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托管服务项目》
二、项目背景
背景 1:公安部“两化”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信号对交通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 维护良好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公安部在全国部署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并印发了《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工作方案》工作方案, 要求各地交管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背景 2:《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 2020)》全面展开
近期,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在全国部署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依法治理提升工程、交通组织提升工程、交通建设优化工程、交通结构优化工程、交通文明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动实现文明守法意识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更加有序顺畅、道路交通出行更加安全、绿色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道路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城市停车设施持续增加等“六大目标”,努力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创造有序、畅通、安全、绿色、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三、项目内容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滨州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结合滨州城区道路交通实际,制定《滨州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托管服务项目》工作方案,通过开展以下工作,打造滨州有序、畅通、安全、绿色、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一是,开展交通信号配时的托管服务工作。
滨州城区 200 处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深度优化工作。通过对城区信号交叉口精细化调研,摸清全天各时段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并结合现状问题进行综合梳理、系统分析,制定信号优化需求台账,精准施策。通过“一个路口一策略”的定制化托管服务全面提升城区信号控制水平,使得交叉口信号配时更加精细化, 更加智能化。同时结合目前行业前端的感应式绿波控制、可视化绿波控制、方案选择式控制等先进技术,固化滨州特色绿波城成效。
第一,信号配时实时调整,绿波效果深化提升。开展滨州黄 河二路、黄河五路等八条绿波协调道路进行信号配时动态巡检和实时调整工作。通过建立绿波巡查机制统筹考虑路网交通流量和非机动车过街需求变化等因素,保障保障绿波效果的稳定可靠。第二,优化范围扩大升级,信号路口网化成区。结合滨州智
能交通的逐步建设升级和信号控制路口的增加,逐步扩大信号优化范围,并根据不同道路的特点和道路与道路间的特性分析和定
制优化,使信号控制路口网化成区,达到区域效率最大化。
第三,控制技术推广应用,控制效果科学智能。在对滨州交叉口信号配时精准化调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定制化推进方案选择式自适应控制、方案生成式自适应控制、可靠性绿波控制、感应绿波控制、绿波速度实时推送系统等先进信号控制技术,使信号配时更加科学化、智能化。
二是,开展滨州交通特殊点段的整治提升设计。
第一,围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选择城区堵点、乱点、事故多发点等 3 处区域,结合周边交通流量、流向及道路实际情况,进行单向交通组织评价,并进行单向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或根据周边实际情况,采取拓宽路口、车道布局优化、慢进快出等综合措施,缓解交通拥堵。采取结合周边实及方案设计。
第二,对 10 处重点路口,交通优化提升,充分利用逆向可变、智能可变、潮汐车道、直右可变、车道“瘦身”、路口拓宽、车道布局优化、慢行“蓄水式”管理等多元交通组织技术,设计工作方案,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三是,开展滨州辖区交通隐患道路的系统排查工作。
对滨州辖区事故多发的国、省道部分点段进行系统专业化排查,摸清安全隐患底数,形成安全隐患清单,建立道路安全隐患点位地图,实现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实施隐患点改造整治奠定基础。(排查工作不超过 20 公里)
四是,开展滨州辖区道路的专业测速取值工作。
根据滨州辖区部分道路的道路环境、设计速度、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专业测速取值工作,确定更科学,更加符合道路交通实际的道路限速值。(测速工作不超过 20 公里)
五是,开展交通问题的系统宣传研究工作。
针对市民热线、交通广播、重要网站和报纸等各界反映的舆情问题,定期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充分调研后制定解决措施和方案。针对项目工作中的重点亮点工作主动配合主管部门进行宣传推广,让民生工程深入人心,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滨州交通的复杂性,开展专题研究,并基于此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 3
篇,媒体宣传不少于 10 次。四、项目资源配置要求
项目成员不少于 10 人,其中项目技术负责人 1 名,项目经
理 1 名,资深交通专家 1-2 名,项目分为交通组织优化驻场服务组,交通组织优化咨询服务组,交通问题专家指导组等,其中交通组织优化驻场服务组成员 3 名,常驻滨州项目部,负责滨州城区交通组织优化服务整体工作,其他各专业组根据业务需求定期、不定期在滨州市和济南市区开展工作,专业小组响应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2、车辆要求
供应商提供项目用车不少于 2 辆。其中交通组织优化驻场服
务组固定用车 1 辆,其他专业小组机动用车 1 辆。车辆使用、维修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成交供应商负责。
3、团队管理要求
要求供应商要有清晰的团队组织架构,明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对招标方交办的工作任务能快速、有效的传达到现场跟踪优化人员。投标方的组织架构、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需书面报业主审核备案。
4、项目前期调研要求
要求供应商在项目开标前对规定的交叉口进行前期调研分析,针对调研分析提出可行的工作思路或方案。
5、其他资源配置要求
需提供宏观仿真专业软件,微观仿真专业软件,激光测速装备至少 1 套,GPS 定位装备至少 1 套,无人机至少 1 架,交叉
口测绘工具 2 套,视频录制设备 3 套以上,具备交通调查专用设备若干套。
五、服务清单
项目内容 |
数量 |
单位 |
红绿灯配时调优 |
200 |
个 |
区域交通组织评估、设计 |
3 |
个 |
重点路口交通组织设计 |
10 |
个 |
开展滨州辖区道路的专业测速取值工作 |
20 |
公里 |
开展交通问题的系统宣传研究工作 |
13 |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