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国土空间规划和银涂镇国土空间规划项目 (标段一)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4250000051192 发布时间:2020-04-23 文档页数:57页 所需下载券:10
金湖县国土空间规划和银涂镇国土空间规划项目 (标段一)

                                                                   项目采购需求
标段一:
一、规划背景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苏发〔2019〕30 号)等文件的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新要求,经县委县政府部署,金湖县决定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形成规划成果。
金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空间规划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级、省级、市级空间规划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载体,兼具保护和发展属性,是对县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蓝图,是落实和深化发展规划有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的基础和平台,对同级专项规划和下级详细规划具有空间性指导和约束作用。
二、规划目标
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下,全面加强国土空间全域治理、全要素管控,形成金湖县 2035 年长远发展目标和国土空间格局。以生态优先倒逼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金湖县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切实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全局性作用,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全县国土空间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
三、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为金湖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 1377.73 平方公里。
规划基期年为 2019 年,规划期限为 2020-2035 年,近期目标年为 2025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35 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四、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要求,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先保护生态空间,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永续发展。
2、坚持全域覆盖,统一管制全域国土空间用途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协调各类空间管控手段,整合形成“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分级引导空间有序开发结合本县实际开发各项工作,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国土空间本底条件评价结果,科学设计不同类型空间开发保护目标、任务、开发建设指引与管控措施,制定完善管制规则,引导国土空间适度有序开发。
4、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协调各类要素资源
坚持民生福祉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协调,协调各类空间需求的利益关系。
五、规划内容和编制要求
(一)规划重点
1、以人民为中心,描绘新时代未来愿景蓝图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国土空间规划要从编制理念上深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回归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理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期待,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清晰地描绘出金湖繁荣稳定、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让规划成为实现两个 100 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手段。
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空间规划改革是中央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空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面向生态文明,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增长动能转变,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护应当守护的区域、需要维护的要素、不能破坏的资源,同时发挥对各类资源要素的统筹协调能力,协调自然资源供需关系,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方式,全力保障新动能的空间需求,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协同发展,探索区域竞合关系,明确发展定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协同网络化不断推进。金湖应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安江淮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大格局,发挥自身生态、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寻求与大城市跳跃牵手的战略合作机遇,探索区域竞合关系,明确发展定位,加强与周边区域协同提升
4、全域治理、全要素管控,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在“多规合一”基础上,要形成全域治理、全要素管控的基本格局,亟需进一步强化底线约束,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配置城乡空间发展要素,明确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规模、布局及管控要求,以生态优先倒逼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韧性发展,推进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空间格局优化,从而实现全域空间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规划内容
在遵循相关文件、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新要求,在对金湖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重大问题研究、做好技术保障的基础上,充分衔接并吸收现行《淮安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金湖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金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等相关空间规划的研究成果,开展金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现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传承与创新,本次规划要基于金湖县域资源本底、发展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治理导向相结合,通过“摸家底、明目标、谋格局、优配置、保实施”的总体思路,正确把握好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增量扩张与存量挖潜、刚性约束与弹性空间、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五大方面的关系。在相关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点内容的探索,同时实时衔接国家、省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进行优化完善。
1、规划基础与重大问题研究
(1)现状底数与底图基础
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统一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摸清家底,形成本次规划的综合基础数据和标准。
(2)重大问题研究
结合淮安市“双评价”成果,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对金湖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2、目标愿景与发展战略研究
(1)总体空间发展目标和愿景
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依据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出金湖县 2035 年空间发展目标。
(2)县域空间发展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
规划从阶段目标和严守发展底线出发,建立以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以可分解、可传导、可考核为原则,同时建立县-镇(乡)的纵向传导体系。
3、“三线三区”划定
科学评估既有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划定情况,协调调整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三线”有关矛盾,切实发挥空间管控边界的底线约束作用,确立金湖县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
4、空间格局与用途管制规划
(1)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结合现状评估内容,深入研究战略功能布局、优化县域城乡体系及空间结构。在空间结构方案基础上,划定县域功能板块,明确各功能板块的定位、规模、支撑及联系等。对各空间结构板块中的战略性节点提出发展目标、发展策略、规划导引、典型要素控制和管理实施建议等。
(2)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明确区域合作的重点和方向,引导各类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形成区域协调互动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构建紧凑高效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促进县域人口和生产、服务要素向重点城镇集聚。
(3)县域国土空间管控与要求
以淮安市“双评价”为基础,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准入规则,明确管控要求,合理控制整体开发强度。明确对县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管控要求,引导“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4)集中建设地区空间布局
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内集中建设地区的功能布局,明确金湖县城市发展定位、战略和方向,引导形成城市中心、发展轴带、组团片区等空间形态,确立集中建设区内总体用地结构,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优化各类土地利用布局。
5、要素配置与设施布局规划
(1)自然资源保护
明确对金湖县域“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资源保护、修复的规模和要求,确立约束性指标体系,有效保护金湖河湖、湿地、丘陵等各类生态资源本底,确保生态红线区域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提升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等生态保护指标。
(2)耕地保护与资源整备
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地方特色农产品供应,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用地资源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水平,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估,明确补充耕地集中整备区规模和布局。
(3)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提出区域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建设要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选址选线的布局要求等,并重点突出对跨界地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区域衔接以及邻避设施建设的研究。系统评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风险及对金湖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明确安全韧性和防灾减灾目标及设防标准。提出减缓和适应未来灾害的措施,实现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4)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明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布局要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建立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各级公共设施布局。
(5)城乡空间特色彰显
提出城乡风貌特色、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建设原则和要求。依托金湖丰富的河湖水系和开敞空间,形成城乡特色风貌体系;传承金湖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彰显运河文化、古城文化、名人文化有机融合的地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城市更新,针对低效用地,挖掘城市存量空间。
6、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规划
(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
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采用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措施,针对湿地生态修复、山地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方面,划定已遭到破坏的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范围,划定需修复的已破坏山体和已关闭矿山宕口的布局范围,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修复方式方法,安排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
(2)自然保护地划定与修复
依托金湖现有生态景观资源,加快现有保护区、湿地公园升级,明确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边界,严格保护湿地、植被、水体等重要风景资源,提出生态保护修复要求,提高生态空间完整性和网络化。
(三)规划成果
编制成果应满足国家、省、市及相关部门对县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
1、规划文本。
包括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面临的形势、风险与挑战,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战略和目标,国土空间管控、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重大基础设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等内容。
2、规划图集。
(1)基础分析图。包括区位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生态资源现状图、城镇体系现状图、综合交通现状图及地质、水文、矿山、地灾等其他现状分析图。
(2)评价分析图。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图、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图、经济社会及人口分析图等。
(3)规划成果图。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图、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图、基础支撑体系规划图、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图等。
3、规划说明。
包含规划编制基础、规划目标定位、国土空间格局、国土主导功能区划分、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划实施影响评价、规划协调衔接等重要问题的说明。
4、规划成果数据库。包括 word、PDF 等形式的各类文字报告、图件,空间矢量数据。
(四)进度要求
按照中央、部委和省厅相关文件要求,《金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编制和报批等工作应在 2020 年 12 月底前完成。设计单位应根据工作阶段进一步细化进度安排。
(1)2020 年 4-5 月,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现场调研、踏勘与资料收集,开展专题研究;
(2)2020 年 6-7 月,形成规划初稿,向相关部门汇报;
(3)2020 年 8-10 月,深化规划成果,进行多轮中期汇报,并征求部门意见;
(4)2020 年 10-11 月,完成评审稿,组织专家论证;
(5)2020 年底前,全面完成《金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的编制和报批等工作;
(6)2021 年,积极配合做好《金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项目各阶段的宣传、公示等后续工作。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