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18 号文。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目前余姚市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但对与影响城市发展建设的重大公共设施尚缺乏深入研究,重大公共设施如何布局?重大公共设施如何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给予用地保障?重大公共设施如何推动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近年来,余姚市政府、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发展日益重视,积极推动重大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余姚市作为宁波的经济强市之一,不断推进重大公共配套设施的设施建设,以本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特开展《余姚市重大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
工作目标:以实现余姚市城市品质提升为目标,梳理整合重大公共设施用地资源,前瞻、系统、务实的布局余姚市重大公共设施。
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均等服务,城乡统筹、适度超前。
三、研究对象、范围和期限
1、研究对象
2、研究范围
市级公共配套设施以余姚市市域为研究范围。
片区级(街道级)公共配套设施以中心城区范围为规划范围。包括阳明街道、凤山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总面积 38433 公顷。考虑马渚镇的东部发展趋势,有可能纳入中心城区范围。
3、研究期限
与国土空间规划相一致,以 2019 年为基准年,研究期限为 2035 年。四、规划重点
1、整合利用现有重大公共设施设施资源,提升公共配套设施服务品质
摸底和调查现状重大公共设施,通过保留、改建等手段,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存量,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发挥服务水平。
2、研究公共设施设施配置标准,优化公共设施空间布局
梳理国家、省、市相关规范标准,参考相关城市配套标准及建设情况,结合余姚市实际,合理确定余姚市各类公共设施配置标准。通过扩建、新增等手段优化公共设施空间布局。
3、强化国土空间有效衔接,做好重大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当前余姚市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以重大公共设施规划为契机,强化与国土空间有效衔接,研究重大公共设施布局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重大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议,并对不同选址做出优劣分析。确保重大公共设施如何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给予用地保障。
五、主要内容
通过部门访谈、问卷调查、调研走访、现场踏勘等方式全面摸清规划区内重大公共设施的现状情况,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市级、片区级(街道级)重大公共设施设施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大公共设施现状供需情况分析及评价等内容。
深入研究公共设施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教育公平、文化自信、全民健身、医疗保障等。并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内人口规模,结合相关标准预测规划范围内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总量。
参考相关标准及同类城市建设案例,确定本次规划重大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服务人口等主要建设标准。
明确布局原则和设置要求。结合城市人口规模、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确定市、片区(街道)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充分考虑与已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的专项规划的衔接关系。
根据余姚市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明确近期建设的项目。主要包括新建计划、改造计划等。
六、项目进度要求
根据项目内容和深度要求,预计项目总用时为 ,具体进度如下:
七、成果要求
八、规划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GB50442;
3、《余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4、其他相关规范、规定及规划。九、付款方式
1、报价含现场勘察费、调研费、资料费、设计费、公示费、专家评审费、评审场地费、方案修改费、车旅费及合同约定的各阶段成果材料打印费等在内的一切与规划编制及评审相关的含税价格。
2、本项目的每笔款项均以人民币方式支付,支付的时间和金额如下:
规划项目成交,提交初步方案后一周内付合同款 30%,方案通过评审后一周内付合同款 40%,规划最终成果提交后一周内付合同款 30%。规划最终成果自提交起一年内,供应商负责免费微调整一次。
注:成交供应商应于每次收款时提供等额的正式发票,凭发票收款。十、罚则
1、成交单位未按合同交付研究设计成果,以及未按合同规定期限交付成果修改方案(含文本、图集),应承担违约责任,每逾期一日应减收总费用的 5‰ 作为逾期违约金,最多违约金总额不超过总费用的 10%;中标单位要求终止合同, 应双倍返还已支付的研究设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