管理制度,确保系统能正常运行,保证本项目的相关业务工作能正常开展。

4.1.2.1    运维内容和要点

系统运维

关键业务系统支持

覆盖范围

硬件(设备在线率不低于95%)

保证

系统可用性

保证

核心业务系统平台

保证

故障等级及恢复时间

一级:属于紧急问题,现象为:系统故障导致业务停止、数据丢失。

8小时

二级:属于严重问题,现象为:部分部件失效、系统性能下降但不影响正常业务运作。

4小时

三级:属于较严重的问题,现象为:系统能继续运行切性能不受影响,但出现系统报错或部分部件故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小时

四级:属于普通问题,现象为:系统技术功能、安装或配置咨询,或其他显然不影响业务的预约服务。

1小时

其他响应

电话覆盖时间

7×24小时

电话响应时间

15分钟内响应

能够到达现场的时间

7×24小时

到达客户现场时间

1小时

重要时刻到达客户现场的紧急事件

30分钟

问题诊断时间

小于1小时(使用感知类故障诊断时间适当放长)

从备件到达现场其系统恢复时间

2小时

运维报告提交

提供

定期巡检与预防性维护

系统定期巡检维护

每月一次

健康性检查

每季度一次

专家巡检

每半年一次

系统及应用备份

提供

系统软件恢复

提供

系统检查及运维报告

提供

备件保证

备件库

满足系统运行必要备件

备件更换

现场更换

更换备件时限

2小时

技术服务

项目现场支持

提供

向客户送资料

提供

提供系统性能改善措施

提供

系统应用的配置优化

提供

远程诊断

 

远程拨入系统分析

提供

远程故障解决

提供

远程系统性能监控

提供

4.1.2.2    运维内容要点说明

1、运维服务范围 

(1)确保平台运维范围内所有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2)确保平台运维范围内相关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3)确保平台保修范围内核心业务支撑平台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正常运行。

 (4)及时提供相关软件应用系统升级。

(5)协助管理中心建立运维范围内的所有硬件设备各种故障的恢复流程及应急措施。

(6)提供特殊时段(如:重要会议期间、结息日、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年终、系统停机维护、数据集中、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处置及其他重要时段),以及产品安装和客户化、系统变更和迁移等的现场支持服务。

2、服务响应

提供24 小时报修电话并做到:

(1)每周7×24,全年365天;

(2)电话15分钟内响应,1小时内到达现场,紧急时刻30分钟到达现场;

(3)非系统崩溃的情况,接到问题报告后30分钟内提供电话支持服务;

(4)两小时内完成现场备件更换;

(5)多级别服务支持;

(6)故障处理未按要求进行,进行扣款处理。

3、维护间隔与维护情况汇报 

(1)每月一次例行巡检即预防性维护并提供例行巡检报告;

(2)每月一次的系统运行性能诊断并提供性能分析报告;

(3)每次硬件故障处理后提供硬件处理和备件更换报告;

(4)每季度一次健康性检查,全面检查硬件系统的工作状态、对硬件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评估、现场解答有关硬件技术方面的问题、硬件可用率、故障分布和维修类型状况,最后由运维技术负责人交付硬件系统健康检查报告,针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完善;

(5)每半年一次专家巡检,进行冗余测试,与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员和技术人员研讨硬件系统运行状况、全面检查硬件系统的工作状态、对硬件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评估、现场解答有关硬件技术方面的问题,最后由运维技术负责人交付硬件系统健康检查报告书和冗余测试报告书,针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向管理中心提出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定等方面优化建议;

(6)每季度与管理中心举行一次维护工作总结,并在年末向管理中心提供年度设备维修情况报告;

(7)租赁年度期满前十五天由服务商完成年度现场维护,提供年度运维总结报告。

月度报告在每月28日前提交管理中心审核,季度报告在当季最后一月的28日前提交,年度报告在租赁年度期满前十五天提交。

4、定期巡检与预防性维护

服务商安排每月一次的定期例行巡检和预防性维护,内容包括:

  • 在每个月初提供巡检报告;
  • 设备运行物理状态;
  • 电源稳定性和线路检查;
  • 系统性能检查;
  • 逻辑卷检查;
  • 内存交换区检查;
  • 系统硬件诊断;
  • 数据安全存储检查;
  • 数据备份状况
  • 系统错误报告的分析、记录和清理;
  • 及时更换损坏的或有潜在故障的部件;
  • 设备物理检查(包括机体、风扇、风道及过滤器等)与清洁;

5、备件保证 

(1)所有备件为原厂备件;保证使用全新备件。

(2)提供现场备件的服务,保证当关键部件发生故障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系统硬件故障问题。

6、技术服务

(1)现场支持 

管理中心实施重要的项目(如安装、升级、联网、业务合并和拓展、应急演练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时,服务商需配合或协助。

(2)例会 

根据管理中心具体的业务需求,可以定期与服务商召开例会。例会将采用现场、电话、传真、邮件四种形式,以双方认为最有效的形式进行。

在每次例会前租赁提供商提交月/季度的巡检汇总报告,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及服务计划。

(3)技术交流

租赁提供商通过规范化的技术文档,与管理中心之间组织定期的技术交流活动,这样有利于双方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更能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和可靠运行。

服务商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硬件、系统和数据库方面的培训,如果管理中心设备需要改造、升级,出租方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7、免费远程诊断 

对于保修设备的系统及性能问题,服务商提供远程的诊断服务,远程拨入系统分析和远程系统性能监控,以达到对故障的远程解决。

远程诊断可以为管理中心提供最为迅速的技术支持,以最快捷方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8、技术人员保障

(1)租赁提供商提供2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平台的运维和保障; 

(2)专职运维人员必须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2年以上计算机及相关行业从业经验;

(3)服务商提供专业运维人员的个人履历。

4.2 项目进度、质量管理方案

4.2.1  项目进度管理方案

为确保工程按目标计划顺利完成,特制定项目进度管理方案,进一步规范工程进度的管理,及时对工程进度进行纠偏,达到有效控制进度。

项目开工前,总承包商应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开工申请书一起报送给监理公司审核。监理公司审核总承包商《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施工进度计划的技术保证措施和项目管理保证措施的有效性。审核通过后,签发开工申请书,并将相关审核资料报项目业主单位备案。

施工方、分包商在进场前,总承包商应对施工周期要求进行交底,施工方、分包商需按照要求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并上报审核《施工组织设计》附开工申请书,总承包商联合监理公司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整体施工进度要求,并签发开工申请书,相关审核资料报项目业主单位备案。

    项目实施阶段,总承包商必须做好各个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与工程总进度计划的衔接,及时跟踪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总工期不变的条件下,必要时可以对施工阶段性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如果施工阶段进度发生重大偏差,对总工期进度控制造成影响,需对进度偏差、工程费用、工程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作综合分析,给出书面材料并提出解决办法,附上调整以后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一并报项目业主单位批准。

    监理单位要对工程进度控制实行动态管理。监理单位应要求工程总承包商按时提供月、周施工实际进度,标明各施工部位的具体完成情况和施工进度完成情况。监理单位应组织召开周进度工作汇报会,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偏措施,会议纪要需报项目业主单位备案。

4.2.2  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贯穿项目的全过程,为确保项目完成以后,顺利实现“控得住、处得快、质效高”的业务要求,特制定本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项目承建单位应按项目工程责任制要求,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执行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承建单位制定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建设进度偏差、概算控制等情况进行严格管理;项目承建单位主管领导总负责工程的进度、质量、资金及运行等管理;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业主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总承包商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体,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应设立专门主管质量的质量经理,协助最高管理者加强质量管理,并建立质量管理的职能机构,领导、监督各级施工组织加强质量管理。按照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规定应检验的质量控制点,作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工作需取得总承包商、监理公司检查确认,相关材料需报项目建设单位备案。

监理公司应严格按照工程监理制度,对施工单位资质、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原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监管,组织设计交底会议,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认真执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质量记录资料制度。质量记录资料包括: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的质量证明资料;施工过程作业活动质量记录资料等。  

质量记录资料应真实、齐全、完整,相关人员签字字迹清晰,并报项目业主单位备案。

为进一步完善 BT 模式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可持续运营。项目建设实行验收和后评价制度。按照国家电子政务相关规定开展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初步验收由项目业主单位按照《验收工作大纲》要求自行组织;竣工验收由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理中心组织。初步验收合格后,项目承建单位应向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理中心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将项目建设总结、初步验收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作为附件一并上报,并报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项目验收后的运行情况,可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效果进行深入评价。

4.3 6  项目验收

本项目验收工作由项目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和专家等在内的项目验收小组来完成,具体成员和组织形式由项目领导小组确定。项目验收主要包括设备到货验收、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三个环节。

设备到货验收:项目需在初步验收之前做好开箱、上架、加电、测试等查验工作,确保货物(设备)符合招投标文件、建设合同要求。设备到货验收应由监理单位组织,项目负责人和建设单位参与测评单位开展符合性测试。

初步验收:在项目建设达至合同约定的初步验收条件后,经评单位测试通过、监理单位确认、用户单位认可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向建设单位提出初步验收中请并递交相关初步验收资料。

最终验收:在项目建设达到合同约定的最终验收条件后,经测评单位测试通过、监理单位确认、用户单位出具用户使用意见等程序后,由项目负责人向建设单位提出最终验收中请并递交相关最终验收资料。

4.3.1 验收条件

本项目进行初验前,必须满足以下验收条件:

1、所有设备完全到货、质量合格;

2、所有软硬件不低于招标要求;

3、所有建设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4、所有设备完成安装调试,所有设备功能性能完成测试;

5、项目中涉及功能全部实现。

本项目进行终验前,必须满足以下验收条件:

1、所有设备运行中无重大BUG;

2、所有设备性能及服务符合招标要求;

3、功能、性能测试合格。

4.3.2 项目验收流程及方法

1、项目领导小组将依照国家及行业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范,组织有关单位对本项目进行验收。

2、承建单位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监理单位审核通过后经建设单位认定后方可执行。

3、验收组织

成立由建设单位、组成验收组和专家组,负责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4、验收方法

(1)到货验收。在项目主要硬件到货,隐蔽工程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到货验收。

(2)初步验收。在软件系统开发、测试达到标书规定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且经实际运行检验,经监理单位审核且取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可以进行项目初步验收。验收规范(包括范围、标准、方式等内容)应由承建单位提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可根据合同及技术方案和行业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经双方确认后形成系统开发验收文件作为验收依据。验收合格后系统启动试运行。

(3)最终验收。系统完成试运行,其所有性能指标达到技术方案的要求,经监理单位审核且取得项目领导小组同意可进行最终验收。

(4)整体验收。全省三级统筹项目全部完成后,由省厅组织进行项目的整体验收。

在试运行期间,如系统出现重大故障给用户造成损失的,承建单位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在试运行期间,承建单位应当根据用户要求,不断修改和完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直至用户满意。运行期1个月,如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则从故障修复之日起顺延一个月,若仍达不到要求,继续顺延,一直到系统连续一个月无故障为止。

4.4 项目监理

项目建设实行第三方监理制以保证项目质量,监理工作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1、监理工作任务及目标

监理工作目标为按照宜宾市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建设方案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的监理标准,结合各系统项目的建设特点,对信息系统进行包含项目招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四个阶段的全过程监理,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高效地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

(1)项目拟制阶段

l协助业主单位完成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及建设方案的评审工作。

l协助业主单位收集项目资料、整理归纳项目文档。

(2)项目招标阶段

l协助业主单位明确项目需求,确定项目建设目标。

l促使业主单位、承建单位所签订的建设合同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有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3)项目设计阶段

l推动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对项目需求和设计进行规范化的技术描述,为项目实施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

l促使项目计划、设计方案满足项目需求,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与项目建设合同相符,具有可验证性。

l协助业主单位、承建单位消除设计文档在进入项目实施前可预见的缺陷。

(4)项目实施阶段

l加强项目实施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与设计方案的符合性。

l促使项目中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建设合同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l明确项目实施计划,对于计划的调整应合理、受控。

l促使项目实施过程满足建设合同的要求,并与项目设计方案、项目计划相符。

(5)项目验收阶段

l明确项目测试验收方案(验收目标、责任双方、验收提交清单、验收标准、验收方式、验收环境等)的符合性及可行性。

l促使项目的最终功能和性能符合建设合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l推动承建单位所提供的项目各阶段形成的技术、管理文档的内容和种类符合相关标准。

2、监理整体要求

信息系统建设监理受业主方委托,代表业主方的利益,依法对本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业主方和承建单位签订的合同、信息系统监理规范及数字化城管行业和计算机技术相关国家标准开展监理工作。

(1)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监理要求:

l监理团队应具备定制软件开发项目监理能力,熟悉数字化城管业务并对环境保护应用软件开发、管理规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l了解业主单位的业务目标、系统建设目标、现行和预期的业务模式,协助业主单位把控系统建设范围、系统需求和约束条件。

l监督承建单位按照计划的要求开展系统需求分析活动、系统设计与编码工作、系统部署培训等工作。

l协助业主审核系统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软件项目的系统设计和有关的法规、标准,并符合项目建设的要求。

l协助业主单位制定相应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督促承建单位对系统结构开展合理的方案设计。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系统结构设计文档,对系统结构文档编制提出合理化监理意见。

l软件编码阶段应严格按照确认的需求和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督促承建单位进行编码和集成工作。

l软件测试阶段应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方案并提出监理审核意见,测试过程中督促承建单位按照计划的要求开展软件合格性测试相关活动。  

l系统验收阶段应协助业主制定验收方案,站在第三方立场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初步评价,为项目验收提供依据。

(2)系统集成的监理要求:

l按本项目要求检查应用系统集成整合程度,是否统一集成界面,能够多界面显示,实现一站式门户登录,统一优化安全防护,实现自动监控全程信息化和自动化。

l协助业主审核部署的应用系统是否实现与已建系统、省厅系统实现无缝集成。

l审核承建单位的工程材料、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到货验收,协助设备移交审核。

l针对项目特点和承建单位的采购清单实施集成监理,审查项目中的机房、主机、网络、安全等设备之间的集成,以及与原有设备的集成。

l对已调试完成的机房布线装修、计算存储网络系统等,组织集成效果抽查测试,记录集成测试结果,有问题的整改,直至通过测试。

(3)隐蔽工程的监理要求:

l每天到施工现场,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和监督。

l主持重要隐蔽单元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对质量等级进行核定,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要求并落实责任处理单位,并最终形成“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4.5 等级测评

项目建设建设完后,选择具有国家相关技术资质和安全资质的测评单位进行等级测评,等保测评服务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业务、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标准。

等保测评主要包括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安全技术方面主要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与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配合相应等级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保障。

测评内容及要求如下:

1、完成本项目的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编写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

2、完成本项目的安全等级测评工作,测评后经用户方确认,出具符合信息系统等级测评要求的测评报告;

3、协助完成本项目的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工作;

4、对本项目的不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提出可行性整改方案,提供相应的安全整改建议书,直到测评结果达到二级为止。

5          人员配置与培训

5.1 人员配置要求

投标人需针对本项目配置固定的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项目经理负责与采购人及第三方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如需变更,需提前10个工作日书面向采购人提出申请,经采购人同意方可予以更换或变更。

5.2 培训人员

培训人员估算:市管理中心4人(含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建瓯空坐席人员),翠屏区、叙州区、临港区个2-3人,共计培训人员总数为:10-13 人。

5.3 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由承建方与项目业主单位共同商定,并依据项目实施进度做出适当调整。

6          项目工期

本项目总工期3个月,其中分项工期如下:

序号

项目

工期/完工时间

备注

1

数字化城管平台升级

3个月

项目可进行分项验收。

2

光彩工程(强电)

2019年10月30日

项目可进行分项验收。

3

光彩工程(弱电)

3个月

项目可进行分项验收。

4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

3个月

项目可进行分项验收。

5

环卫信息系统

3个月

项目可进行分项验收。

6

智慧执法系统

3个月

项目可进行分项验收。

注:第二项光彩工程(强电)的工期为2019年10月30日内完成初验。

 

附件一:设备清单

6.1    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清单

序号

名称

需求说明

单位

数量

1

升级完善基础数字城管系统

详见方案

12

2

全移动扁平化办公平台

详见方案

1

3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详见方案

1

4

HADOOP

详见方案

1

5

标准化体系建设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视频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城市景观灯智能控制器控制接口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城市景观灯信息发布接口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在建工地噪音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在建工地扬尘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智能公厕检测数据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实施数据接入标准》、《宜宾市数字化城管车载设备数据接入标准》。

8

6

升级云架构

部署云架构

1

7

逻辑分中心

部署逻辑分中心

15

8

虚拟应用交付

3年许可

20

9

接口开发

详见方案

4

6.2    宜宾市城市中心城区光彩工程集中管控系统清单

序号

名称

需求说明

单位

数量

1

市中心光彩工程强电集中管控平台

详见方案

1

2

市中心光彩工程弱电集中管控平台

详见方案

1

3

分区中心光彩工程集中管控平台

详见方案

4

4

移动APP

 

1

5

智能能控制器

详见方案

63

6

传输链路

4G(3年)

64

7

运行维护费

3年

3

8

接口对接

与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对接

1

 

 

 

序号

设备名称

参数/功能

单位

数量

1

设备控制器

1、遥控输出:(4组)为常开接点,用于操控中间继电器从而控制操控或直接操控操控,接点容量为AC250V/5A。

2、模拟量输入:三相电压、3路电流(基本型,可扩展至7路) 、0~300V交流电压输入、0~5A交流电流输入,来自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1%。

3、开关量输入:( 8路)用于开关信号检测,比如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机箱门的接触开关。

4、显示:液晶汉字显示,具有二级国标字库显示。

5实时、时钟:误差≤0.12s/h,断电正常运行10年。         

6、信道特征:工作频率:900MHz、1800 MHz 频段,发射功率: ≤2W,杂波辐射:≤25μW,基准灵敏度:≤1μV。

7、编址能力:1 ~ 9999

8 、静态功耗:≤5VA。

9 、工作环境:环境温度:-25℃ ~+65℃、相对湿度:<90%、工作电源:220VAC(+ 40V、­30V),50Hz ± 10%。

10、外形尺寸:290 mm×175 mm×95mm。

11、整机重量:3Kg。

63

2

软件

软件能实现将路灯、饰灯等各种不同对象的监控和数据采集及处理融于一体,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对不同灯型的监控。同时支持GPRS与短信息平台通信,协议采用SMPP标准。

采用组态设计,在系统扩容过程中,不影响现有设备的运行,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如下:

1、自动巡测与备份

调度端按规定的时间周期(可以根据开/关灯前后时段任意选取不同的周期)自动进行定时巡测,将所有监控终端的数据(如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功率、亮灯率、控制箱门状态、开/关状态、开/关灯时刻、光控采集值等)存储在微机中,并自动进行年、月、日统计。定时巡测将自动对时,自动调整最新的开/关灯时限。系统可实现巡测周期小于100秒,保证数据及时上报。前置机运行时会将所有数据存储于本机的双硬盘空间中,并备份到服务器与后台机,所有联网计算机均可通过授权访问数据。

2、自动开/关灯

根据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原则可以整体,也可以分组自动开/关全夜灯、半夜灯,也可由时控方案实现对各路灯的开灯和关灯。

3、手动巡测、手动选测和手动遥控

操作者可以随时检测终端的运行情况,可以对任意监控终端进行手动巡测、手动选测,也可以对任意监控终端进行的全夜灯、半夜灯、装饰灯进行遥控开/关操作。

4、特殊情况下的开/关灯的处理

在特殊情况下,通过人工干预系统可以实现白天亮灯功能。

5、自动语音报警处理

当监控终端主动报警或调度端在遥测时发现有警时,前置微机自动发出语音报警、自动存盘并在地图上显示相应的位置和故障类型,在电子地图以及大屏幕上显示相应位置,并可转移至相关人员的手机上。报警内容包括供电停电、电压电流越限、晚间熄灯、白天亮灯、接触器粘连或断路、熔断器开路、亮灯率过低等。

6、自动计算亮灯率

能根据电压、电流和有功功率的变化自动进行亮灯率计算。

7、权限设置

系统包含权限管理,当操作者的ID登陆系统时,具有操作和控制管理权限;当分管建设领导的ID登陆系统时,具有现运行数据和以往数据信息以及数据报表分析等系统内信息的查看和调用的权限。

8、查询打印

可以对各监控终端的任意定时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亮灯率、接触器状态、强电箱状态)和年、月、日统计数据进行查询,显示的表格、曲线图、直方图均可打印,按照标准的数据库格式存储。可以对任意一天的实际开/关灯时间、当时的照度值和日出日落时间等记录进行查询,显示的表格、曲线图、直方图均可打印。可以对历史故障进行查询和打印。

9、系统组态设置功能

能设置当前计算机是前置机运行状态还是后台机运行状态;能设置修改各监控终端模拟量的量程和亮灯率计算因子;能设置修改系统监控终端的数量和各监控终端的名称;能设置修改开灯期间和关灯期间的定时巡测周期;能设置修改365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能设置景观灯的任意开/关灯时间

10、本软件符合WJ3000协议,可兼容宜宾市现有的照明监控系统。

11、需具备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三级

1

6.3    视频智能分析系统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产品规格型号或配置参数

单位

数量

1

视频智能分析系统

视频智能分析产品能自动检测出城市管理的异常行为,如市容环境、街面秩序、施工管理、突发事件以及其它事件问题, 识别和区分人、事、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突发事件能及时的发出警报。

一、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主要功能详见招标文件

二、产品功能要求

场景检测分析:产品须具备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行人踩踏绿地、沿街晾挂、机动车乱停放、无照经营游商、非机动车乱停放、垃圾暴露等智能检测分析功能。

统计功能:当月热点案件统计,并有高发问题时段统计、频发问题点位统计功能。

查询功能:事件可按案件类型、按案件状态分别统计功能。

摄像头状态监测; 在地图上展示所有接入摄像头的分布情况,并且可以查看每个摄像头的运行状态功能。

投标人非产品生产厂家的,应提供生产厂家授权证明文件。

为保证投标产品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投标人必须提供能证明产品具备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证明文件(二者必须提供,缺一不可)。

为保证投标产品满足安全防范要求,投标产品应具备国家安全防范质量检测权威部门出具的检验通过报告。

为保证投标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性,投标人须提供投标产品已投入到城市管理部门真实使用的证明文件。

三、接口开发:实现与大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图层、展示交互,且与数字城管平台对接,实现自动上报案件功能。

1

6.4    市城管垃圾处置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主要参数

单位

数量

1

400万超低照度星光球型摄像机

1. 摄像机像素不低于400万,靶面尺寸不小于1/1.8英寸;

2. ★内置GPU芯片;

3. 支持5路码流同时输出,支持同时输出不少于2路高清视频图像,高清视频图像分辨率与帧率不小于2560×1440、60帧/s;

4. 支持不低于25倍光学变倍,红外距离不小于550米;

5. 支持最低照度可达彩色0.0002 lx,黑白0.0001 lx;

6. ★支持快速聚焦功能,当设备跟踪行人或机动车等移动目标并录像时,单帧回放录像文件,每1帧画面均应清晰可见;

7. 可对距设备100米处的人脸进行抓拍;

8. 可通过IE浏览器设置8个场景进行人脸抓拍,可设置每个场景的布防时间;

9. ★当通过IE浏览器手动点击或框选预览画面中的人脸时,设备能通过PTZ转动将人脸置于画面中心,并对人脸进行抓拍;

10. 可通过IE浏览器实时预览设备抓拍的人脸图片,并可在历史记录中存储不小于100张人脸抓拍图片;

11. 具有三种滤光片,在白天、夜晚及有雾情况下可自动切换不同的滤光片进行成像;

12. 支持7路报警输入接口,2路报警输出接口,支持1路音频输入和输出接口。最大支持512GB的SD卡;

13. 可识别不低于170种车辆品牌、不低于3600种车辆子品牌、不少于11种车辆颜色、不少于10种车型,包括轿车、小型轿车、微型轿车、客车、中型客车、面包车、大货车、小货车、SUV-MPV、皮卡;

14. 室外球机应具备较好防护性能,支持IP67;具备较好的电磁兼容性,支持空气放电20KV,接触放电10KV,15KV防浪涌;

15. 具备较好的电源适应性,电压在AC24V±47%或DC24V±47%范围内变化时,设备可正常工作。

    为保障产品参数的真实性,以上加“★”项必须在提供的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中体现,并加盖厂家鲜章。

36

2

球机支架

壁装支架/铂晶灰/铝合金/97×182×305mm

36

3

400万超低照度星光枪机摄像机

1. 具有400万像素 CMOS传感器,不小于1/1.8"靶面尺寸。

2. 最低照度彩色不大于0.0002 lx,黑白不大于0.0001 lx。

3. 宽动态能力不小于120dB,信噪比不小于58dB。

4. 需支持四码流技术,主码流分辨率不小于2560x1440@25fps,子码流不小于704x576@25fps,第三码流不小于1920x1080@25fps,第四码流不小于704x576@25fps。

5. 同一静止场景相同图像质量下,设备在H.265编码方式时,开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80%。

6. 人脸检出率不小于99%。

7. ★支持侧脸过滤功能,可过滤上下、左右角度达到预设值的人脸。

8. 支持人脸区域自动曝光功能,可根据外部不同场景和光照变化自动调节人脸区域曝光参数。

9. ★支持捕获、识别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10. 需具有1个RJ45网络接口、1路CVBS视频输出、1路报警输入、1路报警输出接口、1个音频输入、1个音频输出接口。

11. 需支持IP67防尘防水。

12. 需同时支持DC12V和POE供电,且在不小于DC12V±30%范围内变化时可以正常工作。

13. 需支持本地SD卡存储,最大支持256G,并支持存储卡可使用时长显示。

14. ★支持透雾自动切换功能,当检测到雾的浓度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可自动在算法透雾和光学透雾之间进行切换。

   加★项必须在提供的封面首页具有CNAS标识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报告复印件中体现,并加盖厂家鲜章。

62

4

枪机支架

铂晶灰铝合金70×97.1×181.8mm

62

5

4路NVR(带4个网口)

1.   支持1个HDMI+1个VGA同源高清1080P输出

2.   支持2路1080P解码或4路720P解码显示

3.   支持不小于5个百兆网口,主机支持双IP地址设定,2个USB2.0接口

4.   可接驳符合 ONVIF、RTSP 标准及众多主流厂商的网络摄像机;

5.   最大支持 400 万像素高清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

6.   支持 IPC 集中管理,包括 IPC 参数配置和升级等功能;

7.   支持 HDMI 与 VGA 同源输出,HDMI 与 VGA 输出分辨率最高 均可达 1920×1080;

8.   支持SMART IPC 越界、区域入侵智能侦测接入与联动,支 持回放及备份功能,有效提高录像检索与回放效率;

9.   支持即时回放功能,在预览画面下对指定通道的当前录像进行回 放,并且不影响其他通道预览;

10. 支持全天定时录像;支持超高速回放;

11. 支持硬盘配额存储模式,可对不同通道分配不同的录像保存容 量;

12. 支持假日录像;支持 1 个 SATA 接口;最大支持6TB硬盘

13. 支持 GB28181 协议接入平台;支持网络检测(网络流量监控、网络资源统计)功能。

33

6

4T安防专业硬盘

3.5英寸 4TB IntelliPower 64M SATA3

33

7

空开

C32

33

8

二合一防雷器

 

33

9

设备前端箱

 

98

10

设备箱

定制

33

11

插板

 

98

12

辅材

电线、网线和PVC管等

33

13

管理平台软件

见设计方案

1

14

接口开发

与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对接

1

15

安装费

挖沟、回复、设备安装和调试

33

6.5    车载监控系统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参数/功能

单位

数量

1

车载主机

1、设备机身深度不大于162mm;

2、★异常掉电启动UPS,设备可持续工作20分钟以上;

3、视频接入能力最大支持1080p;

4、断开ACC进入待机状态,待机状态功耗≤0.5W;

5、支持电压检测,当电瓶电压低于一定值时,可以出发报警并自动关机,电压阈值可设置为6V~32V;

6、支持H.265和H.264的视频编码格式,支持设置智能编码开启/关闭;

7、设备支持无硬盘、硬盘出错、温度过高、硬盘空间不足等异常功能报警检测功能;

8、数据接口:1个RS485接口,4个RS232接口;

9、★支持内置GPS/北斗双模块、内置打印机模块;

10、支持VGA和CVBS异源输出显示;

11、支持通过RS485或RS232接口对接水位传感器和油耗传感器;

12、★在H.265编码格式、分辨率1920X1080、可变码流下,视频平均码流小于850Kbps/s; 

13、设备内置陀螺仪,当出现侧翻、碰撞等情况时可输出报警并上传;

14、支持语音双向实时对讲;

15、设备自带扬声器,支持语音播报。

16、8路1080P(8路模拟音视频信号输入,模拟通道需支持1080P编码,采用H.264或H.265编码压缩技术),(标配含500G硬盘,支持1T的硬盘),部标特性:符合794、808、19056、1076、1078、28181标准。通信模块:全网通(支持4G),SD卡存储,支持1张SD卡(128G)

17、投标产品需具备行车信息采集接口,可采集车辆制动、远光、近光、左转、右转、脉冲车速等信息,内置G-sensor,可采集车辆加速度信息,支持CAN总线采集、超速报警等功能;

18★投标产品需符合JT/T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标准、JT/T808-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终端通讯协议》标准;(以封面具有CMA和CNAS标志的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

19★投标产品需符合公安部GB/T19056-2012《汽车行驶记录仪》标准;(以封面具有CMA和CNAS标志的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

391

2

智能手环

北斗/GPS定位、可充电。

100

3

开启状态传感器

洒水喷头开启状态传感器

391

4

管理软件

见设计方案

1

5

接口开发

与联运中航科创平台进行接口开发

2

6

安装费

含安装辅材

391

7

合计

 

 

 

6.6    智能公厕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智能聚合接入网关

稳定的全网通极速体验,全面兼容电信、移动、联通的2G,3G,4G网络;有线网线相互备份,保证数据正常稳定传输;支持WIFI,4G,网口方式接入互联网,多网同时在线;强大的WIFI功能,支持AP,STA,Repeater多种模式;接口丰富,能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和应用,4路WAN口,232串口、485串口、USB以及4路AD/IO接口;多种无线扩展,可选ZIGBEE、LORA、蓝牙;多网智能切换备份,数据断网存储续传;协议丰富,支持透明传输、MODBUS RTU转TCP,MQTT;支持主动轮询MODBUS设备,帮助客户省却输入繁琐的SCADA Modbus指令;采用工业级高速4G无线通信模块,配置32位高性处理器,前端采集信息传输更实时更高速;下行预留可选多种无线通信,ZIGBEE、lora、蓝牙等,使用更灵活;工业设计,金属外壳,在各种工业环境及强干扰下稳定7X24小时无间断工作。

20

每公厕一个

2

无线四合一传感器(氨气、硫化氢、温湿度)

空气温度测量范围:-40~80度       
空气温度测量精度:±0.3度
空气湿度测量范围:0~100RH%
空气湿度测量精度:±2RH%
NH3测量范围:0~50/0~100PPM
NH3分辨率:0.5PPM
H2S测量范围:0~100PPM
H2S分辨率:0.1PPM

40

男女厕所各一个

3

户外显示屏

19寸LCD屏条形专用显示屏

20

 

4

智能电表

1、 采用AD7755芯片,稳定准确,性能可靠
2、 准确度等级:1.0级,符合GB/T17215-1998、IEC1036-1996
3、 电流规格: 5(20)A,5(30)A,10(40)A,20(80)A
4、 额定电压:AC220V
5、 额定频率:50Hz
6、 起动电流:0.4%Ib
7、 功耗:≤1W
8、 环境工作条件:-20℃~+55℃,相对湿度不超过85%(温度+25℃)
9、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在恶劣电力环境下运行

20

 

5

智能水表

无线传输;用水监控与统计,即换即用功能,阀门自洁功能;数据存储功能;20口径

20

 

6

无屏终端

i7-8700,8G,128G,SSD+1T,GT730,2G,独显,Win7。

20

 

7

红外人流量检测仪

检测距离大于20米;可以联网工作;双向统计,可显示进和出的数据;可生成非常详细的总结分析图表;支持GPRS传输;支持Win7 32/64bit系统;内存储器保存数据可达一年。

20

 

8

移动控制终端

i5-8250U,8G,256GSSD,Win7,红外摄像头、Win7。

6

 

9

安装辅材

 

20

 

10

安装费

 

台次

20

 

11

合计

 

 

 

 

序号

模块名称

 

单位

数量

 

1

通信网关

实现与外设控制,协议数据解析,报警数据解析等,同时支持上万个设备解析

1

 

2

人员考勤管理系统

用于人员工作状态管理监控,对工人出勤数量、到岗情况

1

 

3

APP巡查系统

主要功能有作业质量巡检、卫生问题上报、故障上报,具有拍照上传功能,设施标注添加,现场拍照回传等(安卓端),异常报警。

1

 

4

消耗品管理系统

对消耗品进行管理。

1

 

5

维修保养系统

对维护情况进行管理。

1

 

6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成本费用,消耗用品分发统计,人量计数,气体浓度走势,维修,维护统计,作业情况统计

1

 

7

物联感知系统

人流量(当前和累计),水电消耗,环境检测(氨气,硫化氢,温湿度,PM2.5),烟感,坑位显示等

1

 

8

软件基础架构系统

包括缓存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文件存储系统,预留数据集群接口,数据扩展接口等

1

 

9

接口开发

与现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接。

1

 

6.7    智慧执法系统

名称

主要功能

单位

数量

智慧执法系统

详见设计文件

1

移动执法终端

分辨率:2312*1080,
后置摄像头:2400万+800万+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3200万像素,八核处理器,6G+128G

50

便携式蓝牙打印机

打印速度 ≥60mm/秒
可打印内容包括:英文、数字、各种符号、汉字、图形、曲线、预存储图标、一维条码(UPC-A、UPC-E、CODE39、EAN-13、EAN-8、CODABAR、CODE128、CODE93、CODE128、ITF)、二维条码(QRCode)等
无线接口具备蓝牙,可选同时支持蓝牙和NFC通讯接口
可手动设置打印黑度、质量、走纸方式,操作方便简单
具备蜂鸣器报警功能
具备黑标检测功能
具备标签检测功能

50

6.8    网络安全

序号

产品类别

产品参数

单位

数量

 

1

防火墙

1.★采用专用多核硬件平台,标准1U设备;标配硬件接口配置千兆光口≥24个,千兆电口≥8个,万兆扩展槽位≥2个,吞吐量不少于10G,并发连接数不低于300万,支持入侵防御、网络防病毒、上网行为及URL分类管理、流控和IPSec/SSL VPN,包含三年特征库升级服务。以软件著作权作为证明为国产自主研发产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鲜章);
2. ★支持防火墙虚拟化,最大可支持虚拟64个子防火墙,每个防火墙独立运行;(提供功能界面截图,并加盖鲜章)
3.支持基于DPI和DFI技术的应用特征识别及行为控制,应用识别的种类不少于1000种;
4.支持IP协议异常报文检测和TCP协议异常报文检测;;
5. ★支持IPv6/IPv4双协议栈,支持IPv4/v6 NAT地址转换,支持源目的地址转换,目的地址转换和双向地址转换,支持针对源IP或者目的IP进行连接数控制;(提供功能界面截图,并加盖鲜章)
6. ★支持基于线路和多层通道嵌套的带宽管理,支持基于应用类型,网站类型,文件类型进行带宽分配和流量控制;(提供功能界面截图,并加盖鲜章)
7.支持基于应用、用户、源地址、目标地址、服务、时间的通道匹配;支持带宽限制、带宽保障和弹性带宽;支持基于入接口、源地址、目标地址、服务端口、应用类型的策略路由。(提供功能界面截图,并加盖鲜章)
8.支持标准DNS服务器功能,支持多种DNS 记录,包括ANS,CNAME,TXT,MX,PTR记录。
9.产品支持Land、Smurf、Fraggle、WinNuke、Ping of Death、Tear Drop、IP Spoofing攻击防护、支持SYN Flood、ICMP Flood、UDP Flood、ARP Flood攻击防护,支持IP地址扫描,端口扫描防护,支持ARP欺骗防护功能、支持IP协议异常报文检测和TCP协议异常报文检测;支持对信任区域主机外发的异常流量进行检测,如ICMP,UPD,SYN,DNS Flood等DDoS攻击行为;(提供功能界面截图,并加盖鲜章)
10.产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11.产品具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EAL3+》(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鲜章)。
12.所投产品具备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13.所投产品厂商具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证书(安全工程类二级)》(提供证书复印件,且证书中厂商名称必须与投标产品生产厂商名称一致,并加盖生产厂商鲜章)。
14.设备厂商具备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颁发的《风险评估一级》和《应急响应一级》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CNNVD(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技术支撑单位等级证书)(一级)(提供证书复印件)。

2

 

2

入侵检测

1.★标准机架式设备,专业IDS设备非IPS、UTM、NF或NGFW架构,≥千兆电口≥4个,电口支持bypass,扩展插槽≥2个,最大可扩充千兆电口≥12个,千兆光口≥8个,,IDS性能≥4Gbps,最大并发连接数≥200万;配置2个SFP+口,配置1T存储空间。具有多种检测模式,包含病毒检测、WEB应用攻击等检测功能(提供功能截图,并加盖鲜章);含3年特征库升级服务;
2.★可以在IPv4/IPv6双栈、MPLS等复杂网络环境下良好的工作,可以识别并检测QinQ、PPPoE、MPLS、GRE、Vlan等特殊封装的网络报文,具备面向下一代网络的各种特性(需提供产品配置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3. ★支持自定义防护规则,可基于IT资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Web应用、浏览器、邮件服务器等)、攻击类型(主机漏洞利用、木马远控、系统扫描探测、HTTP协议异常、主机异常流量、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跨站请求伪造、Web后门、信息泄露、篡改攻击、文件目录攻击、网络爬虫等)、协议(IP、IGMP、GGP、ICMP、TCP、UDP、SSH、PPTP、POP3、SQL server、HTTP、IMAP3、SHELL、PRINTER、MYSQL、HTTPS、RTSP、SNMP、NFS、MOUNT等)等维度进行规则制定,对不同等级的特征可设置不同的动作,且可以设置例外特征ID,保证设置的例外特征不会被阻断并告警;(需提供产品配置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4.能够对缓冲区溢出、网络蠕虫、网络数据库攻击、木马软件、间谍软件等各种攻击行为进行检测;
5.系统配备对SQL注入攻击、XSS跨站脚本攻击进行检测功能,实现对Web服务系统提供安全防护;(需提供产品配置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6. ★系统提供的攻击特征不应少于5000条有效最新攻击特征,并且根据协议类型、安全类型、流行程度、影响设备等方式做有效分类;(提供功能界面截图,并加盖鲜章):
7.支持畸形包攻击防范,支持针对协议漏洞的畸形包攻击防范,对LAND、死亡之Ping、IP分片重叠、UDP Fraggle、WinNuke、ICMP Smurf、Tear Drop等常见攻击的检测防御,并可根据用户自身安全需求设置相应防护策略;(需提供产品配置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8. ★支持查看攻击事件明细,分析攻击源目的IP及端口,并可针对攻击事件分析攻击报文内容,便于分析提取关键攻击特征(需提供产品配置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9.系统提供自定义弱口令规则的能力,使用户可以灵活定义网络内的弱口令条件;
10.提供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且证书内容必须包含“入侵检测”等关键字样(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鲜章);
11.所投产品厂商CNNVD(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技术支撑单位等级证书)(一级)(提供证书复印件);
12.所投产品具备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13.所投产品厂商具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证书(安全工程类二级)》(提供证书复印件,且证书中厂商名称必须与投标产品生产厂商名称一致,并加盖生产厂商鲜章)。
14.设备厂商具备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颁发的《风险评估一级》和《应急响应一级》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1

 

3

安全审计

1、★国产品牌1U架构,采用封闭式的专有操作系统,无已知安全漏洞, 且非OEM产品,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提供投标产品为官网销售产品提供官网查询结果截图与URL链接;
2、 ★硬件接口:千兆电口≥4个,电口支持bypass,扩展插槽≥2个,最大可扩充千兆电口≥12个,千兆光口≥8个,,可扩充≥2个1T本地硬盘,本次配置1TSATA硬盘;
3. 支持透明在线模式、网桥模式、网关模式、旁挂模式部署,支持分布式与集中式部署,对于分布式部署,可分权分域与集中管理;
4. 支持NAT功能,支持源NAT、目的NAT、一对一NAT的等功能(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5. 支持策略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ISIS、BGP(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6. 调度策略支持运营商流量调度、超载流量调度、自定义流量调度(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7. HTTP审计支持智能过滤,设备能够过滤掉大部分无用的日志,产生的日志都是用户访问页面的日志(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8. 支持审计记录目的IP的实际地理位置(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9. 关键字过滤:对不同的应用HTTP、邮件、论坛、IM等设置不同的关键字,邮件过滤不仅可以接收邮件,发送邮件也能够进行过滤(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10. 支持移动终端检测功能,检索网络中私接的无线路由器、360wifi、小米wifi等服务。并对发现的服务进行告警或阻断,同时私接用户终端进行界面推送;
11. 支持oracle、mysql、SQLserver数据库审计;
12. 支持防病毒三级流行规则,当访问带有病毒的网页时会推送页面告警,推送页面可根据用户自定义设置(提供功能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鲜章)
13. 投标设备生产厂商具备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安全工程类二级及以上)》证书、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证书》(风险评估一级或以上) 资质证书、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颁发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一级或以上)资质证书、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一级支撑单位认证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设备厂商公章);
14. 投标设备厂商具备TL9000、ISO9001、QC080000、ISO27001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设备厂商公章);
15. 为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投标产品设备厂商具备CMMI5级软件开发成熟度(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设备厂商公章);并加盖生产厂商鲜章)。

1

 
 
 
 

4

核心交换机

1. ★产品性能:交换容量≥590Gbps、包转发率≥340Mpps,以官网指标为准,若存在双指标或区间性指标,以官网低指标为准(提供官方网站截图证明并加盖生产厂商鲜章);
2. 产品配置:扩展槽位≥1,配置热插拔模块化双电源;
3. 固定网络接口:千兆电接口≥28,千兆光接口≥8(包含8个光电复用combo口);万兆SFP+光口≥4;
4. MAC地址表项≥32k、组播≥4k、路由表≥20k、最大ACL条数≥2k,Portal本地认证用户数≥1000;
5. 支持RIP v1/v2、OSPF v1/v2、BGP、策略路由、VRRP IPv4路由协议,支持RIPng、OSPFv3、BGP4+、策略路由IPv6路由协议;以上功能提供官网截图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6. 支持虚拟化集群功能;提供官网功能截图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7. ★ 支持VXLAN二层交换和路由交换;支持VXLAN网关;支持MCE功能(提供官网截图,并加盖原厂公章);
8. 支持完善的ARP防范功能(包括动态ARP检测、ARP一键绑定、授权ARP、ARP源抑制、ARP源地址检查),支持MAC、802.1x、Portal认证(支持本地和集中认证);
9.★采用环境增强型设计,0~70℃宽工作温度、宽压和防雷击特性,具备6KV端口防雷能力(提供官网截图,并加盖原厂公章);
10.设备具备工信部入网证,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厂商鲜章。
11.投标设备厂商具备TL9000、ISO9001、QC080000、ISO27001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设备厂商公章);

2

 

6.9    运维和链路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合同年限(年)

1

垃圾中转站网络传输

34

3

2

环卫车GPS定位4G

391

3

3

公厕4G

20

3

4

环卫车运维费

391

3

5

智能公厕运维费

20

3

6

电子政务外网专线

1

3

附件二:硬件资源需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Web应用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64G,磁盘300G

2

Web1,Web2

2

数据库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64G,磁盘300G

3

业务、评价、分析各一台

3

GIS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300G

1

 

4

移动端应用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300G

1

 

5

文件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8T

1

考虑空间数据、多媒体、历史数据,增长,冗余等

6

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300G

1

 

7

互联网接入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300G

1

 

8

车载监控平台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300G

1

 

9

智能公厕平台管理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300G

1

 

10

备份服务器

V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2T

1

 

11

虚拟应用交付服务器

CPU:8核,运行内存:32G,磁盘500G

1

物理机

12

数据备份存储

云存储资源

G

4000

业务数据备份

共计14台服务器,申请宜宾市政务云资源

 

    采购人拟采购的产品如果属于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范围内的产品,则投标产品必须具有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未提供证书则投标无效。

 

二、商务要求

    (一)采购合同签订时间: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合同;

    (二)项目最高限价:

本项目最高限价为人民币1093.9806万元,若投标人报价高于最高限价的,则投标无效。

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本项目实施的各项细则条件,完善项目建设内容,如若认为本项目采购清单中存在遗漏的内容,可在投标报价中进行单项报价,未提出单项报价的,视为包含在总报价中,结算时采购人不再承担任何额外费用。

    (三)项目地点

项目实施范围为宜宾市市本、县(区),及对应的相关企业。

    (四)项目进度要求

本项目建设须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投标人根据项目实施内容提供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五)项目知识产权及源代码

1、成品软件、硬件不得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及瑕疵。涉及授权或激活等内容的,必须直接给业主单位。不得提供“三无”产品。

2、开发类的软件或文案,知识产权为业主和中标人共有。开发类软件,须向业主提供源代码。

3、按照政府有关法律规定,一律不得使用盗版软件和知识产权不明的产品。请投标人在所投软件中注明是成品软件、开发软件以及商品软件、开源软件等类别,并提供相应正版及知识产权证明。

    (六)其他要求

1、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条件接受采购人通过政府采购签订的监理单位的监理;

2、项目中定制软件在验收时须提交由取得CNAS资质的第三方测评公司(由业主认可)出具的软件通过测试报告;

3、项目验收时须提交由第三方测评公司(由业主认可)出具的二级等保通过测试报告;

4、所有设备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新品,否则视为无效标;

5、本招标文件内容中总体要求、现状及需求分析、建设内容要求、项目实施要求、售后服务及运行维护要求、参数指标要求均为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进行必要的响应;

6、所有硬件产品应为全新产品(合同签订之日起前半年内生产的产品视为全新产品),并提供制造厂商三年质保和免费升级服务,签订合同前提供制造厂商售后服务承诺函。

7、投标人做出的技术响应须真实可靠,合同签订前须提供招标文件中★号项所要求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功能截图、检测报告、相关证书等),并加盖原厂商鲜章。未提供材料或提供虚假材料,采购人有权取消投标人的中标资格。

    (七)付款方式

1、建设费用支付方式

(1)中标人在签订合同之前,向采购人缴纳本项目建设部分金额的10%作为履约保证金(或履约保函);

(2)市中心光彩工程强电集中管控平台建设完成,且本项目硬件部分所有商品到货验收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正式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本项目硬件部分金额的100% ;

(3)项目通过初验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正式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到本项目建设部分金额的60% ;

(4)项目通过终验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正式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到本项目建设部分金额的95% ;同时采购人退还中标人的履约保证金。

(5)3年运维期满后,采购人在收到中标人正式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到本项目建设部分金额的100%。

2、运维费用付款条件

从项目终验合格之日起计时进入运维期,运维期为3年,运维期每满12个月,中标人向采购人提交当年年度运维报告,采购人根据当年的运维考核情况并在收到中标人正式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人支付上年的运维费。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