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各地充分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特点,发挥优势,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绿道主要由专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非机动慢行道路、两侧一定宽度的精品休闲绿地以及沿途众多的服务驿站构成。由区域绿道、城区绿道组成的绿道网是城乡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生态环保、运动健身、旅游休闲、慢行交通等功能于一体,是世界各国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加强生态保护、疏导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逐步开展了多层次的绿道规划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随着东台“一城三区”总体框架完善,以传统增长方式为特征的快速扩张的城镇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梳理和构建城市绿道体系,有利于城市散落的生态要素串联,实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作用,促进城市发展迎来内涵提升、品质打造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规划范围涵盖主城区、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城东新区和经济开发区整个城区,总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
住建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2016年9月)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2014年11月);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2013年12月)
《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国家、省、市及开发区等相关规范性文件
3.规划思路和内容
详细了解东台城市现状自然人文资源以及各类生态要素,评估现有、绿道、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构建安全、舒适、生态、便利的绿道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设计原则
生态性原则
绿道规划设计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东台的生态基底、顺应平原地带区域地貌自然格局,依托绿色空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干扰和破坏。通过对绿道两侧绿化景观的提升,强化廊道的生态连通功能。
系统性原则
绿道应与城乡建设统筹考虑,契合城乡发展的需求,在落实相关上位规划的 基础上,连通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公园、民俗旅游村、大型居住区、交 通站点等节点,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资源,系统布局绿道线路及各类服务设 施,形成布局合理的绿色网络。
人本性原则
绿道应突出发挥健身休闲功能,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和绿色出行需求, 注重人性化设计,在营造优美景观环境的同时,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及标识系统, 建设便捷、安全、舒适的绿道。
特色性原则
绿道应充分结合不同资源特色、环境特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滨水、河湖、湿地、都市、田园、林地、城墙、乡村等多种景观风貌,充分展现东台绿道的鲜明特色。
实用性原则
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在用地局促、绿道 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地选择 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实际效 能的发挥。
(2)分级控制
从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东台绿道可分为市级绿道、区级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层级。各级绿道相互连通,形成有机整体。
其中,市级绿道是全市绿道体系的骨架,串联全市重点生态空间、历史人文景观和主要功能区等,对市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休闲游憩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区级绿道主要起到承接市级绿道的作用,串联市级绿道未纳入的重要绿色空间、文化景观等,主要服务于本区域的居民。社区绿道是在社区或绿地内部形成的绿道微循环系统,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
(3)科学选线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绿道的建设应充分整合、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其串联并形成绿色网络系统。
优先考虑休闲需求。绿道选线应以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为先导,同时适当兼顾绿色出行的需要。选线应与城市交通系统、慢行系统、换乘系统进行有机衔接,与现有公共交通线路、站点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相结合。
切实保障使用安全。绿道是具有较强参与性的开敞空间,绿道选线应将使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避开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优先选择与机动车道路明确隔离的线路。
倡导节约示范带动。在绿道建设中应倡导节约型理念。应优先对现有滨水、河流、湿地,沿河道、绿地、街区、城墙等的步道系统进行改造提升,合理利用现有服务设施。
(4)体系完善
在完成以上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细化绿道主要构成要素的配置要求,包括: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服务系统、交通衔接系统、基础设施系统、标识系统。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综合说明书、规划图纸。
(1)规划综合说明表述规划结论,内容明确,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清晰、准确,与规划说明内容相符。
(3)规划成果形式为A3幅面的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装订A3文本6份,规划成果资料光盘2份(包括文字及图纸)。
5.时间要求:在合同签订后180日内提交全部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