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书
一、采购项目技术参数及要求:
根据《广东省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规划(2021-2025年)》文件精神,为增加我县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巩固和发展绿化成果,依据《广东省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的工程技术要求,现对始兴县2021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营建项目进行招标,具体事项及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始兴县2021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营建项目;
2、项目面积:始兴县2021年高质量水源林(水土保持林)营建项目造林面积:2950亩;
包号 |
面积(亩) |
亩单价(元) |
三年预算金额(元) |
造林作业点要求 |
包一 |
1000 |
1200 |
1,200,000.00 |
1、由投标单位自行寻找宜林地。 2、投标单位需将签订的用地合同及宜林地地形图纸交采购人始兴县林业局审核并盖章确认出具确认函。 3、计划造林作业点不能设计在原工程林范围内,否则视为无效。 |
包二 |
1000 |
1200 |
1,200,000.00 |
|
包三 |
950 |
1200 |
1,140,000.00 |
|
合计 |
2950 |
1200 |
3,540,000,00 |
(二)造林技术要求
1.造林地选择。对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残次林)、低效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桉树林和特殊困难造林地(沿海沙地、滩涂、石漠化、红砂岭等困难造林地),通过人工造林、补植套种、更新改造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开展森林碳汇工程建设。重点考虑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优先安排在宜林荒山和疏残林地上造林。在建设顺序上,按县城周边、重要通道两侧、大江大河两侧、镇村周边顺序考虑。
2.树种选择。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生态和经济效益好的优良树种造林。一般山地造林提倡采用随机混交的方式营造混交林,并尊重林农群众意愿,采用“珍贵树种+”的三种造林模式选择造林树种,珍贵树种种植株树要达到30株/亩以上且均匀分布。我省主要栽培的珍贵树种有:红锥、闽楠、桢楠、沉水樟、格木、降香黄檀、土沉香、观光木、海南木莲、西南桦、桃花心木、任豆等。
“珍贵树种+”的三种造林模式包括:
(1)珍贵树种+木本粮油树种模式。鼓励造林主体营造木本油料林,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林农收入。木本粮油树种包括:板栗、澳洲坚果、油茶、油桐等;
(2)珍贵树种+木本药材树种模式。鼓励造林主体种植木本药材,提高种植收益。木本药材树种有:黄柏、厚朴、佛手、化州橘红、肉桂、杜仲、阴香、无患子、铁冬青等。
(3)珍贵树种+用材林树种模式。鼓励造林主体培育大径级用材,推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用材林树种有:杂交松、南方红豆杉等。另外,特殊困难造林地要选用适应性强的树种,确保成活成林发挥生态效益。
3.整地。采用块状或带状割杂的方式清理林地,禁止炼山和全垦整地。人工造林植穴规格40×40×30cm以上,补植套种和更新改造植穴规格50×50×40cm以上。
4.造林密度。根据林地现状和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套种补植为74株/亩;人工造林、更新改造为107株/亩,株行距2.5×2.5米。
5.苗木。提倡使用无纺布容器苗或轻基质容器苗,要求上袋时间不少于1年且主根不穿袋,一般要求苗木地径0.8cm、苗高80cm以上(红锥、南方红豆杉要求地径0.5cm、苗高50cm以上,闽楠、桢楠、海南木莲等要求地径0.6cm、苗高60cm以上)。涉及中央财政造林补贴的作业小班的苗木地径要求1.0㎝、高100㎝以上
6.基肥。人工造林每穴基肥施放不少于0.3kg复合肥(NPK含量≥45%,下同);补植套种和更新改造每穴基肥施放不少于0.5kg复合肥。
7.栽植。应在早春第一、二场透雨后的阴雨天栽植。栽植时,非溶性营养袋苗必须除袋后带土栽植。苗要扶正、根系要舒展,并适当深栽,回土要细,回土后轻轻提苗,然后适当压实,最后用松土回成“馒头状”。
8.抚育。3年6次,即种植后当年、第二年、第三年5~6月份和8-9月份各抚育一次。5-6月份抚育工作主要内容是松土、全劈、培土、追肥和补植;8-9月份抚育工作全劈。追肥采用复合肥,人工造林每次每株追肥0.3kg复合肥,补植套种及更新改造每次每株追肥0.3kg复合肥。
9.造林成效保护措施。对集中连片造林面积超过450亩的造林地原则上要求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时,要全面清理林带,清除林带内的枯枝、杂草等杂物,可选择木荷、火力楠、杨梅、台湾相思等树种,林带宽20米以上,株行距为2×2米,造林密度为167株/亩。生物防火林带一般在林缘和山脊线上,并尽量与公路、河流等形成闭合,达到最佳防火效果。
二、采购项目商务要求:
1、造林施工的时间要求:
(1)2021年2月25日前完成林地清理、打穴、下基肥、回表土工作;
(2)2021年3月30日前完成苗木种植培土工作;
(3)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一次圈铲清杂、松土扩穴、追肥及培土等抚育工作;
(4)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二次割灌除草抚育工作;
(5)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一次圈铲清杂、松土扩穴、追肥及培土等抚育工作;
(6)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二次割灌除草等抚育工作;
(7)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一次圈铲清杂、松土扩穴、追肥及培土等抚育工作;
(8)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二次割灌除草抚育工作;
2、项目地点:由投标单位按国家有关造林技术规程自行寻找宜林地,并将确认后的造林地形图图纸作为投标资料一并列入到投标文书中;
3、付款方式:
造林抚育工程款一次性拨款方式。即造林第一年验收合格的,支付造林工程款的100%,第二年验收合格的,支付抚育工程款的100%,第三年验收合格的,支付抚育工程款的100%。如果第三年达不到验收标准的,给予一年整改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扣除质量保证金。
4、造林检查、验收方法:
实行造林质量指导、监督、检查、验收制度,建设单位委派技术人员,依据合同书的要求对造林作业各工序的数量和质量实行监督和检查验收,建设单位根据各作业小班面积大小均匀设置若干数量的样地或样行(每50亩设置1个)进行验收,凡是上一个工序验收不合格,要立即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做下一个工序,同时在第一次验收时对造林面积进行核对,结算时按核实面积进行结算。
5、造林成效要求:当年造林小班面积核实率达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苗木长势良好,树种配置、树种混交符合设计要求,珍贵用材树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平均树高80厘米以上,速生丰产树种平均树高1.2米以上。造林第2年抚育率达100%,林木保存率达85%以上,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平均树高1.5米以上,速生丰产树种平均树高2.2米以上。造林第3年保存率80%以上,珍贵树种每亩保存25株以上,珍贵用材树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平均树高2米以上,速生丰产树种平均树高3米以上。(种植木本粮油树种另行规定)。
6、其它有关事项:
(1)实行造林“一包三年,一种三抚育”模式。
(2)中标单位需缴纳中标金额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数量和时间履约金,项目验收合格完工后无息退回。