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务要求
1、 本次招标采购内容为台山市四九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活动综合服务。响应人不得将本项目中的内容拆散来响应。
2、 响应人资格要求:
(1) 响应人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2) 响应人应当是在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且具有良好的信誉;
(3)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响应;
(4) 响应人不得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及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处罚期限届满的除外)。【以采购代理机构在开标现场通过“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等渠道查询的信用信息为准。】
(5) 响应人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除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外,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
3、 响应人应当在响应文件中详细列出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证明本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管理、服务人员的学历、职称、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承担过类似项目名称、责任内容、完成日期以及其它业绩证明材料。
4、 响应人应当说明与本项目类似的其它项目的业绩和服务情况等。
5、 响应人应当提供相关的财务及资信情况资料,以证明其经营状况及履约能力。
6、 响应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本期服务有效期内完成所有工作内容。
7、 响应人如属于中小微企业(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应当在投文件中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具体格式详见《中小微企业声明函》、《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或省级以上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具的《属于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
8、 磋商总价应为人民币含税全包价,包括所有的费用。
9、 采购合同由成交供应商与采购人签订。
10、 验收标准:以本项目磋商文件、响应文件以及采购合同相关条款为验收标准。
11、 服务周期:本期服务有效期为12个月,从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在此轮服务期限内,台山市四九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综合服务由本项目成交供应商提供。
12、 支付方式:分期付款。
(1) 项目硬件改造经费:项目硬件改造资助经费分两期支付。
第一期:项目合同书签订后20个工作日内,支付经费总额的50%给乙方;
第二期:硬件改造工程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支付硬件改造经费余下的50%。
(2) 项目运营经费。项目运营资助经费分三期支付。
第一期:签订项目合同书签订且核心人员到岗后20个工作日内,支付经费总金额的50%给乙方作为启动经费;
第二期:项目中期评估合格后,支付经费总额的40%给乙方;
第三期:项目期末评估合格后,支付经费总额的10%给乙方。
(3) 资金支付时间最终以台山市财政资金支付拨款时间为准。
13、 在中标后的整个作业期间,成交供应商若发生人身伤亡、财物或其它损失,无论何种原因所致,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均不负责。
14、 响应人必须由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参加本次采购项目的磋商,参加磋商的法定代
15、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亲自出席磋商会议,随时接受磋商小组的询问,并就有关问题予以正式解答。
16、 采购人配合条件:响应人在响应文件中要列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采购人提供的配合条件。
17、 本项目的最高限价为人民币1235000.00 元(其中:硬件改造部分最高限价为人民币235000.00元;项目运营部分最高限价为人民币1000000.00元),响应人报价不得超过最高限价,否则按无效响应处理。
二、技术要求
一、 项目概况
台山市四九镇拟参加江门市第七届公益创投,通过本次创投活动项目以镇为区域,整合职工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康园中心、志愿者(义工)驿站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等平台资源,全镇设立1个项目服务中心和5个服务站点,为四九镇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找准需求,提供上门服务、430学堂服务、个案服务、恒常服务、特色服务、社区活动、联动服务、平安建设等服务,整合和优化资源,带动各部门、各组织及社区各阶层居民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平台,促进服务创新管理模式的建立和深化。
二、 服务站点(全镇设立1个项目服务中心和5个服务站点。)
1.项目服务中心和站点:
|
地址 |
站点面积 |
覆盖村(居) |
项目服务中心 |
四九镇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 |
200㎡ |
全镇 |
站点1 |
白石堡村委会办公楼 |
100㎡ |
白石村委会、复盛村委会、大塘村委会 |
站点2 |
车蓢村委会办公楼 |
80㎡ |
车蓢村委会、东冠村委会、大东村委会、松蓢村委会、玄潭村委会、上蓢村委会、下蓢村委会、东方村委会 |
站点3 |
松头村委会办公楼 |
80㎡ |
五四村委会、营村村委会、上坪村委会、下坪村委会、松头村委会 |
站点4 |
坂锡居委会办公楼 |
100㎡ |
坂锡居委会、南村村委会、坂潭村委会、五十圩居委会 |
站点5 |
四九圩居委会办公楼 |
80㎡ |
塘虾村委会、高岭村委会、四九圩居委会 |
注:服务中心面积为200㎡左右;各地可根据实际自行设定5个站点,每个站点应安排30-50㎡办公和活动场所。
2. 辖区情况
辖 |
老人 |
特困供养人员数 |
109 |
特殊家庭 |
低保家庭数 |
218 |
70岁以上独居老人数 |
98 |
单亲困难家庭数 |
69 |
|||
残疾人 |
重残人员数 |
397 |
失独家庭数 |
6 |
||
智力及精神残疾人员数 |
205 |
退役军人困难 家庭数 |
16 |
|||
职工困难家庭数 |
5 |
|||||
儿童青少年 |
孤儿数 |
7 |
外来务工困难 家庭数 |
5 |
||
留守儿童数 |
7 |
特殊人群 |
社区矫正人员数 |
7 |
||
问题青少年数 |
20 |
社区戒毒康复 人员数 |
7 |
注:以上辖区情况人数仅供参考,以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为准。
三、 硬件改造
改造地点 |
改造规划 |
项目中心 |
供应商须提供改造规划方案,包含以下内容: 1.现状; 2. 改造前图片; 3. 改造规划; 4. 办公设备配置及用途。 注:硬件改造须在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0个日历日内完工,需制作施工进度表。 |
站点1 |
|
站点2 |
|
站点3 |
|
站点4 |
|
站点5 |
四、 服务内容
1. 服务需求分析
供应商需开展服务需求调研,并结合调研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 服务需求分析需引用需求调研收集的数据(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
(2) 服务需求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重点人群服务需求。根据调研资料,描述并分析公益创投项目关注的重点服务群体的服务需求,为制定服务方案(内容和形式)提供理据,重点在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社区服务需求。项目应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恒常服务、社区活动、联动服务和平安建设,培育志愿者队伍和骨干,营造活跃的社区文化氛围和良好的邻里关系,着力打造政府部门、村(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3 社会治理专项服务需求。根据中央、省、市和各市(区)对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有关部署,结合镇(街)社会治理现状及需求,组织开展不少于两项社会治理专项服务,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等方面的服务。
2. 项目运营策划需体现以下几点:
1 一中心、多站点(1+5)运营模式规划:设计项目中心与站点的运营管理规划、管理架构和服务规划,发挥项目中心枢纽对各站点的指导作用。
2 制定项目人员架构和分工计划。本项目要求配备不少于 15 名工作人员,其中持证社工不少于 5 名(中级社会工作师不少于 1 名),建议优先考虑本土人士。供应商根据服务站点分布和服务对象需求,可以在项目所在地聘请一线服务人员,优先考虑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家属、留守妇女及困难家庭人员等。
3 制定人事、财务等管理制度及项目团队提升方案,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和服务制度。
3. 服务规划
(1) 重点人群服务
重点服务对象主要包括15类人群,分别为:特困供养人员、70岁以上独居老人、重残失禁失能人员、智力及精神残疾人员、孤儿、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低保家庭、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困难家庭、单亲困难家庭、失独家庭、职工困难家庭、外来务工困难家庭、社区矫正人员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
1 上门服务
通过提供事务协助、情绪疏导、政策对接和居家照料、居家康复等的资源链接服务,促使服务对象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社会的认同度和获得感进一步加强。
2 个案服务
项目团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有需要的困难个人或家庭提供支持和服务,帮助其疏导情绪、增强自信、克服困难、开心生活,让政府和社会的关怀帮助提升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和隐患,营造和谐尚善的社会氛围。
3 小组(团体)活动
以有共同需求和兴趣的人为服务对象,搭建服务或活动平台,帮助其组建团队开展各类活动,让团队成员建立和营造互动、互助、互勉的关系氛围,使个人借助小组或团队的支持,提升自身应对困难的能力,通过开展丰富活跃的团体活动,培育群众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区服务,着力打造政府部门、村(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1) 恒常服务
1 站点服务:充分利用四九镇场地资源,组织引导群众开展书法、绘画、阅读、上网、棋牌、游戏等自娱自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2 430学堂服务:针对项目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尤其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村(社区),开展课后托管、暑期教育、成长辅导等服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 社区活动
结合四九镇经济社会特点和文化传统,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聚会、长者生日会、文康体等活动,举办权益维护、护路联防、反邪宣传、安全教育及养生保健等专题讲座,促进邻里互动,活跃社区生活。
3) 联动服务
1 党建引领“三社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公益创投项目打造成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公共服务为支撑、“三社联动”为依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使社会组织成为服务居民的 “主力军”,在民生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形成整体联动。
2 深化公益创投项目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对接,将公益创投项目打造成社工服务与法律顾问服务联动平台,联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和人民调解等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疏导社会情绪、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3 开展“平安通” 个案后援支持服务,建立镇(街)项目与“平安通”项目服务转介机制,为服务对象提供全天候家居支持服务,精准服务弱势群体。
4) 平安建设
项目服务机构通过及时了解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及诉求,每季度撰写反映辖区社情民意的信息报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并抄送江门市及所在市(区)社会治理公益创投联席会议办公室,让党委政府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同时,组织引导群众参与“平安细胞”、“乡村振兴”等创建工作,畅通社区平安服务渠道, 强化社区平安自治功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建设 “平安社区”和“美丽乡村”。
5) 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
项目承接机构协助当地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不少于60人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村(社区)党组织80%以上在职党(团)员须在“江门市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注册成为志愿者。志愿者服务队伍要结合当地特点和需求开展日常活动,并在平台上进行活动发布、义工招募和培训及服务时数记录,每个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点至少有一次活动和培训记录。
在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志愿者骨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志愿者课程、社工培训等,培养党(团)员志愿者骨干精神和专业素养,推进项目服务队伍向综合化、专业化、全面化发展。
6) 培育群众组织
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培养当地社工人才,培育本土化、有活力的社区社会组织,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3) 社会治理专项服务。
根据中央、省、市和各市(区)对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有关部署,结合镇(街)社会治理现状及需求,组织开展不少于两项社会治理专项服务。
五、 各项服务的量化指标
1. 重点人群服务
(1) 上门服务:重点人群服务对象数量为350-400人(户),每人(户)每月不少于1次上门服务,每次上门服务时间不少于30分钟,累计不少于4000小时,指标总量不少于7000人次,其中精神慰藉类服务不得超过上门服务指标总量的25%。
(2) 个案服务:个案辅导服务不少于38个,每个个案服务次数不少于6次,每次服务不少于45分钟。个案服务需建立完善的服务档案,包含但不限于个人档案、问题/需求评估、开案报告(含)服务计划、督导审批(需经项目主任及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督导双重审批)、个案辅导服务知情同意书、个案服务记录、结案评估报告等,且须在工作完结后15日内完成存档工作。
(3) 小组(团体)活动:小组(团体)活动不少于6个,每个小组人数不少于6人,活动不少于6节,每节不少于40分钟。小组服务需建立完善的服务档案,包含但不限于小组方案、小组成员名单、小组契约、每节小组计划书、每节小组记录、督导审批(需经项目主任及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督导双重审批)、服务成效评估等,且须在工作完结后15日内完成归档工作。
2. 社区服务
(1) 恒常服务:
1 每个站点设置不少于1个站点服务。
2 课后托管至少开设1个服务点,学员不少于15人,对每个学员进行建档管理,主要开展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健康等青少年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暑期教育教育系列服务与豁达不少于10节,每节不少于半天,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 社区活动:开展主题明确的社区活动不少于100节、每个站点每月至少开展1节社区活动,每节活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参加人数不少于30人的活动要占指标总量70%以上,15-30人的不超过30%。社区活动主题不少于10个,如传统节庆日、社区康乐类、社区教育类、联动服务类、平安建设类等,且必须设定联动服务类与平安建设类,各不少于15节。
(3) 联动服务:开展联动服务活动不少于15节。
(4) 平安建设:每季度提交不少于1篇《社会信息报告》,字数不少于600字,特殊情况随时报送。每年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不少于15节。
(5) 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当地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不少于60人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针对志愿者的培训不少于12节,每节不少于60分钟,全年培训不少于360人次。培训工作需建立完善的档案,包含但不限于培训工作方案或计划书、通知、签到表及照片等。
其中培育志愿者骨干不少于6人,志愿者骨干每年服务不少于40小时,接受培训次数不少于10节。
3. 社会治理专项服务
结合镇(街)社会治理现状及需求,组织开展不少于两项社会治理专项服务。如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等方面的服务。
4. 以上服务指标在项目运营期间因采购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的变动可作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