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西区医院获得批准的初步设计技术指标主要为
1.总建筑面积:13587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64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460平方米。
2.住院床位1000张
3.容积率为1.69
医院于2009年建成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保健要求的不断增长,同时区域居住人口迅猛增加,2004年邗江区发展计划局批准调整的总体规划中总建筑面积已不能满足大学附属医院应具有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后勤管理等工作需要。为满足使用功能,必须再次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设计。
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无障碍设计规范》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8)、《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三、设计单位要求:
(1)项目负责人具备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资格;(须提供证书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
(2)投标人具有良好的配套服务能力和信誉,未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或者财产被接管、冻结和破产状态;(须提供承诺书原件)
(3)投标人没有因骗取中标或者严重违约以及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等问题,被有关部门暂停投标资格并在暂停期内的。(须提供承诺书原件)
四、设计周期
合同签订后30天内提交满足合同及采购人要求并满足规划审批部门送审规定的全部设计成果。
五、总体设计目标
1)、建立新规划区域与既有区域的总体秩序,确保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保持医院功能的完整性而有序发展,将现有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空间和视觉上形成统一整体组合。建议本次设计规划新建建筑100000平方米左右(包含地下停车场)
2)、总体规划的原则
1、以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理念,从医疗规划着手,考虑医疗及医学模式的变化,采取集中布局以达到布局紧凑,即便于现代科学管理,又成为可分可合的高效能的有机体,体现功能要求,实现合理分区而又联系方便。
2、注重环境空间的创造,亲近自然。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绿色节能为特色”力求为病人创造舒适的治疗康复环境和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充分考虑方案的可实施性,在分析现状中的各种条件后,使方案具有良好操作性。力求确保建设中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理顺新老建筑之间及建筑内部的物流人流关系,合理进行功能分区。
4、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在满足方案的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节省投资。
5、建筑方案设计遵循现代、简洁、流畅、可塑性原则,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通过体块之间的穿插对比,创造出流动开阔的建筑空间与完整的建筑形态,既烘托了主体建筑,又增加了医院建筑的整体感。建筑外立面运用干挂铝板和石材,整体造型简洁、挺拔,建筑之间形成高低错落的立面效果,树立标志性建筑形象。
六、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次设计范围分新建建筑的规划设计及既有建筑的平面布局调整方案设计两部分。①对新建建筑规划设的范围为2004年邗江区发展计划局批准调整的总体规划中的二期工程区域,按照现状可用地条件重新整合进行建筑布局方案设计,增加建筑面积,同时对总体规划中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相关技术经济指标按照调整后的总建筑面积作相应调整.设计内容包含:建筑总平面方案、建筑外立面方案、建筑内部的平面方案,建筑的物流方案、建筑交通方案以及满足扬州市规划调整报批需要的所有相关设计内容。②对既有建筑平面方案设计的范围为对现有的医技楼1-4层、行政楼3-5层进行平面调整方案设计。对扬州市政府即将转让给我院的邗江区卫健委楼进行平面方案设计。对行政楼与医技楼之间的连廊、住院入口加层扩建及门诊连廊加层扩建的方案设计。设计从建筑整体使用布局考虑,统筹新旧建筑功能合理分布。
本次规划设计任务在2004年总体规划,2009年建成一期并投入使用的总体规划设计基础上,充分考虑一期已投用建筑的布局及使用功能的基本情况,综合院方提出的需求,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要求对照附属医院应承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四大任务以及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生活用房等需要进行设计。对既有建筑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原建筑的分区功能设置的特点。
本次项目的新规划建筑科室及配套用房设置要求表
序号 |
功能用房名称 |
备 注 |
1 |
普通病房(200张) |
包含新生儿病区和GCP病,根据2004年邗江区【13号】文件西区编制床位为1000张。二期工程还差200张床位待建 |
2 |
普通病房(300张) |
增加用于目前住院楼病区维修期间(装修提升)腾让过渡使用的病区300张床位。 |
3 |
ICU病区 |
现有ICU病房将用于手术室的扩建。 |
4 |
后勤生活配套用房 |
职工食堂、病员饮食服务、后勤保障 |
5 |
发热门诊、肠道传染病门诊、观察隔离病房 |
我院现有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面积较小不符合使用要求,现没有传染病的门诊及隔离病房, |
6 |
病案室 |
现有的病案室档案存放空间不能满足需要 |
7 |
血透室 |
|
8 |
信息中心及机房 |
|
9 |
教学用房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现有学员800人 |
10 |
科研究用房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现有高级职称人员505人 |
11 |
康复中心(含病房)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 |
12 |
高压氧仓 |
可独立设置此功能建筑 |
13 |
技能培训中心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 |
14 |
静脉配液中心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 |
15 |
国家级重点专科病房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 |
16 |
中心实验室 |
|
17 |
动物实验室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 |
18 |
工会活动室 |
现阶段我院未设置 |
19 |
GCP办公室 |
|
20 |
健康管理中心 |
体检、健康管理 |
21 |
地下停车场 |
建议建地下2-4层, 建议与一期地下停车场联通 |
22 |
空中连廊 |
二期工程的建筑与一期工程的主楼及院街采用空中连廊进行连接,方便物流和人流 |
采购人对本次项目一期工程及既有建筑内部布局调整设计的设想:
序号 |
功能用房名称 |
备 注 |
1 |
行政办公 |
全部搬离现有的行政办公楼, 拟调整至邗江卫健委楼(12000平方米) |
2 |
病理科 |
拟调整至现有的行政办公楼区域 |
3 |
新建连廊 |
医技楼与行政楼之间设封闭连廊,利于病人通行 |
4 |
急诊 |
搬离急诊病房,针对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要求重新调整优化急诊区域内输液大厅、急诊ICU、诊室、抢救室的布局。 |
5 |
消化内镜中心 |
病理科从医技楼搬离后对医技楼三层进行重新调整,扩大消化内镜中心 |
6 |
超声科 |
病理科从医技楼搬离后对医技楼三层进行重新调整,扩大超声科 |
7 |
心电图、脑电图 |
病理科从医技楼搬离后对医技楼三层进行重新调整,优化调整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科室 |
8 |
住院入口扩建 |
对住院入口区域进行加层扩建,封闭住院入口区域,扩大一层住院大厅和增加二层健康管理中心用房 |
9 |
门急诊检验 |
将现有分开设置的门诊检验和急诊检验进行整合调整重新布置 |
10 |
输血科 |
需调整位置, |
11 |
设备调度库房 |
需调整位置 |
12 |
固定资产库 |
需调整位置 |
13 |
门诊连廊加层 |
门诊现有功能区域的连廊只有一层有,建议将连廊重新设计成四层,将每个楼层的功能区域进行连接,同时在连廊区域设置辅助用房。 |
七、本项目设计人应向采购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的要求
序号 |
设计内容 |
主要提交成果 |
1 |
设计说明 |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投资估算编制说明及投资估算表等。 |
2 |
区域位置分析 |
基地在所处区域的位置、基地所处区域的发展计划、基地周边的设施分布 |
3 |
基地分析 |
现有的基地轮廓、基地SWOT分析、基地周边交通情况、可利用的景观、土地的使用情况及开发计划、基地的市政设施条件、基地与相邻地块的关系、相关机构对基地的规划控制要求 |
4 |
概念生成分析 |
基地容量测算、相关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建筑功能及体量的初步定位、确定设计的目标、确定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设计的多方案比较、明确设计方向 |
5 |
规划设计(重要视点鸟瞰、透视图) |
总平面图、鸟瞰图、多角度透视、设计容量,技术经济指标、功能结构分析、道路结构分析、车行系统分析、步行系统分析、绿化及景观系统分析、外部空间分析、建筑高度分布及天际线控制,日照分析 |
6 |
建筑设计(重要视点鸟瞰、透视图) |
总平面设计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表现图(透视图及鸟瞰图)等满足方案报批的所有设计资料 |
7 |
典型单体设计 |
典型单体平面功能构成解析、典型单体透视意向图 |
8 |
既有建筑内部功能优化调整方案图 |
医技楼(1-4层)建筑方案平面图、住院入口二层加层扩建建筑方案 行政楼(2-5层)建筑方案平面图、一期医技楼与行政楼连廊建筑方案(含建筑效果图)、二期工程与现有一期工程间的连廊方案图(含建筑效果图)。门诊楼连廊加层扩建方案(含建筑效果图)。 邗江区卫健委楼建筑平面方案。 |
9 |
建筑规划报批资料 |
满足招标文件及项目规划报批通过的所有设计服务及资料 |
10 |
其他资料 |
其他必要的能体现设计意图的图纸、模型、汇报动画等。 |
备注:满足规委会审查要求及需符合国家关于设计深度的规定。 中标人的中标设计文件不作为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采购人保留对投标设计文件的修改的要求,最终提交的成果必须满足合同及采购人要求。 |
八、采购人提供的资料
为满足投标的设计需要采购人在招标文件内提供该项目CAD版本的现状的总图、现状平面图、立面图和原建筑效果图作为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