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斗门分局关于开展《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20版)》的编制工作
用户需求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特色乡镇,依据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按照区委、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为加强乡村建筑外立面管理,我区于2017年组织开展《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17版)编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经颁布实施后,根据村民建房实践动态反馈,该指引接受度整体较好,同时也反映出部分问题。同时依据珠府函〔2019〕249 号《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村民建房风貌管理的通知》,对新建民宅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层高、建设风貌都有了明确规定,风貌建设指引急需跟随更新,为规范建房标准,强化风貌管控,需加强该指引的适应性,加快实施乡村风貌管控步伐,现急需展开新版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的编制工作。
自2020年起,斗门区为整合和统筹村级基层组织服务资源,将公共服务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生服务中心等纳入党群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将陆续推进建设改造一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村落重要公共建筑,是村落对内对外的联络窗口,代表乡村建筑风貌形象,需加强对其进行建筑外立面管控,将其与村落形象形成有机统一;同时,斗门区正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落典型景观空间节点的整治作为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需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有效指引,以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环境、传承地域乡土文化、彰显岭南村庄特色,塑造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乡村风貌。
该指引包含了乡村建筑外立面及典型村落空间节点设计导则、及乡村建筑通用图集两个部分,成果应对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及村落环境达成有效控制,规划范围涵盖斗门区全域。现阶段修编内容应在原指引设计导则部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控范围,加强管控力度和完善管控内容;同时图集部分内容根据村民建房动态反馈的数据,更新一批更具落地性的图集设计,包括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的图集。通过整体研究,针对斗门区提炼出多种乡村建筑类型,同时提出各村的适用类型及控制程度,并研究适用于斗门区的乡村建筑风貌控制体系及管理措施。
三、编制依据
(一)《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5年修订)
(二)《珠海市斗门区战略性总体规划(2015-2030)》
(三)《珠海市斗门区域乡村建设规划(2016-2020)》
(四)《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五)《珠海市新农村连片和整村改造规划建设研究》
(六)《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17版)
(七)《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村民建房风貌管理的通知》
(八)《珠海黄杨河两岸“生态村居”乡村风情带规划设计》
(九)《珠海白蕉镇“生态水乡”乡村风情带规划设计》
(十)《高速公路沿线村居建筑景观风貌提升规划》
(十一)《斗门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5-2020年)》
(十二)各村庄村居规划、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十三)其它乡村建筑风貌有关的规划、研究、城市设计等
(十四)国家、广东省及珠海市其它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
四、编制要求
在以斗门区全域乡村建筑风貌为研究原型基础上,加强斗门乡村建筑调研,进一步发掘本土建筑风貌元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珠澳作为大湾区建设重要一极,斗门区乡村区域正处在在这重要一极中,为加快实施乡村风貌管控步伐,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需中标人充分学习各地优秀的乡村风貌管控方法,结合村庄建设实践反馈数据,最终形成《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20版)》成果。《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20版)》以建设斗门美丽乡村为总体目标,立足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现状,充分挖掘和尊重本土文化,重点研究不同类型乡村建筑的特征,提取建筑外立面控制要素,运用建筑设计手法,研究形成能有效指导斗门乡村建筑外立面建设的建设指引,打造斗门特色乡村建筑风貌。中标人应以尊重斗门本土文化及村民日常使用习惯为基本原则,最终编制成果应具有斗门特色并具有良好实施性。
村落典型空间节点设计指引应结合生态性原则,乡土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为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环境、传承地域乡土文化、彰显岭南村庄特色、促进城乡互动、引导产业发展形成有效指引,塑造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乡村风貌,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成果要求
最终成果汇编成A3图册,打印图册不少于300册;同时制作相应一份展板电子版,便于各村落宣传,展板印刷成果为A0铜版纸(不低于200克/张)过胶面海报印刷不少于1000 张;所有成果刻录2张光盘。
规划成果应包乡村建筑外立面及典型村落空间节点设计导则、及乡村建筑通用图集两个部分。
(一)乡村建筑外立面及典型村落空间节点设计导则
1)、乡村建筑外立面设计导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17版)》实施效果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政策背景解读;自《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17版)实施以来,对村民建房反馈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总结。同时总结该版本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村民建房风貌管理的通知》的冲突内容,提出如何解决边界模糊问题,去粗取精,加强该指引的适应性,准确性。
2、斗门整体乡村建筑风貌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背景概况、乡村建筑风貌研究、规划目标定位、全区层面及各类型村落层面的总体建筑风貌规划结构等。
3、分类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斗门101条行政村的分类(按建筑风格分类、按控制程度分类);建筑风格分类(建议分为岭南风格、简欧风格、简约实用风格等三个风格)、各类建筑风格简要说明、各类型村落适用建筑风格指引。
4、控制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提炼各类型建筑风格外立面设计要素控制体系、斗门区乡村建筑风貌控制总则(结合国家及珠海市建筑外立面设计规范要求,总结斗门区建筑外立面设计规范总则)、各类型建筑风格外立面设计导则(包括:建筑外立面设计要素控制导则、建筑外立面色彩搭配指引等相关内容)、各类型风格建筑组合指引。
5、控制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类型行动计划、实施建议、后期监管措施等;乡村典型景观空间节点设计指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研究斗门乡村整体自然风貌特点
通过对斗门村庄自然风貌的调研,结合村庄地区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特色,提出系统完善的景观风貌控制框架体系。
(2)界定典型景观空间风貌提升的原则。
主要从生态性原则,乡土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进行论述。
(3)界定景观风貌要素的概念并细分空间类型
结合近期重点项目库和展示路径构建的需要,选取重要节点包含但不限定于村庄入口、村内广场、游憩空间、邻里空间、村落支路、巷路、河涌空间、水塘空间等典型节点。
(4)划分基本要素与拓展因素,实施分级控制。
典型景观节点风貌指引应包含但不限于植物绿化(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环境设施(景观设施、休闲设施、照明设施、安全设施、标识设施、交通设施、环卫设施),地面铺装(铺装材质、铺装色彩)等方面的指引。
(5)结合提升要点与要素做出具体指引。
设计方案应充分尊重村庄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在总结和提炼当地在布局优化、场所营造、功能完善、绿化景观等方面的具体指引。
(二)乡村建筑通用图集
设计单位征集或设计各类型建筑风格方案,择优汇编为通用图集,将免费提供给村民在报建时选用。设计方案应满足“节约用地、尊重斗门本土文化、符合村民日常使用习惯”等要求。各类型建筑风格选择若干种“基本型”方案,每种“基本型”又包含若干种“拓展型”方案,其中:“基本型”将作为重点推广方案在斗门区内广泛推行,设计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拓展型”是通过调整“基本型”原有设计而衍生出来的方案,将作为“基本型”的补充,起到丰富通用图集、提高图集可实施性的重要作用,其设计深度应达到方案设计深度,其中民居建筑图集不应少于20套,公共建筑图集应包含两套改造型及两套新建型党群服务中心设计图集。
经调查发现,村民选取图集时倾向效果表达较好的图集,对比《指引(2017版)》,新版本需加强推广效应,强化效果图技术设计,方便引导村民选用。
设计方案及图纸绘制应符合国家、珠海市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总建筑面积不能超过相关规定面积数。建设用地尺寸选用斗门区符合规定中常用宅基地尺寸。
通用图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通用图集使用方法及管理规定;
2、 各类建筑风格设计方案说明
(1)基本型方案汇总
(2)各基本型方案说明
①设计简要说明(设计单位信息及联系方式、创意及理念说明、户型概况、材料说明、必要的施工工艺说明、主要经济指标及造价估算)
②初步设计图纸(图纸版面大小为A3)
其中建筑专业图纸应包括:
建筑设计总说明;
图纸目录;
总平面1:300或1:500(全面表达建筑在原有地段位置及道路关系);
效果图2个(人视角度及透视角度各1个,需准确表达材料关系);
各层平面图1:100或1:150(应标注使用功能,并布置家具及设备);
立面图4个1:100或1:150(应标注使用材质及颜色);
剖面图1个1:100或1:150;
其他大样图(包括门窗、楼梯、卫生间、及必要的墙身大样等);
③拓展型方案说明
拓展型效果图(人视角度);
拓展型简要设计说明;
拓展型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应标注使用功能,并布置家具及设备);立面图4个(应标注使用材质及颜色);剖面图1个;
六、项目进度安排
(一)乡村建筑外立面设计导则
从签订合同之日起,开始计算编制日期,共计60个工作日。项目进度共分为四个阶段:前期资料收集阶段(调研和案例学习)、初步方案阶段、正式方案阶段、成果汇编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前期资料搜集阶段:20个工作日
收集和调研斗门各村落详细资料,针对项目研究区域开展详细的实地调查,并研究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
2、初步方案阶段:10个工作日
根据现状调研成果及优秀案例分析,研究斗门区乡村分类体系,初步提出建筑风格分类并提炼乡村建筑风貌控制要素,提出初步控制导则,按照采购人要求进行初步方案成果汇报。
3、正式方案阶段:10个工作日
根据初步方案汇报会议意见及其他意见修改完善成果,汇编成完整方案成果,按采购人要求进行正式方案成果汇报,并征求斗门区相关部门意见。
4、成果汇编阶段:20个工作日
根据正式方案汇报会议意见及各方意见完善成果,编制最终成果。成果经采购人确认后,最终与乡村建筑通用图集汇编成《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20版)》最终成果。
(二)乡村建筑通用图集
从签订合同之日起,开始计算编制日期,共计60个工作日。项目进度共分为三个阶段:新方案征集及筛选阶段、正式方案阶段、成果汇编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初步方案征集及筛选阶段:20个工作日
中标人协助采购人根据村民建房反馈数据分析,对原编制图集内容选择度较低的图集进行删除,同时对热度高的图集进行保留。征集各建筑风格初步方案,汇总后按采购人要求进行汇报,对征集的方案进行筛选,选出合适的基本型及拓展型;
2、正式方案阶段:10个工作日
中标人按要求绘制基本型及拓展型方案的建筑设计图纸及相关方案说明,图纸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并按甲方要求进行汇报;
3、成果汇编阶段:30个工作日
中标人根据正式方案汇报会议意见完善方案,并按要求完成相关图纸绘制工作(基本型及拓展型方案设计深度应符合任务书要求),经采购人确认后把最终图集成果提交给采购人。中标人按任务书要求将乡村建筑通用图集和乡村建筑外立面设计导则汇编成《斗门乡村建筑风貌建设指引(2020版)》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